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人曹仁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9日

  曹仁,字子孝,曹操從弟***從祖弟***,三國曹魏名將,官至大司馬,封陳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

  曹仁***168-223年***,字子孝,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曹操從弟***從祖弟***。三國曹魏名將,官至大司馬,封陳侯。曹仁好弓馬騎射,少時不修行檢,及至長成為大將,則變得嚴整,奉法守令。從曹操多年,為魏朝立下汗馬功勞。破袁術,曹仁所斬獲頗多,大破陶謙軍及陶謙部將呂由,攻克句陽,生擒呂布的部將劉何,官渡大戰中,在隱強打敗劉備軍、雞落山之戰又戰勝袁紹軍,赤壁兵敗後,曹仁鎮守江陵與周瑜拖了一年之久,為曹操重整旗鼓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渭南破馬超,破反將蘇伯、田銀、侯音,襄樊魏蜀之戰擋住了關羽的進攻,與徐晃共攻破陳邵,進軍襄陽。曹仁諡曰忠侯,按《史記·諡法解》雲:“危身奉上曰忠。險不辭難。”故當魏一朝,“忠”實為大譽之諡,只有夏侯惇同焉。

  討戰群雄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仁暗自結集上千青年,遊於淮河、泗水之間,後帶隊跟隨曹操,任別部司馬,行厲鋒校尉。

  公元193年***初平四年***,在曹操破袁術之時,曹仁大有斬獲。從徵徐州,曹仁經常督領軍騎,擔當陣前先鋒。又別攻徐州刺史陶謙的部將呂由,擊破敵軍,再與大軍會師彭城,大勝陶謙軍隊。後從攻費縣、華縣、即墨、開陽***以上皆為徐州轄內縣地***,陶謙派遣部下急救諸縣,皆被曹仁擊破。

  公元195年***興平二年***,曹操徵呂布,遣曹仁別攻句陽,成功拔城,更生擒呂布手下將領劉何。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平黃巾後,迎接漢獻帝定都於許縣,並以曹仁數有軍功,拜為廣陽太守。曹操十分器重其英勇武略,於是不使曹仁守郡,而讓他以議郎身份***職官名。秦代設定,掌論議。***督軍。公元198年***建安三年***,從徵張繡,曹仁別攻周圍縣地,略城虜眾達三千餘人。曹操軍退還之際,張繡派軍追擊,曹軍不利,士卒皆喪氣,獨曹仁起而激厲將士,軍心甚奮,曹操壯其所為,最終擊破張繡。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春二月,張楊為部將楊醜所殺,楊醜又被眭固所殺,眭固引眾欲投袁紹,屯於射犬。夏四月,曹軍進軍臨河,曹仁與史渙渡河擊眭固。眭固使張楊故長史薛洪、河內太守繆尚留守射犬,自己則帶兵北尋袁紹求救,然而與曹仁等相遇於犬城。雙軍交戰,曹軍大勝,並斬眭固。

  從平河北

  200年***建安五年***,曹操、袁紹相持於官渡,汝南降賊劉闢等響應袁紹造反,侵略許地。

  袁紹使劉備往助劉闢,曹仁擊破備軍。官渡之戰時,曹操與袁紹相持甚久,袁紹遣劉備出襲濦、強諸縣,縣眾多舉而應之。使自許昌以南之地,吏民皆甚不安,曹操亦以之為憂。此時曹仁進言:「南方諸縣以為我軍目前有官渡之急,不能解救他們,而劉備此時卻以大軍壓境,他們的背叛是正常的事。但劉備剛剛統 袁紹的兵,還未能得其所用,一擊便可破了。」曹操同意其言,於是令曹仁遣騎攻打劉備,將其擊走,曹仁終於盡復收各個叛縣而還。後來袁紹遣別將韓荀想鈔斷曹軍西道,卻被曹仁破之於雞洛山。袁紹自此不敢再別遣分軍。曹仁又與史渙等抄截紹運糧車,盡燒其糧。

