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要怎樣施肥_水稻的施肥技術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水稻大家肯定都認識,那麼你知道水稻如何施肥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水稻的施肥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水稻的施肥技術

  一、受淹水稻

  1、加強水分管理:受淹稻田浮泥得到沉實的基礎上,間歇灌溉新鮮水,既保持土壤通氣,又滿足稻苗用水需要,促使上部節位產生更多的新根。若遇到高溫烈日天氣時,要適當保留水層。

  2、清洗葉面:對受淹葉片粘有較多汙泥的水稻,要用清水衝噴葉片,以增強葉片光合作用。

  3、看苗補肥:水淹後稻田養分流失較多,且根系生長受到影響,稻苗較弱小,要及時補肥。施肥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稻苗受害輕的田塊,施肥量可少一些,稻苗損傷重、還沒有夠苗和生勢弱的稻田,要適當多施,但必須採取多次輕施的方法,防止一次施肥過多,造成肥害傷苗;肥料種類以速效性的高氮複合肥較好。

  4、噴施葉面肥:葉面肥具有吸收快的特點,結合噴藥進行根外噴施,可選用高效硝銨複合肥、磷酸二氫鉀、尿素等,噴施濃度為0.3-0.5%,連噴2-3次。

  二、一般稻田

  1、排水露晒田:對夠苗的田塊要立即排水晒田,以控制無效分櫱的發生,提高莖櫱成穗率和群體質量,優化群體結構,增加群體通透性。

  2、增施鉀肥:適當增施鉀肥,不僅可增強水稻葉片的光合能力,促進有機物向籽粒運輸,提高粒重和結實率;而且能使莖葉生長健壯,減少病菌的入侵。

  3、藥劑防治:防治白葉枯病可用20%葉枯寧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20%噻菌銅懸浮液600-800倍液;防治紋枯病可用20%井岡黴素水溶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30%苯丙·丙環唑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稻瘟病可選用75%三環唑可溼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40%稻瘟靈乳油800-1000倍液,或25%咪鮮胺乳油1000-1500倍液進行防治。

  水稻的​施肥要點

  一、需肥規律

  水稻是需肥較多的作物之一,一般每生產稻穀100公斤,需氮***N***1.6~2.5公斤、磷***P2O5***0.8~1.2公斤、鉀***K2O***2.1~3.0 公斤,氮、磷、鉀的需肥比例大約為2:1:3。另外,矽和鋅兩種微肥對水稻的產量和品質影響較大。矽肥能增強水稻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和抗倒伏能力,起到增產的作用,並能提高稻米品質;鋅肥能增加水稻有效穗數、穗粒數、千粒重等,降低空秕率,起到增產作用。

  二、施肥技術

  施足基肥:大田基肥也應重視有機肥的施用,一般畝施2000~3000公斤,通用型複合肥***15-15-15***30~40公斤,另外每畝增施矽肥6~8公斤、硫酸鋅1~1.5公斤。大田基肥應在插秧前結合耕耙稻田施用,要深施到12~20釐米的土壤中。

  合理追肥:

  ① 早施分櫱肥,移栽返青後及早施用分櫱肥,以促進低節位分櫱的生長,起到增穗作用。一般畝施高氮複合肥5~10公斤。

  ②巧施穗肥,水稻倒二葉開始出葉,幼穗長約1釐米時,是穗形成和籽粒發育的基礎時期,應控制無效分櫱。此時可每畝追高氮複合肥10~15公斤,能增加穎花數量,防止穎花退化,促穗大粒重,同時具有養根、健葉、壯稈、防倒伏的作用

  ③補施粒肥,粒肥可以有效地增強植株的抗逆性、抗病性;延長葉片功能期,防止早衰;加快灌漿,促進成熟和籽粒飽滿,改善稻米品質。追肥要視水稻長勢而定,宜少不宜多。對抽穗前葉片有褪綠髮黃的地塊,可畝施高氮複合肥4~5公斤;前期肥足、中期分櫱過多過旺、葉色濃綠、群體間受光態勢差、有貪青晚熟趨勢的田塊,可不追施粒肥。

