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冊政治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初一政治對初中生來說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零花錢”不容輕視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家庭日益富裕起來,孩子們的零花錢便也在不止不覺間不斷上漲,有的甚至到了讓人膛目結舌的地步。

  遠的不說,就說我們班吧!班裡有些男生女生,學習成績不怎麼樣,可是對於穿著打扮,可都是“行家”。"BALENO"的上衣,"NIKE"的鞋子,"adidas"的書包,“SONY”的MP3„„真可謂集名牌於一身。另有一些男生,通常每天身上都會帶有上百塊的錢,用於所謂的“吃喝玩樂”,泡網咖,打遊戲,看色情錄影、結交不良少年;更有的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手機„„這種例子在如今的校園中已不再是鳳毛麟角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認為,之所以造成這種情況,有以下幾點原因: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家庭經濟狀況與之前相比有了較大改善;二,目前家庭多是獨生子女,父母過分溺愛;三,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而其中家長對孩子的過分溺愛是最主要原因。在中國的家庭教育傳統中,父母們都會用零花錢來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觀念,比如:勤儉節約、財務自理。但在今天,生活富裕了,孩子的那點零花錢家長也不會放在心上。但這種超前消費意識是不適合中學生的,將給他們帶來諸多不良影響。

  首先,會促使他們養成一些不良的習慣。第一,吃零食的習慣,尤其是初中學生,一旦身上有了錢,見到喜歡吃的零食便會毫無節制地買。一些學校的校門前就有不少賣零食及飲料的小賣部,周圍還有很多擺地攤的,賣些廉價的冰棒、棉花糖、油炸食品等。吃零食本身已經對身體無益了,更何況這種環境下出售的往往是一些三無食品。這樣一來,不但浪費了錢,更重要的是不利於身體健康。

  第二,浪費的習慣。許多學生自以為有的是錢,所以對很多東西都不珍惜。比如,買了豐盛的午飯一句“沒胃口”就原封不動地“回收”了;早餐的饅頭咬了一口就慷慨地留給了“垃圾桶”,等等。如果有人“介意”,他們會滿不在乎地說:"反正我花的是我自己的錢。"但他卻沒有意識到,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他瀟瀟灑灑所花的錢凝聚了父母多少的血汗。

  其次,孩子之間容易產生攀比心理,從而引發一些孩子的心理失衡。今天你在“肯德基”搓一頓幾十元;明天我在“XX酒家”擺一桌几百元,看誰更有風度。現

  在的孩子誰手裡要是沒幾個零花錢,看著同伴經常拿著錢去買這買那,總是羨慕得很,又尷尬的很。這種羨慕、尷尬處理得好那是幸運,若是處理得不好,帶來的後果將不可想象。4月12日江北區一名約7歲的女孩哭喊著要跳樓。不為別的,就只是為了從父母那得到零花錢。而有的孩子可能萌生或多或少的拜金主義,以金錢或能換取金錢的一切作為自己的鐘愛。

  再次,會給其他人樹立不好的榜樣,給他們的父母造成壓力。有的孩子由於心理還未成熟,分辨是非能力不足,看到別的同學有那麼多錢用,於是也向父母要。可是,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很有錢。我相信,現在很多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收人也一般,但是為了滿足孩子,甚至維護他們的“尊嚴”,他們只好省吃儉用地擠出一點來給孩子。可孩子並不心疼,錢花到不該花的地方,還嫌不夠。

  第四,會使孩子形成錯誤的金錢觀,以為“金錢是萬能的”,“有錢能使鬼推磨”,不知道應認真學好知識,不懂得承擔起自己應負的責任。有的孩子,把父母的叮嚀囑咐,老師的教誨當成“耳邊風”,只懂得吃喝玩樂,腹中卻空空如也。更是忘卻了將來有獨立生活,贍養父母,為社會作貢獻的責任。

  最後。也是最嚴重的,可能會導致某些孩子走上犯罪之路。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人儉難。"可能今天你的家庭是相對富裕的,但誰也不能保證將永遠富有,倘若已經養成了奢侈的習慣,將來要如何面對貧窮呢?也許有的人靠自己的意志能熬過去,但有的人卻會難以自拔。前不久,報紙曾經報道,廣州一名14歲的中學生在潛入同字家中盜竊被發現後,向同學的母親狂刺38刀實在是慘無人道。 身為父母,誰不愛自己的孩子,誰不願給孩子付出呢?但是,家長們該給孩子什麼?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一味地給錢顯然是錯誤的,而應該給他們以知識和正確的引導。金錢是把雙刃劍,用得不好就傷人———家長們對此一定要有充分認識。在處理孩子的零花錢問題上,家長首先要牢記:零花錢,也是一種教育孩子的手段。

