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中藥健脾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見飯不香,一吃就飽。”生活中經常遇到胃口和美食“作對”的“不幸人士”。如果經常胃口不佳、消化不良,又查不出問題,該怎麼辦呢?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供大家參考。

  四種中藥助消化健脾胃

  飯後胃痛、兩肋脹滿——金佛止痛丸。這是肝胃不和型消化不良的主要表現,常與情緒變化有關,生氣煩躁時發作或症狀加重,患者平時不是心煩易怒就是愛嘆氣。可服用有行氣止痛、舒肝和胃作用的金佛止痛丸。

  胃寒隱痛、愛喝熱飲——香砂養胃丸。脾胃虛寒的人不但食慾差,還經常吐酸水、手腳不溫怕冷,胃痛的時候喝點熱水或用手按著肚子都會覺得舒服些。常用中成藥,如香砂養胃丸、溫胃舒膠囊、虛寒胃痛顆粒等都具有溫中和胃的功效。

  胃裡灼熱、身體怕冷——荊花胃康膠丸。這種“矛盾”的表現是寒熱錯雜型消化不良的特點,患者可同時有噯氣泛酸、口乾口苦、心煩燥熱,以及腸鳴便溏、著涼或喝冷飲後症狀加重等“寒”、“熱”夾雜的表現。用藥可選有理氣散寒、清熱化淤作用的荊花胃康膠丸。

  上腹悶痛、舌苔黃膩——湯劑最好。吃飯前看舌頭,如果舌苔厚膩顏色偏黃,常伴有口乾口苦、噁心嘔吐,還覺得身體困重,容易疲勞。很可能屬於脾胃溼熱型的消化不良。這種情況可用中藥方連樸飲治療,但需要醫生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用藥。

  健脾祛溼的4種中藥

  健脾祛溼中藥一:茯苓

  茯苓,曾被慈禧太后當作養生益壽的要藥,不但自己常食用,還將茯苓製成茯苓餅,賞賜給大臣。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腎經,具有健脾和胃、補腦健身、利水滲溼、寧心安神等功效,被譽為中藥“ 八珍” 之 一。茯苓特點是補而不峻,利而不猛。藥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虛溼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溼中藥。

  健脾祛溼中藥二:薺菜

  薺菜帶根全草入藥,其幼嫩葉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野菜,早在公元前300年就有采食薺菜記載。薺菜味甘、淡,性微寒。有補虛健脾、涼血止血、清熱利水等功效。宜於溼熱胃痛、血熱吐血、溼熱洩瀉、便血等症。

  健脾祛溼中藥三:木瓜

  一

  說到木瓜,人們可能想到的是番木瓜。雖然番木瓜有健脾胃功效,但是入藥的還是皺皮木瓜或者木瓜。木瓜味酸,性溫,歸肝、脾經,有較好的舒筋活絡作用,且能化溼,為治風溼痺痛所常用,筋脈拘攣者尤為要藥。木瓜還能使溼濁得化,中焦得以調和。 此外,木瓜還有消食作用,可用於消化不良症。

  健脾祛溼中藥四:砂仁

  砂仁,除了是一種健脾祛溼中藥,還是生活中運用廣泛的一種香料。砂仁昧辛,性溫,歸脾、胃、腎經。能化溼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該品辛散溫通,氣味芬芳,其化溼醒脾,行氣溫中之效均佳,古人視其為醒脾調胃的、要藥。故凡溼阻或氣滯所致之脘腹脹痛等脾胃不和諸症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溼氣滯者最為適宜。該品善能溫中暖胃以達止嘔止瀉之功,但重在溫脾。

吃中藥不能吃什麼菜
本草綱目男人補肝腎藥方有什麼
相關知識
吃什麼中藥健脾胃
怎樣吃什麼中藥不傷胃
夏天吃什麼食物健脾胃
補氣健脾祛溼吃什麼中藥
肺脾氣虛咳嗽吃什麼中藥
腸胃養生吃什麼中藥
胃潰瘍吃什麼中藥
胃不好吃什麼中藥調理
胃炎吃什麼中藥
急性胃炎吃什麼中藥治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