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摩西講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出埃及記中記載,摩西受耶和華之命,率領被奴役的希伯來人逃離古埃及,前往一塊富饒之地:迦南地。下面由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一

  神人摩西的使命

  序言:使命—使者接受的命令,亦是使者的命運。當王選定一人,成為他的使者,他的命運,便定了下來,非由自己。這使者身上所揹負的命運,代替了他原有的命運,這新的不屬於自己,卻成為了自己命運的這命運,是使命。這使命,是王賦予他的使者無法抗拒和私自更改的命運,王的命,臨格於使者,如王親臨。

  摩西,耶和華神特別揀選的代替他的使者,使他到埃及王面前顯明自己,並代替自己,引導,管理,照看神的百姓,神的命令,從天上,通過摩西,傳達給神的百姓。站在神與人中間,是他的使命。

  本文:“以後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耶和華打發他在埃及地向法老和他的一切臣僕,並他的全地,行各樣神蹟奇事,又在以色列眾人眼前顯大能的手,行一切大而可畏的事。”***申34:10-12***

  大綱:

  一、神人摩西生命的三個階段

  a*** 法老女兒之子--埃及王子摩西

  “孩子漸長,婦人把他帶到法老的女兒那裡,就作了她的兒子。她給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說,因我把他從水裡拉出來。”***出2:10***

  埃及的王子,是個相當高的身份了,但是,摩西卻不甘心於這樣的生命,他知道自己的身份--神的選民以色列人,便寧願和他們同受苦。

  “摩西因著信,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他寧可和上帝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來11:24-25***

  b*** 祭司女兒之夫--米甸牧人摩西

  “摩西牧養他岳父米甸祭司葉忒羅的羊群...”***出3:1上***

  40年在埃及的學習與鍛練,摩西想要為神的百姓做些什麼了,然而,沒有得到神的選召的摩西,什麼都做不了,心灰意冷的在米甸放羊。

  “摩西對耶和華說,主啊,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從你對僕人說話以後,也是這樣。我本是拙口笨舌的。耶和華對他說,誰造人的口呢,誰使人口啞,耳聾,目明,眼瞎呢,豈不是我耶和華麼。現在去罷,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所當說的話。摩西說,主啊,你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罷。”***出4:10-13***

  神和他講了很多道理,但,他認定,我不行。四十年前,他認定自己行,結果卻發現,自己並不能。在曠野放養了四十年的羊,或許,他覺得,自己就是個放羊的命吧,現在,他完全的心灰意冷了,縱使見了神蹟在自己身上發生,依然認定自己不行,完全的放棄了自己。王的命令使者豈有能力抗拒呢,何況是神要做的事,他要選擇的人,再認為自己不行,也要按著命令去行。因為,當神的命令臨到,自己的生命,便不能再由自己做主,只能由神的命令,成為自己的生命。從此,本是牧放羊群之命運的摩西,神選擇他來引導牧養自己的百姓。

  c*** 上帝使者之命--地上神人摩西

  “上帝又對摩西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耶和華你們祖宗的上帝,就是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耶和華是我的名,直到永遠,這也是我的紀念,直到萬代。”***出3:15***

  “以後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耶和華打發他在埃及地向法老和他的一切臣僕,並他的全地,行各樣神蹟奇事,又在以色列眾人眼前顯大能的手,行一切大而可畏的事。”***申34:10-12***

  當摩西活在他的舊命運之中的時候,神的命令臨到他

  “摩西牧養他岳父米甸祭司葉忒羅的羊群,一日領羊群往野外去,到了上帝的山,就是何烈山。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裡火焰中向摩西顯現。摩西觀看,不料,荊棘被火燒著,卻沒有燒燬。”***出3:1-2***

  神選召了他,代表自己與埃及王交涉,傳達命令給自己的百姓。從此,摩西代表的意義,只是神的使者,天上的神,在地上的使者,神人摩西。使者的命,就是使命,這,不屬於自己,只單單屬於那選召他成為使者的那位。

  我們檢視自己,現在是在哪個階段呢,我是在享受罪中之樂的埃及之中,還是在心灰意冷的做著世上的工作,還是說,已經有神的命臨到,我們的生命,成為神要我們活出的使命?但願我們的生命都能成為神所賜的有他賦予的意義和目的的使命。

  二、神人摩西接受-遵行-完成使命之路

  a*** 使命的降臨--不容抗拒的萬王之王的命令

  “耶和華向摩西發怒說,不是有你的哥哥利未人亞倫麼,我知道他是能言的,現在他出來迎接你,他一見你,心裡就歡喜。你要將當說的話傳給他,我也要賜你和他口才,又要指教你們所當行的事。他要替你對百姓說話,你要以他當作口,他要以你當作上帝。你手裡要拿這杖,好行神蹟。於是,摩西回到他岳父葉忒羅那裡,對他說,求你容我回去見我在埃及的弟兄,看他們還在不在。葉忒羅對摩西說,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去罷。耶和華在米甸對摩西說,你要回埃及去,因為尋索你命的人都死了。摩西就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叫他們騎上驢,回埃及地去。摩西手裡拿著上帝的杖。”***出4:14-20***

  摩西不願意去,甚至耍賴說,“摩西說,主啊,你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罷。”***出4:13***反正你別打發我去,我做不了,我不行。。。但王的憤怒誰能擔當,這命令臨到摩西,他的命就不再能自己做主了。從此,這命是神的,揹負這神之命的使者,摩西,成為神在人間的代言者。

  b*** 使命的踐行--盡心盡意的神人摩西

  摩西對命令的遵行,除了擊打磐石那一次以外,其餘的時候,都是完整的傳達,遵行,不加添,不刪減,按著神的旨意,原樣傳達,照著去行。

  “摩西將耶和華打發他所說的言語和囑咐他所行的神蹟都告訴了亞倫。摩西,亞倫就去招聚以色列的眾長老。亞倫將耶和華對摩西所說的一切話述說了一遍,又在百姓眼前行了那些神蹟,”***出4:28-30***

  “耶和華說,將以色列人按著他們的軍隊從埃及地領出來。這是對那亞倫,摩西說的。對埃及王法老說要將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的,就是這摩西,亞倫。”***出6:26-27***

  “摩西,亞倫這樣行,耶和華怎樣吩咐他們,他們就照樣行了。”***出7:6***

  “摩西,亞倫進去見法老,就照耶和華所吩咐的行。亞倫把杖丟在法老和臣僕面前,杖就變作蛇。”***出7:10***

  “摩西,亞倫就照耶和華所吩咐的行。亞倫在法老和臣僕眼前舉杖擊打河裡的水,河裡的水都變作血了。”***出7:20***

  。。。。。。

  縱觀摩西的行為,照耶和華所吩咐的行,出現了許多次。若是查考,還有很多經文可以證明。神吩咐了摩西,他們,就“照著耶和華所吩咐的行”,神怎樣吩咐他們,他們就照樣行。照樣,不是按著自己的私意或加或減,而是,照樣。若沒有照樣,這樣的心,便不能去踐行神的使命,摩西只一次加添了自己的情緒,神給的懲罰卻相當的嚴重--“耶和華對他說,這就是我向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應許之地。說,我必將這地賜給你的後裔。現在我使你眼睛看見了,你卻不得過到那裡去。”***申34:4***神誇摩西,“我的僕人摩西不是這樣。他是在我全家盡忠的。”***民12:7***但神亦是無人可比的嚴肅的,縱然是神這樣誇獎的摩西,稍微加了點自己的情緒在神的旨意裡,神也不會當成沒發生,何況是我們呢。只當更加恐懼戰兢,神的吩咐,帶著敬畏的心,照樣,去行。