  一是培養勞動意識。家長可以把零花錢作為一種獎勵手段。比如,孩子做了什麼家務勞動,學習上取得了什麼成績或進步,可以按照事先的約定給孩子一定的獎勵作為零花錢。讓孩子形成勞動最光榮的觀念。

  二是培養合理的消費觀念。花錢也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就像學游泳一定要親自下水一樣,不讓孩子自己掌握、使用零花錢,他們就學不會合理消費,這對他們以後走上社會,獨立生活是不利的。

  三是培養自立能力。許多家長沒有意識到給孩子零花錢是孩子的“成長需要”。讓孩子自己乘車、買文具、買圖書,其重要意義是通過“購買”這種最基本的社會生活方式,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專家建議,至少在孩子七八歲時,家長就應該有意識地給孩子一些零花錢,並隨著年齡的增長合理提高孩子自由支配的數額。家長也可以幫助孩子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財知識,如消費、儲蓄等。 零花錢是每個家庭都無法迴避的問題。如何對待“錢”,是人生道德大廈中一根重要的支柱。孩子對零花錢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其成年後道德的形成。作為父母,首先,絕不能在經濟上放縱孩子,從小培養他們勤儉節約的思想;其次,在此基礎上,教會他們如何消費與分配零花錢,掌握一些基本的經濟知識。一句話,要使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錢。

  篇二

  初中社會政治小論文—垃圾分類之放錯了的巨大資源

  縱觀古今歷史,人類從歷史的長河流出的第一條起,就與自然休慼與共,與大自然有著密不可分的緊密聯絡,這種聯絡是與人類的歷史息息相關,人類依賴於環境,來自於環境,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似乎驕傲起來,覺得自己有徵服環境的資本,這無疑是荒唐的,這種人與自然的矛盾重新與科技的重新發展,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不得不受到人們的重視。下面我要說的垃圾分類便當之無愧的其中之一。

  在今天,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使我們生活水平的到了巨大提高,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街道上密密麻麻的的汽車,不斷建起的高樓大廈,重重疊交的立交橋,無不給工業文明帶來新的氣息,但你可曾想過,這些工業文明的成果背後,又是什麼樣子呢?是環境的汙染,是無數堆在路邊的垃圾,是無數被放錯的資源。人們不斷地意識到,垃圾應該被合理的利用,這樣才可以更好的保護環境,減少資源的使用和汙染,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給子孫後代留下一片綠色。垃圾分類回收,對於環境的保護作用是巨大的。例如:廢棄的電池含有金屬汞、鎘等有毒的物質,會對人類產生嚴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作物減產;拋棄的廢塑料被動物誤食,導致動物死亡的事故時有發生。面對這樣的情況,只要我們做好垃圾分類回收,問題就自然大大降低。但在中國,垃圾問題十分嚴重,儘管政府出臺了一些策略,但效果甚微。我國668座城市,2/3被垃圾環帶包圍。埋跟燃燒垃圾是大部分地區處理垃圾的方法,但這樣的方法會導致大氣汙染、臭氣蔓延,並且汙染土壤和地下水體,對環境的破壞極其嚴重。高昂的費用也是大部分地區採取埋跟然受垃圾進行處理的原因之一,無害化處理一噸垃圾的費用約為一百至幾百元不等,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廣州、深圳、廈門被確定為全國8個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14年過去了,似乎效果並不明顯。近年來,政府加大城市建設投入的同時,對市容環境設施的投入卻沒有跟上,就連投入相對多的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地的投入也難以滿足需求。以廣州為例,如果這樣持續3—4年,僅垃圾袋就需14億元,以200人配1名指導員計算,廣州市1800萬人,每年需花費40億元,環衛部門中少數人因為培訓不到位或操作不規範,把垃圾混在一起拉走。但更多時候是因為,由於居民沒有正確的分類投放,一些垃圾運輸車出現空載現象,浪費了人力和汽油,這成為城市管理者的“兩難”。在一些小縣城,由於管理不到位已及人們的環保意識不夠深入,裝置資金有限,也是我們看見一些地方垃圾堆積如山,臭氣熏天,蟲蠅亂飛,無法運走的原因。中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達40億個,方便麵碗5—7億個,一次性筷子數十億雙,這些佔生活垃圾的8—15%。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噸廢紙,可免於砍伐用於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一噸易拉罐熔化後能結成一噸很好的鋁塊,可少採20噸鋁礦。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因此,垃圾分類回收不僅對環境起著重要作用,而且只要分類回收好,得到經濟利益也是巨大的。根據垃圾問題專家王維平的調查,垃圾資源化潛力隨著生活水平和經濟的發展也不斷增長。在垃圾成分中,金屬、紙類、塑料、玻璃被視為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資源,佔垃圾總量的42.9%,可直接回收利用率應不低於33%。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質也能轉化為資源,如食品、草木和織物可以堆肥,生產有機肥料;垃圾焚燒可以發電、供熱或製冷;磚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所以說垃圾山可以變成金山。各種固體廢棄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選開就是資源。如果能充分挖掘回收生活垃圾中蘊含的資源潛力,僅北京每年就可獲得11億元的經濟效益。同樣可見,消費環節產生的垃圾如果及時進行分類,回收再利用是解決垃圾問題的最好途徑。但是在當前中國的社會形勢下,垃圾分類艱難依舊。但是,重在持之以恆,要讓這項工作能收到實效,就應多管齊下、持之以恆。因此有關方面除了要通過多種渠道加大宣傳力度外,培養居民垃圾分類處理習慣,還應提供更多便民服務,增強可操作性,讓群眾不僅能知曉垃圾分類的重要性,更能從中真正嚐到甜頭,得到收穫,這樣就會成為一種自覺行為,從而收到更好的效果。如廣州將從4月1日起施行《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規定》,生活垃

