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成功勵志故事精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有很多名人的成功故事經典又勵志,那麼你想閱讀一些經典的勵志故事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經典成功勵志故事,供大家閱讀。

  經典成功勵志故事一

  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裡,生活著一個小男孩兒,男孩兒小時候家裡很窮,不得不每天跟著父親下地幹活兒。

  一天,男孩兒停下鋤頭,擦擦頭上的汗水,然後就一言不發,呆呆地望著遠處出神。父親看見他這個樣子,就問他在想什麼。男孩兒回答:“我在想,等我長大了,我一定不種地,也不去上班。”“那你想做什麼呢?”父親擔心地問。男孩兒堅定地說:“我會每天坐在家裡,等著人給我郵錢。”聽到這話,父親忍不住笑了起來,說:“傻孩子,別做夢了!世界上哪有這麼好的事兒呢!”

  上小學的時候,男孩兒從課本上知道了埃及的金字塔,他又對父親說:“等我長大了,要去看埃及的金字塔玩兒。”父親這回更氣了,在他頭上拍了一巴掌,訓斥道:“不要總有不切實際的想法,把書讀好,找個好工作爸爸就心滿意足了。”

  再後來,男孩兒上了大學,畢業後當了記者,又出了好多書。他真的每天坐在家裡讀書、寫作,而出版社、報社和雜誌社也會源源不斷地往他家裡寄錢。當年的男孩兒用郵來的錢去各地旅行。有一天,他站在金字塔下,仰望著高高的金字塔,想起了小時候對父親說過的話,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這個小男孩兒就是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

  經典成功勵志故事二

  1892年夏季,美國密蘇里平原經歷了一場強度較大的暴風雨,很多農莊和房屋都被肆虐的洪水沖毀了。一個小男孩兒的家也在這場風雨中被毀了,一家人陷入了絕境,生活條件更加貧窮了。

  一天,一位演說者到了瓦倫斯堡的集會上演講,演說者雄辯的技巧、扣人心絃的故事深深地影響了男孩。男孩兒忽然產生了一個強烈的願望,那就是成為一個演說家。然而,笨拙的外表、破爛的衣服和少了一根食指的左手卻總是讓他在以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都感覺非常自卑。

  19XX年,男孩兒高中畢業了,就讀於密蘇里州華倫斯堡州立師範學校。為了尋找出人頭地的機會,他選擇了在演講比賽中獲勝。開始時,他連連失敗,男孩兒心灰意冷,甚至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又一次的比賽結束後,他拖著疲憊的身子往家走,路過一座橋時,他停了下來,久久地望著下面的河水。

  “孩子,為什麼不再試一次呢?”

  父親站在了男孩兒的身後,眼神中充滿了信任與鼓勵。

  於是,男孩兒仍然沒有放棄,在接下來的兩年中,瓦倫斯堡的人們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一個身材頎長、清瘦、衣衫破舊的年輕人,一邊在河畔踱步,一邊背誦著林肯及戴維斯的名言。他是那麼全神貫注,以至達到了忘我的地步。

  19XX年,男孩兒的一篇以《童年的記憶》為題的演說,獲得了勒伯第青年演說家獎。這是他第一次成功嘗試,這份講稿至今還存在瓦倫斯堡州立師範學院的校志裡。

  這個男孩兒就是戴爾﹒卡耐基,美國著名的成人教育家、心理學家和人際關係學家,他的《成功之路》系列叢書創下了世界圖書銷售之最,在他去世後的許多年裡,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人們仍在以不同的方式不斷地提起他的名字。現如今,卡耐基所開創的“人際關係訓練班”遍佈世界各地。

  經典成功勵志故事三

  有一個日本少年,家裡十分貧寒,只受過4年小學教育,因父親生意失敗,曾離開家到大阪去當學徒,這家工廠人事主管看著面前的小夥子衣著骯髒,身體又瘦又小,覺得不理想,信口說:“我們現在暫時不缺人,你一個月以後再來看看吧。”這本來是個推辭,沒想到一個月後少年真的來了,那位負責人又推託說:“我這兩天有事,過幾天再說吧。”於是,隔了幾天少年又來了,如此反覆了多次,主管只好直接說出自己的態度:“你這樣髒兮兮的樣子是進不了我們工廠的。”於是,少年並沒有放棄,立即回去借錢買了一身整齊的衣服穿上再來面試。負責人看他如此實在,只好說:“關於電器方面的知識,你知道得太少了,我們不能要你。”

  少年根本不懂電器方面的知識,但他仍不退縮,兩個月後,少年再次出現在人事主管面前:“我已經學會了不少有關電器方面的知識,您看我哪方面還有差距,我一項項來彌補。”這位人事主管緊盯著態度誠懇的少年半天才說:“我幹這一行幾十年了,還是第一次遇到像你這樣來找工作的。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韌性。”少年終於得到了這份工作。

  這個少年就是松下幸之助,日本著名跨國公司“松下電器”的創始人,被人稱為“經營之神”——“事業部”、“終身僱傭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業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創。

  經典成功勵志故事四

  無論怎樣的苦難,都無法阻擋一個勤奮者前進的腳步;生命可以被摧毀,但是不可以被打倒!沒有哪一位科學家的著作能像《時間簡史》那樣成為發行量上千萬,全世界平均每500個人就擁有一冊的暢銷書。在西方,沒有讀過《時間簡史》甚至會被認為是沒有受過教育。它的作者,就是這位從21歲起身患盧伽雷氏症,除了思想,只能支配三根手指、必須依靠機器才能與人交流的科學巨人——史蒂芬﹒霍金。

  霍金8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弗蘭克把霍金送到教學質量相當出色的私立學校聖奧本斯讀書。在聖奧本斯,霍金始終是一個勤奮用功的學生。儘管霍金看上去瘦弱而笨拙,性格有些怪癖,說起話來快而不清,結結巴巴,含含糊糊,但是他相當努力,最終以優異的成績如願地接到了牛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並獲得了獎學金。

  1962年,20歲的史蒂芬﹒霍金來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然而這時他被診斷出患上了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不久就全身癱瘓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進行了穿氣管手術,此後,他完全不能說話,依靠安裝在輪椅上的一個小對話機和語言合成器與人進行交談;看書必須依賴一種翻書頁的機器,讀文獻時需要請人將每一頁都攤在大桌子上,然後他驅動輪椅如蠶吃桑葉般地逐頁閱讀……

  然而,霍金從未放棄過努力,正因為身體上有殘疾,行動不便,所以他付出了比別人多十倍的勤奮,最終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成功人士勵志簡短小故事
愛家模範事蹟材料
相關知識
經典成功勵志故事精選
經典成功勵志故事
名人成功勵志故事精選
人生經典哲理勵志故事精選
經典哲理勵志故事精選
小學生必讀的經典成長勵志故事
名人成長勵志故事精選
經典的成功勵志故事範文
成功經典勵志故事精選
關於成長勵志經典名人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