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太極拳的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侯氏太極拳,即武當趙堡承架三合一太極拳,是張三丰祖師所創太極拳的嫡傳正宗流派,繼承了張三丰祖師原風原貌的功架、打手、內功三合一傳統承架體系,具有完整的太極內功訓練方法和太極拳勁法,性命雙修,尤重內功和技擊實用之研究,可達養生延年和自衛防身的雙重目的。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侯氏太極拳的歷史傳承

  六百多年前,道家中出現了一位奇才張三丰,他是中華修煉之士的傑出代表,繼承了從遠古時期形成並不斷髮展的太極文化和思想,並有新的發明和創造,這就是太極拳。

  張三丰祖師之後,太極拳法和內丹修煉方法傳承至王宗嶽。王宗嶽從學後苦練不輟,經多年研悟,太極拳和內功修煉達爐火純青之境,著有太極拳經典《太極拳論》。明朝末,王宗嶽將張三丰太極拳傳給了河南省溫縣趙堡鎮人蔣發,從此,三豐祖師所創太極拳在河南溫縣趙堡鎮紮下了根,並祕傳了四百年。在這四百年中,太極拳在趙堡鎮代代祕傳,完整繼承了張三丰祖師的拳理、拳架和功法,故被稱為"承架太極拳"。傳承關係如下:

  張三丰

  ↓

  王宗嶽

  ↓

  蔣 發

  ↓

  邢喜懷

  ↓

  張初臣

  ↓

  陳敬伯

  ↓

  張宗禹

  ↓

  張 彥

  ↓

  張應昌

  ↓

  張敬芝

  ↓

  侯春秀

  三豐祖師所創的太極拳一直在民間祕傳了六百餘年而不為世人所知。自二十世紀中期,一代太極宗師侯春秀先師從河南溫縣趙堡鎮來到古城西安定居,開始將三豐祖師所創的太極拳向社會公開,培養了一大批弟子和學生,從而享譽太極拳界和武術界,稱為"武當趙堡侯氏承架三合一太極拳",簡稱"侯氏太極拳"。

  侯氏太極拳為當代著名太極拳大師侯春秀所傳。 侯春秀,字天順,河南溫縣趙堡鎮人,生於1904年。侯春秀先師生長於清末到民國的戰亂年代,從小目睹社會的黑暗與人民生活的困苦,決心習武,強身健體,防身禦敵。十七歲時拜太極拳宗師張敬芝為師,學習武當傳統承架三合一太極拳,在學藝期間,他起早貪黑,勤學苦練,細心揣摩,反覆實踐,為他以後的太極拳修煉打下了深厚的基礎。侯春秀先師尊師重道,敬師如父,在張敬芝老師年事日高時,朝夕陪伴,精心伺候,深得張敬芝老師的感動與器重,張敬芝老師將武當承架太極拳之祕訣全盤托出,祕授於侯春秀先師,侯春秀先師後來繼承了師業,發揚發大,最終成為太極拳一代宗師。

  張敬芝老師逝世之後,侯春秀先師即使在生活非常艱辛的環境中,也勤練不綴,在拳技功夫造詣上已達出神入化、爐火純青之上乘境界。來西安定居後,與各門派武林同道切磋武功,其為人和拳技深得武林人士的推崇與敬重,從而奠定了在太極拳界泰山北斗的崇高地位。
 

  侯氏太極拳的特點

  侯氏太極拳完整和系統地保留著張三丰祖師所創太極拳的原態,最具武當內家傳統特色,其技擊實戰特點是:剛柔相濟,含而不露,輕靈圓活,上下相隨,隨曲就伸,後發先至。順勢借力,巧擒妙拿,冷挒彈發,以寡御眾,令犯者應手即僕。在打手技法上,具有完整的太極拳勁法和哼哈二氣凌空勁無形彈放的上乘技擊功夫,是武當傳統正宗絕技。

