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包裝設計心得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包裝是人們第一次與品牌接觸的介質,也是經常被接觸到的。包裝不僅僅是品牌的臉面,而且是一個有力的銷售工具。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包裝設計的構思構思是設計的靈魂。在設計創作中很難制定固定的構思方法和構思程式之類的公式。創作多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在這一過程中肯定一些或否定一些,修改一些或補充一些,是正常的現象。構思的核心在於考慮表現什麼和如何表現兩個問題。回答這兩個問題即要解決以下四點:表現重點、表現角度、表現手法和表現形式。如同作戰一樣,重點是攻擊目標,角度是突破口,手法是戰術,形式則是武器,其中任何一個環節處理不好都會全功盡棄。

  一、表現重點

  重點是指表現內容的集中點。包裝設計有限畫面內進行,這是空間上的侷限性。同時,包裝在銷售中又是在短蜇的時間內為購買者認識,這是時間上的侷限性。這種時空限制要求包裝設計不能盲目求全,面面俱到,什麼都放上去等於什麼都沒有。

  重點的確定要對商品、消費、銷售三方面的有關資料進行比較和選擇,選擇的基本點是有利於提高銷售。下面將確定重點的有關專案列出,以供參考。該商品的商標形象,牌號含義;該商品的功能效用,質地屬性;該商品的產地背景,地方因素;該商品的集賣地背景,消費物件;該商品與現類產品的區別;該商品同類包裝設計的狀況;該商品的共它有關特徵等等。

  這些都是設計構思的媒介性資料。設計時要儘可能多地瞭解有關的資料,加以比較和選擇,進而確定表現重點。因此要求設計者要有豐富的有關商品、市場的住處及生活的知識、文化知識的積累。積累越多,構思的天地越廣,路子也越多,重點的選擇亦越有基礎。

  重點的選擇主要包括商標牌號、商品本身和消費物件三個方面。一些具有著名商標或牌號的產品饈可以用商標牌號為表現重點:一些具有較突出的某種特色的產品或新產品的包裝則可以用產品本身作為重點;一些對使用者我針對性強的商品包裝可以以消費者為表現重點。其中以商品為重點的表現具有最大的表現一地,這一點後面另作探討。總之不論如何表現,都要以傳達明確的內容和資訊為重點。

  二、表現角度

  這是確定表現形式後的深化,即找到主攻目標後還要有具體確定的突破口。如以商標、牌號為表現重點,是表現形象,或是表現牌號所具有的某種含義?如果以商品本身為表現重點,是表現商品外在形象,還是表現商品的某種內在屬性?是表現共組成成分還是表現其功能效用?事物都有不同的認識角度,在表現上比較集中於一個角度,這將有益於表現的鮮明性。

  三、表現手法

  就像表現重點與表現角度好比目標與突破口一樣,表現手法可以講是一個戰術問題。表現的重點和角度主要是解決表現什麼。這只是解決了一半的問題。好的表現手法和表現形式是設計的生機所在。

  不論如何表現,都是要表現內容、表現內容的某種特點。從廣義看:任何事物都必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任何事物都必須與其它某些事物有一定的關聯。這樣,要表現一種事物,表現一個物件,就有兩種基本手法:一是直接表現該物件的一定特徵,另一種是間接地藉助於該物件的一定特徵,另一種是間接地藉助該明關的其它事物來表現事物。前者稱為直接表現,後者稱為間接表現或叫藉助表現。

  1、直接表現  直接表現是指表現重點是內容物本身。包括表現其外觀形態或用途、用法等。最常用的方法是運用攝影圖片或開窗來表現。除了客觀地直接表現外,還有以下一些運用輔助性方式的直接表現手法。襯托:這是輔助方式之一,可以使主體得到更充分的表現。襯托的形象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處理中注意不要喧賓奪主。

  對比:這是襯托的一種轉化形式,可以叫作反襯,即是從反面襯托使主體在反襯對比中得到更強烈的表現。對比部分可以具象,也可以抽象。在直接表現中,也可以用改變主體形象的辦法來使其主要特徵更加突出,其中歸納與誇張是比較常用的手法。歸納:歸納是以簡化求鮮明,而誇張是以變化求突出,二者的共同點都是對主體形象作一些改變。誇張不但有所取捨,而且還有所強調,使主體形象雖然不合理,但卻合情。這種手法在我國民間剪紙、泥玩具、皮影戲造型和國外卡通藝術中都有許多生動的例子,這種表現手法富有浪漫情趣。