  公元205年***建安十年***,河北既定,曹仁從圍高幹於壺關。當時曹操下令:“城陷之後,盡坑敵軍。”結果連月不下。曹仁向曹操勸諫:“圍城攻郭,必須向敵軍宣示活門,這是為了替其開闢生路。如今主公向敵軍宣告城陷必死,那敵人勢將堅心死守。而且此城堅固糧多,要攻,則士卒疲傷,要守,則遷延日久;這樣駐軍于堅城之下,強攻死守之兵,不是良計。”曹操聽從其言,果然城池立降。於是收錄曹仁前後軍功,封都亭侯。

  江陵戰瑜

  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從曹操討平荊州,曹仁進封徵南,留屯江陵,拒守來攻的吳將周瑜。周瑜帶軍數萬,其前鋒數千人已至,曹仁登城遠望,募得三百人,便令部曲將牛金迎軍挑戰。但吳軍甚多,牛金眾少,於是被圍。曹仁與長史陳矯俱在城上,望見牛金等三百人垂危頻沒,左右之眾皆失色驚懼。惟曹仁意氣奮怒,呼左右取馬來,陳矯等知曹仁欲下城救牛金,於是一起拉著曹仁說:“賊眾強盛,勢不可當。何不放棄這數百眾人,而卻要以身相赴!”曹仁不應,披甲上馬,帶領其麾下壯士數十騎出城。與敵軍距百餘步之遙,迫近城溝,陳矯等以為曹仁只是在溝上當住,為牛金支援作勢,誰知曹仁竟渡溝直前,衝入敵圍,牛金等乃得解救。但敵圍之中有餘眾尚未盡出,曹仁復又直還突入,將餘兵從圍中拔出,又殺敵數人,把敵軍擊退。陳矯等初見曹仁衝出,皆惶懼無措,直到親見曹仁還城,不得不嘆道:“真是天人!”三軍皆服其勇。曹操更加大彰其功,轉封安平亭侯。

  拒超平叛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西討馬超,曹仁為安西,總督諸將拒守潼關,破馬超於渭水之南。其時河間蘇伯、田銀反,曹仁遂行驍騎,都督七支大軍討破田銀等眾。曹操復以曹仁行徵南,假節,屯旅樊城,擔當鎮守荊州之重任。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曹仁與夏侯惇、張遼居屯巢。

  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鄢陵侯曹彰北征烏丸之時,其兄曹丕致書訓誡曹彰說:“為將者要奉公守法,不是應該像徵南***徵南,指曹仁***一樣嗎?”

  據守樊城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其時宛城有侯音作叛,聚眾數千人,曹仁反應甚快,即率諸軍攻破侯音,斬其首,屠宛城,再還屯樊城,拜為徵南。

  後來關羽進攻樊城,時漢水暴漲外溢,于禁等七支援軍盡遭淹沒,于禁更向關羽投降。曹仁以數千人馬守城,城也被淹沒甚深。關羽乘船支臨城,分數重包圍樊城,使樊城內外斷絕,糧食亦將盡,救兵尚不至。曹仁身先激厲將士,示以必死之志,眾將士皆感動而無貳心。後徐晃引兵救至,洪水亦稍減,於是徐晃從外擊關羽,曹仁從內潰圍而出,終於擊退關羽。

  鹹有效勞

  曹丕即位魏王,拜曹仁為車騎,統率荊、揚、益州軍事,進封陳侯,增邑二千,並前總數三千五百戶,後還屯宛城。孫權派將領陳邵佔據襄陽,曹仁奉旨討伐,與徐晃大敗陳邵,入主襄陽,派高遷等徙漢水之南的未開化之民到漢水之北。

  公元221年***黃初二年***,曹丕拜曹仁為大。又詔使曹仁討斬叛將鄭甘,移屯臨潁,遷大司馬,總督諸軍據守烏江,還屯於合肥。

  公元223年***黃初四年***逝世,時年五十六歲,諡為忠侯。

  史書記載:

  曹仁字子孝,太祖從弟也。少好弓馬弋獵。後豪傑並起,仁亦陰結少年,得千餘人,周旋淮、泗之間,遂從太祖為別部司馬,行厲鋒校尉。太祖之破袁術,仁所斬獲頗多。從徵徐州,仁常督騎,為軍前鋒。別攻陶謙將呂由,破之,還與大軍合彭城,大破謙軍。從攻費、華、即墨、開陽,謙遣別將救諸縣,仁以騎擊破之。太祖徵呂布,仁別攻句陽,拔之,生獲布將劉何。太祖平黃巾,迎天子都許,仁數有功,拜廣陽太守。太祖器其勇略,不使之郡,以議郎督騎。太祖徵張繡,仁別徇旁縣,虜其男女三千餘人。太祖軍還,為繡所追,軍不利,士卒喪氣,仁率厲將士甚奮,太祖壯之,遂破繡。