  1.集中國武術精華之大成

  張三丰祖師在繼承少林武功及諸家門派的特長優點基礎上,在總結幾千年中國武功精華的前提下,將易經、太極、陰陽和洗髓經思想與武術進行整合,集前人武功之大成而創造出更高水平的新一代拳術--太極拳。三豐祖師所創太極拳在六百年來的傳承中,一直不示於人前,保持著祕傳狀態,其被視為"金不換",歷代繼承人在自家院內或屋內祕練。

  2."急毒不覺"的實戰狀態

  ***1***急:急者快也,"迅若閃電,快若疾雷",令敵措手不及,無法防範。

  ***2***毒:太極拳技擊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克敵致勝,戰勝對手,因此,其潛在規則即在於簡單、方便、快速地戰勝敵人,瞬間制敵,特別在生死搏擊中,一招制敵,令敵死、傷、殘。當然,今天我們學練太極拳,主要為了健身防身,但在與歹徒搏擊中,仍不失為一種高水平的自我防衛手段。

  ***3***不覺:不覺者,令對方不知也。"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在對方完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將對方引入陷阱,令對方勢背而瞬間落空,拔根而騰空飛出丈外。

  3."騰、截、空、放"的戰術運用

  "騰、截、空、放"為侯氏太極拳的總體戰術運用,充分體現了武當派功夫的內功心法。

  騰者,乃技擊迎敵變化之道,它體現為全身起伏之騰落變化,利用這種騰落變化,使對方落敗。

  截者,截住對方來勁也。令對方無法施展功力拳腳而終以失敗告終,有了此法,任憑對方如何出手出拳出腳均被截死。

  空者,令對方攻擊勁力突然全部落空,被連根拔起,迭出丈外。

  4."套封叉閉,刁拿鎖釦"的獨特擒拿手段

  套者是將對方套住,或讓對方進入我之圈套;封者封住對方迴路與退路,讓對方無路可走;叉者以手臂或腿腳叉住對方,令其無法運動;閉者封鎖對方一切路徑,唯有束手就擒。刁者在雙方快速運動中,一下子要刁住其手腕;拿者隨時以手拿住對方的手指、手掌、手腕、肘彎之處;鎖者猶如一把鐵鎖將對方身體之某一部分鎖住;扣者反其關節,令對方關節疼痛而跌倒在地。

  侯氏太極拳不僅要求擅於鎖拿對方,瞬間制敵,同時要求能化解對方的一切擒拿與進攻手法,更重要的是在化解對方擒拿攻擊的同時,將對方反擒拿,反鎖住,使對方在進攻中陷於失敗。

  5."只進不退,打虛中實"的進攻方略

  "只進不退"是侯氏太極拳實戰搏擊的一個重要特點,大凡世間各類武功搏擊,有攻有守,有進有退,而侯氏太極拳卻獨以其"只進不退"而與眾不同,乍一看,似乎不合情理,其實這才體現了高水平的搏擊手段。為何只進不退?因為侯氏太極拳能於瞬間化解敵人的所有攻擊,同時令對方最凌厲的攻勢演變為對方的最大威脅,對方越凶猛,越用力,則反擊力越大,對彼之損害也越大。搏擊到了這種境界,已無所謂"打",無所謂"化"了,"打即是化","化即是打","連化帶打,化中帶打"。這種化打合一的打法,必定不用後退,而只管向前,令敵應手即僕。

  "打虛中實"之要訣在於"打不準不打,打不狠不打,打不死不打"。這裡的"死"字,其意在於敵我搏擊時,我所感覺到的敵方無法化開的阻滯點,亦即死點。雙方交手時要以聽勁為先導,在令敵方不覺中找到打擊處,能處處控制對方,使其死點無法化解,正如歌訣曰:"對準發落點,捶捶不落空",其發落點,即死點。

