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是哪個詩派的詩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岑參,中國唐朝著名的詩人,和高適並稱為“高岑”,那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岑參生平簡介

  岑參,約生於公元715年,公元770年客死咸陽。中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代表。岑參生於一個官僚家庭,他的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曾出任過宰相。其伯祖父因不同意力武承嗣為太子,被貶後遠征吐蕃,後被誣陷進了牢獄被誅殺。岑長倩的五個兒子全被殺害。岑氏親族很多人被流放。

  岑參的父親曾經出任過仙、晉***今天的山西臨汾***二州的刺史,不幸的是岑參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

  岑參父親去世後,家道更加衰落,岑參幼年過得很孤貧。但是岑參天資聰穎,五歲就跟隨其兄長學習讀書,九歲便能吟詩作賦。天寶三年,岑參考取進士,之後仕途算不上順風順水,曾兩次滿懷一腔報國熱情前往塞外,但是結果都不盡如人意。岑參的邊塞作品也大都是在這階段完成的。

  岑參的作品涉獵很廣泛,山水,贈答,邊塞等各個方面,岑參早期的作品多為寫景和抒情的贈答之作。詩中抒發了很多自己的坎坷經歷和嗟嘆貧賤的憂憤之情。在邊塞的那幾年經歷讓岑參的作品的境界開闊很多,繼而他寫出的邊塞詩多瑰麗渾厚,想象豐富,極具浪漫主義色彩。邊塞的生活讓他近距離地接觸了邊關戰士的英勇感受到了邊塞異域風光。他將這些感情都融入了他的邊塞作品中。岑參晚年的作品大多感懷戰亂,他本人也更加渴望回到故鄉,但是當時蜀中爆發安史之亂,岑參最終也沒能回到故鄉,於公元770年卒於成都。

  岑參的名句

  岑參的名句佳作很多,舉例如下。

  “四邊伐鼓雪海湧,三軍大呼陰山動。虜塞兵氣連雲屯,戰場白骨纏草根。”出自《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戰鼓四起像是雪海浪湧,三軍將士征戰的吶喊聲迴盪在陰山中傳出陣陣回聲,似是和將士們產生共鳴。敵方軍營殺氣騰騰直衝雲霄,戰場上殘留的白骨還纏繞著草根。

  這首詩歌創作時,岑參正擔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判官,是一首為送行封常清的詩。

  這四句描寫了戰爭的恢弘其實,雙方戰士士氣高漲。“四邊伐鼓雪海湧”描繪了當時氣勢如虹的戰士吶喊場面,“三軍大呼陰山動”好像胡兵的來勢洶洶,勢如破竹。但是下面兩句卻話鋒鬥轉,不再描寫戰鬥過程的順利,基調轉至哀壯,突出戰爭的艱苦。“虜塞兵氣連雲屯”說明地方軍隊人數之多,聲震雲霄。這是岑參借力打力的手法,通過寫對方軍隊力量之強大來烘托己方實力更為雄厚,實在是妙不可言。“戰場白骨纏草根”藉助對戰場氣氛的描寫來暗示戰爭的傷亡重大,上一次的戰爭犧牲的士兵屍體還沒有消逝,這邊戰事又起。

  從這四句詩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岑參的邊塞詩的特點,用詞新奇,氣勢恢弘,從表達的感情可以看出岑參的積極樂觀的態度和一腔濃烈的報國熱情。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岑參第二次前往邊塞做得一首送別詩。詩名中的武判官是當時封常清幕府中的一個判官。***判官是唐代節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節大使,因為可以委任幕僚協助判處公事,所以被稱作判官***。

  詩歌原文是: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整首詩以一天雪景的變化為線索來記敘送別武判官的過程。結構非常緊湊,思路很開闊。

  北風席捲大地吹折百草,才八月裡胡地就已經大雪紛紛。一夜過去外面的樹木就像是春風吹來,開了千萬樹梨花。雪花打溼羅幕,胡裘錦被都顯得單薄。將軍手凍得拉不開弓箭,鐵甲冰冷得讓人無法穿上。沙漠結冰,萬里長空愁雲慘淡。主帥帳門中擺酒送行,胡琴琵琶合奏。傍晚轅門前大雪紛紛揚揚,紅旗凍僵了根本拉不直。岑參在輪臺東門送武判官回京,大雪蓋滿了天山路,武判官的身影被曲折的山路覆蓋,只在雪地上留下一行馬蹄的腳印。

  詩中以雪景為背景,融送別之情於瑰麗的雪景,通過軍帳中各個物品如羅衾,鐵甲,弓箭,旗子等更加直觀形象地勾勒一幅天寒地凍的邊塞圖。別離,送行,目送,大雪飛揚,,情真意切,十分動人。
 

詩人岑參和誰合稱為高岑
岑參是著名的什麼詩人
相關知識
邊塞詩人岑參是哪個朝代的
岑參是哪個詩派的詩人
臘八節是哪個教派的節日
柳宗元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韓愈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楊萬里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周邦彥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蘇軾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崔顥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孟浩然是哪個朝代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