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做營銷案例分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企業要從觀念上重視案例分析,選擇正確的分析方法,有系統地開展分析活動,並建立相應的評價體系,使案例分析為企業發揮積極的作用。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關於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一

  馬乖:株洲女孩微信賣甜橙?月售28萬斤

  80後,“靈泛”,“幫主”。這是馬乖的標籤。

  如今,她又多了一個標籤:美女銷售。

  2014年11月,馬乖擱下服裝設計師的工作,開始與朋友賣甜橙,並創下了“一個月銷售28萬斤”的傳奇創業故事。

  從“服裝設計師”變成“賣橙子的小姑娘”

  馬乖出生於株洲,但因父母工作的原因,先後在長沙、武漢、上海等地生活。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雲遊四方”。

  馬乖學的是服裝設計專業,大學畢業後,有一間自己的服裝工作室。“因從小就養成了豪爽的性格,所以設計的服裝有點誇張,有股‘江湖風’。”所以,朋友都稱呼馬乖為“馬幫主”。

  去年11月,一次偶然的機會,馬乖看到一組資料: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已有99%的智慧手機使用者使用微信。愛“闖蕩”的馬乖,開始琢磨這一塊大市場。

  當時正值11月份,生產橙子的季節,天生愛吃橙子的馬乖,索性把創業目標鎖定為銷售橙子。

  她自嘲說,“也許我名字的‘乖’,用古靈精怪的‘怪’來形容更貼切。”

  請顧客代表進果園試吃

  哪種橙子好吃?有哪些人愛吃橙子?橙子該怎麼銷售?

  從沒做過生意的馬乖,一開始就面臨各種考驗。好在馬乖有多年的“雲遊經歷”,結交了五湖四海的朋友,“經朋友推薦,我們品嚐了全國各地有名的橙子。”最終,選擇了郴州永興甜橙。馬乖說:“它水分充足,沁甜、爽口,吃起來有種初戀的感覺。”

  “但是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果園,長期合作、訂購,賣給相信我們的顧客,還需實地考察。”考慮到不同群體,吃東西的習慣、口味不盡一致,馬乖和3名合夥人,邀請各類客戶群體的代表一起進果園,摘橙子,試吃。“尤其是男性群體,由於嚼檳郎的原因,會不喜歡吃橙子,所以一定要選一個特別好吃,爽口的品種。”為此,馬乖還特邀了一名有多年嚼檳榔歷史的朋友,一起試吃。

  最終,馬乖承包了永興一家果園,每天根據顧客的訂單需求,由果園農夫當天摘下新鮮的橙子,發貨送至株洲地區。

  為客戶準備一個剝橙器、一包溼紙巾

  在微商火熱的當今,怎樣才能立足?馬乖認為,只有想顧客之所想,供顧客之所需,才能獲得顧客的“心”。

  處女座的馬乖,愛乾淨、愛整潔、怕麻煩的特質格外明顯。尤其是吃橙子的時候,恨不得有專人把橙子剝好。“如何才能優雅地吃橙子?”馬乖在家每次吃橙子,都會用刀切,“送刀太危險,那麼送剝橙器就OK吧,再配送一包溼紙巾。”

  “給顧客貼心的感覺,才會選擇我們的橙子。”馬乖表示,雖然成本增加了,但是長遠來說,獲得了更多的客戶群,“一個月內銷售28萬斤甜橙的業績,是最好的證明。”

  醫院打吊針2小時,賣了400公斤甜橙

  對於一個新微商來說,選產品、產品包裝都不是最難的,考驗人的是“怎麼建立客戶群”。

  和一般的人一樣,馬乖只是通過“使用者新增”的方式,主動新增粉絲,“但這類粉絲活躍度不高,處於被動狀態。”馬乖還有第二套方案,通過自媒體營銷,利用自身優勢,註冊公眾號,並定期推送與橙子有關知識的微信,吸引粉絲。

  剛開始營銷的幾天,馬乖因疲勞過度而生病,需打吊針。

  可去哪裡打針?馬乖也有講究,“中心醫院人流量大,而且去中心醫院打針的人群,應該是條件較好的群體。”於是,她也選擇了去中心醫院打吊針。

  打吊針時間長,又無聊。閒不下來的馬乖,手機仍不離身,通過微信與顧客交流,並不斷有顧客來醫院送錢、拿橙子。“旁邊的病友看得一愣一愣的,都好奇我在幹嗎。”馬乖又一遍遍耐心地跟病友們介紹自己的甜橙,包括吃橙子有哪些好處、自己的橙子怎麼好吃。就這樣,2個小時,她在醫院賣了800斤甜橙。