  圾分類終於有章可循。從源頭上分類投放垃圾,從而最大限度地變廢為寶和回收再利用,已經成為解決垃圾“圍城”、促進資源迴圈利用的最佳出路。這是一項良好的開端。

  反觀國外的一些國家,我們更應該學習,例如日本,30年前曾是“二噁英大國” 本人多地少,國土面積狹小,客觀地理環境決定他們不能如其他國家一樣採用填埋垃圾的方式來處理垃圾。在日本,採用最多的方式就是建立垃圾焚燒發電廠。上世紀80年代,日本對垃圾焚燒的依賴程度居全球之首,焚燒廠的數量佔全球的70%,全國超過1/3的城市固體廢棄物通過焚燒處理,這導致大氣中的二噁英含量嚴重超標,成為“二噁英大國”。為了解決這個環境難題。

  從垃圾的源頭著手,日本政府發起了大規模的垃圾分類和回收運動,運動也得到了國民的信任和支援,於是日本從1980年就開始實行垃圾分類回收,如今已經成為世界上垃圾分類回收做得最好的國家。目前,日本每年人均垃圾生產量只有410公斤,為世界最低。更重要的是,垃圾分類投放已經成為日本民眾的一種自覺行為,即使沒人監督也會嚴格執行。而這一結果與日本政府的環保管制和宣傳得力是分不開的,幼兒園的孩子都知道普通的環保知識,並以此來督促自己的父母長輩自覺遵守。對於日本的垃圾分類,曾經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的檀有志博士深有感觸。用他的話來說,那就是“規矩多如牛毛,對居民近乎苛刻”。

  日本的垃圾分類非常細,除了一般的生活垃圾分為可燃和不可燃垃圾外,資源性垃圾還具體分為乾淨的塑料、紙張、舊報紙雜誌、舊衣服、塑料飲料瓶、聽裝飲料瓶、玻璃飲料瓶等等。除此之外,更換電視、冰箱和洗衣機還必須和專門的電器店或者收購商聯絡,並要支付一定的處理費用。大件的垃圾一年只能扔4件,超過的話,要付錢。看起來如此麻煩的事情,日本人卻樂此不疲。喝完一瓶可樂後,他們會洗淨飲料瓶,揭下外面的塑料包裝,把它扔到可回收的塑料垃圾袋中。瓶蓋屬於不可燃垃圾,而瓶子本身則要放入專門的塑料瓶回收箱。在檀有志博士入住的日中友好會館裡,專門有一間堆放垃圾的房間,排列著7個不同顏色的垃圾箱。更為麻煩的是扔垃圾。在日本,扔垃圾也有時刻表,每戶家庭的牆上都貼有兩張時刻表,一張是電車時刻表,另一張就是垃圾回收時間表。每週7天,回收垃圾的種類每天各不相同。居民需要在垃圾清運當天早晨8點前,把垃圾堆放到指定地,不能錯過時間,否則就要等下週。分類垃圾被專人回收後,會進行環保再利用。日本的免費公廁都提供免費衛生紙,在這些衛生紙上,也列印著一行小字:這些衛生紙都是利用回收的車票做成的。

