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城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城牆,作為歷史的文物,如今古城牆成為歷史文化名城旅遊參觀的重要景觀景點。下面小編帶你中國的十大古城牆。

  1、陝西省西安市城牆

  是明朝洪武三年到洪武十一年,在唐代和元代城牆基礎上擴建的。平面呈長方形,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周長約13.7公里。城牆外有寬20米、深10米的護城河。牆面用青磚包砌,厚重堅實,東西南北四面均開設城門。城門上建有城樓、箭樓、閘樓、巍峨凌空,氣勢巨集偉。城樓與箭樓之間有甕城。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樓。這是我國現存唯一完整的古代大型城垣,現已將城牆闢為環城公園。

  2、南京城牆

  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年,建成於明洪武十九年。城牆內側周長33公里,現存21公里,高14----18米,上寬8----12米,磚石結構。有13座城門,現存4座。城牆與水道相通處設有水門、水閘或涵洞。城牆上建有垛口13616個。南京城牆的規模,堪稱世界第一。

  3、開封城牆

  開封歷史上最早的城牆,是建築在2300多年前的戰國魏都大梁城。與今城牆部分重合,稍偏西北。公元前365年,魏惠王為了實現控制中原之目的,把都城由安邑遷於此地,並修築了一座大梁城。如今的開封城牆始建於唐代。

  唐建中二年,時任永平軍節度使兼汴州刺史的李勉重築南北朝時的汴州城,是如今開封城牆歷史的開始。據《北道勘誤志》等文獻載,擴建後的汴州城周圍達20裡155步,有城門7座,把汴河圈入了城內。這次重筑後的汴州城,實際上已奠定了今日開封城牆的基礎。

  1997年,開封市動員社會各界人士,群策群力,修復古城牆。在短短的幾個月裡,共募集100多萬元。不到1年,其標誌性工程——大梁門便巍然屹立在城牆的西端。在以後的時間內,市政府又多方籌資,修復了安遠門和新門。按照文物保護部門的規劃,將逐步修復剩下的幾座城門。等修復完畢,開封城牆將以更加完美的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

  4、襄陽城牆

  位於湖北小襄陽縣。原城牆在元末被毀,現城牆為明初重建。城高8米,周長6公里,四面六門,四角都有角樓。登小北門城樓可北眺漢水南望峴山,憑弔古戰場。四面六門,四角都有角樓。登小北門城樓可北眺漢水南望峴山,憑弔古戰場。因其城牆堅固、城高池深、易守難攻、固若金湯,素有“鐵打的襄陽”之美稱。

  襄陽城現有中國古代最寬的護城河,被人們譽為“城湖”。除現存城牆為明代初年磚築城牆外,尚存長門及甕城、大北門及甕城和小北門及城樓,是中國幾座儲存較為完好的古城牆之一。

  5、大同古城牆

  大同古城牆是明洪武二十五年在北魏平城的故城牆舊土城上增築而成。大同是華北重鎮,因此城牆修建得高大雄偉、堅固險峻,1949年大同之所以和平解放,和城牆的堅固險峻有著很大的關係,因此大同城牆在全國頗有名氣。大同城牆的總周長為7270.7米,整個城池的形制為東西略長的矩形城池。牆體以“三合土”夯填,牆表包以城磚,高約14米,比西安城牆還高2米,最寬處約為16.6米,比南京城牆最寬處還寬6.6米。

  6、荊州城牆

  即湖北省荊州古城城牆,據傳為三國時關羽守荊州時所築。原為土城牆,南宋改建為磚牆。現城牆為清順治三年所重建。城牆整體形狀呈不規則橢圓形,城牆高8.83米,底部寬10米,周長11.3公里,底部為大條石、糯米石灰漿灌縫堆砌而成,城牆、城門、堞垛等,現在都儲存較好,古色古香,呈游龍之勢。

