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自傳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李開復是一位資訊產業的經理人、創業者和電腦科學的研究者。讀了李開復自傳,我們有哪些讀後感要寫?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一

  這幾天,放了暑假,我讀了李開復自傳《世界因你不同》。

  一、李開復的簡歷

  李開復出身在臺北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議員,母親也受到良好的教育。大哥在美國讀大學後在美國的大學裡任教,李開復在中學時跟著哥哥到美國讀書,並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卡耐基梅隆大學讀大學和博士。博士畢業後留校任副教授,兩年後加盟了蘋果公司後升遷為副總裁,之後又先後在微軟和GOOGLE公司擔任高管,2009年離職並創辦創新工場任董事長兼執行長。

  二、李開復成功的原因

  李開復可能是全球華人中最著名的IT業知名專家。其原因之一是他先後在如日中天的蘋果公司、微軟公司和GOOGLE公司擔任高管;其二是他從微軟公司轉投GOOGLE公司的那場官司,微軟公司和GOOGLE公司為了他,不惜撕破臉皮,不惜人財物力,大打出手;其三是他在微軟中國研究院和GOOGLE中國擔任了最高領導,並致力於中國IT人才的培養,深受中國人的熟識和尊重、喜愛。

  通過閱讀李開復的自傳,我覺得李開復為什麼能成為IT業一名著名的專家、經理人,得益於以下原因:

  1、良好的家庭教育。這些我們可以從他的簡歷中看得出來。

  2、優秀的自身素質。李開復自小聰明,經常做惡作劇,並在大學二年級時取得了橋牌大師頭銜。

  3、美國大學教育的優越性。大學一年級時李開復讀的是法律系,與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曾是同學,後來他發現不適合繼續讀下去,大三時改讀了計算機專業,獲得了出色的成績。大學畢業後,到卡耐基梅隆大學讀博士,學院院長告訴他,博士論文就應該代表了在某一狹窄領域的權威。還有,博士生的淘汰制度也是美國研究生教育高的一個縮影。

  4、導師的支援至關重要。導師的負責、正直、理解成全了李開復,儘管李開復的研究偏離了原來的方向,偏離了導師課題的範圍,導師不但同意他的想法,還每年從自己的研究經費裡拿出了幾十萬美元來支援李開復用統計學的方法來研究語音識別。這需要何等的氣魄和胸懷?!

  5、家人的支援和理解。21歲的李開復就成家人,之後的他,安心地做他的研究,處理他的業務,家庭的事務都幾乎不需要他的操心。特別是他從微軟公司轉投GOOGLE公司的那場官司中心疲力竭的時候,家人一如既住地支援給了他很大的鼓勵。

  三、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

  1、讓我瞭解了美國的大學教育,初步知道了為什麼美國大學能培養出來了這麼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2、讓我瞭解了IT業這些年***1980-***的歷史。作為一位計算機教師,也算與IT業有關的人,對IT業的發展歷史也有必要熟識。本文從李開復的角度,談起蘋果公司的輝煌到沒落,到IBM公司和微軟公司的興起,再到GOOGLE公司的由弱至強,重現和展示了IT技術從重視硬體到重視軟體,再到重視網際網路的發展歷程。

  因此,這是一本好書,值得大家一看!

  篇二

  以前只知道李開復曾在蘋果、微軟、Google這樣三家全球具高度影響力的頂尖IT公司裡擔任高管要職,對其成長經歷以及成功履歷並沒有過多關注。最近有幸讀了這本書。

  這是李開復唯一的一本自傳,字裡行間,是歲月流逝中沉澱下來的寶貴的人生智慧和職場經驗。搗蛋的“小皇帝”,11歲的“留學生”,奧巴馬的大學同學,26歲的副教授,33歲的蘋果副總裁,谷歌中國的創始人,他有著太多傳奇的經歷,為了他,兩家最大的IT公司對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選擇,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透過這本自傳,李開復真誠講述了他鮮為人知的成長史、風雨兼程的成功史和燭照人生的心靈史,披露了他親歷的蘋果、微軟、谷歌等IT巨頭風雲變幻的內幕。

  我從他的自傳出讀出了成功者的共同特性,勤奮的付出、積極的爭取、遠大的抱負、寬廣的胸懷等等。以下我是感受深刻之處。

  縱觀書中描述的李開復的成長經歷,有很多令人感嘆,令人仰止的內容,比如他的學齡前的超乎尋常的調皮、製作《武林動物傳奇》以及在上學時的種種非同常人的表現,都體現出一個天才人物的特質,這樣的特別性一直延續至大學,這不是所有孩子能或者會經歷的,畢竟這些發乎內心,只能解釋為天賦使然。那麼這些更多是作為娛悅和吸引讀者的內容,精彩而遠離,對主人公是真實的,對普通讀者卻是虛幻的。

  書中提到的人應“Leadyourlife”而不是“Liveyourlife”,這道理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難。畢竟,芸芸眾生,大都只能是“Liveyourlife”的。當然,把“Leadyourlife”作為人生追求目標也是非常好的,這也為什麼人需要有信仰的原因。