  包裝畫面的誇張一般在注意可愛、生動,有趣的特點,而不宜採用醜化的形式。誇張:歸納是以簡化求鮮明,而誇張是以變化求突出,二者的共同點是對主體形象作一些改變。誇張不但有所取捨,而且還有所強調,使主體形象雖然不合理,但卻合情合理。這種手法在我國民間剪紙、泥玩具、皮影造型和國外卡通藝術中都有許多生動的例子,這種表現手法富有浪漫情趣。包裝畫面的誇張一般要注意可愛、生動、有趣的特點,而不宜採用醜化的形式。特寫:這是大取大舍,以區域性表現整體的處理手法,以使主體的特點得到更為集中的表現。設計中要注意所取區域性性。

  2、間接表現

  間接表現是比較內在的表現手法。即畫面上不出現在表現的物件本身,而藉助於其它有關事物來表現該物件。這種手法具有更加寬廣的表現,在構思上往往用於表現內容物的某種屬性或牌號、意念等。

  就產品來說,有的東西無法進行直接表現。如香水、酒、洗衣粉等。這就需要用間接表現法來處理。同時許多或以直接表現的產品。為了求得新穎、獨特、多變的表現效果,也往往從間接表現上求新、求變。

  間接表現的手法是比喻、聯想和象徵。比喻:比喻是借它物比此物,是由些及彼的手法,所採用的比喻成分必須是大多數人所共同瞭解的具體事物、具體形象,這就要求設計者具有比較豐富的生活知識和文化修養。聯想:聯想法是藉助於某種形象引導觀者的認識向一定方向集中,由觀者產生的聯想來補充畫面上所沒有直接交代的東西。這也是一種由些及彼的表現方法。人們在觀看一件設計傷口時,並不只是簡單地視覺接受,而總會產生一定的心理活動。一定心理活動的意識,取決於設計的表現,這是聯想法應用的心理基礎。聯想法所藉助的媒介形象比比喻形象更為靈活,它可以具象,也可以抽象。各種具體的,抽象的形象都可以引起人們一定的聯想,人們可以從具象的鮮花想到幸福,由蝌蚪想到青蛙,由金字塔想到埃及,由落葉想到秋天等等。又可以從抽象的木紋想到山河,由水平線想到天海之際,由綠色想到草原森林,由流水想到逝去的時光。窗上的冰花等都會使人產生種種聯想。象徵:這是比喻與聯想相結合的轉化,在表現的含義上更為抽象,在表現的形式上更為凝咎。在包裝裝潢設計,主要體現為大多數人共同認識的基礎上用以表達牌號的某種含義和某種商品的抽象屬性。象片法與比喻和聯想法相糹,更加理性、含蓄。如用長城與黃河象徵中華民族,金字塔象徵埃及古老與文明,楓葉象徵加拿大等等。

  作為象徵的媒介在含義的表達上應當具有一種不能任意變動的永久性。在象徵表現中,色彩的象徵性的運用也很重要。裝飾:在間接表現方面,一些禮品包裝往往不直接採用比喻、聯想或象徵手法,而以裝飾性的手法進行表現,這種 " 裝飾性 " 應注意一定的向性,用這種性質來引導觀者的感受。

  四、表現形式

  表現的形式與手法都是解決如何表現的問題,形式是外在的武器、是設計表達的具體語言、是設計的視覺傳達。表現形式的考慮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主體圖表與非主體圖形如何設計;用照片還是繪畫;具象還是抽象;寫實還是寫意;歸納還是誇張;是否採用一定的工藝形式;面積大小如何等。色彩總的基調如何;各部分色塊的色相,明度,純度如何把握,不同色塊相互關係如何,不同色彩有面積變化如何等。牌號與品名字型如何設計;字型的大小如何。商標、主體文字與主體圖形的位置編排如何處理;形、色、字各部分相互構成關係如何;以一種什麼樣的編排來進行構成。是否要加以輔助性的裝飾處理;在使用金、銀和肌理、質地變化方面如何考慮等等。這些都是要在形式考慮的全過程中加以具體推敲。

  包裝設計的個性色彩  色彩在視覺表現是最敏感的因素。色彩的處理在包裝設計中佔據很重要的位置,色彩的整體效果需要醒目而具有個性,能抓住消費者的視線,能通過色彩的象徵產生不同的感受,達到其目的。在包裝設計的視覺表現中,色彩的共性與個性既有各自獨立的內涵,又是相互照應,相互結合的。削弱色彩格調的個性化表現無異於削弱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但是,對產品的色彩表現如果脫離大多數人共同認識的基礎,或是不能喚發人們產生合乎一定商業目的的感受,這種完全脫離一定共性要求的個性即使再獨特也是不成功的。既要有一定的共性典型性,又要有獨特的個性化色彩,這種包裝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包裝色彩的個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商品性這是與一般繪畫用色最大不同的一點。