  7、正定古城牆

  正定城始建於北周,初為石築。唐寶應元年因滹沱河溢水灌城,城日以圮,進行拓建。明正統十四年,擴建為周長二十四里,高三丈二隻,上寬二丈的土城。隆慶五年真定知縣顧授始將土城改為磚城,後任知縣周應中申動府庫銀六萬餘兩,徵用真定府轄各縣民夫,分段興工,於萬曆四年竣工。四城門東曰迎旭,南曰長樂,西曰鎮遠***微博***,北曰永安,並均附有月城和甕城。後世重修或改建也均是在此基礎上進行。在預防水患和軍事防衛上起了重要作用。由於歷史的原因和近年城鎮建設的發展,正定城除現存城門外、已多為土城。東城門已埋於國防工事之下,南門存裡城門和甕城門,西存裡城門、甕城門、北存裡城門及月城門。正定城牆於1993年7月15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同城牆的一個特別之處是,它的外輪廓並未採用通常的平直做法,而是像齒輪一樣,凸凹相間排列有序。凸出的部分為城牆墩子,共五十二個。另一個特別之處是,在南城牆的東部,建有“雁塔”一座,俗稱嘹望塔。這在我國城牆建設史上也是僅見的。

  8、平遙城牆

  建於明洪武三年,位於山西省平遙縣。周長6公里,高8----10米,底寬8----12米,頂寬3----6米,牆身素土夯築,外壁城磚,白灰包砌。環城闢城門6道,門外築甕城。平遙城牆馬面多,造型美觀,防禦設施齊備,為中國曆代築城之僅有,並以築城手法古拙著稱於世。現北、東、南三面城牆及東西隅的魁星樓,經修整而更加完好。

  9、曲阜古城牆

  明故城是曲阜歷史上最有代表的城池,始建於明正德八年,是為護衛孔廟而建。城牆高約9米,周長約4.8公里,城區面積約1.41平方公里。明故城內有孔廟、孔府等幾十處文物古蹟。20世紀70年代末,明故城城牆被拆除。

  2002年3月,作為山東省7個優先發展專案之一的曲阜明故城開工建設,新城長5300米,牆高6米,工程投資三千萬人民幣,目前仍在施工中。曲阜新城共有十二個城門,二十五個門洞,其中正南門、北門和正在施工中的鼓樓南街城門上建有門樓,倉巷、東南馬道東首和顏廟街東首的城門是單孔城門,人民醫院西邊城門為雙孔城門,餘者全為三孔城門。這已經完全不是“明城”意義裡的明城,新城在設計城門的時候,考慮到作為著名旅遊城市,人多車多。傳統明城的五個城門顯然已無法滿足需要,況且新城內尚有很多老居民居住,他們已經習慣於通過架設在附近護城河上的石橋走出城外。現在這種連線新城牆內外的大小橋樑已增至14座,大大方便了居民的出行。

  10、肇慶古城牆

  市區舊城區,周長2800米。據史料記載,肇慶始為土城牆,宋政和三年將土城擴大,並築為磚城。該城牆歷史上雖然歷盡滄桑也經過20多次修葺,但城牆和城門位置未改。宋代始建的城牆至今仍然儲存完整,全國罕見。宋代的城牆開四門:東曰宋崇、西曰鎮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城門之上各有城門樓1座,四門之外有甕城,城牆四角各有角樓1座,城外還有護城河。明成化五年,知府李璲增厚了部分城牆,並親自題書四門石匾額,改東門曰慶雲、西門曰景星、南門曰南薰、北門曰朝天。民國十三年至十五年,城牆上的城門樓、角樓、雉堞、甕城被全部拆毀,用以填塞城門和護城河以利交通,使城牆遭到極大的破壞。1987年至於996年間,肇慶市人民政府為保護名城的標誌性建築,發展旅遊事業,曾多次撥專款搶修北段城牆,本著"整舊如舊"、"恢復原貌"的修繕原則,恢復了"朝天門"、墩臺和雉堞,並重建了披雲樓,使肇慶古城牆得以重現,肇慶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得以再度輝煌。

世界最大的大型犬
十大最奇特的動物眼睛
相關知識
中國最大的城牆
中國最長的城牆
中國最大的城市
中國最長的城牆英文
中國最長的城牆是什麼意思
當今中國最大的城市
當今中國最大的城市
中國最大的大學城是哪個
中國最大的人口城市排名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島中國最大的島分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