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讀書隨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狼圖騰》向我們展示了曾經美麗的蒙古大草原和草原人、草原狼艱難、豐富而又讓我們覺得新奇的生活。讀完狼圖騰,你有哪些讀書心得和大家分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這幾天一直在看姜戎的《狼圖騰》原始於閒暇之事。之後,卻又了很深的感觸。以下是我對這本書的感想以及自己的領悟。

  蒙古草原狼有著桀驁不馴的性格,寧死不降。在以前的蒙古草原,任何動物生存都是很艱難的。如果稍有疏忽就會丟掉小命的。而草原對狼的要求更高。如果是沒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那將會被草原淘汰掉。

  蒙古草原狼:貪婪,強悍,霸道,聰明,狡猾,善各種戰術,具有極高群體意識,還有就是絕不屈服,即使付出生命的代價,它們也不會屈服。這也是為什麼蒙古牧民把狼做為他們的圖騰了。

  狼的性格決定了它的崇高地位。反思人類,同樣的道理。性格決定命運。倔強的不屈民族性格使一個民族興旺。而懦弱的民族則註定要被淘汰。

  一個人也是這樣,性格決定了他的一生是快樂還是悲傷。而性格是習慣形成的。故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造就好的性格。

  真正重要的是自己會保護自己。學會蒙古草原狼的智慧和勇氣捍衛自己的尊嚴。

  篇二

  很久之前就有聽說過《狼圖騰》這部作品,無奈一直沒有時間,閱讀的計劃也就此擱置著。直到最近,我在圖書館閒逛時無意中發現她,驚喜之餘不免覺得相見恨晚了。

  在閱讀此書之前,對狼也只能用知之甚少來形容。不懂得狼的特別在哪裡,更不知道何為狼性。一直以為狼只是喜歡群居的野獸,憑藉著數量的優勢撲捉一些弱勢的小動物,苟且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一種生物而已。在我心目中狼的地位是很尷尬的.凶猛不及獅虎,速度不及獵豹。同為食肉類哺乳類動物,它也只能去欺負狐狸。它的存在彷彿只是為了襯托虎豹們的勇猛,就像在一部電影裡,它永遠只能做配角。然而,隨著故事情節的深入,我越來越明白我以前的想法是多麼的無知,甚至有點愚昧。

  狼自古以來就是一種神祕的動物,出沒在蒙古草原上,它們就在那裡繁衍生息。狼,是蒙古人的圖騰,是蒙古人的靈魂。

  然而人對狼,似乎並不和善,人們給予狼的,只有無情的子彈。因為我們始終認為狼非善類,而狼之所以被人們認為是凶殘、惡毒的動物。那是因為在生存的食物鏈中它永遠都是捕食羔羊、山羊、綿羊等羊類的殺手。在人們看來,羊是毫無戰鬥力的弱勢動物,在凶殘的狼面前,它們沒有任何攻擊力,只是一隻任狼屠殺的羔羊而已。但這個時候狼為了生存,沒有表現出一點同情心,依然凶殘地捕食著自己的食物。狼只是為了生存才表現得如此凶殘。而人呢,他們捕食羊甚至更多的弱勢、強勢動物,卻是為了更好的生存,以致享受生活。這樣看來,我們卻是比狼更加凶殘百倍、千倍。那麼,用“人心狗肺、人狽為奸、白眼人、披著羊皮的人”等詞彙來做形容詞或許更加地確切一些。還有”從“狼”字就看得出來。“狼”去掉一點是“狠”,可見,狼在人心目中,就是凶惡、狠毒的殺手。但是,它們在毀滅狼的過程中忽略了一點,正是這被忽略的一點便可能使草原變成一片茫茫沙漠。

  草原狼的作戰計劃,可謂是天衣無縫。狼與狼之間的默契配合,根本不用狼嚎聯絡,只需動動狼耳,甩甩狼尾,對方便心領神會。圍攻、偷襲,還有聲東擊西、出其不意、趁火打劫……這些計謀,幾乎是它們與生俱來的。就如同書中的陳陣養了一隻小狼,小狼從沒見過別的狼,卻能做出標準的嚎叫動作,發出一聲聲嘹亮、悠遠的狼嚎。

  狼的每一次偵察、佈陣、伏擊、奇襲的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係;小狼艱難成長過程等等,無不使我聯想到人類。人類社會的精神和性格日漸頹靡雌化的今天,讀到《狼圖騰》這樣一部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小說,是一種幸運。

  狼是智慧的。這一點在草原狼捕殺獵物的時候體現的淋漓盡致,它們的每一次進攻都堪稱經典。它們不打無準備之仗,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組織嚴密。好像在實踐孫子兵法,‘多算勝,少算不勝’。在狼與人的爭鬥中,這種智慧也隨處可見,為了不使狼群暴露,獨處而被人發現的狼,往往逃向與狼群相反的方向,犧牲自己,保全群體。這絕非聰明,而是智慧。

  狼是團結的。它們很少各自為戰,所有的行動都是在狼王的統一排程下進行。只要狼王一聲令下,群狼便會排山倒海勇不可擋。即使是它們被牧民和獵狗圍困,四面楚歌,它們依然鎮定自若,陣形不亂。

  狼是勇敢的。狼從來都不畏懼死亡,它們為了沖垮馬群,不惜犧牲老弱的狼去撕撤外圍壯馬的肚皮,與馬同歸於盡.與群狗的爭鬥中狼也是前赴後繼,即便是戰鬥到最後一條也毫不畏懼。

