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美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為人父母永遠的只有付出,永遠的不圖回報,這就是人世間的永恆不變的真理和真愛。好好報答我們的父母吧。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我的父母

  提筆茫然失措不知怎麼寫,儘管快50了,還像個頑童,總有一種感覺,好像老人家就在我的眼前,給我呵護、給我勇氣、給我力量!我很慚愧,總覺得欠父母的太多、太多,用一生的時間也難以報答他們崇高的恩和無私的愛!父親是天,支撐著我們幸福的家。父親的愛是深沉的,象一座山,巍峨挺拔的矗立在心中!母親是地,奉獻著我們快樂的家。然而母親的愛是細膩的,柔軟的,象涓涓溪水長流在我的心中!

  恩情大如天。在我幼小的心靈,父母的關懷和呵護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中。記得母親給我講,當我出生時,由於上面是倆個哥哥,如果還是一個男孩就準備給人。老爸聽說後,斬金截鐵地說,就是拉狗要飯也不給別人。就這一句話,至今讓我回想起來,足以讓我難忘、讓我感動、讓我無地自容,再多的言語也控制不住內心的感觸;再多的言語也顯得蒼白無力的,淚水從眼底流入心中。我愛你們,我的父母!你們的健康快樂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恩情深似海。在我成長的心靈,父母的教誨和付出足以甜甜地震撼在我的腦海中。記得母親給我講,這五個孩子當中,你的腦筋最好,你要努力啊!你做事細緻,媽媽放心。父親常說,一定要少喝酒,不要吸菸,做人要大氣,別學那麼小氣。現在菸酒還是控制不住,儘量少喝。男人在外,也得適應不同的場合,尤其是經濟社會,但健康是第一位的,適可而止。現在我經常逗我的父母,都年事已高,讓他們開心就好。我說,老爸你是怎樣“勾引”我媽的?父親哈哈一笑說,那時在部隊,經人介紹,你媽寄來的照片,很滿意,就從你姥姥身上下手,取得她的信任後,你媽就不攻自破了。我媽也預設,是你姥姥讓自己嫁給你爸的。哈哈,老爸真聰明!或許給現在的年輕人找物件的一點啟示吧。事例太多了,舉不勝舉。父母是我的啟蒙老師,教給我豐富的知識和無窮的智慧!讓我懂得怎樣做人、怎樣做事。

  可憐天下父母心!想說的話太多,總之,我們一定要孝敬父母,善待老人,父母命,不敢畏!就是再錯,也得讓老人家高興,畢竟他們離我們的日子不多了,寫不下去了,我的淚又流下來了---

  篇2:筆下溫情之父母

  我不是一個詩人,也不是個文人,甚至算不上半個文學愛好者。喜歡寫,但大多都離不開自己的精神遐想,這樣的文字頂多能娛樂眾人片刻。脫離現實的文字,猶如水中鉤月,冷而鋒利,卻最終傷了柔情、痛了自己。

  與文字結緣是在高考之後,那段時間心裡積滿了情感,總想用某種方式宣洩,終於,發現自己生鏽的筆尖上生出了一朵墨花。於是,一點點的促其綻放,未想到,到如今,花未開卻先落,凋零了我那些執著的歲月。剎那間,我就感覺自己成了一個無家可歸的孩子,沒有任何的意象可以載負我的傷感。頓然,心淚迸發,默默地感受人世冷暖。

  終於,時間和現實把我逼進了生活的死衚衕,我不停的後退,卻無濟於事。時間它比我快啊!從我的腳下、發間,甚至是我思想中走過。就在那一剎那,我看不見爸爸媽媽越來越蒼老的臉,我看不見外公外婆消失的慈祥,我看不見哥哥向我伸出的手。誰也看不見,我在心上人的記憶中失明瞭,從此,只能孤零零的獨依斜陽,舔舐著癒合的傷口。

  傷口,真的很痛,像文字的稜角一樣扎進了我的溫情。再也不想執筆,只願呆在電腦旁,用簡單的文字,一遍又一遍的書寫哀傷。我本不哀傷,可為什麼卻要為人哀傷呢?每每夜深人靜,一個人,時而發呆,時而傷感,時而暢想未來。

