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惠園林文物名勝區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錫惠名勝區位於“太湖明珠”無錫城西美麗的錫惠山麓,佔地約70公頃,包含了整座錫山和惠山最美的山林,遊覽面積45公頃,是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和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單位;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地理位置

  位於太湖之濱,惠山之麓的無錫,是一座歷史悠久、物產豐饒、人文薈萃的江南名城。坐落於無錫城西,被乾隆皇帝譽為江南第一山的惠山,古稱歷山、華山、西神山,其山形猶如九龍騰躍,故又名九龍山。錫山區包含了錫惠景區的精華部分,錫惠名勝薈萃是惠山的餘脈,無錫地名的來歷與錫山有著特殊的淵源。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錫山就有先民在此居住生活,閃耀著馬家浜文化的光芒。秦始皇曾在此屯兵駐戍,留有秦皇塢等遺蹟。後漢有樵客在錫山得碣石,其銘曰: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為無錫地名來歷平添神奇色彩。

  無錫錫惠園林文物名勝了無錫地區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和品類齊全、頗具山麓園囿特色的風景資源,時跨數千年,一直享有無錫露天曆史博物館的美譽;以天下第二泉、寄暢園等名泉名園為代表的大批名勝著稱於海內外。

  自然風光

  無錫地曠山稀,無高山大川,可是錫山、惠山卻有奇質,林木蔥鬱,泉湧瀑布,人文薈萃。南北朝時,惠山就建有歷山草堂,是為江南名剎惠山寺前身。古時慧、惠詞義相通,有智慧即有福德,故錫惠山麓又以惠泉福地名播天下。唐朝著名詩人李紳年輕時在惠山寺讀書,作有《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他還把惠山親暱地稱為家山。自唐代以來就盛名天下的第二泉,現代隨著《二泉映月》名曲的傳播而家喻戶曉。唐宋石經幢、聽松石床及陸羽、李陽冰、秦觀、蘇東坡、黃庭堅、文徵明等無數文人墨客題詠吟唱惠山、二泉,給錫惠名勝區留下了絢麗燦爛的篇章。宋朝金蓮橋造型勻稱,雕刻精美,文化、文物價值都屬上乘。屹立於錫山之麓的龍光塔四百多年來一直是無錫城市的標誌性景點建築。建於明代的寄暢園以高超的造園藝術而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典範,蒼翠寥廓,古樸清曠,不但文人雅士喜歡,還成為康熙、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巡遊至無錫而必到的鐘愛之地。乾隆似乎特別喜歡寄暢園,下令畫師照本描繪,回京後在清漪園***今頤和園***仿造了一園取名惠山園,即今諧趣園,開中國園林成功克隆的先例。

  的人文景點

  錫惠名勝區有國家、省、市文物保護單位18處,佔整個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的23%。唐宋元明清,從古說到今。區內有明代二泉書院、碧山吟社、點易臺;有華孝子祠、錢王祠、顧憲成祠、李綱祠、張中丞廟;有惠山寺、龍光寺、忍草菴等佛教遺蹟;還有玉皇殿;頭茅峰等道教仙蹤,是中國傳統儒、釋、道三種文化的聚集地和沉澱區。詩書禮樂,晨鐘暮鼓。泉流淙淙,松濤陣陣。***喬木遍佈區內,鳥蟲魚獸,出沒林泉。名山、名泉、古園、古寺彙集,實為文化昌明、風景優美的首善之地。大哉王言,山為第一泉第二;巍然廟貌,祠為教孝寺教忠。惠山寺門口的對聯確切地反映了錫惠名勝區的教諭作用。

  的歷史淵源

  惠山寺始建於南北朝,前身為南朝劉宋司徒右長史湛挺的“歷山草堂”。劉宋景平年,草堂改作僧舍,稱“華山精舍“。樑大同三年,華山精舍改為慧山寺。康熙帝南巡時至惠山寺,於漪瀾堂品泉。乾隆帝南巡時休憩於秦園***即寄暢園***和竹爐山房,書寫了不少詩詞和匾額,並特為“惠山寺“題額。同治二年,李鴻章軍和太平軍激戰於惠山,惠山寺被毀,僅存寺門匾額,寺也被改為昭忠祠。

  二泉是內最為著名的景點之一,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開鑿於唐大曆年間***公元766年***,原名惠泉。該泉經萬千鬆根蓄存和砂岩滌濾,水質清純甘冽,被唐代“茶聖”陸羽評為“天下第二”。宋徽宗欽令建亭護泉,御題“源頭活水”,且譽為貢品,“月進百壇“。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慕名多次來品泉,有“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的詩句。更有一曲吟詠該泉景色的《二泉映月》名播天下,抒發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

寺廟園林的特點
故宮博物院反思總結
相關知識
錫惠園林文物名勝區
北京遊園林博物館作文
貴州風景名勝區導遊詞範文
園林植物生長的極端溫度災害及防禦
淺談城市園林植物配置方法
中國古典園林的命名及其對聯閱讀題答案
中國古典園林的命名及其對聯閱讀答案
如何防治園林植物害蟲紅蠟蚧
園林植物景觀美麗風景圖片
國家級園林城市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