基於趨勢外推法的吉林省英語旅遊人才需求預測及培養對策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近年來,我國旅遊業迅猛發展,旅遊企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急劇膨脹,但是,旅遊人力資源的供給和培訓卻相對滯後。各旅遊企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急劇膨脹,但是人才市場旅遊人力資源儲備不足,旅遊人才的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旅遊企業面臨著高速發展中的人才瓶頸問題。旅遊企業只有以現有的人力資源為基礎,加大企業內部員工職業化培訓與管理,全面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逐步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發展中人的問題。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基於趨勢外推法的吉林省英語旅遊人才需求預測及培養對策相關論文。文章僅供參考閱讀,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基於趨勢外推法的吉林省英語旅遊人才需求預測及培養對策全文如下:
 

  一、吉林省旅遊業發展現狀

  2014年,吉林省實現旅遊總收入1846.79億元,同比增長25.03%,比全國增速高出14.03個百分點,旅遊總收入連續6年增幅在25%以上。可見,吉林省旅遊業正處於最佳的黃金髮展期和旅遊經濟的高增長期。

  2009年,吉林省開展實施了長吉圖旅遊先導區政策,形成了以長春、吉林、延邊州為主線的精品旅遊度假線路,同時帶動了吉林省旅遊產業的加速發展建設。入境遊客從2009年的68.05萬人次提升到2013年的124.30萬人次,客源國也由原來的東南亞市場逐步擴充套件到了歐美市場。

  此外,吉林省不斷建立的多方面國際合作關係推動了旅遊業的國際化程序,提升了吉林省的國際影響力。2014年9月,第三屆“大圖們倡議”東北亞旅遊論壇在吉林琿春舉行,論壇圍繞“建立圖們江三角洲協作圈,迎接東北亞旅遊新時代”這一主題,共同研討了加強東北亞旅遊發展、跨境旅遊線路開發和推廣等熱點話題。同年12月,吉林省旅遊局與義大利威尼斯省建立合作關係,為兩省、兩國之間搭建了進一步瞭解、合作的橋樑,並形成了雙方的旅遊合作的五點建議。2015年1月,吉林省旅遊局又與新加坡建立關係,雙方就兩地航線開通、經貿往來、旅遊合作達成多種共識。

  吉林省旅遊業收入的連續增幅,入境遊人次的不斷增長,以及國際旅遊合作專案的大力推進,充分展現了吉林省旅遊業國際化發展的強勁趨勢。而迅猛發展的旅遊業建設急需具備國際視野,精通旅遊專業知識,諳熟英語技能的高階複合型人才,這一課題已經成為省內各大高校的研究熱點之一,同時也意味著高校旅遊人才培養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

  二、吉林省英語旅遊人才需求分析

  在長吉圖經濟發展過程中對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巨大的,同時,長吉圖地區具有其發展的特色,所需人才也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在長吉圖旅遊一體化的背景下,吉林省旅遊市場國際化趨勢明顯,因此所需的旅遊人才應專業知識與外語能力兼備。

  ***一***英語旅遊人才數量需求預測

  1. 趨勢外推法原理

  趨勢外推法的基本思想是當預測物件依時間變化呈現某種上升或下降趨勢,沒有明顯的季節波動,且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函式曲線反映這種變化趨勢時,就可以用趨勢外推法進行預測。

  應用趨勢外推法有兩個假定條件:假設事物發展過程沒有跳躍式變化;假定事物的發展因素也決定事物未來的發展,其條件不變或變化不大。由此可知,趨勢外推法是事物發展漸進過程的一種統計預測。

  2. 基於趨勢外推法的入境旅遊人數預測

  吉林省2001-2013年接待入境旅遊人數如表1,從表中可以看出接待入境旅遊人次有著顯著的逐年遞增趨勢。根據圖1可知,入境旅遊人數呈上升趨勢,並且無明顯波動,其變化趨勢呈拋物線遞增趨勢,因此可以用時間t為自變數,時序數值y為因變數,運用二次曲線進行擬合。

  運用簡潔法進行曲線擬合,並建立趨勢模型為:y=b0+b1t+b2t2,取中間年份2007年為t=0,估計結果為:b0=51.74,b1=8.97,b2=0.63,因此估計方程為:y=51.74+8.97t+0.63t2,吉林省每年接待入境旅遊人數實際值曲線與預測值曲線如圖2所示。

