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雄之趙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趙國,戰國七雄之一的諸侯國,初都晉陽***今山西太原***,後遷都中牟***今河南鄭州***,又遷至邯鄲***今河北省邯鄲***,疆土主要有當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陝西省東北隅。

  歷史簡介

  趙國祖先造父為周穆王養馬,後賜造父以趙城***今山西趙城縣西南***,由此為趙氏。至造父以下六世至奄父,奄父生叔代,叔代以下五世至趙夙,其孫趙衰事晉獻公之子公子重耳。趙衰隨重耳逃亡十九年,重耳返國為晉文公***前636年—前610年***,趙衰任國政。趙衰卒,子趙盾嗣;盾卒,子朔嗣。朔子趙武於晉平公十二年***前546年***為晉國正卿,趙武傳趙景叔,景叔傳趙鞅,即趙簡子***前518年—前458年***,簡子傳趙襄子***前457年—前425年***。趙烈侯六年***前403年***周威烈王始命烈侯趙籍為侯。至趙武靈王***前325年—前299年***始稱王,至王遷,於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為秦所滅。

  趙國是戰國七雄之一的諸侯國,初都晉陽***今山西太原***,後遷都中牟***今河南安陽西南***,又遷至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地處四戰之地,疆土主要有當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陝西省東北隅。西有秦國,南有魏國,東有齊國,東北燕國,北方則是林胡、樓煩、東胡等遊牧民族的地域。另外趙國附近還有小國中山國。

  遠古時代,有姓有氏,姓氏一分為二。 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團的徽章,氏是一個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標誌。姓氏合二為一,是秦漢時才開始的。《漢書地理志注》和《說文解字》記少昊氏為嬴姓。嬴即燕的異字,且又同音,故嬴即燕。少昊氏初以燕***玄鳥***為圖騰,故成為嬴姓的始祖。趙人的先祖即嬴姓***少昊氏之後***,趙氏***趙城叔帶之後***,世代輔佐殷商。武王伐紂,諸姬並起。與殷商屬於近枝的嬴姓就走向了衰落,尤其是蜚廉這一支嬴姓部落因愚忠於紂王而被周王室所厭棄。惡來戰死,失去了宗主之位,在周王室的安排下,惡來之弟季勝擔任蜚廉族的宗主。

  季勝曾孫造父善御戎,相傳造父為周穆王御,因助周平定徐偃王之亂,封於趙城,其後以趙為氏。造父善於御戎,侄子大駱***惡來之後***善於繁衍馬匹。受造父之薦,周王室不計前嫌,啟用罪臣惡來之後大駱,封於汧***qiān,千***河、渭河之間管理馬匹。大駱孫秦仲封大夫,秦仲之子趙其是為秦莊公,故秦趙同宗。後造父六世孫奄父救周宣王於千畝之戰,其子叔帶為周朝卿士,因不滿周幽王的昏庸,離開周王,侍奉晉文侯。從此趙氏便在晉國落腳,漸成望族。在前403年,叔帶之後趙烈侯與韓魏三家分晉,建立趙國。趙國生存於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8年,領土大致為今山西北部和中部,河北西部和南部。都城原在晉陽***今山西太原東南***,後遷至中牟***今鶴壁***,又遷至邯鄲。

  王翦滅趙

  前229年,秦攻趙國,趙幽繆王派李牧、司馬尚率軍抵抗。秦將使用反間計使幽繆王殺李牧、司馬尚。秦將王翦於是率大軍攻趙,突破井陘口,攻陷邯鄲,俘虜了趙幽繆王。趙嘉逃到代城稱代王,前222年代王降秦,趙國亡。而秦終於在滅趙之後已無國可抗秦,遂統一中原。

  短暫復國秦末陳勝、吳廣起義後,天下大亂,六國舊貴族紛紛起兵。公元前208年,張耳、陳餘擁立趙國王室後裔趙歇為趙王,都信都。公元前208年,章邯攻殺項梁,派部下王離進攻趙國,攻克了邯鄲。王離圍攻張耳、趙歇所在的鉅鹿,直到公元前207年,項羽在鉅鹿之戰俘虜王離,解鉅鹿之圍。但因為陳餘沒有救張耳、趙歇,陳張二人失和。公元前206年,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項羽分趙地北部,立張耳為常山王,以趙王歇為代王。陳餘不服,以三縣之兵襲擊常山王張耳。公元前205年,張耳敗走,投靠漢王劉邦,陳餘復立代王趙歇為趙王。趙歇封陳餘為代王,但陳餘不去代國,在趙國以太傅的身份輔佐趙歇。公元前204年十月***秦歷***,韓信滅魏豹後,與張耳出井陘擊趙。井陘之戰趙軍敗於漢軍,在襄國追殺趙王歇,陳餘也被殺,趙亡。

