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描寫民風民俗作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我國曆史悠久,景色優美,物產豐富,自然也少不了民風民俗。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篇1

  按照廣西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就開始了。這天,是傳統的小年,是灶神爺昇天的日子。人們殺雞宰鵝祭拜灶神爺,企盼在新的一年裡衣食無憂。

  臘月二十五左右,人們必須選出一天來把家裡打掃得一塵不染。此外,人們還要買菜,割肉和準備年貨。

  除夕,是春節的第一個高|潮,鞭炮聲日夜不絕,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街上飄著一股煙火和酒肉的香味。人們在門口貼上新的對聯,屋子裡貼滿了各色的年畫。人們到了晚上還要吃團圓飯,在外邊做事的人,必須要趕回來。此外,大人們是要看《春節聯歡晚會》的,小孩子們燃放煙花,真是快樂的時光。

  正月初一,春節有一個高|潮到了。大街上的店鋪不但不關門,還有許多小販在大街兩旁擺了攤,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三個一夥,五個一群,在大街上逛街,下棋,聊天。小孩們牽著大人的手,購買玩具。

  正月初二,人們開始互相拜年,互相道賀。這天,是不可以說不吉利的話的。

  元宵上市,春節最後一個高|潮到了,這一天,大街上像是在辦喜事,張燈結綵。有條件的人家,還會在門口掛上兩個大紅燈籠。還有猜謎踏歌的活動。大街上也許會有舞龍的節目,大家要燃放完剩下的煙花爆竹。這天,人們是要吃元宵的。

  過了元宵,春節差不多也就結束了。天氣迴轉,農民開始春耕,學生準備上學,人們有回到忙碌的生活去了。

  篇2

  家鄉的春節,是微風拂過的日子,是餐桌上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是一副紅底金色的春聯,是燃放鞭炮時一張張洋溢幸福的笑臉。

  吃餃子

  在我的腦海裡,餃子是那一隻只下水的鴨子。“每年初一,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貴,都是用白麵做餃子來飲食,煮的味道當然是香味濃濃。富貴之家,通常包牛肉胡蘿蔔和芹菜肉絲餡兒,而貧苦之家,則是相反,通常吃白菜餡兒。”這說的就是新春佳節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在辭舊迎新的日子裡,爺爺的身體更壯了,爸爸的口才更棒了,媽媽的面容更紅潤了,哥哥姐姐的成績更好了,我也成了大家的驕傲。那幸運的餃子也銜在了每個人的嘴裡……

  小小的餃子,營運的是團圓的溫馨,蘊涵的是豐富的親情。

  貼春聯

  在我的視線裡,春聯是家鄉人辭舊迎新的寄託,是家鄉人對新生時光的期盼,是節日喜慶氣氛的第一。“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說的就是春聯,成千上萬的人家,都在太陽初升,將明末明之際,貼上心的春聯,迎新新年的到來。

  傳說中哪個名叫“年”的鬼,早就在一年又一年的火紅中逃離了世界。如今的“年”裡,只有喜慶,只有希望,人們貼上去的也只是火一樣生活的熱情。

  燃爆竹

  在我的想象裡,銀裝素裹的冬天是被大地紅的鳴響趕走的。寒冷去了,溫暖來了,於是我的河流咔嚓一聲解凍了,我的花兒也千里迢迢穿越寒冬抵達了春天,我自己也從年的那一頭跑到年的這一頭,辭舊迎新啊,我的心裡生長著喜悅的枝杈,我用青春的火柴點燃勇敢、點燃激情。於是,青春與激情在喜慶團圓的爆竹聲中拔節,拔節,再拔節!

  如果遊子聽到春節臨近的爆竹聲響,恐怕是要激動的流下淚來了吧!為了不流淚,所有的人才不遠萬里都要回到家鄉,共度春節。爆竹聲是以示團圓的一萬個理由。

  吃餃子、貼春聯、放喜慶的爆竹,在這春節的習俗裡,包含著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那麼,這樣的事就會變成一副天然詩畫。

  篇3

  我的家鄉是有“中國禪都”之稱的新興縣,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說到家鄉民俗風情,大家都會想起新興的“雅岡走大王”“傅姓坊舞火龍”、“社圩舞火撈“、“天堂燒大炮”……而我最喜愛的是六祖鎮過元宵節時的“雅岡走大王”。

  早就聽說“雅岡走大王”這項民間活動很有特色的,從農曆的正月十三開始到正月十八結束,而正月十八是元宵節的高潮部分——“走大王”。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今年的農曆正月十八,我終於有機會一睹“雅岡走大王”的全過程。這天的正午時分我和爸爸來到六祖鎮的雅岡村,這裡已經是人山人海,一片鑼鼓喧天、鞭炮聲不斷的熱鬧場面,我們趕緊找個位置站好。

  13時左右,吃完“大王菜”後就是各坊“大王”***其實是各坊供奉的一尊神像***出發的時刻,我焦急地期盼著。哈!主角終於出場啦!只見一大群年青力壯的小夥子高高地抬著“大王”連跑帶走,後面陸續走出“走大王”的隊伍,我數了一數共有8隊,每隊都有一大群人簇擁著,陣容鼎盛。每個坊的隊伍齊心協力、不甘落後,都想在這次“走大王”中取勝,為自己的坊拿個好兆頭,我也加入了“走大王”的行列裡湊熱鬧。“大王”要途經 8個坊,在每個坊都會停留一會兒,村民們都會放鞭炮迎接“大王”。浩浩蕩蕩的隊伍繞著村子走兩圈半,終點是“雅岡祠”的舊址——現在的六祖鎮中心小學。每個坊的“大王”隊進入小學的運動場後,興奮地把“大王”高高舉起並用力搖晃,歡呼聲一浪接一浪,那種氣氛比過年還熱鬧呢!為什麼要“走大王”呢?我這個人不懂的問題總是要窮追不捨,可爸爸也是無法清晰地回答我。這時在我旁邊的一位老大爺告訴我:“雅岡走大王”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人們是通過“走大王”的方式來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怪不得大家“走”得這麼起勁。

  已經是下午4時了,“走大王”的隊伍逐漸散開,人們對這次“走大王”津津樂道。幸福祥和的氣氛依然停留在這裡,我彷彿看到了家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的人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端午節民俗作文
關於寫民風民俗小學六年級精彩範文
相關知識
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描寫民風民俗作文
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秋節風俗作文
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關於成長之路作文5篇
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關於成長之路作文5篇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課文複習資料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總複習資料
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習作
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端午節
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語文作文
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民風民俗作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