  沒有一顆“照樣”的心,反而想方設法要加添自己的心意在神的旨意裡,縱然人認定他為神的使者,神也不會認他。

  c*** 使命的終章--功成身退,使命傳承

  “摩西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民12:3***

  “耶和華將他埋葬在摩押地,伯毗珥對面的谷中,只是到今日沒有人知道他的墳墓。”***申34:6***

  “嫩的兒子約書亞。因為摩西曾按手在他頭上,就被智慧的靈充滿,以色列人便聽從他,照著耶和華吩咐摩西的行了。”***申34:9***

  神的使者,是臣服在神面前接受神賦予的使命的人,若是有著自己的驕傲,便無法以使命取代自我的生命,在神面前謙卑,是神使者的最明顯的特徵。

  而隱藏自己,只留下神的痕跡,便是最完美的功成身退,摩西成為神使者後,除了擊打磐石的那次,其他的,都是沒有自己。都是神怎樣說,他照樣傳達,神怎樣命令,他照樣遵行。像是最沒用的人,一點沒有自己的主見,就只會聽神的,然後照樣做。。。但使者最寶貴的品性,不就是這個嗎,沒有自己的命,只有選召我者的命。沒有自己的意思,只有差遣者留下的話語和作為,這,才是好使者。正如耶穌也是這樣說,“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約6:38***沒有自己的意思,一切,是那差派者的意思,這,才是一個合神心意,能完成神託負的使命的好使者。

  世上王要完成的命令,可能一個人就能完成了,但神的旨意,卻是從世界的起初,到世界的終了,因此,這使命,一個人只能完成一部分,然後,交接使命給下一個神所選擇的人。功成身退,卻不是不負責任的一走了之,而是做好後續的工作,讓下一個被選召的人,繼續完成神賦予他的使命。因出於一位神,不同的使者,相同的使命。如聖靈所言--以色列人便聽從他,照著耶和華吩咐摩西的行了。聽從約書亞,照著摩西的話行,或許不太好理解,但從靈的角度,聽從神的使者,照著神借他使者傳達的話行,便十分的通順易理解了。

  三、神人摩西使命之途的經歷--因使命出於同一位神,他的使者經歷多少會相似 a*** 奇異的現象--神吸引人上前

  “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裡火焰中向摩西顯現。摩西觀看,不料,荊棘被火燒著,卻沒有燒燬。摩西說,我要過去看這大異象,這荊棘為何沒有燒壞呢。”***出3:2-3*** 使者接受使命,需要從群眾中上前,要比群眾離神更近一些,才能成為神-人的

  中間人,下達神旨,上達民意。神若揀選人,他會主動的吸引人目前,他沒有揀選的人,卻無法明白。如同其他神揀選的使者的經歷--

  “與我同行的人,看見了那光,卻沒有聽明那位對我說話的聲音。”***徒22:9*** “這異象惟有我但以理一人看見,同著我的人沒有看見。他們卻大大戰兢,逃跑隱藏,”***但10:7***

  總的來說,被神吸引上前的人,在別的不明白的人眼裡,他們看這人,是怪怪的,想不明白的,因為,神讓他使者看到的,他們,看不到。

  b*** 明確的旨意--神向人表明自己

  “上帝說,不要近前來。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之地是聖地。又說,我是你父親的上帝,是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摩西蒙上臉,因為怕看上帝。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他們因受督工的轄制所發的哀聲,我也聽見了。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我下來是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出了那地,到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就是到迦南人,赫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現在以色列人的哀聲達到我耳中,我也看見埃及人怎樣欺壓他們。故此,我要打發你去見法老,使你可以將我的百姓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出3:5-10*** 神吸引人上前,但人要進前來,卻要脫下沾染的屬地的塵土,屬天的神,不沾染凡塵。摩西脫下了他身上沾染的塵土--鞋子,神的使者要進前聽神的話,也須如此,放下自己身上沾染的屬地的塵土,才能進到神的面前,聽神的話。

  神吸引的使者進前到神的面前,神首先表明自己的身份--我是你的神,以此讓人確信,並使神的使者因從神確信是神的使者,而有勇氣去照著神的話去做。當神讓人知道自己的身份後,便表明自己的旨意,明確的告訴人自己要做的事情。然後,神的使者才有了確信和明確的目的,靠著神,為著神,放膽去做。 c*** 起初的艱難--神按自己的時候成就旨意

  “摩西回到耶和華那裡,說,主啊,你為什麼苦待這百姓呢,為什麼打發我去呢。自從我去見法老,奉你的名說話,他就苦待這百姓,你一點也沒有拯救他們。”***出5:22-23***

  明明是上帝的旨意,為什麼不但沒有成就,反而更為艱苦呢?但神有他自己的時候,他的時候到了,事情就必成就,且是完完全全的成就了。

  “夜間,法老召了摩西,亞倫來,說,起來,連你們帶以色列人,從我民中出去,依你們所說的,去事奉耶和華罷。也依你們所說的,連羊群牛群帶著走罷,並要為我祝福。埃及人催促百姓,打發他們快快出離那地,因為埃及人說,我們都要死了。”***出12:31-33***

  神的旨意,必然成就,縱然起初的艱難,使人看不到成就的指望,但,成就的是神不是嗎。神的旨意成就,不靠人的眼見,及靠神的能力。

  d*** 伴隨的神蹟--神用神蹟向人顯明自己

  “我要使法老的心剛硬,也要在埃及地多行神蹟奇事。但法老必不聽你們,我要伸手重重地刑罰埃及,將我的軍隊以色列民從埃及地領出來。我伸手攻擊埃及,將以色列人從他們中間領出來的時候,埃及人就要知道我是耶和華。”***出7:3-5***。。。十災,神蹟。。。

  “在埃及營和以色列營中間有云柱,一邊黑暗,一邊發光,終夜兩下不得相近。摩西向海伸杖,耶和華便用大東風,使海水一夜退去,水便分開,海就成了幹

  地。以色列人下海中走乾地,水在他們的左右作了牆垣。”***出14:20-22***在去迦南的路上,神足足顯明自己,用種種神蹟向以色列人顯明自己。

  e*** 需要的供應--神使人知道,人活著,是因為他

  “我已經聽見以色列人的怨言。你告訴他們說,到黃昏的時候,你們要吃肉,早晨必有食物得飽,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上帝。”***出16:12***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手裡拿著你先前擊打河水的杖,帶領以色列的幾個長老,從百姓面前走過去。我必在何烈的磐石那裡,站在你面前。你要擊打磐石,從磐石裡必有水流出來,使百姓可以喝。摩西就在以色列的長老眼前這樣行了。”***出17:5-6***

  “這四十年,你的衣服沒有穿破,你的腳也沒有腫。”***申8:4***

  神,供應他的人一切所需,使完全依靠他的人得以靠的住,並使他的人更加相信他,依靠他,知道自己得以活著,是因為他。如經上所言:

