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興演講的四個效應和五個策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即興演講,在演講的型別中,使用率較高,應用範圍最廣。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現代社會資訊傳遞加快,人們的交往日益頻繁,人們的交際領域不斷拓寬,即興演講也隨之出現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即興演講的四個效應

  姿態感染效應。照稿念話者,動作姿態單一。一般以有坐姿、拿稿為主,很難配以必要的手勢。而即興講話者由於脫稿而講,身體可坐可立,手勢可招可揮,大有揮斥方遒之勢。良好的手勢動作、言談舉止,是語言的必要補充,增添了講話的風采,會極大地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和號召力。一個協調、合體、大方的講演動作,能夠為觀眾留下美好乃至永生不滅的印象。比如,毛主席生前從延安赴重慶談判登機“揮手之間”,以及在開國大典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的湖南語言風格與揮手致意,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反蔣鬥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信心和勇氣。

  人格魅力效應。即興講話是領導者最起碼的基本功,是公眾評價領導者能力水平的一個最為主要的標尺。基層幹部群眾接觸領導的機會比較少,他們把領導臨場發言水平,作為判定領導者能力和水平的主要標準。領導幹部在面對群眾作即興演講時,關鍵是即要說真話,動真情,又要言之有物。“萬丈高樓平地起”,領導者要想練就高超的講話藝術,增強人格力量,在群眾中塑造良好的形象,一方面要紮實學習,刻苦訓練,廣覽博書,增強文化底蘊和素養;另一方面在每一次講話前,要針地聽眾物件,精心準備,及時熟悉與講話主題相關的業務和工作,列好提綱,打好腹稿,做到心中有數,胸有成竹。

  目光親和效應。眼睛是心靈的視窗。心理學家研究證明,目光交流是人情感交流的最佳方式。青年人談戀愛時,眉目能傳情。同樣即興講話脫離了文稿,講話者由一直注視文稿到遊離桌面而目視聽眾,環視會場,聽眾有一種被領導者“放在眼裡”的感覺,從心理上拉近了講話者與聽眾的距離,聽眾便對領導者有了一份注意。這種目光與目光的注視,實際上是一種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給聽眾一種親和感,增強了講話的吸引力。可想而知,一名照稿念話的領導,稿子大部分都是祕書班子代筆。唸的大部分又是套話、空話,大條小條、一是二是、一點兩點,就像毛主席講的:“甲乙丙丁,就象開個中藥鋪,”念來念去讓聽眾難以分清哪是領導強調的重點,聽不出哪些是領導自己要講的東西,使聽眾聽得一頭霧水,更談不上語言風格。

  激情煽動效應。常言道,“語為情動,言為心聲”。以情感人,是照稿念話難以達到的效果。即興講話擺脫了文稿的束縛,使領導者思維的天地更加廣泛,演講者語調時高時低,頻率時緩時急,時而慷慨激昂,時而聲情並茂,時而機智幽默,時而妙趣橫生,時而抑揚頓挫,在嚴峻複雜的場面神態堅定冷靜,在悲痛的場面穩重嚴謹,在歡欣熱烈的場面熱情、洋溢,特別是隨時把握場面氣氛和聽眾的心理,臨場發揮,觸景生情,貼近聽眾,緊扣人心,引起共鳴。這是“篾匠”在書房裡挖空心思也編不出來想不到的,也不可能超前性的把握到場面氣氛和聽眾的心理。即席講話不但有助於領導者語言的現場組織和發揮,而且口語化表達,簡明通俗,容易入腦入耳入心,有助於聽眾的理解和消化,有利於調動聽眾的積極性,達到鼓勁、宣傳、動員之目的。比如,瞿秋白在北伐戰爭時期的一次宣傳工作會議上講話時,針對前者觀眾反感的長篇大論,做了一個簡單而又一語雙關、意味深長的即席講話:“宣傳關鍵是一個‘要’字,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拳拳打在要害上”。講罷隨即下臺,幾秒鐘後,觀眾才回味過來,簡短2xxxx字的演講辭,激發了雷鳴般的掌聲。

  即興演講的五個策略

  一、散點連綴,粘合成篇 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作即興講話,腦子裡會就某個話題形成一種表達的意向,這就是所謂“命題映象”。而現場的壓力會催迫你腦海產生靈感的火花,但這些火花般的“思維點”顯得支離破碎,而且稍縱即逝。這時要做的是,儘快對散亂的思維點進行聚合,並根據確定的題旨篩選,然後按一定的表達結構粘合起來,這就是“腹稿”了。、

  二、意隨情遣,形散神聚 社交演講常常是先有“情”後有“意”,表達受某種情緒的驅使,其特點是即席生情、即席覓意、即席取材、即席成趣。當我們進入社交場合時,可以先不去構思演講內容,而是先充分感受其氣氛,理出自己的感情線索。講的時候先確立一個意願,然後詼諧灑脫地隨興驅遣,無雕琢痕跡,娓娓道來但其意漸顯。這類演講形散神聚,以“情”取勝,顯得真摯而有靈氣。

