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口才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呢?我會這樣說,你說口才有多重要它就有多重要。也許你會說你是不是有一點言過其實呢?其實不是。古代有一位文藝理論家叫劉勰,他有兩句名言:“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對不對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希望能幫到你。

  一、培養自信,訓練學生從“不敢說”到“敢說”

  對於大多數大學生來說,要提升口才水平,首先要克服膽怯,培養口語表達的自信,努力使自己從“不敢說”到“敢說”。口才的好壞並不是遺傳的,每個人出生的那一刻,你能說誰的口才好?誰的口才不好?對於大學生來說,要克服膽怯,首先必須打破心魔,實現心理突破。剛開始當眾講話的時候,可能會因為緊張說不好感覺丟面子,越是害怕丟面子就越不敢說,越不敢說就越說不好,於是進入了一個惡性迴圈的境況。克服膽怯和恐懼的方法很多,這裡提供兩個方法供借鑑:一是多上臺,多鍛鍊,讓當著很多人說話成為一種習以為常的事情,自然就不會害怕了。二是每次說話之前儘可能做好充分的準備,或者選擇自己最熟悉最專長的內容說,這樣有備而說往往膽怯的感覺就會降低很多。當然除此之外,身邊的人尤其是老師和同學要給這些同學提供一個寬鬆的說話環境,要多鼓勵,努力發現這些同學的進步和優點進行適時適度的誇獎。

  二、積累素材,訓練大學生由“無話說”變成“有話說”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口才也是一樣的,即使克服了膽怯的心理,做到了“敢說”,但是要想口才好,還必須做到“言之有物”,說出有意義的、令人信服的、別人想聽的內容。口才素材的積累和知識的積累一樣,主要有兩種方式:直接知識和間接知識。直接知識主要是通過自己的生活社會實踐獲取的,間接知識主要是通過讀書看報或者與別人交流獲取的。語言是以生活為內容的,有了豐富的生活內容和實踐經驗,談話的內容自然也就會比較豐富。直接知識對於每個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受時間、精力等客觀條件所限,僅僅靠自己的親身生活體驗能夠獲取的知識是很少的,人們更多的知識都是來自於書本報刊或者別人的經驗,這些都屬於間接知識。大學生因為還沒有真正步入社會,生活社會實踐經歷相對欠缺,因此更不能忽視間接知識的積累。比如在看書或者讀報的時候,把好的語句、好的故事和好的文章記住或者剪貼下來,在與別人交流的時候,把他們說的有哲理的話、有借鑑意義的經歷和有價值的生活知識或者專業知識記下來通過兩個方面有意識地積累,久而久之,談話的素材就會越來越多,口才也就會越來越好,說話中的知識性、條理性、思想性、幽默性也會隨之豐富。

  三、掌握技巧,訓練學生從“不善說”到“善說”

  做到了“敢說”,又做到了“有話說”,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怎麼能把話說好,也就是說話技巧了。說話技巧的鍛鍊主要從如下三方面著手:一是有聲語言的訓練。有聲語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憑藉語言傳遞資訊、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一種言語形式,它是最直接、最普遍、最常用的基本語體。有聲語言主要包括規範的普通話和科學的發聲技巧。說好標準的普通話,這是現代口才的一個基本要求;科學的發聲技巧包括語音、語調、語氣、語速、停頓等,它可以讓我們的有聲語言更加豐富、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二是態勢語言訓練。態勢語言也被稱作“無聲語言”、“體態語言”等,它在交際中主要對有聲語言起輔助作用,主要通過身體形態、手勢動作、眼神表情等來表達。作為有聲語言的一種輔助形式,在具體表達中它不但可以增加有聲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甚至可以部分代替有聲言或表達有聲語言難以表達的感情和態度。三是傾聽技巧訓練。說話本質上是一種交流,交流必定涉及說和聽雙方,說的目的是讓對方聽得懂、聽得樂,願意聽、喜歡聽。從這層意義上來說,交流的質量不但取決於說,更取決於聽。會傾聽、善傾聽的人知道什麼時候該專心地靜靜地聽,知道什麼時候該點頭表示贊同,知道什麼時候該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表明自己在認真思考對方的話。在傾聽中瞭解了對方的思想和觀點,說的時候才會更加有的放矢;在傾聽中滿足了對方表達和渴望讚賞的慾望,對方才會給你更多說的空間。掌握了口才訓練的思路和方法,就能夠事半功倍。口才的訓練貴在持之以恆,想一蹴而就把口才練好的想法是不現實的。具體來說,只要遵循以上思路和方法,訓練的載體隨處可見,課堂積極發言、朗讀、聊天、講故事、話題討論、演講、辯論、面試模擬等等,都是非常有效的訓練方法。


口才練習的九個階段
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口才
相關知識
口才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口才教育的意義有哪些
世界人口日的意義是什麼
中國教師節成立的意義是什麼
體育鍛煉的意義是什麼
體育鍛煉的意義是什麼
工藝美術創新思維教育的關鍵是什麼
三級安全教育的內容是什麼_企業三級安全教育規定內容
辯論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香港迴歸的意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