  “他苦煉你,任你飢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申8:3***

  f*** 難免的軟弱--出於地的人,終歸是軟弱的,神的使者也不例外

  “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但摩西的手發沉,他們就搬石頭來,放在他以下,他就坐在上面。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他的手就穩住,直到日落的時候。約書亞用刀殺了亞瑪力王和他的百姓。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你要將這話寫在書上作紀念,又念給約書亞聽。摩西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尼西******就是耶和華是我旌旗的意思******,”***出17:11-15***

  人,終歸是軟弱的,神的使者也不例外,神更知道人是軟弱的,所以,他的使者,他會給他預備幫助他的人,免得神的使者因人的軟弱失敗,使神被仇敵譏笑。其實神不會失敗,真正屬他的使者,若無人幫助,他會親自幫助。耶穌死了,有何人能幫助他復活呢,無人可幫助,神便使他從死裡復活。

  “你拿著杖去,和你的哥哥亞倫招聚會眾,在他們眼前吩咐磐石發出水來,水就從磐石流出,給會眾和他們的牲畜喝。於是摩西照耶和華所吩咐的,從耶和華面前取了杖去。摩西,亞倫就招聚會眾到磐石前。摩西說,你們這些背叛的人聽我說,我為你們使水從這磐石中流出來麼,摩西舉手,用杖擊打磐石兩下,就有許多水流出來,會眾和他們的牲畜都喝了。”***民20:8-11***

  神的使者,有肉體的軟弱,亦有感情的軟弱。神人摩西亦有感情軟弱的時候,因著心中的情感,神讓他吩咐磐石出水,他卻打了兩下,雖然,神為他的百姓,終究使水流出,但神是嚴肅的,他的眼裡,容不下一絲罪。“不可敬拜別神,因為耶和華是忌邪的上帝,名為忌邪者。”***出34:14***他選擇的使者,軟弱後退,他不喜悅。“只是義人必因信得生。******義人有古卷作我的義人******他若退後,我心裡就不喜歡他。’”***來10:38***摩西退後,只這一次,程度也只是些微的一點點,便不得進入渴想的迦南地。

  g*** 不變的初心--神人摩西一生為神盡忠

  “我的僕人摩西不是這樣。他是在我全家盡忠的。”***民12:7***

  忠心,是僕人,使者,管家等承受使命之人,所必須擁有的品質,也是最寶貴的品質,這個品質,是成就使命的途中,無可代替的羅盤與風帆。不變的忠心--目標不變,永遠是神,態度不變,極其謙卑,這樣的忠心,是神人摩西成就使

  命之途的初心,亦是終心;摩西帶著忠心,接受使命,踏上征程,經歷神;摩西經歷所有,試煉他的忠心,至終,摩西的忠心,那;“摩西回到耶和華那裡,說,唉,這百姓犯了大罪,為;神將他的百姓託付給摩西,摩西也是無比的盡忠,甚至;結論:摩西,從埃及的得意王子,

  二

  約基別——領袖摩西的母親

  經文:出2:1-16;6:20;徒7:20—22;來11:23

  出埃及記2:1 有一個利未家的人娶了一個利未女子為妻。2:2 那女人懷孕,生一個兒子,見他俊美,就藏了他三個月。2:3 後來不能再藏,就取了一個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將孩子放在裡頭,把箱子擱在河邊的蘆荻中。2:4 孩子的姐姐遠遠站著,要知道他究竟怎麼樣。2:5 法老的女兒來到河邊洗澡,她的使女們在河邊行走。她看見箱子在蘆荻中,就打發一個婢女拿來。2:6 她開啟箱子,看見那孩子。孩子哭了,她就可憐他,說:“這是希伯來人的一個孩子。”2:7 孩子的姐姐對法老的女兒說:“我去在希伯來婦人中叫一個奶媽來,為你奶這孩子,可以不可以?”2:8 法老的女兒說:“可以。”童女就去叫了孩子的母親來。2:9 法老的女兒對她說:“你把這孩子抱去,為我奶他,我必給你工價。”婦人就抱了孩子去奶他。2:10 孩子漸長,婦人把他帶到法老的女兒那裡,就作了她的兒子。她給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說:“因我把他從水裡拉出來。”2:11 後來,摩西長大,他出去到他弟兄那裡,看他們的重擔,見一個埃及人打希伯來人的一個弟兄。2:12 他左右觀看,見沒有人,就把埃及人打死了,藏在沙土裡。2:13 第二天他出去,見有兩個希伯來人爭鬥,就對那欺負人的說:“你為什麼打你同族的人呢?”2:14 那人說:“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呢?難道你要殺我,像殺那埃及人嗎?”摩西便懼怕,說:“這事必是被人知道了。”2:15 法老聽見這事,就想殺摩西,但摩西躲避法老,逃往米甸地居住。2:16 一日,他在井旁坐下,米甸的祭司有七個女兒,她們來打水,打滿了槽,要飲父親的群羊。

  出埃及記6:20 暗蘭娶了他父親的妹妹約基別為妻,她給他生了亞倫和摩西;暗蘭一生的歲數是一百三十七歲。

  使徒行傳7:20 那時,摩西生下來,俊美非凡,在他父親家裡撫養了三個月。7:21 他被丟棄的時候,法老的女兒拾了去,養為自己的兒子。7:22 摩西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說話行事都有才能。

  希伯來書11:23 摩西生下來,他的父母見他是個俊美的孩子,就因著信把他藏了三個月,並不怕王命。

  約基別是摩西的母親。正當埃及王法老對希伯來民族實施殺滅宗族之根,不準男嬰存活的時候,一個利未家的人名叫暗蘭,娶了一個利未家的女子名叫約基別為妻。“暗蘭”之名希伯來原文字義為“高大的百姓”;“約基別”之名希伯來原文字義為“耶和華已榮耀”。約基別懷孕生一個兒子,在法老殺戮命令如刀的處境中,約基別因著信,就把嬰孩藏了三個月,不怕王命,乃敬畏所信之神,憑著對神的信心,儲存孩子的性命,以至於在神的偉大救贖計劃中為希伯來保全了一位選民的領袖。一個定睛神的人,總是默唸神的恩,思慕神的愛,渴想神的話,明察神的道,從中得著神榮耀、聖潔、大能的恩膏塗抹與澆灌,使神的榮耀在其所行中得以彰顯。

  約基別本不知曉摩西是神所預先命定給希伯來選民的領袖,更無從知曉八十年後,這位神人摩西在神的恩召、同行與帶領中將全民族從埃及為奴之地“拉出來”,與神的百姓同行曠野,奔赴神起初應許賜給他子民為業的迦南地。

  儘管我們不知道全能的神將要在我們的生命中實施他怎樣的計劃,但奇妙的神就是透過信心之人的信,在看似毫無指望中成就他的偉大計劃,使憑信心行事的人,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他偉大計劃的參與者,成為神拯救人類的奇妙神工踐行者。當人還僅僅在心思意念上與神的旨意相遇時,神就賜給這樣的人足夠的信心、超量的智慧與全備的保障,使他的榮耀從中彰顯出來,見證他是神,他的意念永遠高過人的意念。

  一、在急難中專心敬畏神

  1、在急難中轉向神

  當埃及王法老的命令釋出下來,並沒能在希伯來的收生婆施弗拉與普阿那裡得著實施,王的命令絲毫沒能在敬畏神的人那裡發生作用。非但如此,神因著厚待收生婆,以色列人多起來,極其強盛。神的計劃向來不被人的惡毒破壞,神的旨意也從不被人的罪孽攔阻,因他是神,天地都是他手所造成,萬有都在他的掌管之中。

