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五行學說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五行學說是戰國至兩漢時期很有影響的哲學思想。在陰陽學說方面其的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五行學說,供大家學習借鑑,希望對你有幫助!

  五行學說

  它認為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構成了整個世界,五種物質的不同配比,組成了萬物,因此,世界萬物都可以歸入這五大類之中。五行學說源於先民的生活和生產實踐。《尚書·洪範》曰:“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作也;土者,萬物之所資生,是為人用。”到了戰國晚期,賢哲們還根據五行的特點,將自然界的許多事物或現象,最終歸納為五大類別。並認為五者之間有著內在的次序和聯絡,遂構建起一整體關聯的世界圖景。這一學說滲透進入中醫學,成為中醫學家認識生命的一大方法。

  五行的特性及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

  ***一***基本概念

  “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行”,有兩層涵義:一是指行列、次序;二是指運動變化。因此,可將“五行”定義為: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及與之相關的不同事物之間的聯絡和變化。就性質而言,五行學說也是古賢用以解釋世界和探索自然規律的一種自然觀和方法論。

  ***二***五行的特性

  古人在日常生活實踐中,通過長期觀察,抽象出五行的特性,並以此歸納各類事物的特點,並作出演繹分析。現結合《尚書·洪範》的記載,將五行特性分述如下:

  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所謂“曲直”,是以樹幹曲曲直直的向上、向外伸長舒展的生髮姿態,來形容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特性的事物及現象。凡具有這類特性的事物火現象,都可歸屬於“木”。

  火的特性:“火曰炎上”。所謂“炎上”,是指火具有溫熱、升騰、向上的特徵。因此,凡具有溫熱、升騰等特性的事物或現象,均可歸屬於“火”。

  土的特性:“土爰稼穡”。“稼”指播種,“穡”指收穫。所謂“稼穡”,指土地可供人們播種和收穫農作物。延伸而言,凡具有生化、承載、受納特性的事物或現象,均可歸屬於“土”。由於農耕生產方式影響,古人對“土”特別重視,故有“土載四行”、“萬物土中生,萬物土中滅”以及“土為萬物之母”的說法。

  金的特性:“金曰從革”。“從革”本意頗為費解,今人認為有“變革”之意。引申為肅殺、潛降、收斂等。凡具有這類特徵的事物或現象,皆可歸屬於“金”。

  水的特性:“水曰潤下”。所謂“潤下”,是指水具有滋潤和向下的特徵。凡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靜藏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或現象,均可歸屬於“水”。

  五行特性,雖然來源於對木火土金水五者的具有觀察,但卻是古人抽象概括的結果,超脫了它們本身的具體性質,而具有更為廣泛更為抽象的涵義。

  ***三***事物的五行歸類

  五行歸類方法

  1. 取類比象

  對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氣、五化、五色、五味、五音這7.種事物與現象各分5類,每類依據自身的性質與特點與五行特性逐一進行比較,凡符合某類共同徵象者即劃歸某行,這種方法稱為取類比象。例如:五方這種空間結構,共分為東、南、西、北、中這5類。其中東方為日出之處,富有生機,與木的生長、升發特性相類似,故將東方歸屬於木;南方氣候炎熱,與火的炎上特性相似,故將南方歸屬於火;西部高原,為日落之處,其氣肅殺,與金特性相似,故歸屬於金;北方氣候寒冷,無霜期短,蟲類蟄伏,與水的寒涼、向下和靜藏特性相似,故歸屬於水;中央地帶,氣候適中,長養萬物,統管四方,與土特性相似,故歸屬於土。餘可類推。

  2. 歸納推演

  在已知某事物五行屬性基礎上,可歸納推演與這一事物有某種內在聯絡的相關事物的五行屬性,這種方法,稱為歸納推演。如人體與自然界之間,依賴五行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而人體的五臟按各自生理特點可分屬於五行之一。例如肝在五行屬木,是根據肝的生理特性肝氣升發向上、喜條達而惡抑鬱而劃定的。這樣膽、目、筋、怒、呼等與肝有生理組織聯絡的事物就可歸納推演而均屬木行。餘可類推。

  明白了這兩種方法,就可理解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表了。

  從五行歸類表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以五行木火土金水為紐帶把自然界與人體連成了一個整體,表的左邊自然界中的事物與現象就是按取類比象法歸納進了五行系統,而表的右邊人體則以五臟為中心,按歸類推演法歸納進了五行系統。這樣,極其複雜的生命活動與紛紜變化的外部世界就有了協調統一的基礎。五行系統之所以能應用於中醫藥學的臨床實際,道理也就在此。
 

  ""的人還:

中醫學的陰陽學說是什麼
生活中怎樣利用五行理論
相關知識
什麼是五行學說
什麼是五行蔬菜湯
什麼是五行相生相剋之道
屬猴是什麼命五行缺什麼
什麼是五網合一五網合一的執行
什麼是好的學習方法與習慣
路由器什麼是上行頻寬和下行頻寬
什麼是執行力執行力的意義
什麼是情報學情報學的研究方法
什麼是邊緣學科邊緣學科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