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黃河有關的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黃河是母親,她把我們從遠方帶來,給自己留了一身的泥濘。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篇,歡迎大家閱讀。

  篇1:母親河--黃河

  黃河,我們的母親河,我們的民族氣魄,以她洶湧磅礴的氣勢,澎湃的河流,奔流的河水在河塘裡川流不息。栩栩如生,猶如千萬條張牙舞爪的黃磷巨龍,一路挾雷裹電,咆哮而來。

  自古以來有多少人想征服這條黃磷巨龍,卻卻無一例外的屈服在了黃河的腳下。直到大禹治水時,才平息了黃河一時的憤怒,想必以前也發生過大量的洪水。

  黃河在以前其實是好脾氣的。或蜿蜒,或盤旋,水流舒緩;直到有一天,人們開始大量開採黃河周邊的樹木,使得那裡水土流失,下雨時,雨水都因無樹木吸收而流到了黃河裡。這樣一復一日,年復一年,她終於忍不住了——帶著淚水開始來報復對她造成傷害的兒女們。人類這次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這兩年還很好,人類沒有什麼大的行動。黃河原以為人類不會在範同樣的錯誤了。有過了一年後,人類又忘記了那次的災害。——又開始大規模開採黃河周邊的樹木。黃河從一個美麗、年輕的姑娘變成了一個佈滿皺紋滿身上很累累的老太太。然而,這都是她的兒女的“傑作”。可是人類始終都不會明白的,因為他們已經忘記和拋棄了生他們育他們母親。一些人們都是在為金錢而奔波,在做金錢的奴隸,甚至不惜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來挽救自己的主人。

  黃河——人類的母親河,是哺育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河!她博大的胸懷及她善良的品質,是億萬中華兒女力量的源泉,黃河是祖國的作風:永不低頭折節,頑強拼搏的氣魄!是中華民族拼搏的象徵,是中國12多億人的母親……

  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源,是黃河哺育了我們民族的文化,給予我們共同語言。所以我們應該尊重我們的語言,因此不該去侮辱我們的母語。黃河以她英勇的氣勢阻擋著外來的侵襲,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屏障,是她保護著我們,給予了我們於安全感。我們是黃河的英雄兒女,應該學習她那應勇的氣勢和她不屈服頑強的毅力。

  如果說人類是種子,那麼黃河便是那溼潤的水露,滋潤著這顆幼小的種子。

  如果說人類是樹苗,那麼黃河便是那溫暖的太陽,溫暖著正在成長的樹苗。

  如果說人類是一棵樹,那麼黃河便是那肥沃的土地,幫助著樹汲取著土地裡的營養。

  您的祝福將流向世界,流向輝煌。“母親,請好好珍重,您的兒女不會讓您失望,帶著我的祝福,繼續滋養您的兒女們吧,一路保重,保重。”

  篇2:我心中的黃河

  對於每一箇中國人來說,黃河意味著民族,意味著騰飛,意味著母親。

  黃河乃我們中國的第二大江,它與長江並稱為中國的搖籃,因此,我要發出一聲長吼:“保護好黃河。”黃河是中國的第二大江,如今,我們是喝黃河水長大的,看著黃河母親一天天的蒼老,瘦削,我們心如刀絞,黃河母親天天忍受著人類對她的折磨,喝著人類排放的汙水,吃著人類的生活垃圾,卻仍然為人類灌溉農田,滋潤萬物。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這條奔騰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明。我心中的黃河是氣勢磅礴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勢如巨湖,倒懸傾注,一瀉千里。我心中的黃河偉大而堅強。他象徵著無數華夏英雄兒女,在惡勢力下從不低頭,為維護民族而作出貢獻和奮鬥。它在養育與保護中華民族的同時,還激發廣大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以英勇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祖國。我們應以黃河為榜樣,像它一樣偉大堅強,像它一樣偉大堅強!

  我心中的黃河是危機重重的。自古以來,黃河在為人類作出貢獻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災難。它已不知多少次給黃河流域一代的居民帶來洪災。現在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黃河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呢?還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災難呢?這使我憂心重重。總之,我心目中的黃河是美麗的、無私的、神奇的……我希望黃河能夠走出世界,讓全世界的人都認識它,讓它成為我們祖國的象徵;我希望更多人學習黃河的偉大品質,併發揚光大;我更希望人類能改善黃河一帶的生態環境,讓黃河能夠保持波濤滾滾的模樣,繼續為中華民族作出貢獻。

  我心中的黃河是悽慘的、不幸的,我相信,黃河一定能恢復她往日的英姿,再次成為我們民民族的驕傲。

  別了心中的母親河——黃河,帶著希望,帶著祝福,帶著必須騰飛的信念,我開始奔騰,全華夏子孫們開始了輝煌的征程

  篇3:面對黃河的遐想

  今天,我看到了正好是30年前11月10日的《人民日報》,該報頭版刊載了《黃河三十六年安然無恙》訊息:“千百年來,黃河一遇到四、五千秒立米的洪水就決口氾濫的險惡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黃河是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河’,洪水一旦衝破堤防,北可淹到天津,南可波及江蘇、安徽等江淮一帶,水災縱橫範圍達二十五萬立方公里”。讀了30年前報道黃河的新聞心生感慨,恰在前幾日到過山東東營的“黃河入海口”,心中思緒起伏,浮想聯翩,思想感情的潮水就如同黃河之水洶湧澎湃,湧入筆端。

