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張飛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張飛,字翼德,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將領,使用丈八點鋼矛***實為普通的長矛,三國演義中只是為了增加張飛的威武和勇猛***,官至車騎,封西鄉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

  張飛***?-221年***,字益德***《三國演義》中字翼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官至車騎、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追諡“桓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張飛以其勇猛、魯莽、嫉惡如仇而著稱,雖然此形象主要來源於小說和戲劇等民間藝術,但已深入人心。

  人物生平:

  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爭,張飛初戰就獲勝,嶄露頭角。關羽與張飛同在其中。三人情同兄弟,劉備坐下時,二人常不辭辛勞隨身守護,有時一站就是大半天。劉備輾轉擔任許多官職後,投奔昔日同窗公孫瓚,劉備被封為平原相,時關羽、張飛任別部司馬,分統部曲。

  建安元年***196年***,袁術攻打劉備,爭奪徐州。劉備派張飛守下邳,自己則將兵在盱眙、淮陰抵抗袁術,雙方僵持了月餘,互有勝負。下邳相曹豹是陶謙的舊部,與張飛不和,為張飛所殺,於是城中人人自危,頗為混亂。時袁術給呂布寫信,勸其乘機襲下邳,答應事成後,援助呂布糧草。呂布很高興,率軍而至。劉備中郎將許耽開門投降,張飛敗走。呂布俘劉備妻小和諸將家屬。由於形勢所迫,劉備、張飛只好暫時依附呂布,駐軍小沛。呂布還劉備妻小。劉備駐小沛,發展較快,不久便聚眾萬餘人,呂布不安,又率來攻,劉備只得攜張飛等投奔曹操,並與曹操聯合,打敗呂布。

  公元197年6月,曹操擊敗呂布,被任命為中郎將。後來劉備再依袁紹、劉表 ,最後屯兵於新野。幾年後,劉表死,曹操南下,劉備棄新野行陸路南逃,曹操派出精騎兵追了一日一夜,在當陽橋上,劉備棄妻先逃,張飛帶領二十騎拒後,張飛斷橋、立於河邊,大叫:大叫:“身是張翼德也,可來共決死?”。赤壁之戰後,劉備奪下荊州四郡,任命張飛為宜都太守、徵虜,封新亭侯,後轉到南郡。

  後來劉備入益州,不久與劉璋反目。建安十八年***213年***,張飛、諸葛亮、趙雲等領荊州兵入蜀增援。到達江州,遇上劉璋大將嚴顏,嚴顏被張飛生擒,嚴顏拒降的豪氣感動了張飛,被張飛引為上賓。大軍繼續分定諸郡縣,於次年***214年***五月推進至成都,與劉備會合。劉備成為益州牧,賜張飛黃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緞千匹。

  公元218年,曹操擊敗張魯後,曹營名將張合率軍進入益州東北部,此地雖屬益州但向來為張魯的領地。劉備遂任張飛為巴西太守,出兵爭奪,兩軍對持五十多日。後來,張飛率精兵萬多人,邀張合軍交戰,因山道狹窄,前後不能相救,張合大敗,棄馬與十餘人爬山退還南鄭,張飛此戰不僅拓增劉備方領土,更使保住蜀地門戶,使益州轉危為安。張飛隨即參與攻打漢中的戰事。

  219年秋,劉備據有漢中,稱漢中王,拜張飛為右,假節。十二月,關羽被孫權所殺。

  221年,張飛被封為車騎,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同年六月,劉備為奪回荊州,東征東吳,張飛在閬中準備出兵會師江州。臨近出發時,被其麾下將領張達﹑範強***演義中誤寫作範疆***謀殺,更帶同其首級奔赴孫權,劉備聞得張飛都督有表,大叫:“噫!飛死矣。”

  蜀後主劉禪於景耀三年***260年***追諡張飛為桓侯。

  其屍體軀幹被埋葬在閬中,頭顱埋葬在雲陽,並分別建有張桓侯祠和張桓侯廟。

  張飛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愚蠢,在許多地方他還是相當聰明細心的!

