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電化學知識點歸納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考試中的細節通常所指的是:考試填塗、卷面、書寫、符號、術語、標點符號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極的構成:

  a.活潑性不同的金屬—鋅銅原電池,鋅作負極,銅作正極;

  b.金屬和非金屬非金屬必須能導電—鋅錳乾電池,鋅作負極,石墨作正極;

  c.金屬與化合物—鉛蓄電池,鉛板作負極,二氧化鉛作正極;

  d.惰性電極—氫氧燃料電池,電極均為鉑。 電解液的選擇:電解液一般要能與負極材料發生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 原電池正負極判斷:

  負極發生氧化反應,失去電子;正極發生還原反應,得到電子。化學原電池和電解池電子由負極流向正極,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 溶液中,陽離子移向正極,陰離子移向負極。

  負極:活潑金屬失電子,看陽離子能否在電解液中大量存在。如果金屬陽離子不能與電解液中的離子共存,則進行進一步的反應。

  例:甲烷燃料電池中,電解液為KOH,負極甲烷失8個電子生成CO2和H2O,但CO2不能與OH-共存,要進一步反應生成碳酸根。

  正極:

  ①當負極材料能與電解液直接反應時,溶液中的陽離子得電子。例:鋅銅原電池中,電解液為HCl,正極H+得電子生成H2。

  ②當負極材料不能與電解液反應時,溶解在電解液中的O2得電子。如果電解液呈酸性,O2+4e-+4H+==2H2O;如果電解液呈中性或鹼性,O2+4e-+2H2O==4OH-。

  特殊情況:Mg-Al-NaOH,Al作負極。負極:Al-3e-+4OH-==AlO2-+2H2O;正極:2H2O+2e-==H2↑+2OH- Cu-Al-HNO3,Cu作負極。

  注意:Fe作負極時,氧化產物是Fe2+而不可能是Fe3+;肼N2H4和NH3的電池反應產物是H2O和N2

  無論是總反應,還是電極反應,都必須滿足電子守恆、電荷守恆、質量守恆。 pH變化規律

  高中電化學知識點總結

  原電池的構成條件有三個:

  1電極材料由兩種金屬活動性不同的金屬或由金屬與其他導電的材料非金屬或某些氧化物等組成。

  2兩電極必須浸泡在電解質溶液中。

  3兩電極之間有導線連線,形成閉合迴路。

  只要具備以上三個條件就可構成原電池。而化學電源因為要求可以提供持續而穩定的電流,所以除了必須具備原電池的三個構成條件之外,還要求有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也就是說,化學電源必須是原電池,但原電池不一定都能做化學電池。

  高中電化學常考知識點

  1. 一般把負極如Zn棒與Zn2+離子溶液寫在電池符號表示式的左邊,正極如Cu棒與Cu2+離子溶液寫在電池符號表示式的右邊。

  2. 以化學式表示電池中各物質的組成,溶液要標上活度或濃度mol/L,若為氣體物質應註明其分壓Pa,還應標明當時的溫度。如不寫出,則溫度為298.15K,氣體分壓為101.325kPa,溶液濃度為1mol/L。

  3. 以符號“∣”表示不同物相之間的接界,用“‖”表示鹽橋。同一相中的不同物質之間用“,”隔開。

  4. 非金屬或氣體不導電,因此非金屬元素在不同氧化值時構成的氧化還原電對作半電池時,需外加惰性導體如鉑或石墨等做電極導體。其中,惰性導體不參與電極反應,只起導電輸送或接送電子的作用,故稱為“惰性”電極。 按上述規定,Cu-Zn原電池可用如下電池符號表示: -Zns∣Zn2+ C‖Cu2+ C∣ Cus + 理論上,任何氧化還原反應都可以設計成原電池,例如反應: Cl2+ 2I- ═ 2Cl- +I2

  此反應可分解為兩個半電池反應:

  負極:2I- ═ I2+ 2e- 氧化反應 正極:C2+2e-═ 2Cl- 還原反應


高中化學必修1知識點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知識點複習
相關知識
高中電化學知識點歸納
2017高中會考化學知識點歸納
高考電化學知識點
高三化學知識點歸納
高一化學知識點歸納
初中化學知識點歸納總結
初中化學知識點歸納有哪些
初三中考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
高中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總結
中考數學知識點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