  法老王見以色列人越發強盛起來,就吩咐他自己的民說:“把以色列所生的兒子丟進尼羅河”。這是一道跟進殺戮的命令。伏在惡者權下的人就是如此,為成就一件罪惡的事,不惜多次發出罪惡的咆哮與嘶吼,一惡再惡,惡上加惡,其目的是要除掉神的慈愛祝福的事實,但神終究是神,他永是神。

  神全善而永能的主權是不可強奪的,再惡的人在他的偉大計劃面前也不過如蟻捉鷹一般。當看見自己起初的計劃在希伯來收生婆那裡非但不得逞,反而成就了神對選民的祝福之後,惱羞成怒的法老王這一次將他的命令向他自己的民眾釋出,企圖由此成就其歹願。

  可想而知,神的子民在偶像林立的異邦身處何樣的急難,面對一個個嶄新鮮活的生命夭折於罪惡之手,約基別的選擇是:在急難中轉向神,

  歸回那位曾應許祝福她全民族的慈愛永能之神。當人的心轉向神的時候,也正是慈愛的神向人施恩的時候,因為以色列的神是以施恩為樂的神,他有滿足的恩惠,樂意施予那專心仰望他慈愛的人。約基別正是因此在神的眼中大大地蒙恩。

  2、在危機中仰望神

  人的心一朝轉向神,就必得神的眷愛。在自己的孩子面臨將被殺戮的危機中,甚至是在宗族即將滅種的絕境中,作為母親,面對自己所孕育的新生命,母性的天職必定使約基別肝腸寸斷。憑著對永生神的信靠,憑著對神的仰望,約基別將嬰孩藏了三個月。這三個月的每一天,都是在殺機四伏中煎熬度過;甚至這三個月的每一分秒,母親的心都不曾停止對孩子生死未卜的擔憂。

  然而,世間最偉大的母親,總是將自己的孩子完全託付給上帝,她的偉大就在於她深深地仰望那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永生神來保全她的孩子,神就因此眷顧她的後裔,引領並施恩祝福她的後裔,直到千代萬代。

  開啟敘事文學審美的透視鏡,即可觀看到法老王第二道命令:世界是海,“尼羅河”則是世界挺進罪惡的計劃。法老王的第二道命令將第一道命令中所指出的“希伯來人”直接轉向“以色列”神的王子宗族,讓他罪惡王權下的人民“把以色列所生的兒子丟進尼羅河”。法老王企圖儘可能地將神國度的盼望毀滅在世界的罪孽中。

  至此,我們再回到敘事本身:置身這種情境中三個月,約基別需時刻地仰望神,憑著完全的信心及專一渴慕神旨意的愛心,守護那沒有任何選擇出生的權利且毫無自衛能力的小生命。如此擺上的約基別奇妙地親歷到神如何以他榮耀聖潔的大能在罹***lí:遭受苦難或不幸***難中保全他的兒子在他至高者的隱祕處。

  二、在合宜的地位中蒙恩

  1、憑智慧的方法得合宜的地位

  奇妙慈愛的神總是以他自己獨有的主權與大能的方法向專心仰望他名的人顯現,甚至經由充滿殺機的法老王的命令,揀選自己的子民透過對此命令看似的順從,進入到法老王的家中,且得著法老王家的王室之子的尊貴地位,蒙神超然的保守。

  《聖經》文學敘事戲劇性地向我們演繹出事件深處一直在場的神:當孩子不能再藏的時候,約基別“用蒲草編織一個箱子,抹上石漆”***參出2:3***,這是使小孩子放在箱子中不至於溺水的一個保全之法,彷彿挪亞的方舟。在原文中,此處的“箱子”與挪亞的“方舟”是同一個希伯來詞;蘆荻叢是水淺之處,法老的女兒到河邊洗澡時必到此地,可見,約基別把蒲草箱放在蘆荻中的智慧抉擇乃是出自神。

  約基別知道,在那種難以倖免的罹***lí:遭受苦難或不幸***難處境中,惟有法老的女兒才有權柄存留這以色列人所生的嬰孩。因此,這位憑信心從神得智慧的母親,安排嬰孩的姐姐遠遠地站著,要知道法老的女兒究竟是否將孩子收養。當法老的女兒看見了蒲草箱,打發一個隨從的婢女取來蒲草箱,開啟後看見裡面啼哭的孩子,神就使她動了憐憫的心腸,且認出“這是希伯來人生的孩子”***參出2:5—6***,她更明白這個孩子如不即刻獲救,就必死無疑;但若救這孩子,自己就必定違背父命與王命,觸犯王權。神的智慧使約基別清楚惟有藉著法老女兒的手,才能救這孩子,使他脫離死亡的罹***lí:遭受苦難或不幸***難,超越地得著王室地位,且得著惟有在王宮裡才能得到的日後作以色列領袖的訓練。

  2、在合宜的地位上向神盡本分

  約基別作為領袖的母親是神特別的揀選,她的地位是出自神的恩典,她後來所蒙的恩是神恩典之確據的實憑。

  《聖經》敘事在這裡展開一個極富戲劇性的情節:正當法老的女兒動了憐憫的心腸定意救這名希伯來人的孩子時,一直在遠處察看究竟的那孩子的姐姐就此天使般地出現了,向法老的女兒請願說:“我到希伯來婦人中為你叫一個奶母來,給孩子乳奶,為你奶這孩子,可以不可以?”***參出2:7***這個請願看似為法老的女兒解決乳養這孩子的實際難題,因埃及婦人即或有奶水,也要乳養自己的孩子,絕對不可能出來做奶母,而希伯來婦人大多喪失初生的嬰孩,找奶母相當容易,這智慧的請願正是約基別的心願。

  童女的話正吻合現實所行,法老的女兒就此答允了童女的請願。神將他榮耀的救恩藉此奇妙地向我們彰顯出來了:神藉著法老女兒的身份、地位與權柄不僅保全了小孩子的性命,且使約基別得法老王的工價,重獲母親乳養自己兒子的權益。

  法老王的命令無論如何威嚴,置於榮耀全能之神面前皆如此蒼白,不僅沒有滅盡神的子民,且使神預先所揀選給他子民的領袖,自幼在法老王的家中被母親撫養,從他母親對民族之辱的傳教中成長,在漸漸長大時進到王宮得王室之子的地位。裝備知識,“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操練生命,使他後來在領袖的地位上“說話行事都有才能”。何等奇妙的神!他的智慧何其善!他的旨意何其美!