  6."剛柔相濟,鬆靜互根"的勁道變化

  世界上存在著兩種互不可分而又互相對抗的力,即陰與陽之對立,陰陽對立統一之變化發展構成世界萬事萬物及其變化發展的根本規律。太極拳以易經的太極陰陽變化之道為其理論基礎,體現了中國古代博大精深的太極思想。在侯氏太極拳中,要求動靜、剛柔、鬆靜、虛實同時兼備,處處符合太極陰陽之道。要陰不離陽,陽不離陰,相互聯結,相互作用,相互貫通,相互滲透,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練拳者,在練太極內功勁道時,尤要以剛柔、鬆靜為其主旨,首先要達到剛柔、鬆靜兼備的感受,其次要達到剛柔摩蕩,動靜相宜的懂勁地步,最後達

  到陰陽無蹤可尋的神明階段。

  7."上中下三盤祕法"的太極實戰訣竅

  武當傳統三合一太極拳在六百年的歷史發展中,自張三丰祖師及後來歷代宗師們的不斷完善與發展,在實戰功夫上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完整體系,其理論與技巧充分體現了太極功夫的上乘境界,主要內容即"上中下三盤祕法"。

  ***1***上盤祕法:掤、捋、擠、按、採、挒、肘、靠、攥、扣、鎖、撅、疊、挫、扯、擲。

  ***2***中盤祕法:起、落、進、退、騰、閃、圓、轉、含、拔、通、挺、環、管、吞、吐。

  ***3***下盤祕法:纏、跪、挑、撩、劈、壁、掛、蹬、勾、掰、截、點、繃、跐、滾、卷。

  8."哼哈二氣,凌空彈放"的上乘境界

  哼字在練拳時可使氣沉丹田,內氣穩固,在實戰時可爆發向下的力量;哈字在練拳時可使內力向外,在實戰時可爆發突然的驚炸之力。哼哈二氣其實不用真的發出聲音,其本質是一種內在功夫感受,當然如果真的喊出聲音,亦未不可,效果一樣,但太極者,乃武當之內功,只要存乎一心之意念即可,故而無論練拳還是實戰,均不必喊出聲音,只要意念感覺到位即可,也不必過於濃烈勇猛,只要有感即可,長期訓練,可練成太極內功之驚炸爆發力。

  9.博大精深的太極養生功

  就養生功法來說,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共有六大功法,分別為"無極站樁功","太極無梢功","太極圓樁功","太極內力功","太極無為功"以及"太極內丹功",可令修煉者後天返先天,修補五勞七傷之病灶;老樹接嫩枝,直達益壽延年之根本。

  10.特點總論

  虛領頂勁,沉肩墜肘;鬆腰落胯,卷尾斂臀。

  勁聚腰間,後突命門;對拉拔長,進有後撐。

  氣沉丹田,迴圈周天,意氣運轉,鼓盪無間。

  含胸拔背,氣貫周身;寓於無形,保健防身。

  以意承先,因循為用,順勢借力,四兩拔千。

  意領身隨,處處皆靈;剛柔相濟,旋轉乾坤。

  起落進退,騰閃圓轉;以防為攻,防中寓擊。

  分筋挫骨,節拿抓閉;分寸毫釐,火候對準。

  冷脆快狠,抖接入榫;動知往返,折迭寓中。

  太極上乘,哼哈凌空;以道修行,承架傳統。

  侯氏太極拳以意承先,形鬆意緊,心到意到,意到勁到,極柔軟而極堅剛,後發而先至,全身無處不太極,人不知我,我獨知人,隨心所欲,深不可測。侯氏傳承武當傳統三合一太極拳的技術內涵達到了中國修煉技術的上乘境界,是中國太極文化中獨樹一幟、熠熠生輝的文化瑰寶。

  侯氏太極拳的傳承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侯春秀先師打破過去祕而不傳的門規,面向社會公開教拳,三十多年不辭勞苦,社會各界學者逾千人,受惠者無數,為傳播太極拳做出了重大貢獻。侯春秀先師的主要傳人有侯轉運、侯戰國、侯玉娥、王喜元、黃江天、張玉亮、劉會峙、徐效昌、嶽劍峰、廖振翔、李宗有、林泉寶、張長林、張順林、裴國強、王德信、邱保平、劉曉凱、趙策等人。為紀念侯春秀先師將隱祕在民間六百多年的三豐祖師所創太極拳向社會公開傳授這一偉大功績,大家將侯春秀老師所傳承的武當趙堡承架三合一太極拳稱為"侯氏承架太極拳",簡稱"侯氏太極拳"。