  後世評論

  趙國地處太行山附近,國強兵盛,其軍力為東方六國首,抵抗秦近百餘年,而互有勝負。期間能臣、健將、義士、名儒相約輩出。戰國四大,秦趙平分秋色。對於趙國的強悍說的太多了,所以也論述一下趙國、趙人、趙兵的不足。

  趙國的改革,更多的側重於軍事,強調以武興國,故趙國的國運也是隨著其軍事上的得失而起伏。由於趙國尚武重利,長期輕視農業和內政的發展,而間接導致趙國後期長年戰爭中糧草和兵員的問題。最明顯的是長平之戰中,廉頗二十萬守長平。僅半年,趙國的糧食供給便開始吃力了,這也是趙括為何執意出營與秦軍決戰的原因之一。同時,趙孝成王在得知趙括軍被圍且糧道阻的訊息後,為何不全力相救?難道趙王不知道這四十萬大軍的重要性嗎?當然知道,而且趙王竭力集結各地殘餘守軍,以打破包圍圈。但整體實力較差的趙國始終無法突破秦之防線,眼睜睜看著四十萬士卒歸於塵土。當然也與最高決策層的優柔寡斷有關,但根本是趙國整體的實力不足。就如臺灣問題,要麼大陸實力發展十分強大,順勢推舟。要麼在未來臺海戰爭中,破釜沉舟、集中全力,無論代價多大,誓克之。一場戰爭的作用有多大?它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興敗沉浮。

  趙民風慷慨尚武且重利,多俠義之士。由於趙長期處於戰爭期間,故趙民自幼就有習武之風,全民敬賢士、勇將,所以趙地各地都瀰漫英雄主義的氣息。趙人重商而惡農作,多懶慢。

  趙兵以驍勇善戰聞達於諸侯,尤其是趙武靈王改革後,趙兵單兵素質及軍團作戰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趙兵作戰不足也是很多,如:趙兵士氣及作戰意志的持續,更多的依靠主將的作用。趙兵失敗多是因主將戰亡,而軍亂而敗。故只要趙軍保持指揮官的存續,基本上趙兵很少潰敗、投降,戰亡也是成建制的。再者,趙兵多尚俠義,軍勢不穩定。

  談趙國強悍的歷史,無非是為了勉勵今人。對中國進行的軍事變革,其內容不僅僅是裝備上的更新換代,還應包括全民的準軍事教育、尚武觀念的樹立及部隊自身的創新革命。其中一個國家的尚武傳統很重要,其直接影響一支部隊作戰能力。縱觀歷史,尚武***而非黷武***總能帶來一個國家的興旺長存。趙國曆經戰亂,首都幾遭侵擾,四周諸國虎視眈眈。這一切迫使趙人分外的團結、耐苦、善戰,也只有如此才能生存。相反,齊國偏安膠東,無外患之憂,國人怯戰。有很多人羨慕德意志這個國家,人才濟濟、軍事強盛、士卒善戰、國人一心,這由它的地理位置所決定,有時感覺趙國跟德國很像,表現在許多方面,不說了。

  全民的準軍事化教育,內容和含義不說了。它的作用可以使一個國家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好臨戰準備和提供有熟練軍事技能,短時間訓練即可投入作戰兵源。這其中還有個問題,全社會的價值取向,公民以何為榮,以何為其奮鬥目標。這是一個體系性工程,包括很多方面,簡單說一個社會僅是崇拜金錢、權力是不行的。在此不詳述。

世界最大淡水湖
三國演義的夷陵戰役
相關知識
七雄之趙國
戰國七雄之趙國
戰國七雄之燕國曆史
戰國七雄之魏國曆史
戰國七雄之燕國
戰國七雄之韓國
戰國七雄之秦國曆史
七年級語文下冊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課後鞏固練習題
戰國七雄形成的歷史背景
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