  我從小讀著讚美黃河的文章,唱著歌頌黃河的歌曲,一路走來,一句“長江、長城,黃山、黃河......”的歌詞,曾使我熱血沸騰,豪情滿懷,使我對黃河更加關注,黃河在腦海裡有了更深的印記。“古老的東方有一條河,它的名字叫黃河......”,唱著這深情的歌,腦海裡油然而生出對黃河的一片深情。黃河,在我國古代被稱為“大河”,它發源於我國的青海省巴彥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于山東省東營市的墾利縣匯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是僅次於長江的中國第二大河流。在中國歷史上,黃河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源地,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被國人稱為“母親河”。

  我最初聽說過的黃河,其實就是解放前時的黃河入海口,那一帶連年決口,那時候還沒有東營,也沒有墾利縣,毗鄰黃河最近的大概就是廣饒縣,因黃河兩三年一決口,百姓的家被淹了,衣食無著,只好拉著要飯棍子,帶著老婆孩子四處乞討,那一帶的百姓都逃往了他鄉,等到河水退了再回來。聽家鄉老人們說,許多廣饒縣一帶的百姓當年遭了“渾水淹”***其實,就是黃河決口***,許多人乞討到我們膠東這裡,因為這,有人還編了個小典故,說是乞討的人到了我們這裡,有人便問他們是從哪裡來的?回答說是廣饒的。那人就說,廣饒為什麼遭“渾水淹”,就是因為起的名字不好,“廣饒”聽起來就像“光澇”。從此以後,因傳說這個小典故的多了,再問乞討的人是哪裡的,沒有說是廣饒的了。

  到了1980年代,我到了河南當兵,多次見到過黃河,又聽說過黃河在河南決口的故事,那次決口被稱為“黃河百年來之奇變”、“空前之大災”。黃河全河決堤100多處,河南、河北、山東等6省67個縣受災,300多萬人受災,18000多人死亡。聽到這樣的訊息,我很震驚,我在想,舊中國不管人民的死活,不很好地治理黃河,使人民遭受這麼大的災難。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很好地治理了黃河,再沒聽說過黃河決口,黃河一直造福於人民。

  在河南當兵的時候,我剛認識了橫亙在中原大地上的黃河,當我隨部隊乘車行駛在廣袤中原的時候,我就盼望著早一天見到黃河,記得先是在鄭州流域,後來在新鄉流域,我見識了不同的黃河,那時,戰友們都很年輕,二十郎當歲,見到黃河都很興奮,剛能看到黃河的影子,就大呼小叫:“黃河到了”、“這就是黃河大橋”。聽到戰友的呼聲,接著橫亙在眼前的就是滾滾黃河,黃河大橋橫跨在黃河上,蔚為壯觀,置身於黃河大橋上的時候,我的身隨著急駛的“大解放”在賓士,而我的心卻隨著橋下滾滾的黃河水在奔流,我腦海裡的潮水在湧動。再仔細看我眼前的黃河,河面很寬,渾黃的黃河水水流湍急,不斷奔騰向前,黃河波瀾壯闊的氣勢震撼著我,漫長的黃河大橋寄託了我幾多情思和無限遐想,我在想,奔流不息的黃河孕育了偉大的中華文明,我們的祖先就是在黃河流域,喝著黃河水,開闢黃土地,造就了偉大的中華民族。作為炎黃子孫,我終於看到了黃河。我還在想,過去的黃河曾在中原大地給人民帶來了災難,今天的黃河卻給人民帶來了福祉,勤勞勇敢的人民在激流奔湧的黃河上架起了大橋,“一橋飛架東西”,給黃河兩岸人民帶來了方便,讓黃河造福於一代又一代人民。中原黃河給我留下了最初的印象,現在想來,又給我帶來美好的回味。

  也許我與黃河就是有緣,1984年,我所在的部隊奔赴秦嶺山區的時候,途經三門峽時,又看到了黃河,瞭解了大禹治水用神斧把高山劈成“入門”、“神門”、“鬼門”三道峽谷的典故,有幸看到了三門峽大壩洩洪時的震撼景象,洪水如同數條巨龍騰空而出,頓時怒濤翻滾,濤聲轟鳴,水花飛濺,蔚為壯觀,真是“不盡黃河滾滾來”的雄偉氣勢,感受到無比的震撼。在陝西當兵那陣子,曾參觀過黃河壺口瀑布,這是鑲嵌在九曲黃河之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我國第二大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憑藉對當年斷斷續續的回憶,留給我記憶的也只有它雄偉壯觀的氣勢了,因為那曾震撼我心靈的氣勢確實忘不了,那真顯示出“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巨集偉氣概,

  

1.描寫黃河的經典散文隨筆

2.描寫母親河的散文

3.關於母親河的散文

4.歌頌長江黃河的散文

5.關於母親河的散文

失敗乃成功之母的優秀作文
關於讚美黃河的散文隨筆
相關知識
和黃河有關的散文
和青春有關的散文詩歌
和四季有關的散文詩歌
和黃河有關的古詩句
和春天有關的散文詩精選
描寫和老師有關的散文詩
和月亮有關的散文詩精選
和校園有關的散文詩歌
和冬天有關的散文詩
和父親有關的散文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