  經過計算,估計標準誤差為sy=2.95,平均誤差較小,方程擬合較好,有較高的預測精度。預測未來8年的接待入境旅遊人數如表2所示。

  預測顯示,吉林省入境旅遊人數將繼續穩步攀升,在2021年將達到300萬人次,這意味著吉林省相關高校必須培養建設一批強大的涉外旅遊從業人員隊伍。

  3. 英語旅遊人才數量需求推測

  據統計,近些年吉林省出境遊人數也在大幅上升。因此,旅行社、酒店、會展等領域將對英語旅遊人才需求不斷增加,旅遊相關企業負責人表示願意長期為英語旅遊人才提供大量從業機會。“隨著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的推進,跨境旅遊將成為未來長吉圖經濟的主要特點之一。這需要一大批懂得旅遊、餐飲、酒店管理知識的人才,進一步開發省內旅遊資源,並將境外旅遊資源介紹給省內的旅遊者”[1]。可見,吉林省旅遊市場對英語旅遊從業人員的需求數量是持續且穩步上升的。

  雖然市場對英語旅遊人才的需求是穩定的,但從用人單位的問卷調查、走訪座談中瞭解到,英語旅遊從業人員及應聘者在學校學習的知識技能與實際市場需求之間還有一定的差距。這說明高校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存在脫軌現象,對此高校應積極研究以市場為導向的英語旅遊人才質量提升。

  ***二***英語旅遊人才質量需求新特質

  吉林省高校旅遊教育在20多年來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形成了高職、本科和研究生多層次的教育體系,為吉林省旅遊業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在長吉圖旅遊一體化的背景下,以及吉林省旅遊業國際化程序不斷推進的趨勢下,目前對旅遊人才需求層次上體現出以高職及應用型本科畢業生為主,以研究型本科及研究生人才為輔的分佈狀態。在需求特質上呈現以複合型、應用型、外向型人才為主,以科研型人才為輔的佈局。由此可見,高職及應用型本科層次的英語旅遊人才是吉林省旅遊市場需求的主體,這類人才須兼備旅遊專業知識與英語技能,同時具有組織協調及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   1.旅遊專業知識與技能

  英語旅遊人才應具備紮實的旅遊專業知識,包括對吉林省旅遊法規、政策、資源及規劃有全域性性的瞭解;具備旅行社經營與管理、酒店管理相關理論知識;在涉外導遊及領隊實務方面有嫻熟的操作技能;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緊密,學習、動手能力強。

  2.英語溝通技能

  英語旅遊人才應能夠嫻熟地運用英語從事旅遊相關服務。該類人才應掌握紮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具備較強的英語運用能力,並且聽、說能力突出。如能用地道的英語安排行程、介紹省內旅遊景點、安排就餐以及日常交流等。

  3.組織協調及解決問題能力

  組織協調及解決問題能力體現了英語旅遊人才的綜合素質,是當今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優秀的旅遊從業人員需要具備與其他人員或部門進行有效溝通及協調的能力,並且在遇到突發事件時,有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吉林省旅遊業發展勢頭迅猛,國際化定位突出,對英語旅遊人才需求數量穩定,需求特色鮮明。因此,吉林省相關高校應根據時代的變化、區域的特點,積極探討以市場為導向的新時期英語旅遊人才培養策略。

  三、高職院校英語旅遊人才培養對策

  高職層次的英語旅遊人才是吉林省旅遊業建設發展的中流砥柱,是旅遊一線從業人員的重要組成部分。

  截至2013年底吉林省有31所院校開設了旅遊專業,培養了一定規模的旅遊專業人才。但在就業市場上,旅遊專業畢業生並沒有顯現其優勢,很多畢業生甚至選擇跨專業從業。“專業技能不足、職業精神缺乏、實踐能力薄弱等是旅遊專業畢業生受一定程度的冷遇和得不到市場認同的主要因素”[2] 。突破瓶頸,順應新時代的要求,培養旅遊專業知識紮實、英語應用能力、綜合實踐能力過硬的高職英語旅遊人才,高職院校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實踐教學環節革新

  近年來,各學校高度重視人才培養的實踐環節,通過增加實踐學時、學分,增設實踐基地等激發旅遊專業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實踐鍛鍊的機會。很多高職院校採用“校企合作”“聯合培養”“訂單式培養”等培養模式,以此提高畢業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但課堂上的實踐環節無法完全克服環境的制約,如裝置、場景的虛擬,沒有真正的外賓參與等;校外的實習實訓大多拘於形式、實習時間短、涉外服務有限、無嚴格的監管與考察制度,並且多數企業不安排實習學生從事旅遊業務的核心工作,因此目前的實踐環節存在著諸多弊端。

  在實踐教學上,國外尤其是歐洲國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形成了可借鑑的人才培養模式。如全球知名的旅遊學府,無論是美國的康奈爾大學還是休斯頓大學飯店管理學院,再或是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它們都是將實踐環節放在人才培養的首位,並且學校都設有自建的實習基地,如演示廚房、旅遊模擬實驗室等。而且很多學校像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就是一座飯店,學院設有可供實習與就餐的餐廳和廚房,學生經過一定時間的學習後即可到飯店進行實際操作訓練,如在訓練中遇到問題,再返回課堂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

