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文化類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9日

  朗詠清川飛夜霜,此刻豁然開朗;讀盡詩文千萬字,吟詠人間天堂。一覽《朗讀者》,過目永難忘,回觀《朗讀者》,韻味深且長。小編在此整理了央視文化類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央視文化類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篇1

  文化類節目受追捧,使得央視也找到了正確的開啟方式。央視,真人秀時代的落後者,出現在央視平臺上的真人秀顯得那麼水土不服,以至於燦星《了不起的挑戰》播出一季後就換了平臺。此番《朗讀者》開播,並且擠掉了《星光大道》的排期,釋放出一個重要訊號:幾近全面淪陷的央視綜藝,在娛樂化浪潮中前後失據的央視綜藝,似乎明晰了自己的發展定位,找準了與平臺調性相契合的節目型別。憑藉《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在綜藝林立的山頭,央視順利安營紮寨。對《朗讀者》,央視也給出了極大的平臺禮遇,節目在中央一套和三套週六日晚八點黃金檔播出,開播當晚《新聞聯播》特意作了節目預告推介。

  天時地利之外,《朗讀者》成事更有人和。這是董卿首次擔當製作人製作的節目。作為央視一姐,董卿並不高調,13年主持央視春晚的經歷,敵不過《中國詩詞大會》上彷彿是信手拈來的吟誦為她在社交網路吸的粉。腹有詩書氣自華,媒體似乎發掘出一個新的董卿,爭相獻上讚美之詞。楊瀾之後,中國電視熒屏上要論知性、落落大方的主持風格,董卿確是獨一份。這樣的主持人,與《朗讀者》的節目氣質是契合的,二者互相成就。董卿也把自己的文化趣味帶進了節目中,《朗讀者》“從某種意義上說,不是過去一年準備的結果,也不是之前一年在美國學習的結果,它是二十年的積澱。”

  話雖如此,《朗讀者》的誕生之路亦不乏坎坷。策劃一年多,即使有董卿和央視的背書,找冠名商、拉贊助還是一樣難。文化類節目要怎麼做得抓人?這是橫在節目製作方和廣告商面前的難題。文化類節目的呈現出口有限,漢字書寫、詩歌吟誦、成語接龍、國學典故、猜燈謎等形式幾乎已被窮盡;而若不包含競技、PK元素的話,則節目形式又將更為簡單。

  《朗讀者》以“朗讀”為切,它很像一個讀書沙龍,董卿是知性的女主人。國外有作家朗讀自己作品的傳統,巴黎街頭,隨意走進一家書店,裡面就可能有一個作家,在面對聽眾朗讀自己的新書。電影《成為簡·奧斯汀》的最後就是作家朗讀的鏡頭,《冰與火之歌》作者喬治馬丁興致來時也會自己讀一段。與《詩詞大會》中的飛花令一樣,朗讀是一種頗雅的文化活動,但其實並不是作者的特權。朗讀屬於每一個人。

  《朗讀者》每期以一個主題詞為核心線索,嘉賓圍繞主題詞分享人生故事,朗讀一段曾經打動自己、激勵自己甚至改變自己的文字。首期的主題是“遇見”,邀請了許淵衝、濮存昕、柳傳志、張梓琳、鮮花山谷夫婦、無國界醫生蔣勵等六組嘉賓來作朗讀和分享。有明星有企業家有學者有素人,嘉賓型別豐富又有層次感。

  “沒有他,我也許永遠想不起,幫助別人有什麼樂趣和意義。”濮存昕帶著小時候身患小兒麻痺症的故事而來,以一段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師》,來感謝改變他一生命運的榮國威醫生。別人對你的幫助,不是理所應當;在有能力幫助別人時,不要事不關己。

  “炮彈要多少次掠過天空,才能被永遠禁止。答案啊,我的朋友,在風中飄揚。”之後上場的是無國界醫生蔣勵,中國版“姜暮煙”,她遠赴阿富汗進行醫療救助。從炮火中走來的蔣勵和她的同行者們,共同朗讀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Bob Dylan的《答案在風中飄揚》“Blowing in the wind”,美國六、七十年代民權運動和反戰運動的聖歌,《阿甘正傳》中珍妮在舞會上演唱的歌曲。

  “做父母的有什麼比兒女生活幸福還幸福的事呢?”著名企業家柳傳志,出現在《朗讀者》中的身份卻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父親,他要朗讀在兒子柳林婚禮上的致辭。致辭寫得很好,“我榮幸地有機會給柳林當爹有四十幾年的歷史了”幽默開場,勉勵他們“真正理解,有理想而不理想化,以強大的心臟去面對未來”。帶著緊張、興奮和幸福綜合的複雜情感,這是企業家的另一面。

  “醒來覺得甚是愛你”。成都的鮮花山谷夫婦,一千兩百畝花田是愛的承諾,結婚26年還保持著為對方讀情詩的習慣。他們為觀眾帶來了朱生豪寫給宋清如的情書。

  “願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願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世界小姐張梓琳剛剛生下女兒,她朗讀的是作家劉瑜寫給自己女兒的文章《願你慢慢長大》,年輕媽媽非常動情。

