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伯陽的歷史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1日

  魏伯陽,東漢著名的煉丹理論家,被世界公認為留有著作的一位最早的煉丹家,也是各種各樣。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

  魏伯陽修真潛默,養志虛無,博瞻文詞,精通緯候,恬淡守素,惟道是從。視軒冕,如秕糠。乃從陰長生得受金丹大道,後與弟子三人入山煉神丹。丹成,知弟子中有守道未篤者,乃以丹喂白犬,白犬暫死,自己也服丹暫死,以試弟子,獨有一虞姓弟子說:“吾師非凡人也,服丹而死,將無有意耶”,也服丹暫死,餘二弟子不肯服食而出山去。二人去後,魏伯陽即起,將所服丹納死弟子及白犬口中,都活了過來,一起仙去。因逢人入山伐木,乃作書與鄉里,寄謝二弟子,二人方乃懊悔不已。

  魏伯陽生活在東漢大興讖緯之風的京畿之地,又是黃老道從東漢宮廷信仰轉入民間信仰的特殊歷史時期,大約從漢安帝到漢桓帝***公元107——167年***這一時期及其前後。

  魏伯陽出身於高門望族,自幼受過正統的儒學教育,他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蒙受著讖緯神學思想的儒家經典;

  也接受了流傳民間的黃老道的黃老宗教觀點,更接受了民間流傳的神仙丹術思想,因此,他不願做官,酷愛道術,到處尋師訪友,求術問道。據說,他曾雲遊到長白山,遇到了一位道行高深的真人,傳授給他合煉神丹的祕訣,他得到了丹書《龍虎經》潛行鑽研,深得其妙。

  魏伯陽回到洛陽以後,就隱居山林,修真養性。經過多年養煉,功成圓滿。由於他的學識淵博,百家皆通,尤其對大易、黃老、爐丹學說,更是精益求精。他在繼承古代《龍虎經》煉丹的基礎上,親自反覆實踐,融會貫通,達到了當時煉丹水平的最高峰。

  魏伯陽在煉製神丹的時候,帶了三個弟子。大丹煉成後,魏伯陽看到其中有兩個弟子用心不誠,就心生一計來考驗他們。他先拿出一粒丹藥餵了白狗,白狗吃了就立即倒地而死。弟子們面面相覷,隨即又把目光不約而同的集中到師傅魏伯陽身上。魏伯陽看著他們微微一笑,就拿出一粒丹藥呑服而下,接著倒地而死。另一位弟子深知師傅不會是騙人,也呑服一粒,就地倒下而死。另兩位弟子,暗自慶幸,沒有服用丹藥,也不斂葬師傅師兄的遺體,就捲起包裹下山而去。二人走後,魏伯陽方才起身,重新拿出真正的丹藥,給弟子和白狗服下,於是一同成仙而去。

  魏伯陽一行,在山路上飄然而行,遇到一位打柴樵夫,就託他捎信給故鄉的親友,一時傳遍鄉鄰。原來出走的那兩位弟子,後來見到了魏伯陽的這封信,卻捶胸跺足,真是後悔不迭。這是一個流傳下來的傳說。

  魏伯陽煉製的神丹究竟是用什麼原料、怎麼煉製成的呢?他沒有祕而不宣,而誠懇地告訴後人:

  煉丹的基本程式是,先將八石合成“六一泥”;用1/3水銀,2/3鉛放在鐵器內加熱,製成“玄黃”;用赤土作釜,內外塗上三分厚的六一泥,晒十日,讓其裡外乾透,叫赤土釜,其容量有八升至一斗。把丹砂放入釜中,用六一泥封固,用馬糞、糠作燃料,燒三十六日經三次大變,就煉成了“金液還丹”。這就是魏伯陽在《周易參同契》一書中所介紹的大體情況。

  篇二

  魏伯陽早年在長白山雲遊時,獲古人所撰《龍虎經》;又在往來京都洛陽和故鄉密縣之間,得到《三十六水法》、《太清金液神丹經》、《黃帝九鼎神丹經》等“火記六百篇”,這些丹經是古人煉丹經驗的結集,是古人在人類人體生命科學研究方面的智慧結晶,是東漢時代自然科學尤其是化學、冶煉學發展的里程碑。魏伯陽接受了古人和當時人的煉丹理論之後,開始了實驗養煉,又經歷了相當長的、無數次的反覆實踐,獲得了真實的經驗。