  如,他義釋嚴顏之前。嚴顏的手下曾潛伏在張飛手下,張飛察覺後,並不是暴怒要殺那個士兵。而是在利用它。他在戰略部署時,特意高聲說:“今天抄小路突襲嚴顏!”間諜聽見,回去報告嚴顏。嚴顏率兵入小路攻打張飛發現是個假的,大驚。真張飛從樹林間衝出生擒嚴顏。

  還有一個故事,可參閱《三國演義》第七十回——猛張飛智取瓦口驛 老黃忠計奪天蕩山。

  關於張飛的故事:

  張飛長板橋嚇退曹軍的故事:

  建安十三年七月,劉表新死,曹操率軍五十萬南征荊州,劉表次子劉琮襲職,降了曹操。曹操攻劉備,劉備不願誘殺劉宗以奪取荊州,棄新野而移兵樊城。後又棄樊城往襄陽撤退,百姓隨其同行。眾人勸劉備齊民先行,劉備不肯。來到襄陽城下,劉宗拒絕劉備入城,劉備無法治好前往江陵。行進途中,曹軍殺來,衝散了劉備隊伍,趙雲七進七出救下阿斗,張飛在長板橋斷後。張飛叫隨從的二十餘個騎兵在馬尾上拴上樹枝,往來奔跑,衝起塵霧,使曹軍莫知虛實而不敢輕進。張飛立馬橋頭,面對橋西的曹軍,發出三聲巨雷般的大吼,嚇死了夏侯傑,一時亂了曹軍陣腳。曹操只得急令退兵,使得劉備在關羽、諸葛亮的接應下退入江夏。

  張飛詐醉擒劉岱的故事:

  此計見於《三國演義》第二十二回“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

  曹操戰勝呂布後,即帶劉備回到許都。劉備不甘心寄人籬下,就用計迷惑曹操。後來劉備藉口截擊袁術,逃離許都,打敗袁術,殺了曹軍將領車胄,奪回了徐州,又策動袁紹起兵伐曹。曹操大怒,一面親率20萬大軍迎戰袁紹,一面派劉岱、王忠二將打著丞相旗號討伐劉備。

  正值初冬,大雪紛飛。兩軍冒雪佈陣對峙。關雲長飛馬提刀同王忠殺了起來,不幾個回合就將王忠活捉於馬上,返回本軍。張飛見二哥立了頭功,心中焦灼,立刻對劉備說:“待我去活捉劉岱來。”劉備說:“劉岱也是一鎮諸侯,不可小他。”張飛冷笑道:“此輩何足掛齒?我一定把他活生生捉來見你。”劉備故意說道:“只恐你魯莽性子壞了他性命。”張飛急了,叫道:“如殺了他,我償性命!”劉備就交三千兵馬給張飛。張飛即率軍前進。

  劉岱見王忠被活捉後,緊閉寨門,就是不出來迎戰。張飛就每天在寨門前惡語叫罵,劉岱知道張飛厲害,愈加不敢出戰。張飛叫罵了幾天,見劉岱不出,寨門攻打不下,又在劉備面前誇下了海口,心中焦急,但焦躁之餘忽生靈感。他傳令全軍今夜二更去劫劉軍營寨,白天,卻在自家營帳裡飲酒作樂,喝得酩酊大醉,故意尋找一個帳前軍士的錯處,喝令左右將他痛打一頓,並將他捆縛在營裡,罵道:“哼,待我今晚出兵凱旋時,再拿你的腦袋拜祭軍旗!”私下裡張飛卻悄悄指使左右故意放他逃走。那軍士逃出寨門,越想越氣,便徑往劉岱營中密告張飛企圖夜劫劉寨的情報。

