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端州古城牆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端州古城牆位於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宋城一路,始建於宋代。該城牆是廣東現存較完整的古城牆之一,為研究古代城牆建制提供了寶貴實物資料。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肇慶端州古城牆,希望能幫到你。

  

  端州古城牆呈長方形,周長280.2米,制高點在城北披雲樓。目前城牆高出地面10米,城牆兩側由磚砌成,中間夯土,外圍共有28個城垛,城磚規格達40多個品種,是歷史上曾多次修葺的見證。

  肇慶端州古城牆的歷史

  當年廣西壯族首領儂智高反宋,端州太守丁寶臣因無城牆防守,棄城而逃。儂智高失敗後,官府於公元1053年始築土城牆,至明末共修城牆十一次。清代又修葺了九次。新中國成立後歷年都重視維修城牆,在江濱堤路建成之前,城牆起著防洪的作用,目前城牆基本完好。

  建築城牆壁的起因,是廣西壯族首領儂智高反宋,連攻下邕***今南寧***,封***今封開***、康***今德慶***等州,端州太守丁寶臣因無城牆壁防守,棄城而逃。儂智高失敗後,於公元1053年始築土城牆。政和三年***公元1113***郡守鄭義將土城牆擴大,築為磚城,開四門:東曰宋崇,西曰鎮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首次修葺,東門改稱“正東”,西門改稱“景星”。明成化年間至明末,共修城牆十一次,其中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知府李王遂加大部分城牆厚度,並刻制四門的石匾額,

  改了東門和南門的稱謂,自此,東門曰慶雲,西門曰景星,南門曰南薰,北門仍曰朝天。清代修葺九次,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修葺後,至民國十三年到十五年這三年內,卻將城門樓、雉角樓、月城、炮臺、文昌閣拆除,城牆除披雲地段外,其餘全部拆低了約7市尺、並填塞四城門,改成馬路斜坡。新中國成立後,歷年都重視維修。
 

太原動物園遊玩攻略
2015五一惠東自駕遊攻略
相關知識
肇慶端州古城牆介紹
最新的湖北荊州古城牆導遊詞範文
廣州明代古城牆自駕遊攻略
湖北荊州古城導遊詞
最新的山西平遙古城牆導遊詞範文
最新的陝西西安古城牆導遊詞範文
青州古城遊記感悟隨筆日誌
乾州古城旅遊攻略
潮州古城的風水怎麼樣
福州古城的風水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