  未來,對於我來說,太遙遠,無法企及,只能俯身平庸,平淡一生。依然迷茫,像大多數同齡人一樣。當發現別人在不停的進步時,總會責怪自己的不努力。時間、出生條件和受教育情況,這些都成了我的藉口。於是,我在藉口裡抱怨,在抱怨中消極,在消極中死亡。

  看見別人樂觀豁達,而自己的人生卻染上了一層傷感的慘白,這讓我不由的開始懷疑人生。在未接觸現實之前,我一直相信,擁有理想就是成功的第一步。但現在,已經開始漸漸地放棄了自己的愛好——寫作。

  其實我不擅長寫作,且寫作的初衷也只是為了讓別人關注自己。這讓我想到了一些作家,他們的寫作初衷不是為了金錢,也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父母。也許在他們看來,自己出名便是父母的幸福。實際上,天下父母皆同愛,誰又不會為子女的輝煌而破涕為笑呢?

  我的母親就是一位很好的母親,記得在鎮上一所中學唸書時,母親來到學校裡,當我去與她見面時,她像平日一樣嘮叨了幾句,無非是多穿衣服、照顧好自己之類的話語。我聽得很是不耐煩,心中初生的喜悅也蕩然無存了。其實自我到鎮上唸書後,母親是很少到學校裡來看望我的,在我的記憶裡,母親只來看過我一次。而就是這一次,已使我難忘一生。可我那時卻是極愛面子。母親體胖,臉上長有一些黑斑,看上去有些浮腫,頭髮不長且不漂亮,這讓我對母親的相貌有些反感。那時,同學之間隱隱有攀比之心,家境本來不好,不能在衣著上與別人一比高下,可在母親上,我也敗得一塌糊塗。

  想想那時的我,可真是有些可笑,竟然嫌棄自己的母親。就是這位母親,她曾用血水化成的乳汁哺育過我。而我呢?卻在她來看望我的時候怕她給我丟臉。我的臉有那麼重要嗎?我想那時的我可能是忘記了自己的這張臉是誰塑造的。沒錯,是母親,十月的懷胎,孕育了我這個不孝子。

  母親是個節儉的人,比節儉的人更節儉,所以,從小到大,零花錢少的可憐,別說零食,就是一盒散發著乳酪香氣的生日蛋糕也是一種奢想。我猜想這不僅是因為母親只受過小學教育,也因為這在貧苦線上掙扎的家庭。

  我的父親是個高中生,在眾多人的眼中都是一個十足的書生,幾次高考,都以接近分數線而名落孫山,之後,父親在別人的介紹下,認識了不遠的母親,就這樣,我和哥哥都在這段延續至今的愛情裡由花朵脫落成了果實。可是遺憾的是,我僅僅只是一個半成品,因為我憎恨父親,他的嚴厲和嘮叨使我煩惱。 他是傳統上的父親,把子女當成私有財產,因此,我的童年,幾乎沒有過真正的自由,別說開放的思想。每當我和哥哥犯錯時,他沒有細聲的教導,不是打就是罵,生活在他的淫威下,讓我變得性格畸形,不願敞開心扉,走向快樂,走向生活。

  父親也不是我想的那麼差,其實他是愛我們的,就在去年哥哥準備到別人家做女婿時,父親因為不捨而躺在床上像個女人一樣哭了,哭的非常傷心。在我的記憶裡,父親從沒有哭的如此傷心。那時我們一家四口租住在一間不大的房子裡,哥哥去了嫂子家,只剩下我和父母。聽到父親的慟哭聲後,我無動於衷,似乎與我無關似的。這種感覺和汶川大地震時看到電視上的悽慘畫面差不多。真不敢相信,自己竟會如此麻木,親情淡漠。

  母親在一旁勸導著,勸著勸著,母親也跟著哭了。我從沒想過,一件喜事卻衍生出這麼多的悲情。我雖不贊成父親那傳統的思想,但我知道他的出發點是為了哥哥將來的幸福。父親一邊哭,嘴裡呢喃著什麼?當時我沒有聽清楚,現在自然記不得了。後來才知道,父親是不捨哥哥嫁為她夫,畢竟含辛茹苦的養大了一個兒子,怎肯輕易的送與他人。