  劉岱見那軍士給打得皮開肉綻,便相信了他的情報,高興地說:“好,今日叫張飛嚐嚐我伏兵的味道。”傳令空出營寨,士兵全部埋伏在寨外,單等張飛闖入,來個“甕中捉鱉”。

  這天晚上,張飛果然兵分三路,長驅而入,但他的中路卻只有30人,任務是闖入劉寨搶先放火,卻教左右兩路人馬抄在劉寨背後,單等火起為號,然後夾擊劉岱的伏兵。到了三更時分,張飛親自率一支精兵,先斷劉岱後路。中路30人,果然搶入劉寨放火。寨外劉岱伏兵大聲喊叫,以為張飛中伏,皆向寨內殺入,張飛兩路軍馬一齊出動,圍殺劉岱伏兵。劉軍頓時亂作一團,也不知張飛究竟有多少人馬,四面潰逃。劉岱知大勢已去,率一支餘部奪路欲逃,正撞見張飛像天神一樣攔住退路,急忙迴避,卻被張飛飛馬趕上,只一回合,便把劉岱活捉過來。餘眾紛紛投降。

  張飛派軍使躍馬馳入徐州報捷,劉備大喜,對關雲長說:“三弟向來粗魯、莽撞,今天也會用智謀作戰了,可喜可賀,我再也不必為他擔憂了。”

  [評析]

  《韓非子·難一》上說;“舅犯曰:‘臣聞之,繁禮君子,木厭忠信,戰陣之間,不厭詐偽,君其詐之而已矣。’”所謂“兵不厭詐”指出了用兵時為了制勝敵人,在策略上使用詭計的必要性。張飛運用的正是“兵不厭詐”的計謀,設計引出劉岱,並最後生擒劉岱的。

  張飛性格:

  張飛為人勇猛,曾率二十騎兵於長阪坡嚇退曹軍。而且書法不錯,擅畫美人,現今仍有其墨寶、畫像留下。張飛對有學問的人很禮遇,如劉巴初降,張飛立即到其家拜訪,但劉巴沒有和他說過一句話,張飛雖然氣憤,但沒有抱怨說一句。張飛也惜英雄重英雄,如捉到嚴顏時,嚴顏寧死不屈,張飛敬重其為人,將嚴顏待為賓客。

  可是張飛脾氣暴躁,對士兵非常嚴厲。劉備時常勸張飛:“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意思是:“你用刑太嚴,甚至有時殺錯人,又每日鞭打犯錯誤的軍官,打完之後又把這些人安排在身邊,一點防備也沒有,這樣下去必然會惹禍上身。”但張飛始終沒有醒悟,不幸被劉備言中。

  所以當張飛在閬中被部下範疆、張達殺死,劉備聽說張飛的軍營都督有緊急事情上報時,就猜到是什麼事情了。劉備說:“噫,飛死矣!”

  關於張飛的歇後語:

  1.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2.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3.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4.張飛賣針——人強貨扎手

  5.張飛的媽媽——無事生非***吳氏生飛***

  6.張飛吃稱陀——鐵了心了

  7.張飛繡花——不對勁

  8.張飛吃豆腐——小菜一碟

  9.張飛拆橋--有勇無謀

  10.張飛賣秤錘--人強貨硬

  11.張飛賣肉--光說不割

  12.張飛戰馬超——不分勝負

  13.張飛戰關公——不念舊情

  14.張飛遇李逵——黑對黑

  15.張飛繡花 ——粗中有細

  16.張飛討債——氣勢洶洶

  17.張飛耍扛子 ——輕而易舉

  18.張飛上陣—— 橫衝直撞

  19.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

  20.張飛騎老虎——人強馬壯

  21.張飛剔牙--炮換鳥槍

  22.張飛接吻--有兩把刷子

  23.曹操張飛打啞謎——你猜你的,我猜我的

  24.張飛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25.抓住張飛當李逵打——認錯人了

歷史人物關於洗澡的趣事
成昆為什麼殺謝遜全家
相關知識
歷史上的張飛簡介
歷史上的郭靖簡介
歷史上的黃歇簡介
歷史上的西施簡介
歷史上的張飛是同性戀嗎
歷史上的盧毓簡介
歷史上的陸遜簡介
歷史上的文繡簡介
歷史上的張儀和蘇秦
歷史人物張儀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