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故事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王羲之的書法在我國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他的字型受到了許多人的讚賞。那麼,關於王羲之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王羲之的故事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王羲之大約5歲的時候,就拜衛夫人為老師學習書法。他的書法進步很快,7歲的時候,便以寫字而在當地小有名氣了,很得前輩的喜愛和誇獎。

  王羲之在11歲的時候,就讀了大人才能讀懂的《筆說》。他按照《筆說》中所講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寫呀,練呀,簡直都入了迷。過了一段時間,看看自己寫的字,與以前寫的比較,果然有些變化。一天他的老師衛夫人後吃了一驚,對人說:“這孩子一定是看到書法祕訣了,我發現他近來的字,已達到成年人的水平了,照這樣發展下去,這孩子將來在書法方面的成就一定會淹沒我的名聲的。”

  王羲之並沒有因老師稱讚而沾沾自喜,驕傲自滿,他臨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有一次吃午飯,書童送來了他最愛吃的蒜泥和饃饃,幾次催他快吃,他仍然連頭也不抬,像沒聽見一樣,專心致志地看帖、寫字。飯都涼了,書童沒有辦法,只好去請王羲之的母親來勸他吃飯。母親來到書房,只見羲之手裡正拿著一塊沾了墨汁的饃饃往嘴裡送呢,弄得滿嘴烏黑。原來羲之在吃饃饃的時候,眼睛仍然看著字,腦子裡也在想這個字怎麼寫才好,結果錯把墨汁當蒜泥吃了。母親看到這情景,憋不住放聲笑了起來。王羲之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呢!聽到母親的笑聲他還說:“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

  王羲之堅持數十年如一日,勤學苦練,臨帖不輟,練就了很紮實的功夫,這為他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鋪平了道路。

  一代書聖王羲之的背後故事

  拜師

  王羲之七歲那年,拜女書法家衛鑠為師學習書法。王羲之臨摹衛書一直到十二歲,雖已不錯,但自己卻總是覺得不滿意。因常聽老師講歷代書法家勤學苦練的故事,使他對東漢“草聖”張芝的書法產生了欽羨之情,並決心以張芝的“臨池”故事來激勵自己。

  鈐拓

  為了練好書法,他每到一個地方,總是跋山涉水四下鈐拓歷代碑刻,積累了大量的書法資料。他在書房內,院子裡,大門邊甚至廁所的外面,都擺著凳子,安放好筆,墨,紙,硯,每想到一個結構好的字,就馬上寫到紙上。他在練字時,又凝眉苦思,以至廢寢忘食。

  墨池

  浙江省紹興市西街戒珠寺內有個墨池,傳說就是當年王羲之洗筆的地方。

  王羲之7歲練習書法,勤奮好學。17歲時他把父親祕藏的前代書法論著偷來閱讀,看熟了就練著寫,他每天坐在池子邊練字,送走黃昏,迎來黎明,寫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寫爛了多多少少的筆頭,每天練完字就在池水裡洗筆,天長日久竟將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這就是人們今天在紹興看到的傳說中的墨池。

  書成換白鵝

  王羲之認為養鵝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能從鵝的某些體態姿勢上領悟到書法執筆,運筆的道理。

  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兒子王獻之乘一葉扁舟遊歷紹興山水風光,船到縣禳村附近,只見岸邊有一群白鵝,搖搖擺擺的模樣,磨磨蹭蹭的形態。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覺對這群白鵝動了愛慕之情,便想把它買回家去。王羲之詢問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這群鵝賣給他。道士說:“倘若右軍大人想要,就請代我書寫一部道家養生修煉的《黃庭經》吧!”王羲之求鵝心切,欣然答應了道士提出的條件。這就是“王羲之書成換白鵝”的故事。

  坦腹東床

  二十歲時,有個太尉郗鑑派人到王導家去選女婿。當時,人們講究門第等級,門當戶對。王導的兒子和侄兒聽說太尉家將要來提親,紛紛喬裝打扮,希望被選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麼也沒聽到似的,躺在東邊的竹榻上一手吃燒餅,一手筆劃著衣服。來人回去後,把看到的情況稟報給郗太尉。當他知道東榻上還靠著一個不動聲色的王羲之時,不禁拍手讚歎道: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於是郗鑑便把女兒郗浚嫁給了王羲之。這故事便成了“東床”和“令坦”兩個典故。

  入木三分

  王羲之練字專心致志,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吃飯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結構,不斷地用手在身上劃字默寫,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次,他為人寫一塊匾在木板上寫了幾個字樣,送去叫人雕刻。刻工發現字的墨漬竟滲入木板裡面約有三分深。這就是成語“入木三分”的由來。

  於是人們常用“入木三分”的成語來形容書法筆力強勁,後來用它來比喻對事物見解、議論的深刻。

  作品《蘭亭集序》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書法,首推《蘭亭集序》。那是他中年時候的作品。

  東晉有一個風俗,在每年陰曆的三月三日,人們必須去河邊玩一玩,以消除不祥,這叫做“修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蘭亭的河邊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詩。

  作完了詩,大家把詩蒐集起來,合成一本《蘭亭集序》,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這時王羲之已醉了,他趁著酒意,拿起鼠須筆,在蠶繭紙上,揮起筆來。這篇序文,就是後來名震千古的《蘭亭集序》。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

  作者因當時興致高漲,寫得十分得意,據說後來再寫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稱之為“天下行書第一”。

  王羲之與心經

  “書聖”王羲之是東晉時人,唐太宗酷愛其字,於是玄奘取回真經後,按其意願翻譯漢文並取王羲之筆跡拼成。當時某些字難找、有一字千金之說。此《心經》筆力千鈞、筆勢連貫如一氣呵成;陰與陽,動與靜相輔相成;起承轉合間頓挫得宜,大開大合,氣度恢巨集。