  在草原上,人類成了名副其實的學生。人從狼那裡學來了智慧,團結和勇敢。忽而又想到那天看的視訊裡有關日本人的故事。日本這個國家之所以能從二戰戰敗國的廢墟里迅速走出來併成為當今世界當之無愧的第二大經濟體,是有很重要的原因的,而在這裡我願意把他們與狼性聯絡起來。

  俗話說“一千個讀者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即便是同一本書,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感受。《狼圖騰》的作者以狼為標準進行了反思,雖然我對“圖騰”的瞭解還很侷限,但我知道,那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一種頑強地拼搏精神,一顆永不放棄的恆心。

  篇三

  撇開一些極具爭議的觀點不談,僅談一談我從狼身上感悟的一些東西:

  1.認識自己的周圍環境

  只有像狼一樣熟悉草原,熟悉草原的聲音,才能因勢利導地運用各種戰術來捕獲自己的獵物,躲避敵人的攻擊。狼能利用大雪窩圍捕黃羊群,能借白毛風的勢全殲軍馬群,能利用地形給小狼崽選擇最安全的洞穴,這些無不是建立在它們對草原環境極其熟悉的基礎上。

  而做事情也必須先沉下心來好好熟悉自己的周圍環境,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如果對工作環境都不熟悉,那即使你能力再強,也只能“龍遊淺灘遭蝦戲”了。

  2.講究策略

  《狼圖騰》很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它向我們展示了草原狼豐富多彩的殺敵方法。開篇就是一個草原狼圍捕黃羊的大戰役,波瀾壯闊,縱橫捭闔,動靜結合,一氣呵成。真正的作戰時間不過十幾分鍾,但作戰前狼群耐心的伏擊、精妙的設圍、細緻的觀察,營造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壓抑、緊張而又亢奮的氛圍;而作戰時的迅雷不及掩耳、放掉還有戰鬥力的黃羊而擊其餘部的智慧、頗有些卑鄙卻極其實用的狼抓黃羊的絕招,又讓我們拍案叫絕,讚歎不已。這動靜之間,卻將草原狼卓越的智慧、耐性、組織性和紀律性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

  人不是狼,狼的種種策略也是在艱苦的鬥爭中磨鍊出來的,但我們的確可以從狼身上借鑑很多東西,但學習草原狼也不能拘泥於具體的戰術,而是要鍛鍊自己勤于思考、善於應用策略的能力。

  主動的去觀察和學習,積極的思考,在面對不同的情況時採用不同的方式,在實戰中磨鍊自己。

  3.危機意識

  狼的本領狼的智慧也不是從來就有的,它們也是在幾千年艱苦的草原生活中磨鍊出來的。變幻莫測的草原氣候、惡劣的草原環境、各種動物的逃生本能還有來自人的巨大威脅,使得狼始終生活在險境之中,隨時都處在被餓死、凍死、打死的境遇中。

  現代社會是競爭的社會,只要你有絲毫的放鬆,就可能會被社會淘汰,這很像狼群生活的大草原,公平而又殘忍。所以我們也得有狼的危機意識,嚴格要求自己時時給自己加壓,正如張瑞敏所言“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往往不利的形勢更能激發一個人的潛能。“背水一戰”,“破釜沉舟”,正是這個道理。

  4.勇氣和血性

  當狼逃生時,它甚至可以咬斷傷腿,刮骨療毒是治傷,而狼是自傷,頗有壯士斷腕的壯烈。當狼襲擊馬群時,它甚至可以選擇最***的自殺式打法。當搬遷時,小狼寧願被勒死也不屈從,讓人感慨訓老虎易,訓小狼難。狼與生俱來的血性和傲氣,幫助它們在惡劣的草原環境中生存下來。草原上以前也有老虎等其它動物,之所以只有狼獨存,原因就在於此吧!

  社會如戰場,危機四伏,如果沒有應對困難的勇氣,你就很難生存下去。有了勇氣,還要有狼一樣的血性,積極的主動的去迎接挑戰。只有在不斷的面對困難戰勝困難的鬥爭中,人才能進步,才能成長。

  5.團隊精神

  讀《狼圖騰》,看那些讓人血脈噴張的狼群的捕食故事,更是能鮮明的看到狼群的威力。狼群由狼王統一指揮,進則同進,退則同退,協同作戰,無往不利。比如圍捕黃羊的時候,有狼去尋找大雪坑,有狼去騷擾,有狼去伏擊,在總攻的時候也是井井有條,狂而不亂。更讓人稱絕的是,狼群即使在撤退的時候也井然有序,猛狼衝鋒,狼王靠前,巨狼斷後,完全沒有鳥獸散的混亂。

  現代社會是競爭的社會,也是合作的社會,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把工作做好的。所以我們得像狼一樣有團隊意識,充分的信任工作夥伴,各司其職而又互相幫助,這樣才能取得最大的利益。


 

狼和小羊讀書隨筆
曹操的特種部隊
相關知識
狼圖騰讀書隨筆
狼圖騰讀書筆記優秀
關於狼圖騰讀書筆記
狼圖騰讀書筆記精選
狼圖騰讀書筆記範文
狼圖騰讀書心得
狼王夢讀書隨筆
狼圖騰讀書心得體會3篇
狼圖騰讀書心得3篇
關於狼圖騰讀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