  三、虔心以神為完全的保障

  1、以神為保障的次序

  約基別的整個敘事的戲劇化情節向我們演繹出:

  一、以慈愛的神為完全投靠的約基別,在毫無指望中專心指望神,神就使她親歷全能之神不僅做她無依無靠中的保障,更以奇妙的作為彰顯他的神權威榮,向敬畏他的人獨行奇事。

  二、以信實的神為完全保障的約基別,憑著從神而來的智慧,藉著看似順服王命的方法將嬰孩放在救恩的蒲草箱內,卻被神擱在了法老的王權保障中。神也藉著惡人的罪惡成就他的偉大計劃,完成他的救贖神工。

  三、以聖善的神為完全紀念的約基別寬容地接納法老女兒為孩子起名叫“摩西”,希伯來原文意即“拉出來、救出”,神就藉著她的寬容使摩西成為將選民全族從埃及救出來的人。

  在約基別乳養摩西的時日裡,身為母親,她必定要盡這諸般的義,向孩童講述神如何應許他們的先祖,要賜福他們,使其成為大國,且賜應許之地迦南為業,他們是在異邦暫時寄居的,他們的神如何在寄居之地保守他們,神如何從法老王的殺令中拯救孩童的性命。

  敘事略去了有關約基別教誨兒子的話,但參照“摩西長大,他出去到他弟兄那裡,看他們的重擔,見一個埃及人打希伯來人的一個弟兄,就把埃及人打死了”***參出2:11***

  這個敘事可見,此番熱愛同胞的情懷不是在法老王宮裡習得的學問,乃出自對神的認識。神不僅用奇妙的救恩將摩西從苦害中“拉出來”,也藉著摩西將神的子民從寄居異邦的苦害中“救出”,帶領他們奔赴神應許為業的迦南地。

  2、從神得祝福的次序

  人所以在神眼中蒙福,其蒙福的次序是因著神是愛;其次是因著人的信。神是愛,這是毋庸置疑的真理;因著信,卻需人付諸信心的代價。這是人與神和好的次序中的重中之重的意義。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人非有信,就不能進到神面前來。神向來賜福給清心來到他面前的人,且向他們顯明他的慈愛並他的救恩。神的慈愛從來未曾向人減少,惟有憑信心去支取的,方得在信心中享用,且得神完全的喜悅,更得著神的同在、同行與同工。

  在約基別的信心中,我們不僅看到了這個次序的屬天效果,更清晰可歷地從中獲得其信心歷程的精義:人當信神,且信他必賞賜尋求他的人。

  當約基別將漸漸長大的孩童帶到法老的王宮作法老女兒的兒子時,她不能不思量這個事實:王宮是法老與神為敵的惡勢的集權處,神的子民去做法老的女兒的兒子,這個捨棄是不小的犧牲,但相比存留孩童的性命,這是別無選擇的選擇,約基別為此作出了富有犧牲意義的捨己的選擇。

  良善的約基別在認同摩西這“拉出來”與“救出”的遠象盼望的意境深處,也蘊涵著身為母親對救自己孩子性命得以存活的法老的女兒的紀念。感恩是約基別在神面前蒙福的次序的遞進,教誨我們如是:一個盼望遠象的人,必定是對當下報以感恩的人。無論神允許臨到我們的現實境遇如何,總要向神心存感恩,且要時刻紀念神必經由人成就他的是。

  四、結語:教誨者需將神的話傳授於人

  1、教誨者的神聖使命

  人類的語言是神自上而下地賦予人的恩賜,但人的言說因著人在伊甸園中生命的墮落,就失落了神榮耀聖潔的大能。由此,人的話充其量只能給人屬地的知識,卻不足以賦予人屬天的智慧,更無力造就人在神面前的生命;因為“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就是聰明。”***箴9:10***智慧的人是憑著敬畏神的信德宣講生命之善道,愚拙的人卻依照墮落的罪性口傳不義之法則。

  無論我們身為基督信仰中的牧者或信眾,總要用神的聖言勸慰人,用神的善道教誨人,用神的慈愛滋養人,用神的美德影響人,使我們蒙恩的生命在時代中成為神話語的建基者,更使我們美善的信德成為他人來到神面前的鋪路人,見證神的恩慈。

  良善的教誨是接通天上寶座之生命泉的管道,不僅使人的生命得滋養,更使人的心靈得甘甜,使親嚐到從天上寶座湧流下來的恩泉滋味的人,生命在聖靈大能的恩膏中湧出向神的感恩、讚美與敬拜。

  有時候,教會牧者的教導顯出蒼白無力,這樣的牧者當省思,所教導的話有多少神的聖言?又有多少是人性的血氣之言?有時候,信徒傳揚福音被不信的人拒絕甚至頂撞,這時的信徒當回到基督裡面,省思是否在聽者面前曾缺失了美善信德的見證?是否在傳講福音前缺乏禱告的代價?神將我們放在這個時代,無論我們置身何樣的境遇,總要向神的國度與自己民族設身處地地承擔使命,不負神託付我們的神聖委任,免於徒蒙從神所受的恩膏。

  2、傳授聖言是恩惠通國

  我們既是從十字架蒙恩得救的人,就務要以十字架為旗,說聖靈恩膏的話,講聖靈啟示的道,傳基督生命的福音,為的是將人帶到全能慈愛的神面前蒙恩得福。否則,我們不僅失落了神兒女的本分,連法老的女兒都不如。如此,我們拿什麼去得神國度的份呢?

  倘若我們身邊還有一個靈魂沒有得著神的救恩,那豈不是神所賜予我們去傳揚他的機會嗎?約基別蒙神特別的揀選在法老王的家中撫養教導自己的兒子摩西,這情境酷似今天的傳道者蒙召在與神為敵的土地上栽培神的兒女的新生命,且向未信的心靈見證全能之神榮耀的慈愛,向信徒宣講神曾應許將天上的迦南賜給我們,當將心歸給神,仰望天上家鄉。

  有傳道人拿《聖經》的話大肆宣講: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神的話句句皆真理,問題出在一次得救僅僅是進人了救恩的開端,不等於在永遠裡得勝與成聖。

  隨摩西出埃及的神之子民浩然百萬,因蒙神的恩典得救出了埃及,但那一代人中除了憑信心報好資訊的迦勒和約書亞,其餘的人皆因生命在曠野不得勝而未能進入神曾應許的迦南美地,而摩西身為以色列領袖,卻因擊打磐石而不得進迦南。

  “那得勝者,我必賜他穿明光閃耀的白衣,也必不從復活的生命冊上擦去他的名。且在我父面前,和我父的使者面前認他的名。”***啟3:5***

  永恆得勝的羔羊,他有權柄將那不得勝者的名從復活的生命冊上擦掉。這更是宣道者首當教誨自己用生命去踐行的警示。

  三

  摩西的十一樣尊榮

  舊約聖經中,有三個最受以色列人敬重的人,就是亞伯拉罕、摩西和大衛。亞伯拉罕受以色列人敬重,因他是信心的祖宗。摩西和大衛則因對以色列人有過很大的貢獻,任勞任怨,鞠躬盡瘁。所以聖經稱大衛為合神心意的王,摩西是為神的家盡忠的僕人。

  主耶穌在世時,反對他的人設法在他的生活、工作上找把柄,卻找不到,只好挑剔說主耶穌的行事違反了摩西的律法。雖然這些挑剔基督的人是自己不明白律法的精義;卻由此可見,摩西和他所宣佈的律法,在以色列人心中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反對基督的人,竟可用它作為藉口,以指控基督的不是。主耶穌說:“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約12:26***本文選述摩西生平的十一大尊榮,證明他確受神特別尊重,非其他神僕可比。其忠心事奉可作眾聖徒的榜樣。

  一、世上最謙和的人

  “摩西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民12:3***

  獨有摩西得著這樣的稱許,此外再無別人了。摩西怎會被算為世上最謙和的人?他豈不是曾殺死一個埃及人?豈不曾在半山上把神寫上十誡的法版摔破嗎?豈不也曾在“米利巴水”的事上發脾氣,以致受神懲罰不能進入迦南?請注意:這節聖經沒有說摩西在溫和謙卑方面已經完全,從沒有過失,而是說“他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聖經是把他和世上眾人作比較,稱讚他的謙和勝過世上眾人,因按照他所肩負的繁重的工作來說,他的確是比眾人更溫柔、更謙卑、更有耐心。這稱許不是人的評判,而是神的評判,