  水稻缺素症補救方法

  水稻在生長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一定數量的氮、磷、鉀元素。一旦缺素,便影響其生長髮育而導致減產。缺素後,其症狀首先從葉片上表現出來,要隨時觀察葉片和植株顏色及形狀,區分缺素型別,立即進行補救。

  缺氮發黃症。稻苗缺氮一般從老葉開始向下均勻黃化,逐漸由基葉延至心葉,最後全株落黃。缺氮會引起稻苗矮小,分櫱遲且瘦小,葉片短、窄、直立,呈現黃綠色,造成植株矮小、分櫱少、早衰、穗小、籽粒不飽滿。補救措施:這時應補充氮肥,畝施尿素5~7公斤,若缺氮嚴重,應略增加施用量,配合施用磷鉀肥,施後中耕,促使黃苗轉化。

  缺磷發紅症。早稻秧苗返青後,生長顯著緩慢,分櫱延遲或不分櫱,或返青後出現僵苗症狀,葉片細瘦且直立不披,嚴重時葉片沿中脈呈捲曲摺合狀,葉片暗綠無光澤,葉尖帶藍紫色,遠看稻株暗綠帶灰紫色,缺磷水稻往往出現未老先衰。補救措施:淺水追肥,畝用過磷酸鈣30公斤混合碳銨25~30公斤,隨拌隨施,施後立即中耕。或用0.2%磷酸二氫鉀溶液,每畝用配製好的肥液50~60公斤噴霧。在管水上實行淺灌勤灌,反覆露田,以提高土溫,加強稻株根系對磷素的吸收代謝能力,當新根生出後,每畝追施尿素3~4公斤促長。

  缺鉀赤枯症。早稻缺鉀,雖移栽後能髮根返青,但葉片發黃呈褐色斑點,老葉尖端、葉緣發生紅褐色小斑點,最後葉片自尖端向下逐漸變赤褐色枯死。以後每長出一片新葉,就增加一片老葉的病變,嚴重時全株只留下少數新葉保持綠色,遠看似火燒狀。病株的整個根系呈黃褐色至暗褐色,新根很少。缺鉀赤枯主要發生在早稻的冷浸田、鏽水田和爛泥田。補救措施:立即排水,畝施草木灰100~150公斤;或每畝施氯化鉀4~6公斤,施肥前放乾田水,採取條施或穴施,施入土層5~10釐米深;或葉面噴施1%氯化鉀或硫酸鉀溶液,配施氮肥間隙灌溉,提高吸肥能力。

  水稻受藥害的識別方法

  斑點:常見的有褐斑、黃斑、枯斑、網斑等。比如在水稻生長初期誤噴了丁草胺,則稻苗會明顯出現不規則褐斑。

  畸形:藥害引發的水稻畸形多出現在水稻的睛葉部和根部,常見的畸形有卷葉、叢生、腫根、畸型穗等,如水稻受2、4-D藥害時,心葉僵硬,並有筒狀葉和畸型穗出現。

  枯萎:藥害枯萎往往整株表現症狀,大多由除草劑引起,如水稻苗期誤噴了蓋草能,整株就會枯萎死亡。

  生長停滯:水稻受藥害後,正常生長受到了抑制,出現生長緩慢現象,如在水稻移栽後,噴施丁草胺不當,除發生褐斑外,還表現出生長緩慢等跡象。

  水稻施鉀抗倒伏嗎?

  水稻倒伏有多種原因,例如種植密度過大、插秧過淺、前期氮肥施用過量或偏施氮肥等,因此防止水稻倒伏要從綜合管理入手。適當增施鉀肥,能促進光合作用,使作物莖稈健壯,對防倒伏確實有一定的作用。但還要與氮磷肥配合、氮肥重心後移、選用抗倒品種、合理密植、適當控制灌水等措施密切配合。


猜你感興趣:

水稻育苗及秧苗期管理方法
藠頭的高產種植要點有哪些
相關知識
茶樹怎樣種植_茶樹的種植技術
水稻要怎樣施肥_水稻的施肥技術
水果要怎樣吃才健康
怎樣健康有效的減肥方法
要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怎樣才能健康的減肥
怎樣才能快速的減肥
作為父母應該要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
腰部要怎樣瘦身最快的方法是什麼
怎樣快速有效的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