  她說,要想讓別人瘋,自己得先瘋。考慮到水果是季節性明顯的產品,馬乖正在籌劃“果然是你”品牌,讓顧客不管在什麼季節,都能吃到當季最新鮮的水果。目前,已與葡萄、櫻桃等水果生產商簽約。

  記者手記:把自己當顧客

  甜橙,並不新奇的產品,但是,馬乖找到了一種新的營銷手段:通過微信銷售。在微商雲集的時代,她抓住了客戶的“心”,才有足夠的競爭力立足於市。

  線上消費模式,對首次消費的客戶而言,產品、商家都是“陌生的”、“半信半疑的”。馬乖認為與傳統銷售模式一樣,要讓顧客能“看得見”、“摸得著”商品,邀請各類客戶群體代表,去果園試吃。

  其次,就要拼服務。只有把自己當成顧客,打消顧客的顧慮,並提供解決的方法,才能真的打動顧客。一把剝橙器、一包溼紙巾,看似費錢的細節,卻是抓住客戶的“心”的必殺技。

  二

  微信火了以後微信營銷就開始熱起來,但是“漂流瓶”、“附近的人”等功能更適合個人社交,對於企業營銷來說只是小打小鬧。微信公眾平臺的推出,才讓微信的營銷價值逐步顯現,因此微信公眾平臺也成為企業微信營銷最重要的平臺。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很多朋友通過不同渠道詢問,微信公眾賬號究竟應該怎麼樣運營?微信公眾賬號運營有哪些基本的原則和規律?現在結合新橋公關十個多月的微信公眾賬號運營經驗,做較為系統的梳理,拋磚引玉與各位探討,同時也作為對這些朋友詢問的統一回復。

  首先,談談微信營銷的邏輯。

  不建議企業將微信作為銷售平臺,現在不缺渠道,開個網店再容易不過了。企業缺的是品牌,缺的是信任,如果使用者不接受你的品牌,不信任你,你的銷售只會讓使用者反感。

  企業應該將微信作為品牌的根據地,要吸引更多人成為關注你的普通粉絲,再通過內容和溝通將普通粉絲轉化為忠實粉絲,當粉絲認可品牌,建立信任,他自然會成為你的顧客。

  營銷上有一個著名的“魚塘理論”,具體的內容大家可以去問問度娘,在此就不贅述。微信公眾平臺就相對於這個魚塘。

  這些就是微信營銷的邏輯。

  接下來,談談微信公眾賬號運營有哪些基本的原則和規律。結合實踐經驗,我們總結了8條。

  1、內容定位—內容為王

  內容的定位應該結合企業的特點,同時又從使用者的角度去著想,而不一味的只推送企業自己的內容,記住微信不是為企業服務的,而是為使用者服務的,只有從你的微信當中獲得使用者想要的東西,他們才會加更忠實於你,和你成為朋友,接下來的銷售才會理所當然。

  要記住,使用者是衝著你的內容才來的,推薦也是因為覺得內容有價值,所以內容為王。

  對於微信的內容,我們有一個“1+X”的模型,“1”是最能體現賬號核心價值的內容,“X”則代表了內容的多樣性,迎合和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增強內容的吸引力。

  比如我們運營的“永中Office”的微信公眾號,這是一個以office產品為主題的微信公號,核心內容是Office的使用技巧,這部分內容儘管實用,但比較枯燥,使用者不容易感興趣,所以我們就會補充一些小職場溝通、人生勵志等上班族比較感興趣的內容。

  2、內容推送—拒絕騷擾

  現在絕大多數的微信公眾賬號每天都有1次群發訊息的功能,很多人嫌少,我覺得太多了。現在每個使用者都會訂閱幾個賬號,推送的資訊一多根本看不過來。

  關於內容推送,我主要講兩個方面。

  ①推送頻次:一週不要超過三次,太多了會打擾到使用者,最壞的後果可能是使用者取消對你的關注;當然,太少了使用者也會抱怨,覺的你的微信只是一個擺設,根本不會從你這裡獲得什麼。所以這個度一定得把握好。