  摩西從埃及領出來的以色列人,只不過是烏合之眾,沒有組織,沒有受過軍事訓練,沒有紀律的教導。按民數記第一章的記載,離開埃及時的以色列人,男丁能打仗的數目有六十多萬,連婦孺合算起來,該有超過一百萬人。這樣眾多的人,又是在匆忙中離開埃及,即使有很充裕的時間準備,也很難設想得非常周到,怎能供應這麼多人在曠野的路上足夠的日用品呢?真不是簡單的問題。不論是住宿、糧食、水,都是要面對的實際困難。

  未出埃及時,固然沒有人會為這些事發怨言。一出了埃及,這三樣立刻成為每天要解決的問題了。單在紅海邊,因後面有法老的追兵和前面有紅海的攔阻,當時,以色列人就已發出很難聽的怨言了。聖經說:“他們對摩西說:難道在埃及沒有墳地,你把我們帶來死在曠野嗎?你為什麼這樣待我們……”***出14:11***過了紅海不久,在曠野因沒有肉吃,又向摩西發怨言。再走一段,又因沒有水喝而向摩西發怨言。在四十年飄流曠野的生活中,動輒說要用石頭打摩西。每次摩西受到以色列人的埋怨,都能安靜俯伏在神面前,等候神為他申辯。所以,按他所擔負的責任的艱鉅而言,雖然他曾有失敗,但神仍舊稱讚他是世上最謙和的人。

  二、得見神的背

  摩西說“求你顯出你的榮耀給我看。”耶和華說:“我要顯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經過,宣告我的名。我要恩待誰,就恩待誰;要憐憫誰,就憐憫誰。”又說“你不能看見我的面,因為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耶和華說:“看哪!在我這裡有地方,你要站在磐石上。我的榮耀經過的時候,我必將你放在磐石穴中,用我的手遮掩你,等我過去;然後我要將我的手收回,你就得見我的背,卻不得見我的面。”***出33:18-23***

  摩西求神顯出他的榮耀給他看,實意是想見到神的榮耀面貌——見下文神的回答***參出33:18、20、23***。神答他說:“你不能看見我的面,因為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但神卻特許他可以得見他的背。於是指示他說:“看哪!在我這裡有地方,你要站在磐石上。我的榮耀經過的時候,我必將你放在磐石穴中,用我的手遮掩你,等我過去;然後我要將我的手收回,你說得見我的背,卻不得見我的面。”***出33:21-23***

  這是摩西的特殊尊榮之一。雖然在聖經中,有先知或使徒在異象中見過神或主耶穌顯現,例如主耶穌基督復活時,曾向門徒或使徒顯現,但這些“顯現”和本經文所說“將你的榮耀顯出給我看”的意義完全不同。摩西要看見的,是神本來的榮耀形象。主耶穌基督復活後所顯現的,是近似他道成肉身時的形象,是門徒本已熟悉的。並且主是以他們所能接受的程度向門徒顯現,不是按他本來的榮耀向他們顯現。所以,當主耶穌基督復活向他們顯現時,他們甚至還能與主同進早餐,毫無拘束地交談。可是無論舊約先知或新約使徒,甚至年老的使徒約翰,當他們在異象中見到榮耀的基督時,全都似乎無法承當,以致仆倒在地、渾身無力。可見人的確不能看見神的榮耀的形象,就算是聖潔的古聖徒或使徒,都因仍屬血肉之軀而無法承當神的榮光。全聖經中只有摩西一人親眼見過神榮耀的背。所以這是摩西獨有的尊榮之一。

  許多人說,神若讓找看見,我就信他。其實幸虧神不讓你所見他。因按我們這不配的敗壞之軀,根本當不起神榮耀的顯現;但摩西與神非常親近,他對神的認識是其他人不能比的,神特許他可見他的背,印證他與他同在。

  三、兩次四十晝夜禁食

  禁食禱告,不該算作什麼尊榮,但在摩西而論,他的禁食禱告,顯示他有與神特別親近的經歷。按聖經所明記的,沒有別人像摩西那樣,前後有八十天在神面前,不吃不喝。按申命記九章與十章所記,摩西最少有兩次上山禁食四十晝夜。

  第一次四十晝夜禁食,是在第一次上山領受神親自用指頭所寫的法版時——“我上了山,要領受兩塊石版。就是耶和華與你們立約的版。那時我在山上住了四十晝夜,沒有吃飯,也沒有喝水。”***申9:9***這第一次也就是出埃及記第三十二章所記,以色列人因見摩西遲遲末下山,而擅自造了一隻金牛犢,又向牛犢獻祭守節,招惹神的怒氣。摩西下山時,就在憤怒中把法版摔碎了。第二次是在摩西為以色列人求神寬容之後,再次上山領受神重寫的法版。那時,他再次俯伏在耶和華面前四十晝夜***申9:18***,也就是出埃及記34章28至29節所記載的事。

  這兩次禁食都顯示摩西與神特別親近:

  1.聖經一再明記,摩西禁食時,“四十晝夜,也不吃飯,也不喝水”***出34:28;申9:9、18***可見那不像普通禁食,是神蹟性的經歷,非一般人所曾體驗,而與新約中基督在曠野禁食四十晝夜相似。

  2.聖經一再明說,神兩次把他自己指頭所寫的法版交給摩西,就是在這兩次禁食的經歷中給他的***出34:28;申9:11;10:1-5***。沒有人會這樣接受神親手所寫的法版。可見摩西領受神的啟示,有其獨有之尊榮。

  3.聖經一再明說,他兩次四十晝夜禁食,都曾為以色列人忠心代禱,甚至自己名字從生命冊塗抹也願意,神應許與起他的子孫代替以色列人,他也不接受***出32:30-35;申9:9、18、25-29***。他的禁食絕不是裝模作樣的,乃是忠心禱告,且蒙神應允。

  四、摩西面皮發光

  “摩西手裡拿著兩塊法版,下西乃山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的麵皮,因耶和華和他說話,就發了光。亞倫和以色列眾人看見摩西的麵皮發光,就伯挨近他。摩西叫他們來。於是亞倫和會眾的官長都到他那裡去,摩西就與他們說話。隨後以色列眾人都近前來,他就把耶和華在西乃山與他所說的一切話,都吩咐他們。摩西與他們說完了話,就用帕子蒙上臉。但摩西進到耶和華面前與他說話,就揭去帕子;及至出來的時候,便將耶和華所吩咐的告訴以色列人。以色列人看見摩西的麵皮發光,摩西又用帕子蒙上臉,等到他進去與耶和華說話,就揭去帕子。”***出34:29-35***。

  在摩西領受神親自寫上十誡的兩塊法版後,***出33:28***,因與神親近,不知不覺麵皮發光,甚至他下山後,以色列眾人因見他麵皮發光,“就怕挨近他”。聖經中只有摩西一個人,因與神親近以致臉皮發光,人不能靠近他。摩西當時的經歷是個事實,絕不是一種象徽。我們不知道摩西的麵皮怎樣發光,但當時的以色列眾人都不敢挨近他卻是事實。甚至摩西用帕子遮著臉,才能跟以色列人說話。可能是摩西的麵皮發光,使挨近他的眼睛受到刺激。顯然這種經歷是神給摩西的特殊尊榮,在以色列人心中造成一個非常值得尊重的形象。