  魏伯陽面對自己的煉丹成果,產生了極度矛盾的思想:這些成果完全公之於世,不法之徒會藉此欺世盜利,自己將受到天的譴責;這些經驗完全是祕而不宣吧,那無疑會失傳,將是終生十分遺憾的事。有違良知。就這樣,在想寫而又不完全寫明、想傳而不洩露天機的思想矛盾狀態下,用自己高深的文學修養,精湛的文字表達能力,將他的研究成果公之於世了,這就是今天流傳的丹經之祖《周易參同契》,被後世尊為“萬古丹經王”。

  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是仿照東漢出現的緯書之名《易緯參同契》。“周易”本為書名,“周”是指周代,“易”是取變化多端之義,表示《周易》的特點。“參”是古文“三”字,“同”是相通的意思,“契”是“書”的意思。“參同契”是三道公同的經典。三道即是大易、黃老與爐火。

  魏伯陽寫成《周易參同契》以後,先後祕密地傳授給兩個人,一個是青州的徐從事,一個是洛陽市長淳于叔通。徐從事的名字己不可考,“從事”可能是官職名。他是《周易參同契》的第一位註釋者,由於不願揚名顯姓,因此在註釋本上也隱去了自己的姓名。淳于叔通名斟,叔通是他的名字。他愛好道術,擅長占卜。漢桓帝的時候,曾擔任過節徐州縣令、洛陽市長等職,後來棄官歸隱,養性修真去了。《周易參同契》就是通過他們兩人而流傳下來的。

  晉代葛洪的《抱朴子內篇·遐覽》提到的《魏伯陽內篇》是否《周易參同契》的異名?不得而知。至唐代,《周易參同契》始有著錄和註疏。五代時蜀地的彭曉,南宋的朱熹,都有注本傳世。此後注家蠭起,引起學者重視。不過,都是從丹學角度去研究的。

  1932年,廣州中山大學化學系教授吳魯強將《周易參同契》譯成英文,引起世界學術界重視,蘇聯的《蘇聯大百科全書》和《普通化學教程》都對此書作了介紹;英國李約瑟博士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五卷第三部分專題探討《周易參同契》的科學內容,更引起國外學術界的注目。

  此後,“出口轉內銷”,《周易參同契》才引起中國大陸科技界、宗教界、氣功界、哲學界的廣泛注意,“萬古丹經王”才被傳播開來。

  篇三

  據《神仙傳》說,魏伯陽曾帶領三個弟子入山煉神丹。

  他知道兩個弟子心不誠,乃設計考驗他們,在神丹煉成那天就試探他們說: 金丹雖成,應該試試它靈不靈。我們先給狗嘗,狗吃了能飛天,人就可以服用,如果狗吃了死掉了,人就不可服用。 說完就扔一粒令人暫死的毒丹給狗吃,狗立即就死了。魏伯陽轉過身來對弟子說: 這丹恐怕煉不成了,拿它來喂狗,狗吃了就死,恐怕人吃了像***,怎麼辦· 弟子問他: 師父你吃不吃· 魏伯陽回答說: 我離家背井入山煉丹,就是想求得長生不死,今日修仙不成,我還有什麼臉面回去·死生原來沒有什麼不同,我就服用吧。 說完便服丹死去。弟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說: 出來煉丹,是想求得長生不死,而服用了神丹反而馬上死掉,不知該怎樣好· 其中一個弟子說: 師父並非凡人,他服丹而死,必有深意。 於是也跟著服丹而死。

  另外兩個弟子看見這一幕,就互相討論說: 煉丹為的是求長生,而今服用了仙丹反而死了,煉丹還有什麼用·倒不如不煉丹不服丹,回去還可以活幾十年。 於是決定不服用,兩人一起出山,為死去的魏伯陽和另一位弟子買棺材。誰知他們一走開,魏伯陽復活了,再用神丹救醒虞姓弟子和白狗。

  於是,魏伯陽留下一封信便帶著弟子、牽著白狗一同遊仙去了。另外兩個弟子見信後懊悔不及。


超感人的愛情小故事
魂入畫的傳說
相關知識
魏伯陽的歷史故事
當陽橋的歷史故事
魏晉南北朝的歷史故事精選
伯樂相馬的歷史故事
有關讀書的歷史故事黑板報
關於成功的歷史故事大全
英勇奮戰的歷史故事
寬容的歷史故事
關於大青山的歷史故事隨筆
關於團結的歷史故事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