  ②推送形式:是指內容不一定都是圖文專題式的,也可以是一些短文字,文字字數一般一兩百字左右,關鍵在於內容能引發的讀者思考,產生思想的火花,形成良好的互動效果。比如在“新橋公關”的微信中,我們定期會開展一些小調查,以短文字的形式,詢問讀者對於內容和推送時間的建議等。這樣的效果非常好的,一次小調查,我們通常會收到幾百條使用者回覆,這樣我們既實現了互動,也更瞭解使用者,而使用者也能看到他們想要的內容,應該說是多贏的結果。

  3、人工互動—溝通是魂

  微信的本質是溝通平臺,溝通需要有來有往,所以人工互動必不可少的。

  再次我比較反對設定“訊息自動回覆”就像qq裡的聊天自動回覆,很討厭,沒誠意,企業微信公眾賬號,要能夠做到適時的人工互動,做不到這一點,很難玩好微信。

  我比較在意微信的人工互動,我經常會有意去主動找我關注的號互動,如果幾次下來沒有任何回覆,我很快就會取消關注。

  4、關鍵詞回覆系統—豐富易查

  微信運營久了,積累的素材很多,這些內容沉下去很可惜,建立豐富易查的關鍵詞回覆系統就非常必要。

  這是關鍵詞回覆系統的第一個功能,第二個功能是為了方便讓使用者方便的找到他需要的內容,同時增加互動。

  目前微信的每個規則預設10個關鍵字,配備5條推送內容***隨機推送***,而規則只能設定60個,也就是說關鍵字可以設定的最多是600個,內容為300條,儘管這遠遠不能滿足海量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但是要是利用好了 ,也能產生非常好的效果。

  5、從線上到線下—懷念不如相見

  現在很少有人提微信的線下互動,但從溝通的效果而言,見面顯然效果最好的方法,也更容易拉近感情。

  線上線下活動結合的意義在於面對面的交流更容易培訓忠實的粉絲,產生更鮮活、更接地氣的內容,這樣的微信公眾號才會顯得更有真實,更有親和力。

  另外,微信光靠自然增長使用者會很有限,線下活動也是增加微信使用者的重要手段。

  6、他山之石—對手是最好的老師

  做微信一定要有開放的心態,記住:競爭對手是最好的老師!要積極關注競爭對手的微信,如果你關注了100個競爭對手的微信,就會有100個賬號在教你怎樣做好微信營銷。

  另外,千萬不要一個人坐在家裡學習微信營銷,也可以經常去一些微信營銷的QQ群、論壇等,看一看大家都在聊什麼,在裡你能學到很多東西。

  7、二次開發—千萬別迷戀

  微信公眾平臺首頁推薦的招商銀行信用卡、南方航空等大企業的微信應用案例都經過了大量的二次開發,將微信公眾平臺和企業的資料庫對接,實現強大的客服功能,這也是微信公眾平臺最富有想象力的地方所在。

  現在也湧起很多提供第三方開發的微信開發平臺,提供更為豐富的應用。

  但是,回到微信溝通的本質,技術的價值是為了更好的實現溝通,為了開發而開發非常不可取。而且,微信公眾平臺目前提供的功能已經基本可以滿足這些需求,再做開發容易畫蛇添則。

  所以千萬別迷戀技術和二次開發,踏踏實實做好內容和互動,等有了足夠的使用者基礎,再整體考慮定製化的二次開發。

  8、貴在運營—日久見人心

  堅持很重要。你寫一篇文章,讀者不一定認可你,可是當你寫到50篇至100篇的時侯讀者一定會認可你,所以堅持最重要。微信營銷不能靠一招鮮,拼的是投入和執行力,長期堅持下去,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培養和使用者的感情,你的目標才有可能實現。

  這一點就不再贅述了。

  微信公眾平臺還在不斷的完善和變化之中,據說5.0版可能會大幅減少企業版公號的推送頻次,這將會給微信營銷帶來新的挑戰。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微信的本質是溝通平臺,溝通離不開內容,我們認為微信營銷,內容為王,溝通是魂。在任何時候做微信營銷都不能背離這兩個主題。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

  

運營微信營銷案例分析
微信商業化營銷案例分析
相關知識
用微信做營銷案例分析
微信上做營銷案例分析
微信使用者平臺營銷案例分析
微信使用者市場營銷案例分析
微信使用者服務營銷案例分析
微訊號做營銷案例分析
用網際網路做營銷案例分析
微電影營銷案例分析
網際網路做營銷案例分析
企業用微信做營銷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