  我家坐落內江隆昌,而嫂子家卻在綿竹,兩地的距離已經超過父母對兒子愛的範圍,所以,只能在某些現實方面做出一些最後的堅持。母親思想較為開放,她是答應了哥哥去嫂子家,其實母親是最不捨哥哥的,畢竟是身上掉下來的肉。本該母親哭的眼淚,父親提前為母親流了。我知道,母親的眼淚是噙在眼中,只是她更堅強,待到父親的抽泣聲敲破了她的愛後,她的眼淚才像決堤的洪水一般滾流。

  我睡在對面的那張小床上,正為自動輟學後的就業問題煩惱,一直沒有回過神來。試想一下,一個嚮往大學的孩子卻進入了一家自考學校,他的心該是多麼悲涼。既是如此,母親也要為我每年一萬多的學費和生活費揮汗灑淚。在學校裡,除了每天那幾節少的可憐的課外,便是躺在床上睡覺或者看小說。節儉的父母每個星期給的生活費少的可憐,除了正常的食堂吃飯外,幾乎剩不下多少錢。起初,心中非常埋怨父母,為什麼他們不能為自己創造良好的家境。看著別人衣著豔裝,而自己只能身披廉價的衣服時,心中是多麼的難受啊!

  後來,漸漸地習慣了,每個星期定時回到租住的小屋,然後又從父母那兒領來少許的生活費去學校艱難地度過一個星期。學校裡是在沒有什麼值得我歌頌的。學校的教學大樓和宿舍是租住的,狹窄的校園擠破了我的大學夢,加之課程少,學到的東西少的可憐,在一番猶豫後,還是毅然放棄了求學之路。父親和母親只是稍稍的勸說了一次後,便不再勸說了。我的輟學,對於他們來說,是減輕一大負擔。父母都是身無一技之長的人,所以只能像大多數的打工者一樣出賣廉價的勞動力。

  在我的高中語文書首頁上,我曾寫下了一小段話,大概意思是要出人頭地,掙錢讓父母過上好日子。這段話被父親看到了,他看後應該有些感動,但當時他並沒有表現出來。後來,作為父親的他竟然用這句話來嘲笑我,這句話對我的傷害不亞於他說我寫小說是在做夢。那刻,我真的很痛恨他,像仇人一樣痛恨他。這件事不是唯一,而是眾多中最具代表的一件。這些事至今依舊沉澱在我的腦海深處,它們給我的傷害不僅僅是自尊心的傷害,更是折斷了我想飛的翅膀。

  這些日子,我回到租住的小屋,幾乎沒喊過他一聲父親,哥哥亦是如此,但為的目的不同。曾經,在父親的精神壓迫下,我曾想到過死,我不喜歡這個家,不喜歡這個父親。他對於來說,在某種意義上只是一個符號,他盡了他的職責,而我卻依然不願去畫下這個永遠不能改變的符號。我與父親可能是天生的敵人,所以,心中的恨一直蔓延至今。

  離家,兒時就有了的想法,每當被父母用棍條教訓後,委屈的自己就會生出這種想法。想法很單純,主要是想教訓一下父母,遠走他鄉,再也不回來。可我到現在也未去做,我想原因主要是因為自己還是一個孩子,沒有健全的自由,所以,只能在家的附近遊蕩、

  對於父母來說,我是叛逆的,這點我是深信不疑的。事實如此,我的確違背了父母的意願,在家的荒地上築造了一個巢,快樂憂傷,獨自承受。每當感到孤獨時,還是會想起家,家裡有父親、母親和哥哥。在它們的身旁,我可以感到漂泊時沒有的感覺,這難道就是溫馨。

  終於發現,不管自己走到哪裡?都離不開家,離不開父母,離不開親人,他們愛我,我也愛他們。曾幾何時,我疏遠了他們...