  各類商品都具有一定的共同屬性。醫藥用品和娛樂用品、食品和五金用品、化妝用品和文教用品等都有較大的屬性區別。而同一類產品也還可以細分化,例如醫藥用品有中藥、西藥、治療藥、滋補藥、一般藥的不同。對此,色彩處理要具體對待,發揮色彩的感覺要素***物理、生理、心理***,力求典型個性的表現。例如用藍色、綠色表示消炎、退熱、止痛、鎮靜類藥物包裝色;用紅色、咖啡色表示滋補藥物包裝色。廣告性由於產品品種的日僧豐富和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銷售包裝視覺表現在廣告化日趨重要,其中色彩處理當然是重要方面。

  色彩效果的晦澀和含蓄只有消極作用,因此必須注意大的色彩構成關係的鮮明度。如“富士”膠捲,大塊白色與綠色的對比以及白底紅色的鮮明視認度處理,使小小的膠捲盒仍然不失良好的廣告效果,白色的光感保持了產品的屬性意念。再如:可口可樂的包裝形象已經成為國際語言,鮮明的紅、白色彩產生了強烈的廣告效果,同時表現產品的效能。獨特性①特異色有些包裝設計中的色彩,本應按其屬性配色,但這樣畫面色彩流於一般,設計師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使用反常規色彩,讓其產品的包裝從同類商品中脫穎而出,這種色彩的處理使我們視覺格外敏感,印象更深刻。②流行色流行色,是合乎時代風尚的顏色,即時髦的、時興的色彩。它是商品設計師的資訊,國際貿易傳播的訊號。當某種色彩傾向一般化之後,人們感覺缺乏新的刺激和魅力,又需要某一種不同的視覺特徵,這個特徵又被模仿而流行起來。現代包裝設計中流行色的運用確實給產品帶來越來越多的經濟效益,廣大的有卓見遠識的企業家高度重視色彩作用。每年度國際流行色協會發布的流行色,是根據國際形勢、市場、經濟等時代特徵而提出的,目的是給人以心裡和氣氛上的平衡,從而創造出和諧柔和的環境。民族性色彩視覺產生的心裡變化是非常複雜的,它依時代、地域而差異,或依個人判別而懸殊。各個國家、民族,由於社會背景、經濟狀況、生活條件、傳統習慣、風俗人情和自然環境影響而形成了不同的色彩習俗。例如:在我國對紅色自古以來情有獨鍾,大到國慶、春節、小至個人婚嫁、生日等,都以紅色象徵喜慶、吉祥。節日禮品包裝上色彩多用紅色。黃色是我國封建帝王的專用色,標誌神聖、莊嚴、權威,它代表中心。在包裝中用於食品色,它給人以豐碩、甜美、香酥的感覺,是一個能引起食慾的色彩。綠色是大自然中草木的顏色,是綠色生命的色,象徵著自然和生長。接近黃色的綠表示著青春感,象徵著春天和成長;鮮嫩的綠色是葉綠素的顏色,會引起食慾,它象徵和平與安全。茶葉的包裝色多用綠色。藍色的含意是沉著、悠久、沉靜、理智、深遠,它又代表東方。

  此外一些國家或地區對色彩有一定的禁忌,例如:法國禁忌墨綠色,它會使人聯想到納粹軍服而產生厭惡;沙漠地區的人,見慣了風天黑地,黃沙漫漫,對黃習以為常,只能在艱難的旅程之後遇到綠洲,遇到生存所需的水、糧食和人類社會,因而特別珍愛綠;伊斯蘭教學的尖塔、阿位伯民族的國旗都以他們珍愛的綠色被裝飾和象徵,禁忌黃色。因此,應瞭解各國、各地區對色彩的喜愛和禁忌,特別是進出口商品包裝上的色彩處理應注意適合國情,以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現在,市場競爭的深度、廣度、永續性的敏感性都是空前的,不論是全方位的長期策劃,還是抓住時機。當機立斷,一切都是根據是否對本企業具有“剩餘價值”來行事的。激烈的市場競爭推動了生產與消費的發展,同時不可避免地推動企業營銷戰略的更新,其中包裝當然被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色彩應用的商品性、廣告性、獨特性、民族性是包裝個性化的體現,色彩的個性必然加強包裝的視覺衝擊力,起著促銷的作用,大大提高其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現代包裝設計的文化觀念著名文化人類學家馬林洛夫斯基說過:“在人類社會生活中,一切生物的需要已轉化為文化的需要。”現代包裝設計正是一門以文化為本位,以生活為基礎,以現代為導向的設計學科。因此我們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應把包裝設計作為一種文化形態來對待。包裝設計文化結構層次文化是人類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那麼包裝設計文化是否可以說是包括人們的一切行為方式和滿足這些行為方式所創造的事物,以及基於這些方面所形成的心理觀念?

