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門十哲宰予生平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宰予是孔子一生的得意門生之一,是孔門十哲之一。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宰予生平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宰予生平簡介

  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亦稱宰我,春秋末魯國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門十哲”之一。被孔子許為其“言語”科的高才生,排名在子貢前面。

  史記記宰予小孔子二十九歲,能言善辯,曾從孔子周遊列國,遊歷期間常受孔子派遣,使於齊國、楚國。

  唐開元二十七年,宰予被追封為“齊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加封“臨淄公”。南宋鹹淳三年***1267年***,再進封為“齊公”,明嘉靖九年改稱為“先賢宰予”。

  宰予是一個非常活躍的人,而且他有著自己的思想,對於各種問題都有著自己的見解,他是孔子所有學生之中唯一一個對於孔子的學說提出意見的,他曾經認為孔子尊崇的三年之喪的制度並不可取,覺得這個時間太長了,其實可以改成一年的,但是因此遭到了孔老夫子的嚴厲指責,認為他一點都沒有孝心,一點都“不仁”。但是其實這也從側面表現了宰予的靈活,能夠不拘泥於老師的教導,根據自己所瞭解的情況來提出自己的觀點。

  宰予不只是一個思想活躍,善於提問的人,他還是一個能言善辯的人,就連孔夫子都承認自己的學生之中口才最好的就是宰予和子貢。從上文的那次對於三年之喪的辯論中就可以看出來,宰予能夠根據孔子自己的禮樂觀點來反駁孔子,認為一個君子守喪三年,禮樂制度都要忘記了,用這樣婉轉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可見宰予的語言水平是相當不錯的。

  宰予晝寢的故事

  宰予是孔子一生的得意門生之一,是孔子親自認可的言語方面的高材生,也曾經跟隨著孔子一起周遊列國,經常受孔子的派遣去到其他的國家遊說君主大臣。但是這麼一個學生卻讓孔子大發雷霆,這是為什麼呢?

  這和宰予晝寢有關係,據說當年宰予在大白天就睡得很香,於是孔子非常生氣,就痛斥道:“朽木是不能用來雕刻的,糞土做成的牆是不能粉刷的,宰予這樣的人,責備還有什麼用呢?”在現在看來不就是白天睡覺嗎?很常見的現象啊,還有很多人不睡午覺下午不能正常工作呢。孔老夫子為何會這麼生氣的?

  其實這和後面的那句話是有這個一定的聯絡的,之後孔子又說了:“以前我看待一個人就是聽到他怎麼說就傻傻的相信了,現在我對於一個人,聽他說還不夠還要仔細觀察他的行為。這都是因為宰予啊,我才知道人是可以言行不一致的。”這句話說出來可是瞬間在宰予的人品上補了一刀,原來只不過是睡個午覺,頂多就是懶散一點,但是這話一出就成了言行不一的小人啊。其實這也和宰予的特色有關係,前文說了宰予是孔子手下言語科成績最好的學生之一,自然比較能說,能言善辯的,這麼一個能說會道的人自然經常會在自己的小夥伴面前吹吹牛什麼的,誇誇其談什麼的就是常事了,然而說得多做得少就引來了孔夫子的不滿,所以在一次宰予睡午覺的時候,孔子終於忍不住,痛罵出口了。

  孔子對學生宰予的評價

  其實仔細看一看諸多古書,會發現孔子對於宰予的評價並不高,誠然孔子曾經親口承認過孔子自己的諸多門生之中宰予是比較出色的一個,眾多學生裡面宰予的口才是拔尖的,但是這不影響孔子對於宰予其他的評價。宰予是眾多學生之中為數不多被孔子痛斥的,有一次他大白天的睡覺,就被孔子大罵,說成了“朽木”“爛牆”,這樣的評價在一向忠厚仁義的孔子口中可很少聽到。

  而且孔子曾經覺得宰予不仁義,當時宰予覺得君子守喪一年足以,三年之喪只會導致禮崩樂壞,所以向孔子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但是孔子最後沒有被他說服,反而是覺得他“不仁”。孔子覺得一個孩子小的時候也接受了父母三年的疼愛,那麼在父母去世的時候為之守喪三年也是很應該的,所以覺得宰予這樣的想法是非常不仁愛的。其實這次宰予是很老實的和孔子探討,但是卻被孔子評價為“不仁”。

  孔子還曾經覺得宰予言行不一,他曾經這麼說:“我以前都是以言取人的,聽一個人怎麼說就信了,但是遇到宰予之後我就改了。”話裡的意思就是孔子覺得宰予言行不一致,稱不上君子。綜合這麼多史料可以看出孔子對於宰予的評價並不好,尤其是宰予對於仁義之道上的見解更是和孔子有著不小的差異。
 

世界上最小的豬是
歷史上有奇皇后這個人嗎
相關知識
孔門十哲宰予生平簡介
日本無賴派作家太宰治生平簡介
孔門十哲之一仲由生平
孔門十哲之一宰予
孔門十哲之一宰予
孔門十哲子貢是哪裡人
孔門十哲之一子貢評價
孔門十哲顏回的簡介資料
中國近代哲學家熊十力生平簡介
孔子的弟子曾參生平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