  三、借題發揮,大道直行 如果一時難以確定“意核”,可以借現場之“題”,稍作構思就來個借題發揮。這樣的即興演講樸實自然,是口才、思才的流露,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現場效果。借題發揮講究在現場撈“抓手”,比如可以“借事發揮”,可以“借物發揮”,也可以“借景發揮”等等。當然這時思維與表達是同步的,說的時候必須儘快地確定中心語義,有了明確的中心語義,說起來才可能大道直行,既撒得開又收得攏,既言之成理又言之成篇了。

  四、片言居要,說句成篇 如果時間緊迫,來不及構思全篇,可以採用“立片言之居要”的方法,就是先開門見山地用直言肯定句式提出自己的主張或見解,然後以此為發端,用一組句群進行講述。這“片言”就是“意核”,講的時候完全是對“意核”進行剖解。從破題到展開、到多角度的論證、到最後的總結,句句話都言之有序地“粘”在“意核”上。、對“居要”之“片言”作全方位分解,如下“三字訣”可以作為表達的提示:“正面說”肯定的角度、“反面議”假設性否定、為什麼列舉理由、怎麼做指出門徑、找例證論據實證、作歸納迴應論點。當然不一定面面俱到,有時將一兩個方面說清、說透徹,也可能是一篇很好的演講。

  五、異峰突起,思維先行 有經驗的演講者自有他慣用的“套路”,他們往往將自己要達的意思納入一個思路框架,這樣有了依傍講起來就從容得多了。美國公共演講專家理查德為我們歸納了一個即興演講的“精選結構模式”,比較實用。他勸演講者以這樣4句話作為提示訊號:

  1、喂,請注意!一開頭就以“聳人聽聞”的懸念激起聽眾的注意

  2、為什麼要費口舌?以警醒的議論“勾”住聽眾的感知興趣

  3、舉出典型的例子。形象化地將自己的觀點印入聽眾的腦海

  4、怎麼辦說明應該怎麼做,滿足聽眾的詮釋期待

  拓展:即興演講的三大要求

  1、對即興演講者能力的要求

  即興演講能力是一種高階的演講能力,是最能反映演講者修養和功底的。因為即興演講場合常有變化,聽眾的職業、年齡、生活閱歷和文化教養也不盡一致,即使是在一次演講會的過程中也常常產生各種預想不到的情況。即興演講能力強的人,能在錯綜複雜的場合,泰然自若,侃侃而談。他們能從當時當地聽眾的實際情況出發,及時調節演講內容和演講方式,從而提高演講的效果。而即興演講能力弱的人,則不能隨時變通。或者拘泥於原來的講稿,脫離變化了的實際;或者即席變化,但講得詞不達意,語無倫次,毗漏百出,降低或損害了實際效益;或者不能臨場發揮,無法即席發言。

  一個人的即興演講能力,要能夠達到緣事而發、應付自如的程度,而且能做到天衣無縫、出口成章,確實有一定難度,需要下一番苦功夫。這是因為,即興演講面臨的具體課題多變,它要求演講者必須確有真才實學、知識淵博,具有較高的才情稟賦。同時,即興演講面臨的情況比較複雜,這就要求演講者必須具有最佳的心理素質,特別是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質,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調節自己的心境,集中自己的神思來完成演講。並且,即興演講的觸發性、臨時性、短暫性特點,特別要求演講者頭腦清醒、機智、思維敏捷、詞彙豐富、能夠迅速捕捉話題的精義、要害、理出頭緒、列出提綱、快速組織語言。

  ①較強的應變能力。即興演講由於演講前無充分準備,在臨場時就容易出現意外,如怯場、忘詞等等現象。遇到這種情況,只有沉著冷靜,巧妙應變,才能扭轉被動局面,反敗為勝。

  ②較強的綜合材料的能力。即興演講要求演講者在很短的時間裡把符合主題的材料組合、凝鍊在一起,這就使演講者應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有效地發揮出其知識的廣度和思想的深度。

  ③較高的現場表達技巧。即興演講沒有事先精心寫就的演講辭,臨場發揮是特別重要的。演講者在構思初具輪廊後,應注意觀察場所和聽眾,攝取那些與演講主題有關的人物或景物,因地設喻即景生情。

  ④一定的思想深度。這是指即興演講者對事物縱向的分析認識能力。演講者對內容應能巨集觀地把握,通過表層迅速深入到事物本質上去認識,形成一條有深度的主線,圍繞著它豐富資料,連貫成文,以免事例繁雜、遊離主題。

  ⑤一定的知識廣度。只有學識豐富,才能在短暫的準備時間內從腦海中找到生動的例證和恰當的詞彙,使即興演講增添魅力。這就要求演講者具備一定的自己所從事的專業知識,並能瞭解日常生活知識,如風土人情、地理環境等。

  總的說來,即興演講能力的形成,既需要有一定的功底,又需要反覆的實踐鍛鍊。否則,即使勉強即興演講,也難以產生好的效果。因此,要真正成為一個優秀的演講者,就必須十分注重即興演講能力的鍛鍊和培養。

  2、對即興演講內容的要求

  對即興演講內容的要求,主要有四點:

