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考古十大發現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甘肅恭迎佛祖舍利:1964年出土 當年“十大考古發現”之一。關於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之佛祖舍利一

  8月28日,甘肅恭迎佛祖舍利場面壯觀。當天,涇川縣大雲寺迎請安奉1964年出土的佛祖舍利,此前這批佛祖舍利一直保存於甘肅省博物館。據悉1964年,涇川縣大雲寺地宮及其五重套函的出土,被稱為當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甘肅恭迎佛祖舍利,不少網友表示應該好好儲存起來,留給子孫後代。

  8月28日,甘肅涇川縣大雲寺迎請安奉1964年出土的佛祖舍利,此前這批佛祖舍利一直保存於甘肅省博物館。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陝西省佛教協會會長、大慈恩寺方丈增勤法師,甘肅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平涼市佛教協會會長、平涼市***寺方丈妙林大和尚帶隊恭迎佛祖舍利,身著黃色袈裟的法師們手執香爐、龍杖、幢幡、寶蓋等法器以迎請舍利。佛祖舍利安放完畢,高僧大德們齊誦佛經,主法法師拈香。安奉儀式圓滿。禮炮齊鳴,信眾瞻拜佛祖舍利開始。

  據悉1964年12月下旬,涇川縣城關公社水泉寺大隊賈家莊生產隊社員在平整土地時,意外發現唐代大雲寺地宮,從地宮內出土“舍利石函”。石函函蓋正中刻有“大周涇州大雲寺舍利之函總一十四粒”字樣,四面刻有銘文。舍利石函共5層,依次有石函、鎏金銅匣、銀槨、金棺、琉璃瓶,琉璃瓶中盛佛祖舍利14粒。

  之佛祖舍利二

  大雲寺地宮及其五重套函的出土,被稱為當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1971年9月,郭沫若先生親自鑑定了大雲寺出土的五重套函,指出“舍利石函,貴在石函”,將其評定為國寶級文物。《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卷》稱大雲寺地宮和石函中的金棺銀槨銅匣,最早將中國傳統的棺槨葬制引入佛教,反映了唐代在舍利瘞埋制度上的劃時代變革,在佛教考古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繼1964首次發現佛舍利,1969年涇川縣在大雲寺以西又發現北周寶寧寺遺址,出土比丘慧明造佛舍利套函,套函由石函、大銅函、小銅函、琉璃瓶組成,琉璃瓶內有舍利數十粒。目前這批舍利及套函儲存在平涼市博物館。

  2012年12月31日上午,涇川縣城關鎮修建道路時,在大雲寺地宮東側發現一處佛像窖藏。1月5日,甘肅省文物局、甘肅省文物考古所組織專家對出土文物進行清理挖掘。1月9日,在對窖藏佛像周圍現場進行清理時,又發現另一處佛像窖藏,同時發現一處地宮遺存。從地宮遺存內出土陶棺一具、銘文磚一塊,銘文共425字,有“大宋大中祥符六年歲次癸丑五月辛卯朔十二日壬寅,涇州龍興寺曼殊院念《法花經》僧雲江、智明同收諸佛舍利約二千餘粒並佛牙、佛骨,於本院文殊菩薩殿內葬之”等記載,可以明確判斷佛舍利埋藏於宋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5月12日,系宋代涇州龍興寺僧人云江和智明經過24年的辛苦奔波,在全國收集諸佛舍利二千餘粒並佛牙佛骨,瘞埋於涇州龍興寺曼殊院文殊菩薩殿內。

  涇川縣先後三次發現佛舍利,充分證明涇川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長安之後具有唯一性的佛教文化中心和多元文化的交匯地,在佛教文化發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海陵煬王完顏亮介紹
貴陽古墓考古大發現
相關知識
甘肅考古十大發現
新中國考古十大發現
古今世界考古十大發現
歷年考古十大發現
聖經考古十大發現
對中國考古十大發現的感想
江西考古重大發現
新中國考古五大發現
最近考古重大發現
近代中國考古五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