  對大多數人來說沒太多可供效仿之處--畢竟天才並不是隨處可見的。但李開復的職場經歷對讀者來說卻是一大筆財富,無論他是在蘋果,還是SGI,或者在微軟、Google,豐富的職場經歷,大量生動的職場經歷的描述如一幅濃墨重彩的人生畫卷在讀者面前徐徐展開,精彩紛呈而又跌宕起伏,並且可供讀者學習和效仿。而他面臨每次職業轉換時的心理歷程變化,可以給我們提供有益的參考,並印證了一個道理--機會屬於有準備的頭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李開復從小就展示了天才的一部分,但他的職場成功卻離不開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勤奮努力。這能給更多的後學者提供有價值的道理--不管你是天才還是普通人,對成功的追尋加上後天的勤奮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拋開專業書籍,嘗試去狩獵更多領域的知識,我需要堅持。我也確實需要在不同領域的書籍中去獲得某些方面的長進,至少在思考問題時能夠拓展自己的思路,更多方面,更多因素的去考慮。

  篇三

  今天,我終於讀完了李開復的自傳《世界因你不同》這本書,感到很震撼。現在來談談我的讀後感。

  李開復祖籍四川,1961年出生於臺灣,11歲留學美國。

  他曾先後在蘋果、SGI、微軟、谷歌等公司擔任要職。1998年親手創辦微軟中國研究院。2000年就任微軟公司全球副總裁,成為比爾.蓋茨的七位高層智囊之一。2005年,加入谷歌公司,任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

  如其說我佩服他的天才、他的成功,倒不如說,我崇拜他的為人。感動於他寬容待人的高尚品質,佩服他對工作嚴謹的態度,欣賞他寬鬆和諧的管理方式。

  小時候,他和所有同齡孩子沒有二樣,聰明調皮。害怕媽媽懲罰,他偷改過試卷上的分數。想學做生意,偷過父親的錢。生意沒有做成,又偷偷把錢藏在父親不能發現的牆縫裡。為了證實鄰居撒謊,偷偷放掉鄰居家魚塘的水,就是為了數清塘裡到底有多少條魚。他還經常變著花樣整蠱同齡的外甥。

  因為,他是母親的么兒,他的母親對他很寵愛,對他的教育方式很寬鬆。一般錯誤,別人來告狀,母親是一笑了之,還認為他很聰明,能想出這樣的點子來。但母親在對他的學習上和做人誠信上,是非常苛刻和嚴謹的。有時候還動手打他。可以看出他的母親,是一個有遠見的家長。正因為有母親的教育,使他養成了,對學習、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在任何時候講誠信的品質。他能做到,不忘恩人的點滴幫助,淡化落井下石的小人的過錯。

  儘管對於很多人來說,他是一個令人羨慕的成功者,一個在很多最酷的高科技公司工作過的天才。對於許多中國大學生來說,他是一個精神導師和引領人生方向的人。但他也有普通人的一面。他有作為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不為人知的痛苦和困惑。

  比如,他剛到美國時,由於語言不通,上課象聽天書一樣,一句也不懂。他只好天天上課睡覺。而美國的老師是從來也不干預學生的,任其自由發展。後來,他在嫂子的督促下,刻苦學習英語,過了語言關,才能正常聽課學習。設想一下,假如他不盡快攻克語言關,一直上課睡覺,那麼,就不會有現在這個改變世界的李開復,而是一個嬉皮士的李開復了。

  比如,在蘋果,在SGI時期,除了收穫管理經驗和技術經驗外,也由於自己的錯誤決定,導致100個員工失業。他曾經陷於憂鬱情緒,深深的自責,不得不進行心理輔導。在他寫這本書時,也敢於寫自己的過錯,而不是一味地粉飾自己。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真誠的一面。

  他在從微軟跳槽到谷歌時,微軟為了留住他這個難得的人才,曾經興師動眾地狀告他。他經歷了一場大難臨頭般的世紀官司。曾經欣賞他的比爾.蓋茨對他冷漠不理。曾經共同奮鬥過的同事,成為誣陷圍攻他的敵手。他親手扶持過的學生和同事,寫信祝賀微軟成功給開復抹黑……我能感覺到那次訴訟對他的打擊之沉重。被冤枉的痛苦,四面楚歌的壓力,要有多堅強,才能承受得起啊!

  現在,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些,已經在他的心裡輕輕放下。

  如今大家看到的,依然是一個溫和儒雅快樂的開復。

  正是在這種外人難以想象的工作壓力之下,他的那種堅毅和成熟,散發出更加迷人的光芒。

  所謂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有多少財富,有多高的職位,而是取決於內心的一種狀態。一個快樂的人,經常被認為,是一個最富有的人。

  這本書總結成一句話:成功,並沒有絕對的意義。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並把最好的你呈現出來,不要埋沒了自己。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讀後感
李鴻章傳讀後感
相關知識
李開復自傳讀後感
富蘭克林自傳讀後感
魯迅自傳讀後感
海倫凱勒自傳讀後感
沈從文自傳讀後感
李逵水滸傳讀後感
李逵水滸傳讀後感
李鴻章傳讀後感
米開朗基羅傳讀後感
做最好的自己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