  在哥林多後書三章十二至十八節,使徒保羅提到摩西面皮發光的事,用來比較新約的職事和舊約的職事。今天我們在主耶穌基督裡可以“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可見聖經選記這事,除了表明摩西與神特別親近,和他個人特別的尊榮以外,也表明摩西所預表的一切在基督裡的人,也可以因與神親近,生命改變,成為滿有主的榮光的人。舊約的摩西只可以個人與神親近而臉面發光,現在所有在基督裡的人,卻都可以藉著基督與神親近而得神榮光的照耀,變成有主榮耀形象的人。

  五、是神面對面所認識的人

  “耶和華說:‘你們且聽我的話:你們中間若有先知,我耶和華必在異象中向他顯現,在夢中與他說話。我的僕人摩西,不是這樣,他是在我全家盡忠的,我要與他面對面說話,乃是明說,不用謎語,並且他必見我的形象。你們毀謗我的僕人摩西,為何不懼怕呢?’耶和華就向他們二人發怒而去。”***民12:6-9***

  上文神既已說過沒有人可以見他的面,見他面的人不能存活,又特許摩西可以見到他的背,不是已經非常清楚表示摩西沒有見到神的面麼?但為什麼這段經文卻說摩西是神面對面所認識的呢?這句話的真意並不表示摩西見到神的面。因為這段經文是偏重在摩西從神所領受的啟示和其他先知的領受的方式不一樣。民數記第十二章全章敘述摩西的姐姐米利暗和哥哥亞倫聯合反對摩西,他們說:“難道耶和華與摩西說話,不也與我們說話嗎?”***民12:2***換句話說,他們不服氣的是:摩西的啟示為什麼會那麼有權威,人人都要服從?難道他們從神所領受的啟示就沒有權威麼?為什麼必須由摩西領導會眾?難道他們不可以領導麼?這就是摩西的姐姐和哥哥對他屬靈的權威的反叛。神立刻為摩西申辯,並且指出摩西從神所領受的啟示跟眾先知所領受的分式全然不同——“耶和華說:‘你們且聽我的話:你們中間若有先知,我耶和華必在異象中向他顯現,在夢中與他說話。我的僕人摩西不是這樣,他是在我全家盡忠的。我要與他面對面說話,乃是明說,不用謎語……”***民22:6-8***在此所謂“我要與他面對面說話”,就是下句“明說”的意思。摩西所領受的啟示,不是異象、異夢或暗喻,而全部都是明白話,譬如:十誡中的“不可貪心”,就是不可貪心;“不可殺人”,就是不可殺人。絕不是象徵或表號,句句都非常明確,不能作別的解釋。

  雖然摩西所領受的整個律法***五經***是敘述一個重要的中心資訊——將基督和他的救贖舉薦出來;但摩西當時所領受的,都是句句明說的啟示。在現代人看來,異象、異夢之外啟示方式更超自然,使人覺得更屬靈;其實在神方面,“明說”的話語才是最有權威的啟示。摩西雖曾為神行了許多神蹟,但神見證摩西的屬靈權威時,卻強調神所給他“明說”的啟示,顯示摩西與神之間有“特別親密的親系”,是其他先知不能比的。

  六、行了最多懲罰性的神蹟

  在摩西一生中,神藉他顯了許多神蹟,其中很多是懲罰性的和普及全國或全族的大神蹟。聖經中沒有人比他行過更多這一類的神蹟。聖經中只有神特別使用的人,神才藉著他們顯出這類神蹟。以利亞曾使天在三年零六個月內不下雨,又降火燒滅兩個五十夫長的手下。在新約中我們看見只有使徒彼得和保羅有這種權威,但合算起來,也不過數次。但摩西卻行了多次這種神蹟。如:

  在埃及所降的十災,都是懲罰性,且是影響全埃及國的。到了紅海邊,神藉摩西使紅海海水分開,以色列人過了紅海,法老追兵下海追趕時,神又藉摩西使海水迴流,淹沒了法老全軍等。

  在民數記十六章所記,可拉黨和會眾中的二百五十個領袖,背叛摩西亞倫說:“你們擅自專權,全會眾個個既是聖潔,耶和華也在他們中間,你們為什麼自高,超過耶和華的會眾呢?”摩西聽見這話就俯伏在神跟前,求神印證叛黨的錯誤。他只不過向神表示內心願望而說了這句話:“倘若耶和華創作一件新事,使地開口,把他們和一切屬他們的都吞下去,叫他們活活的墜落陰間,你們就明白這些人是藐視耶和華了。”***民16:30***。下文三十一至三十二節的記載這樣說:“摩西剛說完了這一切話,他們腳下的地就開了口,把他們和他們的家眷,並一切屬可拉的人丁、財物,都吞下去。”這一類的神蹟特要顯出神是與他僕人摩西同在,並且站在他僕人那一邊。摩西一生受盡許多委屈和以色列人的埋怨,但每逢遭遇很難應付的關頭,神卻明顯表示,他總是站在他僕人那一邊。摩西對於忍受眾人的反對,甚至同族人的背叛,有很豐富的經驗。他得著神為他作了明確的印證:證明他是神所使用的僕人。他所說所行的都有神站在他那一邊。這些都是摩西特有的尊榮。

  七、“在我全家盡忠”雖然許多神的僕人,不論先知或使徒們,都是為神盡忠的。但摩西卻是神親自宣告,他是為神的“全家”盡忠的。

  不但舊約的聖經這樣說,新約的聖經也這樣引證***來3:2***。摩西不是隻為利未支派盡忠,也不是隻為哥轄族的後代盡忠,而是為神的全家盡忠。他為神盡忠,全無偏私狹窄的存心,不混雜為親屬的私情成分。可見摩西對“神的家”有完全正確的觀念。不是單把神那大家庭中的小家庭看為神的家,而是把那包括“天上地上的各家,都從他得名”的全家,看為神的家。舊約的先知們,雖按他們所領受的資訊,分別為北方的以包列與南方的猶大作先知;但基本上他們都可說是為以色列全家發言,因他們都是站在神的立場向神的百姓說話。這樣聖經一再強調摩西為神全家盡忠,究竟是指哪一回事?當時以色列人還未立王,更未分國。所以:“為神全家盡忠的”,這話應指摩西全無為自己的存心。這句話特別在責備米利暗和亞倫與摩西爭權時更顯前者是有為自己的成分。後者則全心為神的家。

  事實上,摩西的忠心和他所傳神的資訊,不但為以色列人全家,也為按著亞伯拉罕之信心作神屬天子民的全家,留下美好的榜樣,把人引到基督跟前***羅10:4***。今天的基督徒只記念自己教會小圈子,或把“全宗派”當作全家。但有多少人有摩西那種遠見,為全教會及歷代的眾聖徒作出貢獻、傳達了超越時代的生命之糧?

