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波德萊爾的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他出生於19世紀,他是法國的詩人。波德萊爾在法國詩人中的地位可謂是非常高的,是因為波德萊爾的特殊的寫作風格。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波德萊爾***CharlesBaude1aire ,1821—1867年***是19世紀法國的一位重要詩人和文藝批評家,其作品上承浪漫主義的餘緒,下開象徵主義的先河,為近代詩歌開創了一個新時代。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尊奉他為現代派詩歌的鼻祖。從詩歌創作成就的角度來看,如果說,中國有李白和杜甫,德國有歌德和席勒,那麼法國就應數雨果和波德萊爾了。

  波德萊爾於1821年4 月9 日出生在巴黎,幼年時,他常隨父親在盧森堡公園散步,聽他講有關那些美麗的雕像的神話和傳說,由此滋養了他對形象特別敏感的美術天性。然而,當波德萊爾6 歲時,父親去世了,人生的不幸過早地降臨到他的頭上,繼而他把感情全部寄託到母親身上,可母親不久便又嫁給了一個古板、生硬、思想偏狹的軍人歐比克。繼父是典型的資產階級秩序和道德的忠實維護者,他竭力想把繼子培養成一個循規蹈矩的官場人物,而這與波德萊爾藐視習俗、不守紀律的天性是格格不入的。為了改變

  波德萊爾孤傲反叛的性情,使他的生活步入正軌,他的繼父讓他到海外殖民地美利斯島去遠遊一次,不料波德萊爾中途返回,其反叛精神不但沒有減弱,相反變得更加強烈。他痛恨繼父的封閉自滿,並看到了整個社會的虛偽與醜惡。他以***、酗酒、穿戴怪異服裝等放蕩行為作反叛方式,以表示他對資產階級現存社會的藐視和唾棄。他曾狂熱地投身於1848年的革命,但他不是革命者。如果說他有革命性的作為,那是在他的詩歌創作上。他嘗試以詩來探測存在的本義與生命的真諦。他曾說:“給我糞土,我變它為黃金。”波德萊爾的代表作《惡之花》和《巴黎的憂鬱》充分展現了這樣的魔力。在這兩本詩集中,作者面對頹廢時代交織著大傷痛、大恐懼、大欲望、大顫慄的悲慘人生,描述了一個詩人深陷於孤獨、憂鬱、貧困、絕望、痛苦之中,卻又竭望追求著健康、光明、理想,但終究難以擺脫沉淪、頹廢、失敗的命運的精神軌跡。波德萊爾說:“在每一個人身上,時刻都存在著兩種要求,一個向著上帝,一個向著撒旦。祈求上帝或精神是一種上升的意願,祈求撒旦或獸性是一種墮落的快樂。”上升的意願和墮落的快樂交織成一條貫穿于波德萊爾全部詩作的主線,循著這條主線,我們可以看到詩人那種“生活在邪惡中,而熱愛著善良”的藝術家凜然不可侵犯的決心和品格。

  波德萊爾以其標新立異的精美詩作享譽世界文壇,同時他也是一位譭譽參半、頗有爭議的作家。他的詩駭世驚俗、與眾不同,呈現出令人眩目的矛盾性和複雜性,因而使不同眼光的人們產生了不同的評價。

  波德萊爾究竟是不是頹廢派詩人?歷來眾說紛壇,這確實需要作出具體的分析。波德萊爾生前曾自稱是頹廢派詩人,但他是把“頹廢”一詞當作“精美”的意思來理解的,而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含義。彼德萊爾的朋友與導師戈蒂耶在評論波德萊爾曾時說,他的詩是“一種在衰老文明的夕陽下產生的藝術”,在這個意義上戈蒂耶也稱呼過他是頹廢詩人,其實這裡的“頹廢”不是詩人頹廢,而是社會頹廢,波德萊爾的許多詩、只是社會現實的寫照。

  波德萊爾的風格

  首先,波德萊爾的風格與他的從小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他從小父親就去世,母親改嫁,他的繼父非常討厭他,因而可以說他的童年時期完全沒有感受到任何愛。因而,波德萊爾作品的風格大多都表現出了人性的陰暗面,他通過描寫城市中的生活來處處體現和透露出人性的貪婪以及自私自利。還有就是波德萊爾作品的風格可謂是在當時的法國來說是非常特別的,因為波德萊爾的作品大多都是拋棄舊思想,舊思路,從而開闢出詩的新型別。因而,很多人都評價他說:波德萊爾是法國現代主義文化的領導者。

  波德萊爾的作品風格還表現在很多方面,比如說他的第一部作品《惡之花》,主要收集了一些城市中的年輕男女生活的小故事,從而體現出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生活,然而,不幸的是,他的作品剛一發表就被政府暫停,而且他本人還被法院判刑了,原因是說他的作品不健康,不積極向上。故而,從這些就可以看出來波德萊爾的作品風格可謂是多元化的,但是主要還是表現出了人性的陰暗面。但不管怎麼說,波德萊爾對法國當時的文學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詩人波德萊爾的社會評價

  根據資料記載,波德萊爾的象徵主義成為了他詩歌的重要方式,有人曾說過波德萊爾的詩歌為人類文學藝術打開了“審醜”的門,不僅如此,波德萊爾的詩歌的創作根源來源與波德萊爾一生貧困潦倒,人們之所以對他有這樣的評價也來源於他自己的述說,他說他從童年時就有了孤獨的感覺,他的感覺很大程度上與他的母親改嫁和寄宿有關,人們認為他是孤獨又可怕的的可憐人,因此才培養出了他作為詩人的氣質和作詩的風格,他的詩歌雖然有很強的象徵意義,但是卻表現了他是一個孤芳自賞和自我玩味的態度,這種態度是因為分離而引起的一種單純的驕傲,而人們認為他創作的《惡之花》也是因為他生活拮据,然後通過這個詩歌的出版來達到他改善生活的目的。

  後人對波德萊爾的評價不僅僅只是這些,人們還從他的詩歌和人生經歷對比之後發現了波德萊爾的詩歌中暗含著現實藝術的墮落和情慾的汙穢。雖然波德萊爾對歐美詩壇的影響極大,但是後世對波德萊爾的評價卻不是很高。

 

擺渡人主題曲陳奕迅讓我留在你身邊片尾曲插曲背景音樂歌曲歌詞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的簡介
相關知識
詩人波德萊爾的簡介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的簡介
法國詩人波德萊爾資料簡介
波德萊爾的故事
波德萊爾的影響是什麼
波德萊爾的風格是什麼
詩人誇西莫多的簡介
詩人史蒂文斯的簡介
詩人史蒂文斯的簡介
波德萊爾是哪個國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