  王羲之的相關故事

  王右軍的字

  王羲之是我國東晉時的大書法家。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華出眾,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薦他做官。他做過刺史,當過右軍將軍***人們也稱他王右軍***。

  王羲之從小喜愛寫字。據說平時走路的時候,也隨時用手指比劃著練字,日子一久,連衣服都劃破了。經過勤學苦練,王羲之的書法越來越有名。當時的人都把他寫的字當寶貝看待。

  據說有一次,王羲之到一個村子去。有個老婆婆拎了一籃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賣。那種竹扇很簡陋,沒有什麼裝飾,引不起過路人的興趣,看樣子賣不出去了 ,老婆婆十分著急。

  王羲之看到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說:“你這竹扇上沒畫沒字,當然賣不出去。我給你題上字,怎麼樣?”

  老婆婆不認識王羲之,見他這樣熱心,也就把竹扇交給他寫了。

  王羲之提起筆來,在每把扇面上龍飛鳳舞地寫了五個字,就還給老婆婆。老婆婆不識字,覺得他寫得很潦草,很不高興。

  王羲之安慰她說:“別急。你告訴買扇的人,說上面是王右軍寫的字”

  王羲之一離開,老婆婆就照他的話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軍的書法,都搶著買。一籮竹扇馬上就賣完了。

  鵝

  許多藝術家都有各自的愛好,有的愛種花,有的愛養鳥。但是王羲之卻有他特殊的癖好。不管哪裡有好鵝,他都有興趣去看,或者把它買回來玩賞。

  山陰地方有一個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給他寫一卷《道德經》。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輕易替人抄寫經書的。後來,他打聽到王羲之喜歡白鵝,就特地養了一批品種好的鵝。

  王羲之聽說道士家有好鵝,真的跑去。當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見到河裡有一群鵝在水面上悠閒地浮游著,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襯著高高的紅頂,實在逗人喜愛。

  王羲之在河邊看著看看,簡直捨不得離開,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這群鵝賣給他。

  那道士笑著說:“既然王公這樣喜愛,就用不到破費,我把這群鵝全部送您好了。不過我有一個要求,就是請您替我寫一卷經。”

  王羲之毫不猶豫地給道士抄寫了一卷經,那群鵝就被王羲之帶回去了。

  吃餃子

  一天,王羲之路過集市,見一家餃子鋪門口,人聲喧嚷,熱鬧非常。尤其是門旁的那兩幅對聯,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寫著“經此過不去,知味且常來”十個字,橫匾上寫的是“鴨兒餃子鋪”。但是字卻寫得呆板無力,缺少功夫。

  王羲之看罷,心中暗想:這樣的賴字,也配寫匾?又一琢磨:“經此過不去,知味且常來”。——好傢伙!這裡到底是什麼人的買賣,竟能如此誇口?

  走近一瞧,見鋪內有口開水大鍋,設在一道矮牆旁邊。包好的白麵餃子,

  好似一隻只白色的小鳥,一個接一個地越牆飛來,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滾沸的大鍋。一鍋下滿,不用招呼,“小鳥”就停飛了。等到這鍋餃子煮好,撈完,“小鳥”又排隊一樣飛來,準確無誤。

  王羲之十分驚奇,就順手掏出一些散碎銀兩,要了一大碗餃子,然後坐下。這時他才發現,餃子個個玲瓏精巧,好象浮水嬉戲的鴨兒,真是巧奪天工的奇貨!他用筷子將餃子夾起,慢慢地送到嘴邊,輕輕地咬了一口。頓時,清香撲鼻,鮮美滿口。不知不覺間,把那一大碗餃子,全吞到了肚裡。

  一頓飽餐之後,王羲之對自己說:這鴨兒餃子果然不錯!只是門口那副對聯的字寫得太差,與這美味餃子實在不能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機會為他們另寫一副對聯,也不辜負我來此一場——想到這裡,他便問店夥計:“請問店主人在哪裡?”

  店夥計用手指著矮牆說:“回相公,店主人就在牆後。”

  王羲之繞過矮牆,見一白髮老太婆坐在面板之前,一個人擀餃子皮,又包餃子餡,轉眼即成,動作麻利極了。更令人驚奇的是,包完之後,白髮老太婆便隨手將餃子向矮牆那邊拋去,鴨兒餃子便一個一個依次越牆而過。

  老人的高超技藝,使王羲之驚歎不止。他趕忙上前問道:“老人家,象您這深的功夫,多長時間才能練成?”老人答道:“不瞞你說,熟練需五十年,深熟需一生。”

  聽了這話,王羲之沉默了一會,好象在品嚐這句話的滋味。然後又問:“您的手藝這樣高超,為什麼門口的對子,不請人寫得好一點呢?”

  老人氣鼓鼓地說;“相公有所不知,並非老身不願意請,只是不好請啊!有的人寫字剛有了點名氣,就眼睛向上,哪裡肯為我們老百姓寫字。其實,照我看,他們寫字的功夫,還不如我這扔餃子的功夫深呢!”老人的活不一定是指王羲之,可是王羲之聽了,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羞愧難當。於是,他特意寫了一副對聯,恭恭敬敬地送給了這位老人。
 

關於王羲之的事蹟
古詩詞顏真卿字型欣賞
相關知識
國學故事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王羲之吃餃子故事
關於王羲之練字的故事介紹
關於王羲之教子的國學經典故事
書法家王羲之有哪些故事
王羲之書法典故介紹
王羲之勤奮的事例
王羲之書法的特點是什麼
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
王羲之一生的主要成就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