  一般說來,這些由許多設計文化要素構成的複合整體,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包裝設計的物質層,它是設計文化的表層,主要指包含了設計文化要素的物質載體,它具有物質性、基礎性、易變性的特徵。如各種包裝設計部門和包裝設計產品、交換商品的場所以及消費者在使用包裝產品中的消費行為等。

  第二,包裝設計組織制度層,這是設計文化的中層,也是設計文化內層的物化,它有較強的時代性和連續性特徵。主要包括協調設計系統各要素之間的關係,規範設計行為並判斷、矯正設計的組織制度。世界上包裝設計文化比較先進的國家都有自己相應的較為完整的組織制度。而包裝設計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組織制度大都不完整,它們零散地存在於其他的如政策、經濟、文化和法律等組織制度中,沒有健全的獨立的體系和地位。如果沒有了這個層次,設計的個體就必將處於無序。

  第三,包裝設計的概念層。它是一種文化心理狀態,處於核心和主導地位,是設計系統各要素一切活動的基礎和依據。科技的發展、生產力的提高和文化的進步,帶來的對包裝設計文化的衝擊,主要就表現在生產和生活觀念、價值觀念、思維觀念、審美觀念、道德倫理觀念、民族心理觀念等方面上。它是設計文化結構中最為穩定的部分,也是設計文化的靈魂。它存在於人的內心,如有發展變化,最終會直接或間接地在組織制度層面上得到表現,並由此規定自己的發展和規律,吸收、發展或排斥異質文化要素,左右設計文化的發展趨勢。包裝設計文化結構的三個方面,彼此相關,形成一個系統,構成了包裝設計文化的有機整體。包裝設計文化的物質層,是最活躍的因素,它變動活躍,交流方便頻繁,同時,包裝設計文化的變化發展又總是首先在它的自身得到體現。如我國的改革開放,學習國外的先進科學、文化與技術,裝飾品的滲入正扮演著這場文化衝擊先導的角色。在市場上,產品包裝更新換代,層出不窮。而組織制度是最權威的因素,它規定包裝設計文化的整體性質,是設計的群際關係得以維繫的重要紐帶,更是包裝設計得以科學有效實施的保障。這一層面由一整套內在的準則系統所構成,從而成為包裝設計師從事設計活動的準繩。再者,心理意識的內層則相應較為保守、穩固,是設計文化的核心所在。

  不同的設計觀念會帶來不同的行為方式和社會結果,認識到新環境所強加於我們的新要求,並掌握符合這樣新要求的新思想、新觀念和新手段,這正是設計觀念的新高度。三者間互相依存、互相結合、互相滲透,並融合反映在每一個具體的包裝設計活動和設計作品中。包裝設計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包裝文化要素在時空中傳播。在一定空間存在,即同一定社會人相關的必然中,產生了包裝設計文化的民族性;由於文化在一定時間存在,即同一定的社會歷史變遷相關的必然中,產生了包裝設計文化的時代性。民族性和時代性,構成了包裝設計文化的社會屬性和本質屬性。包裝設計文化的民族性,涉及文化的發生學。正因為全世界的文化不是來自同一源頭,當然就有了民族性的問題。

  包裝設計文化的民族性主要表現在包裝設計文化結構的觀念層面上,它反映了整個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環境造成不同的文化觀念,直接間接地表現在自己的設計活動和產品中。如德國設計的科學性、邏輯性和嚴謹、理性的造型風格,日本的新穎、靈巧、輕薄玲瓏而充滿人情味的特點,以及義大利設計的優雅與浪漫情調等,這些無不誕生於它們不同民族的文化觀念的氛圍中。中國包裝設計風格上的平穩、圓滿、寓意和形式上的完整性、對稱性,也正是我國人民內向心理特徵和相對保守的社會意識的折射。由於設計組織制度脫胎於設計的意識觀念,是設計意識的物化,是民族設計意識所派生,於是它同人們設計觀念指導下的活動方式和實踐成果,都因此披上了不同的民族色彩,打上了民族性的烙印。當然,包裝設計文化的民族性並非僅具有穩定性、保守性的一面,它在與時代性的對立統一中,隨著社會生活、社會觀念的變化發展,同時也在自身的對立統一中不斷更新,發展著自己的特點。所以,我們絕不能囿於自我中心的意識之中,走上民族本位化的道路;否則,必將絕於自身的彈丸之地。包裝設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時代的。一個民族共同體形成之後,便形成了漫長曲折的歷史發展過程。