  一、保持警覺,選準話題。無論參加什麼會議,都要始終保持全神貫注。要掌握會議的主題,討論的具體題目,爭論的焦點,有很強的警覺和思想準備。一旦即興演講,也決不會心慌意亂。有了思想準備,還必須尋找一個好的話題,而準確的話題,來源於對會議有關情況的熟悉與掌握。要注意在什麼時間、什麼場合,對誰講話。如1924年5月8日,印度詩人泰戈爾在北京過了他64歲壽辰,北京學術界舉行了祝壽儀式。梁啟超登臺即興演講。因泰戈爾想讓樑為他起一箇中國名字,所以,梁啟超便從印度稱中國為“震旦”,講到從天竺印度來的都姓竺,並將兩個國名聯起來,贈給泰戈爾一個新名叫“竺震旦”。由於話題選擇得好,故整篇演講辭生動活潑,情趣盎然,寓意深刻。

  二、抓住話題,組合材料。確立了話題,就要抓住不放;進而緊扣話題精心組織材料進行論證。即興演講無法在事先做充分準備,完全依靠即興抓取材料,其來源,一是平時的知識積累,二是眼前的人和事,又應以後者為主。如過多的引用間接材料,往往失掉即興演講的現實感和針對性,起不了應有的作用,只有多聯絡現場中的人和事,才能緊緊抓住聽眾的注意力。

  三、材料必須新穎。“文章最忌隨人後”,即興演講更是如此。一次即興演講沒能給別人留下什麼印象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內容缺乏新意。不“新”就無魅力可言。如你講的,也是重複別人的,人云亦云;或是翻覆去地講一些人們早已熟知的內容,炒剩飯,說廢話,老調重彈,拾人牙慧,就會令人生厭。而要講出新東西,就要講那些別人想說而說不出或者沒有想到過的道理;要講那些大家正在思索,但還沒有被正確地提出來的問題;要講那些人們想脫口欲出,但還沒有找到合適語言表達的心聲。這樣就容易縮短演講者和聽眾的距離,使聽眾產生共鳴而有所獲、有所得。

  四、立意必須深刻。即興演講的立意要深,指講話的認識要深、意義要深、體會要深、開掘要深,這樣才能給聽眾以深刻的啟迪。而要立意深刻,就要選擇一個合適的角度。因為同樣的一件事情,它可以包含幾個意義。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目的來確定演講的立意。要使立意深,演講者確定中心論點的角度就要儘量少而集中,要小中見大。所謂少而集中,是要求演講者從生活中的平凡現象著眼,由此及彼,以點帶面,抓住最本質的一點,觸類旁通,引申擴充套件,上升到理論高度,使其小而實、短而精、細而巨集、博而深、令人回味無窮。所謂小中見大,是指要求演講者力求說出點新意,哪怕是說出一星半點的火花和閃光,也會使道理增色生輝。

  3、對即興演講方法的要求

  對即興演講方法的要求,主要有兩點:

  第一、構思要敏捷。即興演講因為要在事先無任何準備的情況下,臨時構思發表演講,所以必定要求構思敏捷。要真正做到“構思敏捷”是不容易的,正像詩人陸游所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構思敏捷是以智慧和常識為基礎的。要做到構思敏捷,一是要注意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歸納、概括能力;二是構思時要選取本人熟悉的人、事、物、景為話題,因為只有自己熟悉的事物,大腦反應才迅速、快捷;三是構思時要先取聽眾熟悉的、感興趣的事物和聽眾關心的熱門話題,這樣才能與聽眾產生共鳴。這樣,演講者構思時就能文思如泉湧,並且話語能滔滔不絕,長流不息。

  第二、語言要簡潔。即興演講,本來篇幅就不長,而短短的幾分鐘演講,要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就特別要求語言要簡潔,不能說廢話、空話、套話,不能冗長羅嗦。並且,使用的句子不能過長,修飾語不宜用得過多。如果在句子中修飾語用得過多,就會使句子變得冗長累贅。而即興演講,語言稍縱即逝,句子太長,後半句還沒說完,前半句子就可能淡忘了,聽眾就會覺得抓不住句子的主幹,迫使聽眾把心思用在理解長句子的意義上,從而影響整個演講的效果。所以,即興演講宜用短句,少用修飾語。要使即興演講的語言簡潔,不是單純地把長句換成短句,而是要錘鍊詞句,要杜絕一切空話和廢話,要節省話語,含而不露,留有餘地,力求達到簡意賅的意境。

  看完“”的人

1.即興演講的五大策略

2.即興演講的五個方法

3.即興演講即席發言的五個策略

4.高質量即興演講稿的四個技巧

5.做好即興演講的四條黃金法則

6.一分鐘即興演講的策略

7.演講專家即興演講的“四步曲”

即興演講的技巧方法大全
演講時言談富有新意的技巧
相關知識
即興演講的四個效應和五個策略
即興演講的五個策略
會議即興演講的兩個特點
即興演講的三個把握
即興演講的十五個絕招
即興演講的必備技巧
即興演講的實用技巧_必備技能
即興演講的萬能開頭
即興演講的方法與訓練
即興演講的技巧方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