  八、舊約的中保

  “這樣說來,律法是為什麼有的呢?原是為過犯添上的,等候那蒙應許的子孫來到,並且是藉天使經中保之手設立的。但中保本不是為一面作的;神卻是一位。”***加3:19-20***本節的“中保”與提降太前書二章五節的中保,原文雖是同字,但後者是指新約的中保——主耶穌;而本節的中保卻是指舊約的中保——摩西。

  聖經被稱為新舊約全書,因聖經包括了神與人所立的兩個重要的“約”。新約是基督用自己為我們贖罪的血與我們立的約***太26:28***;舊約是摩西用牛羊的血為神與以色列人立的約。用牛羊所立的約,並不真正能救人,卻預先教導人明白那以後要來的救主為我們贖罪流出寶血的意義。

  出埃及記十九至二十四章就是神與以色列人立舊約之經過。出埃及記二十四章可說是“舊約成立典禮”,而摩西就是神與以色列人之間立約的“中保”。摩西雖不是個合格的中保,卻把那合格的中保耶穌基督的完美彰顯出來。摩西既不能“為”以色列人守約,也不能“使”以色列人守約,只證明了以色列人的無能與不可信賴;但另一方面他卻顯明瞭那要在他以後來的基督,既“為”我們守了約,成全了律法的要求,又“使”信他的人能守約一一給我們永生神的生命。所以摩西是舊約的中保。這是他獨有的尊榮。這尊榮不是因他可以與基督相比:而是因他雖遠不如基督,卻彰顯了基督。

  九、被稱為預表基督的先知

  “耶和華你的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興起一位先知象我,你們要聽從他……我必在他們弟兄中間,給他們興起一位先知象你,我要將當說的話傳給他;他要將我一切所吩咐的,都傳給他們。”***申一八15、18***

  這兩節經文指定了摩西會成為基督的預表。他是預表“那先知”的先知。舊約聖經雖有好些“人”或“物”都有預表的意義,但摩西卻是神所指定要作基督的預表的。在新約聖經裡,法利賽人打發人問施洗約翰說:“你……是那先知嗎?”***約1:21***注意:“那先知”指像摩西的那一位先知。在猶太人的觀念中都知道“那先知”是指彌賽亞。下文也有相似的提說——“他們就問他說:‘你既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亞,也不是那先知,為什麼施洗呢’”***約1:25***“腓力找著拿但業,對他說:‘摩西在律法上所寫的,和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我們遇見了,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約1:45***教會初期,使徒們為主耶穌基督作見證時,也引用申命記的話,證明“那先知”就是耶穌基督。“摩西曾說:‘主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們興起一位先知象我,凡他向你們所說的,你們都要聽從。凡不聽從那先知的,必要從民中全然滅絕。”***徒3:22-23***注意:“凡不聽從那先知的,就從民中滅絕。”這話更顯出“那先知”不是普通的先知,而是主耶穌基督。所以凡不接受主耶穌基督的,就從民中滅絕。

  其實摩西一生中,有許多事蹟可作基督的預表。由於他盡忠事奉主,又特別與神親近,以致他的生活言行都能表明那一位要來的耶穌基督的樣式,所以成為適合預表耶穌基督的人。現今主來的日子已近,基督徒應在這時代為基督第二次再來作好準備,叫人看見屬基督的人有基督的形象,讓不認識主的人,從我們身上感受到我們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林後2:14、15***

  雖然摩西是古時的先知,是在基督降生前領導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但他所傳的資訊和他所信的,正是那要來的基督。他所寫的五經***律法***,最後的總意是要將主耶穌基督舉薦出來。希伯來書說:“他***摩西***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來11:26***雖然在摩西的時代,基督還沒有降生;但他信的是那將要降生的基督,摩西在曠野擊打磐石,使徒保羅說:“那磐石就是基督。”***林前10:3-4***

  可見實際上那在曠野引導以色列人,與他們同在同行的,是那要來的基督。“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著義。”***羅10:4***原來摩西律法的真正用意,是要作訓蒙的師傅,引領人到基督跟前***加3:24***

  十、神親自為他安葬

  “於是耶和華的僕人摩西死在摩押地,正如耶和華所說的。耶和華將他埋葬在摩押地、伯毗珥對面的谷中,只是到今日沒有人知道他的墳墓”***申34:5-6***摩西臨終前,神允許他上尼波山,一個對著耶利哥的比斯加山頂,觀看迦南地,以後他就死在山上。他死後神親自為他安葬在沒有人知道的地方。

  如果有人去世,出殯時有z /-府高階官員為他扶樞,已經令人羨慕。但摩西卻是神親自為他安葬。這是全聖經中獨有的尊榮,證明摩西一生為神所悅納,確是神所尊重的人。他雖曾在米利巴水的事上發怒,沒有在百姓面前尊神為聖,因而受罰不得進入迦南;但雖然這樣,他所受的,只是關乎肉身方面的懲罰,在屬靈方面的地位是沒有影響的。所謂蓋棺論定,神既親自為他僕人安葬,可見他的一生是神所記念,且是神特別尊重的人。

  猶大書九節曾提及米迦勒為摩西的屍首與魔鬼爭辯。聖經沒有更詳細的記載,似乎神特將摩西的屍首隱藏,不讓人知道,免得魔鬼利用他的屍首誘惑以色列人。但整件事記載太簡略,我們只能按聖經所已有的資料作有限度推理。***有人認為猶大的記述取材於經外的資料,這種推想限定了猶大不能自己從神領受默示或資訊。***

  十一、與以利亞共有的尊榮

  “說了這話以後約有八天,耶穌帶著彼得、約翰、雅各上山去禱告。正禱告的時候,他的面貌就政變了,衣服潔白放光,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兩個人同耶穌說話;他們在榮光裡顯現,談論耶穌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將要成的事。”***路9:28-31***

  主耶穌在世時,曾帶著三個門徒上山,變化形象。那時,在榮光中有摩西和以利亞與耶穌說話。全聖經只有這兩個人在榮光中,與道成肉身的基督談話。這是摩西與以利亞共有的殊榮。按路加福音所記,他們在榮光中與主耶穌基督談論的,是關乎耶穌基督去世的事,以及在耶路撒冷所發生的事,即他的受死與復活的事。使徒彼得在他所寫的彼得後書裡,說到他所講耶穌基督再降臨的事,並不是“隨從乖巧捏造的虛言,乃是親眼見過他的威榮。”***彼後1:16-18***可見在山上變象的談話,還談及主耶穌基督再來的事。

  十二、總結

  摩西一生沒有貪圖世上的虛榮,也沒有貪求屬靈的“虛榮”,只全心全意為神的“全家”盡忠。雖然他在世的日子受盡委屈,任勞任怨,“飽經憂患”,但他四十年的事奉有永遠價值,不但在今世受以色列人敬重,在永世裡更受眾神僕眾聖徒的敬重。他為神丟棄了埃及一切尊榮富貴,他獲得的何止千萬倍?我們雖不會有摩西那樣的機會,領導肉身的以色列人出埃及,走曠野路程;但我們必會有類似摩西的機會,在神的家中引領罪人歸向神,與眾信徒同走十字架的道路。縱使在世人的眼中或教會的圈子裡沒有得著該得的尊重,反而忍受委屈或輕視,但如果象摩西那樣謙和、忠心,有一天我們終必看見摩西在世上雖被人冷落,在天上卻受到神的尊重;生前受盡同胞的埋怨,死後卻極受愛戴。我再重複主耶穌所應許的說話:“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

基督教講章不忘初心
基督教名牧講章精選
相關知識
基督教摩西講章
基督教救恩講章
基督教培靈講章
基督教名牧講章精選
基督教婚姻講道講章_基督教婚姻講章
基督教專題講章怎樣孝敬父母
基督教聚會講章
基督教聚會講章
基督教軟弱講章
基督教軟弱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