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材課本人物插圖圖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3日

  小學語文課本中,幾乎每篇課文都配有插圖。這些插圖多種多樣,畫面精美,富有童趣,或展示人物形象,或體現文章內容……很好地體現了編者的意圖,是一種用之便捷的課程資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

  


  1


  2


  3


  4


  5

  小學語文插圖教學的有效利用

  一、借插圖引起閱讀興趣

  相對於文字來說,年齡較小的兒童對於具體可感的彩圖會興致勃勃,對畫面的印象會更深刻。一些插圖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閱讀興趣。如二年級上冊《有趣的發現》一課中可運用插圖匯入,引導學生看圖設問:“這個頭戴禮帽、高鼻子的外國人是誰啊,他在這些美麗的花草、漂亮的昆蟲跟前幹什麼呢?”由於圖上的人物形象對於中國人來說富有新奇感,教師由此一問,學生就產生了濃厚的閱讀期待,不熟悉課文的學生會興趣盎然的去看課文,而熟悉課文的學生也會進一步思考其原因,在思考中慢慢悟出課文的內容,感受到達爾文這個有趣的發現以及他觀察的細緻。

  一節語文課如何匯入是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會關係到整節課的成功與否。如在課始巧用插圖,因勢利導,定能引人入勝。五年級上冊中《滴水穿石的啟示》是一篇說明事理的課文,課文配有4幅插圖,均與課文內容息息相關。可先引導學生觀察第一幅圖,引發學生遐想、議論:這是一塊怎樣的奇石?它是怎麼形成的?讀過課文的學生可能還會這樣想:滴水真的會有這樣大的力量嗎?它又是如何做到的呢?以此圖來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形成閱讀期待。這樣,接下來的深入悟讀將會水到渠成。

  二、借插圖激發創作熱情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充分地認識到語文的的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語文的技巧,還應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靈性與創造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伊索寓言》中的一則寓言——《牧童和狼》中寫了一貫說謊的牧童喊破喉嚨,也沒有村民前來幫忙。在教學中讓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內容、思想感情的基礎上先觀察課文的插圖,深深體會出牧童那恐懼的心理。接著老師問:“當凶惡的狼真的來了時,卻沒有人前來幫助這個嚇壞了的牧童,你能寫出牧童此刻的心理嗎?接下去還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繼而讓學生扮演小作者的角色去續寫這個故事。此時此刻,心靈的感悟取代了理性的分析,學生寫出的語句都能表達出對寓言寓意的深刻理解。

  充滿童趣的插圖尤其能引起小學生的參與熱情,《青蛙看海》中的幾幅插圖生動活潑,老師在課尾指導學生觀察第三幅圖:“跳上山頂的青蛙和松鼠是多麼開心啊,看它們的笑容多甜哪!誰能說一說,它們倆會在山頂上說些什麼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表述清新怡人,有的以青蛙的口氣說:“哎呀,大海真的是一望無邊啊,真是太美啦!”“小松鼠,謝謝你帶我來看大海,海水真藍啊!”有的模仿小松鼠的語氣:“你看,小青蛙,我說你一定能看到大海吧!”……在這裡,畫圖激活了學生的想象力,培養了他們的說話能力。

誰的本領大的教學反思
幼兒園古詩公開課教案
相關知識
小學語文教材課本人物插圖圖片
小學語文教材課文簡單的插圖圖片
小學語文教材課文插圖圖片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十九課教學反思
如何巧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插圖
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培訓心得總結
小學語文教材的散文
小學語文教材插圖現狀及建議
小學語文教材插的重要性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