  96歲的著名翻譯家許淵衝壓軸登場。現場朗誦林徽因悼念徐志摩的《別丟掉》,動情處熱淚盈眶。他是“詩譯英法唯一人”,給自己定的“小目標”,是100歲前翻譯完莎士比亞所有作品。董卿為了烘托,問場下觀眾:“床前明月光都會背,怎麼翻?哪個英文好點的跟我說你敢翻?”許老可愛極了,忙不迭地接茬“這個不難翻的”,然後開始解釋,場上場下笑聲一片。許老桃李滿天下,節目的最後是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學生朗讀他翻譯的作品。

  央視文化類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篇2

  今天健身的時候把《朗讀者》第四期看完了,讓我感動的地方有很多,但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前國家隊女排姑娘趙蕊蕊的那句“比你的腿更痛的是你的心”,在她說出這句話的那一刻,我彷彿感覺到她在和夢想說再見。

  「朦朦朧朧的,有個姑娘站在十字路口,四處張望,離她不遠處,另一個她慢慢地走向遠方,她望著她,卻不知道那是不是她,她想上前去看看,卻不能移動絲毫。」

  “我一直沒敢睜開眼睛,因為我覺得,只要我不睜開眼睛,這就是一個夢,一個噩夢。”

  運動員的黃金生涯可能就那麼幾年,但他們為此付出的可能是從幾歲時就夜以繼日的努力,汗水,而且最後換來的是一個充滿傷痛的身體,可是又有誰後悔過呢?

  倪萍的《姥姥語錄》裡寫著“一個人受多大的罪,就享多大的福”,人生是很公平的,小富即安是一生,大富大貴也是一生,但這兩種人所承受的必定不同,人生的路到底走哪一條,到底怎麼走,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走過,就別後悔,後悔了,就再給自己一次機會,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後悔的機會的。

  很期待蕊蕊的新書,還記得許淵衝老先生說過的一句話“人生,不是你活了多長時間,而是你記住了多長時間”,趁著我們還有記憶的時候,把它們寫下來,以此證明,我來過,我記得。

  央視文化類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篇3

  在綜藝節目充斥電視螢幕的當下,幾檔節目弘揚人文精神、堅守文化品格,既收穫了不俗的收視率,也得到了觀眾的口碑。

  先來看《見字如面》,這檔定位於“用書信開啟歷史”的節目沒有豪華的舞美、沒有絢麗的燈光、沒有繁複的包裝,只是一方舞臺、一些觀眾、一位讀者、一封信,在朗讀者的朗讀過程中,讓人透過文字和聲音,感受信件所展示的那段歷史、那些往事。在節目中,讀信人,著名演員張國立、王耀慶、蔣勤勤、何冰等人需要朗讀多個完全不同的角色寫出的信件,著名畫家黃永玉、著名戲劇家曹禺、中國鐵運之父詹天佑、詩仙李白、詩人顧城、末代皇帝溥儀、大文豪魯迅以及科幻作家劉慈欣、歌手鄧麗君等,“一封信將兩段時空打通,歷史感應運而生,與眾多節目不同,越是在簡單與質樸中,越是展現出了一種別樣的沉靜之美、歷史之美。”有學者評價。

  再來看《中國詩詞大會》,讓觀眾沉浸於中國古典詩詞的美好意境中,不禁發出“不知唐詩宋詞,焉知中文之美”的感嘆,也讓多位擅長中國古典詩詞的素人高手為人熟知:13歲的初一學生葉飛,擅長用文言文寫作,小小年紀就有不俗的詩詞積累;北大博士生陳更,工科出身,卻滿腹才情;有著強大實力和淡定氣魄的16歲復旦附中小美女武亦姝……在諸多高手的對決中,彰顯的是人們對於中國傳統詩詞的執著與熱愛。對此,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蒙曼評價:“中國人的詩心一直在,但需要被啟用。”

  由著名主持人董卿擔任製作人的《朗讀者》也在此後不久接棒央視黃金檔。“文字的背後是情感的承載,而朗讀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傳遞愛。”董卿介紹,《朗讀者》力求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來朗誦出文字背後的價值,希望這檔節目能夠像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推動人心相互靠近。

  從這幾檔節目的共性中不難看出,當下,觀眾對於高品質的文化節目,已經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對此,成功製作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見字如面》的關正文介紹:“每個人都需要了解和思考自己以及所處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命的價值,很多體驗若不能親歷,就會期待在別人的故事裡找到啟發和依據。這是人們離不開故事閱讀的根本原因,也是《見字如面》等節目最堅實的底氣。”

  同時,關正文直言,“當我們不斷地親近經典,真正地進行經典傳播時,我們找到了更利於紮根的沃土,這個沃土是我們整個中華文化的源頭。”

  而更能帶來啟發意義的是,從幾檔節目的熱播能夠看出,其實文化與娛樂並不矛盾。在清晰的賽制、良性競爭的氛圍中,好的內容不僅不會被遮蔽,反而會煥發出更富有朝氣的生命力。“正如一封封觸動人心的書信、一段段不因歲月流逝而失去光澤的文學作品可以跨越時間的長河、空間的隔阻,與今時今地的觀眾心靈相通,那些真正好的文化產品,一定能獲得更長久的生命力和更廣闊的空間。”有學者分析。

  有的節目可以做一時,但有的節目可以做一世。讓觀眾在電視熒屏上邂逅“詩與遠方”,需要電視創作人對人文精神的堅守,正如關正文所說,“一個精神上特別豐富的人,生產的產品才具有深厚的精神價值。”
 

看執行長觀後感錦集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相關知識
央視文化類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央視文化類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觀看央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觀看央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央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央視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央視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看央視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觀看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