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攢機的幾個誤區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現在攢機雖然不是太時髦,但是攢機的朋友也還是不少。不過在攢機的過程中存在許多誤區,現在略舉幾例,以其拋磚引玉。

 誤區1:配置越高系統執行速度越快


  許多人都在埋怨電腦的執行速度緩慢,並把原因歸咎為硬體配置低下,其實這種觀點是片面的。造成系統執行速度緩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安裝了過多系統啟動時會自動執行的應用軟體,導致佔用了大量的記憶體資源;或是感染了來自網路或移動儲存裝置中的病毒和木馬,使得CPU佔用始終為100%...

  另外,即使作業系統是乾淨高效率的,在上網、聽音樂、看電影等基本應用是感覺不到單核處理器和四核處理器有任何區別的——對入門級和發燒級硬體來說,絕大多數的日常應用都是小菜一碟,就猶如籃框只有1.5米高,不僅姚明能扣,其實你也能扣!發燒級的硬體配置只有在執行大型3D遊戲時才能體現出它的優勢。如果你對遊戲效能沒有太高的要求,現在市面上四千到五千元的主流配置完全能夠滿足你的需要。

誤區2:CPU主頻越高越好

  CPU,也就是中央處理器,是最容易出現認識誤區的地方,筆者把它們歸結為以下兩方面:

  首先,“CPU效能越強就說明電腦的整體效能越強”這樣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影響整機效能的因素有很多,除了CPU外,主要還包括記憶體和顯示卡,電腦的綜合性能主要是由以上三者共同決定,只不過CPU的地位相對比較重要而已。

  記憶體方面,我們強烈建議您選擇1GB容量,因為Windows vista作業系統正以燎原之勢普及,512MB記憶體會顯得捉襟見肘,而2GB記憶體在我們的測試中比1GB也快不了多少。至於顯示卡,我們在下一頁會有詳細選購指導。

  另一個認識誤區是:“CPU的主頻越高越好”。這個觀點在奔騰時代或許還算正確,但現在早已改朝換代變成了“酷睿2”的天下。英特爾在去年夏天釋出了酷睿2雙核處理器,它通過改進核心架構,使其在較低的主頻下也能擁有極強的運算能力,同時還降低了功耗和發熱量。

CPU效能測試:用時越短,說明效能越強
  我們的測試結果表明,基於酷睿架構的普及型雙核處理器Pentium Dual-Core E2140(1.6GHz)和上一代基於Netburst架構的中高階雙核處理器PentiumD 915(2.8GHz)相比,E2140的主頻雖然比PD915要低的多,但它的效能卻比對手要強10%左右!

  來自AMD公司的雙核處理器同樣有很好的產品供您選擇,比如Athlon 64 X2 4000+ 及同系列更高型號的處理器。綜合來看,4000+ 的效能和E2140大致處於同一水平。

  如果你只需要上網、看電影之類的應用,諸如Celeron 420這樣的單核心處理器同樣能夠滿足需求,同樣基於酷睿核心架構的Celeron 420只有1.6GHz主頻,效能卻和上一代的CeleronD 365(3.6GHz)相當,功耗卻降低了46%,值得入門級使用者選擇。

誤區3:視訊記憶體容量越大越好

  很多人喜歡抱定CPU至上論,攢“高U低顯”的機器,即採用效能很強的CPU,卻搭配入門級的獨立顯示卡甚至是整合顯示卡,導致整體效能極不平衡。如果你和你的家人平時很少玩遊戲、或只是偶爾玩一些簡單的小遊戲,那麼這樣配機存在的“木桶效應”還不是很明顯,充其量就是對CPU效能的一種浪費而已。

  現在許多消費者都在攢機時明確表示要獨立顯示卡,但nVIDIA和AMD-ATI兩大圖形晶片廠商都在不斷更新和豐富自己的產品線,讓許多消費者看得一頭霧水。

  和CPU一樣,顯示卡的效能也是由多方面引數共同決定的,但部分消費者卻盲目地只看重“視訊記憶體容量”這一個引數,以為容量越大、顯示卡的效能越好。這種觀點並不是毫無根據,以前確實是高階的顯示卡才擁有更大的視訊記憶體容量,其實視訊記憶體容量並不能單獨自決定顯示卡的效能,因為視訊記憶體位寬這個引數也很重要。

電腦愛好者買組裝機的幾點注意事項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教你配電腦
相關知識
新手攢機的幾個誤區
瑜伽新手常見的運動誤區
新手必知的健身誤區介紹
太極拳養生的幾個誤區
高一政治關於分配製度的幾個誤區知識點講解
辦理英國留學簽證的幾個誤區
如何正確認識高中生人際關係中的幾個誤區
虛擬記憶體禁用的幾個誤區介紹
電腦使用中的幾個誤區
便祕飲食方面的幾個誤區_便祕能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