  日本人對超市垃圾的處理也是值得學習的。以白色飯盒為例,人們在超市買了白色飯盒裝的東西回家後,不會隨手把飯盒扔掉,而是在使用後把飯盒再交回超市,由超市把飯盒統一返還給廠家進行再利用。目前日本一共有40個生產飯盒的工廠,其中8家工廠既生產飯盒,又回收飯盒。而這8家的生產量,佔到日本總飯盒生產量的90%。2008年,東京的垃圾年產量相比20年前減少了一半。同時,由於實行了嚴密的分類措施,現有的垃圾焚燒廠所燃燒的垃圾已經完全剔除了塑料等化學制品,大大降低了焚燒所造成的有毒氣體排放量。

  其他國家的經驗

  美國:

  垃圾分類深入生活

  被稱為垃圾生產大國的美國,垃圾分類逐漸深入公民的生活。政府為垃圾分類提供了各種便利的條件,除了在街道兩旁設立分類垃圾桶以外,每個社群都定期派專人負責清運各戶分類出的垃圾。在紐約,垃圾處理被稱為“垃圾管理”。只要在大街上走一趟,就可以看到馬路的兩旁,堆放著一些黑色或深褐色的垃圾集裝箱,上面寫著:垃圾管理公司。垃圾管理公司是一家全美聞名的垃圾收集和運輸公司。它的股票已經上市,且業績不俗。

  瑞典:

  垃圾分類成日常習慣

  在瑞典,家家戶戶都在廚房的水池下或抽屜中放置不同的垃圾收集容器,分別收集玻璃瓶、金屬、紙張、塑料和廚房垃圾等;每條街邊都設有不同分類的大垃圾箱,每家每戶附近都有一個垃圾回收中心,專門收集分類後的垃圾。一位瑞典家庭主婦說:“吃完飯後,我們把吃剩的食物放進食物垃圾紙袋。我通常在早晨騎車上班時,順便把紙袋扔進食物垃圾箱裡„„已經成為一種日常生活習慣。”

  德國:

  垃圾分類有百年曆史

  德國早在1904年就開始實施城市垃圾分類收集,至今已有100多年。通常情況下,每棟住宅樓都有3至4個垃圾箱,分別存放各種包裝物、不可回收垃圾、紙製品以及玻璃瓶。垃圾公司根據住宅樓的住戶密度,決定垃圾箱的大小,確定住戶需要繳納的垃圾處理費用。家電、電池、傢俱等垃圾則採取定點收集處理。德國學校的老師和父母們通過言傳身教培養孩子的垃圾分類意識。德國女孩斯特凡妮說:“基本上從懂事時開始,我就知道垃圾要分類。”

  此外,垃圾分類有利於社會和諧。黨的十八報告指出要建設生態文明社會,倡導垃圾分類、落實垃圾分類,這正是貫徹落實黨的精神的表現之一。在我國,因為要在某地區建造垃圾焚燒廠而引起居民與政府間產生矛盾的事情屢見不鮮。但其實只要我們按照垃圾分類的原則分類好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有關部分在處理垃圾方面將得到極大幫助,從而較好地採用環保的垃圾處理方法。垃圾處理好了,不再排放出有害氣體,不再汙染土地,不再影響水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將會變得更加美好。垃圾分類有助於實行可是續發展戰略,有利於保護我國以及世界環境。

  我們國家的資源自然資源總量大,總量多,但人均佔有量少,開發難度大。雖然我國生態環境惡化已經得到初步的遏制,但我國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人類從幾萬年來走到現在,從崇拜自然到征服自然再到利用自然,與自然關係不斷轉變,有巨大的成就,跟有著歷史慘痛的教訓,希望我們引以為戒,不要總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也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的環境會越來越好,人們生活也越來越快樂!行動起來吧,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讓我們做好垃圾分類;為了一份潔淨,讓我們合理投放垃圾。無論是在校園,還是在家裡,抑或是在公共場所,讓我們的舉手之勞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美德。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家園一定會更好,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文明、更進步!垃圾分類、低碳生活,關係你我,利國利民,給我們的子孫後代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張作相簡介及故事
關於家的名人名言
相關知識
初一上冊政治論文
初二上冊政治論文
初一上冊政治知識點歸納人教版
人教版初一上冊政治複習資料
人教版初一上冊政治期末複習提綱
初一上冊政治第五單元測試題
初一上冊政治選擇題
初一上冊政治問答題指導
初一上冊政治期末試卷及答案
初一上冊政治期末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