  在這一歷史程序的不同階段上,該民族文化分別會表現出一系列的時代性特徵。只要我們承認包裝設計文化的承接性和發展性,就有包裝設計文化的時代性存在。這是因為包裝設計文化首先是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是該民族各個時代的設計文化的疊合及承接,是以該時代的現實的物質社會為基礎,是傳統設計文化的積澱和不斷揚棄的對立統一,歷史性與現實性的對立統一。包裝設計文化有其時代性,主要反映在包裝設計文化的組織制度和物質外層上。但設計是緊隨時代,重在觀念的。在經濟全球化和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社會主觀形式都已發生根本的改變。尤其是資訊的廣泛高速的傳播,開放的觀念激盪愈趨激烈,社會結構與價值觀念、審美觀念等的多元化,人與人的交往頻繁,社會及人的要求不斷增加,工業文化的異化所帶來的能源、環境和生態的危機。面對這一切我們是否能適應它、利用它,使包裝設計成為時代的產物。這已成為當今設計師的重要任務。包裝設計文化的時代性特徵,很自然地使我們的設計活動和產品不能用一個絕對的標準去衡量。不同的時代都有自己的標準,不能把今天或昨天的標準當作絕對的、惟一的標準,對於歷史的設計文化的評判必須認識到本身就是歷史的,每一時代的包裝設計文化都有其絕對的內容,都有自己的觀念體系,都有自己的歷史發展狀態,都有這個時代的烙印,所以都相應地具有時代的侷限性。沒有這些認識,我們就不能對包裝設計文化的時代性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包裝設計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既是內容又是形式。

  這兩種基本屬性,在包裝設計文化結構的三個層面上,一般說來,物質層面更富有時代性,因而是最活躍的因素,最易被人們所接受並流行。心理層面具有較強的民族性,較為穩定而保守,因而變化起來緩慢。當兩種異質的包裝設計文化在平等或不平等的條件下接觸時,首先被互相發現的多是物質的外層,習之既久,逐漸可以認識到中層即理論組織制度層的層面,最後,方能體味各自的核心層面即心理觀念層面。日本戰後包裝業的發展,以及我國包裝業自改革開放從引進物質技術裝置開始,到各種先進的組織管理制度的引進,一直到現代包裝設計觀念的滲入都說明了這一點。民族性的形成和發展,大都以時尚為依託,包裝設計文化的民族性意味著時代的選擇,在對待傳統文化問題的價值取向上,傳承是本原,超越應是其走向。設計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周圍世界及其發展趨勢,同時看到設計同各門學科的密切關係,從而自覺地更新和擴大我們的知識,掙脫傳統觀念的桎梏,促進包裝設計文化的更新與發展。每一個民族的包裝設計文化形成一個設計文化系統,每一個民族的一定時代的包裝設計文化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系統。而不同的包裝設計文化系統裡都包含了一些共同的文化因素,也包含了一些不同的文化因素。

  前者表現了包裝設計文化的普遍性,後者表現了包裝設計文化的特殊性。而每一民族的包裝設計文化,又都有其人類性的部分。包裝設計的人類性寓於民族性之中,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這是辯證統一的包裝設計文化觀。我國的包裝設計無論是思維方式、價值判斷方式、社會組織方式、設計方法以及設計形式等許多方面,都當隨著時代的前進,而不斷地多方位吸收、更新,以建立健全一個既有民族性,又有時代性的新的包裝設計文化系統。這是時代的要求,歷史的必然,是我國包裝設計水平躋身於世界先進之林的關鍵所在。

膠合板包裝箱的使用
包裝袋採購合同
相關知識
產品包裝設計心得
產品包裝設計讀書心得
土特產品包裝設計中插圖的視覺化詮釋
產品包裝設計流程圖
中國畫插圖在產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中國畫插圖在產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優秀產品包裝設計欣賞_優秀包裝設計精選集
插畫在食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兒童護膚品包裝設計製作
兒童護膚品包裝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