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補牢典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亡羊補牢是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你們對亡羊補牢的典故瞭解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 “你在宮裡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 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 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與,氣罵道:“你老糊塗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 麼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 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 北***。這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莊辛找回來,問他有什麼辦法;莊辛很誠懇地說: “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

  這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只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 敗無疑。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 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例如一個事業家,因估計事情的發展犯了錯誤,輕舉冒 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並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 訓,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

  亡羊補牢解析

  【成語】: 亡羊補牢

  【拼音】: wáng yáng bǔ láo

  【解釋】: 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亡羊補牢造句

  1 學習中出現問題我們要及時補救,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2 你現在亡羊補牢,還不算太晚。

  3 桌子雖然被蟲咬了,但只要及時補,就能做到亡羊補牢。

  4 這次試驗沒有成功,我們應該亡羊補牢,認真總結教訓。

  5 這次是小測驗,沒考好沒關係,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6 事前沒計劃好,現在米已成炊,要亡羊補牢也來不及了。

  7 到警察局去自首,你應該知道亡羊補牢的重要性。

  8 等到馬兒跑掉才關門,為時已晚。亡羊補牢,後悔已晚。

  9 張學良始則失地,今幸固守錦州,亡羊補牢,可稱晚悟。

  10 我們應該以亡羊補牢裡的那個人為榜樣,知錯就改。

  11 日本投降了,我們接受落後就要捱打的教訓,從此亡羊補牢,尚未為晚。

  12 改過不嫌遲。亡羊補牢,未為晚也。

  13 亡羊補牢固然是好,但誘餌明顯,還是會引狼入室的。

  14 牆雖然壞了,但只要及時補,就能做到亡羊補牢。

  15 亡羊補牢,雖不能挽回過去的損失,但也能杜絕今後再不犯類似的錯誤。

  16 誰沒有失誤,只要之後知道亡羊補牢就為時不晚。

  17 雖然你已經犯下了錯誤,但是亡羊補牢也為時不晚。

  18 其把精力消耗在譴責這些害群之馬,不如從根本上全盤思考青年才俊的成就路上,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該如何亡羊補牢。

  19 這次是小測驗,考不好沒關係,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趕緊彌補,以期升學考出好成績,這就是古語所說的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亡秦三戶的典故
萬人空巷的典故
相關知識
亡羊補牢典故
成語亡羊補牢的故事
成語亡羊補牢的故事
亡羊補牢的成語典故
成語故事亡羊補牢的典故以及造句
關於亡羊補牢的幼兒成語典故
亡羊補牢的典故
亡羊補牢的典故
亡羊補牢成語典故
關於亡羊補牢的英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