  太祖與袁紹久相持於官渡,紹遣劉備徇隱強諸縣,多舉眾應之。自許以南,吏民不安,太祖以為憂。仁曰:“南方以大軍方有目前急,其勢不能相救,劉備以強兵臨之,其背叛固宜也。備新將紹兵,未能得其用,擊之可破也。”太祖善其言,遂使將騎擊備,破走之,仁盡復收諸叛縣而還。紹遣別將韓荀鈔斷西道,仁擊荀於雞洛山,大破之。由是紹不敢復分兵出。復與史渙等鈔紹運車,燒其糧谷。

  河北既定,從圍壺關。太祖令曰:“城拔,皆坑之。”連月不下。仁言於太祖曰:“圍城必示之活門,所以開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死,將人自為守。且城固而糧多,攻之則士卒傷,守之則引日久;今頓兵堅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虜,非良計也。”太祖從之,城降。於是錄仁前後功,封都亭侯。

  從平荊州,以仁行徵南,留屯江陵,拒吳將周瑜。瑜將數萬眾來攻,前鋒數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將牛金逆與挑戰。賊多,金眾少,遂為所圍。長史陳矯俱在城上,望見金等垂沒,左右皆失色。仁意氣奮怒甚,謂左右取馬來,矯等共援持之。謂仁曰:“賊眾盛,不可當也。假使棄數百人何苦,而以身赴之!”仁不應,遂被甲上馬,將其麾下壯士數十騎出城。去賊百餘步,迫溝,矯等以為仁當住溝上,為金形勢也,仁徑渡溝直前,衝入賊圍,金等乃得解。餘眾未盡出,仁復直還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數人,賊眾乃退。矯等初見仁出,皆懼,及見仁還,乃嘆曰:“真天人也!”三軍服其勇。太祖益壯之,轉封安平亭侯。

  以仁太祖討馬超,以仁行安西,督諸將拒潼關,破超渭南。蘇伯、田銀反,以仁行驍騎,都督七軍討銀等,破之。復以仁行徵南,假節,屯樊,鎮荊州。侯音以宛叛,略傍縣眾數千人,仁率諸軍攻破音,斬其首,還屯樊,即拜徵南。關羽攻樊,時漢水暴溢,于禁等七軍皆沒,禁降羽。仁人馬數千人守城,城不沒者數板。羽乘船臨城,圍數重,外內斷絕,糧食慾盡,救兵不至。仁激厲將士,示以必死,將士感之皆無二。徐晃救至,水亦稍減,晃從外擊羽,仁得潰圍出,羽退走。

  仁少時不脩行檢,及長為將,嚴整奉法令,常置科於左右,案以從事。鄢陵侯彰北征烏丸,文帝在東宮,為書戒彰曰:“為將奉法,不當如徵南邪!”及即王位,拜仁車騎,都督荊、揚、益州諸軍事,進封陳侯,增邑二千,並前三千五百戶。追賜仁父熾諡曰陳穆侯,置守冢十家。後召還屯宛。孫權遣將陳邵據襄陽,詔仁討之。仁與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陽,使高遷等徙漢南附化民於漢北,文帝遣使即拜仁大。又詔仁移屯臨潁,遷大司馬,復督諸軍據烏江,還屯合肥。黃初四年薨,諡曰忠侯。魏書曰:仁時年五十六。傅子曰:曹大司馬之勇,賁、育弗加也。張遼其次焉。

歷史對張靈甫的評價是什麼
曹操手下名將韓浩簡介
相關知識
歷史名人曹仁簡介
歷史名人梵高簡介
歷史名人粟裕簡介及故事
歷史名人粟裕簡介及故事
歷史名人張恨水簡介
歷史名人韓世忠簡介
歷史名人柳下惠簡介
歷史名人羅斯福簡介
歷史名人諸葛謹簡介
歷史名人隋文帝楊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