  吉林省高職旅遊專業實踐教學可借鑑上述經驗,為涉外旅遊人才培養創造良好的實踐環境。為此,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制定符合本校人才培養特色的實踐基地建設方案;其次,相關部門應考察本區域或地區建設旅遊實踐基地的可行性;最後,無論是酒店、餐廳還是旅行社的建設都離不開政府部門政策性的支援,將學校與實習基地建設在同一個社群內並真正融為一體,在校園中有供學生實習的飯店、酒吧、客房等,為真實的消費者服務,形成開放式校園可以使學生隨時將理論應用於實踐,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幫助學生樹立職業歸屬感,學習以及未來的工作盡在他們的校園,同時便於教師指導及監督學生的實習。

  此外,職業院校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跨境實習,帶領學生走出國門,瞭解發達國家旅遊業對從業人員的需求,學習他們的相關技能及本領。當然,無論是借鑑西方的培養模式還是學習他們的技能技巧,最終是要引導學生活學活用,適應市場需求,打造過硬的實踐能力。

  ***二***慕課與現場教學結合

  慕課***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近兩年興起的一種線上課程開發模式,是指由主講教師負責的、支援大規模人群參與,由講課視訊、作業練習、論壇互動、郵件和考試相互交織的網路教學過程[3]。

  高職旅遊專業具有科學完善的課程設定,但部分課程需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在前沿理論及資訊的獲取上高職院校還相對滯後。因此這些課程可以嘗試通過網路課程與現場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師可以推薦慕課課程學習列表,學生自主選擇,通過收看課程視訊,完成作業,參與互動及完成考試全過程學習專業知識。教師現場教學的主要作用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網路課程又不能及時迴應的問題,給予學生及時的答覆和反饋,同時瞭解、跟蹤學生的學習程序,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以便使學生順利掌握所學知識。

  通過慕課與現場教學相結合的方法,一方面能讓學生聽到全國甚至是全球一流專家的授課,深入瞭解所學課程的理論及內容,增加與外校教師及學生的交流;另一方面還能節約教育資源,如果是國外教師的授課視訊,還能彌補學校雙語教學資源匱乏、外籍教師不足的現狀,促進英語旅遊專業學生對專業英語知識的掌握及應用。

  ***三***專業英語教材建設

  教材是教學的媒介與依託,系統、科學的教材能輔助教與學的順利進行,並提供給學生完善的知識體系。目前旅遊英語類教材比較豐富,如偏重理論的教材有段開成編寫的《旅遊英語》,注重實踐的教材有房新海主編的《旅遊英語》。前者適用於研究型大學的高年級學生使用,後者則適用於高職及應用型本科學生的學習。雖然注重實踐類的旅遊英語教材能為學生提供應用性強的句型、片語等,但並沒有與吉林省景區、景點、文化、特產等相關的介紹,因此導致英語旅遊專業畢業生在從業時仍不瞭解如何向外賓用英語介紹吉林省旅遊資源,為他們提供詳盡的講解。

  可見,建設一系列以吉林省旅遊資源為背景的旅遊英語教材勢在必行。該教材應以涉外旅遊服務工作過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涉及一般涉外導遊活動的全過程:吃、住、行、遊、購、娛;借鑑最新國外書刊、雜誌中的原版材料以確保語言的準確性;要以吉林省旅遊資源為素材,將旅遊資源全面、深入融入到教材各個章節,讓學生通過教材瞭解到我省著名景點,如長白山、吉林霧凇、向海等,滿族文化及東北二人轉,人蔘、鹿茸、貂皮等地方特產的英文介紹。要為學生提供體驗完整工作實踐過程的學習機會,實現教學過程與實踐應用相融合,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高職英語旅遊人才是吉林省長吉圖建設不可或缺的人力資源,其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還需多方專家研究討論,進行全方位的改革,並不斷修正、完善。

花有各種不同的顏色的原因
茶文化核心是什麼
相關知識
基於趨勢外推法的吉林省英語旅遊人才需求預測及培養對策論文
淺談高中優秀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及教育對策論文
我國中小企業戰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論文
淺析物聯網技術對政府發展智慧城市的作用及應用對策論文
基於作業成本法的中小型物流企業成本管理研究論文
基於投融資平臺的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問題及對策論文
淺談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模式的優化對策論文
新形勢下成本會計發展面臨的挑戰與對策論文
關於水廠建設中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幾點對策論文
探討我國農業產業政策存在的問題及法律對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