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武術的起源和特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3日

  少林功夫,又稱少林武術,是我國著名的武術流派之一。其歷史悠久,影響深廣,是中國傳統武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少林功夫最突出的特點是"禪武合一",即以禪入武,習武修禪,因此又有"武術禪"之稱。2006年錄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下面是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

  少林武術

  唐初,少林寺十三僧人因助秦王李世民討伐王世充有功,受到唐朝封賞,而被特別認可設立常備僧兵,因而成就少林武術的發展。

  少林寺因武藝高超,享譽海內外,少林一詞也成為漢族傳統武術的象徵之一,如古龍小說中的“七大門派”即為“少林、武當、崑崙、峨嵋、點蒼、華山、海南”等派別,其中少林即位居第一門派。

  少林武術作為一種人文文化現象,作為一種人體形態文化或是作為健身、禦敵、競技專案在中國早已家戶喻曉、婦孺皆知,已成為中華文化的寶貴遺產。

  少林功夫是一項綜合的武術體系,其中“禪”字是提高功夫的重要依據,因為禪”是“外不著想,內不動心” 少林六祖惠能在《壇經》上說:禪乃梵文音譯“禪那”,其意譯為“棄惡”、“功德叢林”、“思維修”、“靜慮”。它的基本含義就是息心靜寂地參悟。所以少林功夫和其他派別不同,講究的是“禪武合一”。

  少林武功又是漢族武術最具代表性,最具文化內涵,最具宗教文化底蘊,最具完整的體系,最具權威性,又最具神祕感的中國武功流派,它無疑已成為漢族武術的主流學派。

  相傳著名的達摩祖師在 “少林寺”面壁修煉十年的漫長歲月中,言傳身教創造了少林武功流派,而且使少林武功一開始就具備了深厚的人文文化內涵,具有修身養性,善化人性,清淨無為的武德。

  使佛教文化哲理的“禪”等武功相輔相成,達到二者你中有我,人中有你的至高境界.
 

  少林武術

  起源

  少林武功起源於古代嵩山少林寺,並因而得名。

  嵩山少林寺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嵩山少室五乳峰下。

  少林寺創建於南北朝時期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四九五年***,是孝文帝為安置印度僧人跋陀前來嵩山落跡傳教而建.

  少林寺的不少文物是少林拳起源的歷史見證,特別引人注目的是白衣殿內的“少林拳譜”壁畫,描繪了當年少林寺和尚練拳習武的真實情景:巨集偉的寺院,張燈結綵,三十個身著短裝,精神奕奕的健壯武僧,分成十五對,在演練少林拳,拳打腳踢,栩栩如生。

  除了行拳圖外,殿內還有寺僧演練器械、揮舞棍棒的壁畫,南北兩壁有少林武術的“錘譜”,畫面突出兩個武僧擺開對打的架勢,衝拳、撥掌對練。

  千佛殿是當年少林寺的練功房,地堂上還有四十八個寺僧“站柱”的遺蹟;只見磚鋪的地面上留下兩行直徑約四、五十釐米的鍋底狀圓坑,一個個間隔約二米半,據說是眾僧苦心學藝,兩腳踏踩而成。反映了古代少林寺僧甘練少林武功的真實史蹟。 

  少林武術

  特點

  少林武功並非一人所創,而是凝結了千百萬人民的心血。少林武術在漫長歲月中由中華民族無數武林高手發展流傳下來,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少林原分五大流派,有河南***嵩山***少林、福建少林、廣東少林、峨嵋少林和武當少林,每派中又分許多小派和門別,派別實繁。從地域上又可分為北少林和南少林兩大流派。

  少林功夫內容豐富、套路繁多。按性質大致可分為內功、外功、硬功、輕功、氣功等。內功以練精氣為主;外功、硬功多指鍛鍊身體某一區域性的猛力;輕功專練縱跳和超距;氣功包括練氣和養氣。按技法又分拳術、棍術,槍術,刀術,劍術,技擊散打、器械和器械對練等共一百多種。這些套路和軟硬功夫,由於年代久遠,散失很多,據不完全統計流傳至今的有如下主要套路:

少林武術的套路
元生堂詠春拳的簡介
相關知識
少林武術的起源和特點
三皇炮捶的起源和特點
武術的起源發展簡史怎樣的
中華武術的起源
少林武術的基本功練習講解
武當武術的起源
少林武術的歷史
少林武術的套路
少林武術的歷史演變
少林武術的基本功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