  第一代:侯春秀

  第二代:侯轉運、侯戰國、侯玉娥、王喜元、黃江天、張玉亮、劉會峙、徐效昌、

  嶽劍峰、李宗有、袁加彬、趙 策、劉曉凱、王天才、王德信、羅及午、邱保平、

  林泉寶、張長林、張順林、裴國強、王鵬

  第三代:

  ***侯轉運弟子***艾光明、吳江、張昱東、侯憲君、付賓、陳慶悅、張佔永、吳星、嚴秋林、陳小悟、高鎖勤、曾曉蘭、朱小利、馬朝中、薛益民、李剛、黃清峰、張金國、柴海生、劉鬆普、張伯友、張豐光、郭東昇、紀凡、劉靈、王敬愛、王京海、胡樹功、崔守峰、劉駑、楊剛、董軍衛、穆明建、曹彬、楊銳

  ***侯戰國弟子***侯鑫、侯亞東、李春茂、李巨集、楊道紅、吳景文、穆偉、張珂耀、王繼周、劉少恆、李峰***學生有:宮青鋒、陳洛鋒、劉彥巨集、陳鋒、任建陽***

  ***黃江天弟子***黃國兢、黃國渡、劉鴻義、趙水平、雷濟民、李巍、史昆靈、高國洲、袁軍建、貟鳳娥、楊玉琦

  ***劉會峙弟子***李萬斌、趙劍英、楊智春、房英武、龐泳、田志昌、胡元奎、吳江、張弘帆、薛蘭剛、蔣衛東

  ***嶽劍峰弟子***孟文虎、趙千民、謝繼耀、柴東生、柴海生、李耀武、宋衛國、朱巨集、劉發紅、常智英、張高峰、王波、員澤亮、周建兵、範民慶

  ***袁加彬弟子***羅品文 馮伯奎 張洪 王道剛 鄭學高 馬棟軍 賈玉英 曹曉平 程建平 李天雲 何勇 陳茂 林培峰 樑俊德 古海嘯 黃文彬 趙品源 胡江華 彭紅 袁秋蓉 餘家蓉 葉通才 陳士傑

  ***張長林、張順林弟子***來小平、潘金龍、鄒選鋒、王斐、程惠安、宋小建、邱健、董紹宗、陳立、燕新旗、奧偉平

  ***林泉寶弟子***孫芳青、舒興勇、胡升芳、靳淼、王莉、陸晏、沈立群、沈曉東、劉德軍、徐燎宇、袁維暉、郎慶波、陳昌樂、賀曙光、陳波、李福興、林喆、潘曉群、駱華、丁國華、秦寵、鄒錦熠、黃胱亮、傅華、包照日格圖、柳高明、石冢晃、達尼爾

  侯氏太極拳的繼承和發揚

  今天,為能夠造福於更多的百姓,為使各界人士都能因習練侯氏太極拳而具有健康的體魄,並由此能夠更深切地體會並應用博大精深的中華太極文化,中國侯氏太極拳會特向社會各界推廣普及侯氏太極拳,以繼承張三丰祖師、王宗嶽、張敬芝、侯春秀等歷代先師的傳承,使太極拳在中國和世界上得到更大的發揚和傳播。

傳統陳式太極拳的優勢
武當趙堡承架太極拳傳統七十五式訣的介紹
相關知識
侯氏太極拳的簡介
董氏太極拳的簡介
吳式太極拳的簡介
武當雲房太極拳的簡介
武當密傳太極拳的簡介
忽雷架太極拳的簡介
趙式太極拳的簡介
宋式太極拳的簡介
太極拳的簡介
楊露禪太極拳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