  如果落葉終要歸根,那就讓我用最後的微笑舞出回家的幸福。如果父母的笑容已老去,那就讓那些在黑夜裡微涼的思念化為我筆下的溫情,溫暖父母臉上皺紋間的那些滄桑歲月。

  胡寫一通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於成都 竹鴻初筆

  篇3:可憐天下父母心

  小時候,總希望自己快快地長大,總希望自己快快地成家和立業。然後,好好地做一個世界上最稱職最偉大的父親。可是,真到了自己的頭上,長大結婚生子後終於才明白過來:做父親還真不是那麼的容易,做一個好父親那更是難上加難:完全可以用嘔心瀝血,風雨兼程這八個字來形容和概括。是呀!日日夜夜不停的奔波、勞累,辛辛苦苦賺的那一點點的有限的錢:可一分一角的都要精打細算好,為家庭安排到位。否則,手中的那點積蓄是永遠不夠用的。

  小時候,家裡的日子是很清苦的。我的家在農村,父母親的負擔應當說是非常的沉重。那時候,年成很不好,天也老是乾旱;加之我們姐弟四人又相隔不到兩歲一個:是整天的要吃要穿要長大。能吃啊!在沒有油水的艱難歲月,人儘管是面黃肌瘦,但肚子是特別的能吃,一個小孩居然一餐也能吃幾碗。而剛靠一點點工分為之全家生計的父母親,常常是累得筋疲力盡,苦不堪言。因此,家裡總讓咱們姐弟四人,是年年吃成了隊裡的超支戶。真難呀!在父母親的眼中的日子,是一日還比一日盼,一年更比一年愁。盼的是我們快快的長大,而愁的是錢確實不知道從哪裡來。這不,到了我們姐弟四人同時上學後,本來就很難為之的父親,又幾乎是整天的為我們的書籍費枯皺眉,操碎心,愁斷腸。儘管書籍費每人只要三兩塊錢一期,可對於工價只合到兩毛錢一天的父親來說,那上十元錢一期的書籍費無疑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更何況一年還有兩期?心痛啊!身強體壯我親愛的父親,就是這樣長年累月累垮的。

  在我的印象中,母親也是特辛苦。紅腫的手除白天裡外忙活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很多的夜晚都是不能停歇的。這不,在昏暗的煤油燈下,母親要縫衣服,改衣服,還要做全家六個人穿的千層底布鞋。就這樣,母親的身影,幾乎大部分的晚上是與煤油燈為伴的。

  也真是!那個年代我們穿在身上的衣服,補丁加補丁那是很自然的不用說。因為,不管衣服有多舊有多破,但布料始終是不能浪費。母親那時是這樣安排的:老大穿不了的改給老二穿,老二穿不了的又改讓老三穿。直到衣服怎麼也改不了,那才選一個大太陽的天。卸一張門板擺在當陽的地方,熬一鍋米湯,把破破爛爛的布全部的沾上米湯。然後,母親的手就一小塊一小塊的在門板上沾連起來,成一個整體的晒乾。晒乾扯下來後,就成了鄉下所說的千層底了。於是,母親就那用千層底,做成了我們全家穿在腳上的布鞋。到如今,整整的幾十年過去了,而我的腦海還始終浮現母親在冬天裡納鞋時,那雙手裂開了的一條條的深深的溝痕。回想起辛酸的一樁樁的往事,回想起辛苦了一輩子早已經作古的父親;再看看我的已經差不多八十歲的老孃;他們那時的付出終於讓我成家後才明白‘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是啊!誰都要長大,誰都要做父母,這是人類繁衍生存的規律。然而,為人之父母,就要整天的和油鹽醬醋打交道,就要每日的和人情世故攀高低。我們看看現在的社會:面對孩子們成長期間龐大費用的開支,面對一點點小病醫院就能開出如同天方夜譚的藥費,面對一小把小菜市場就能夠買到好幾元錢的鬧劇;人豈能不累得心力交瘁?錢一天比一天的難賺,消費一天比一天的提高。囊中羞澀不惑之年的我,終於明白了做父親居然是那樣的艱難:面對現實是如此的不堪一擊?對比起自己小時候的思維,對比起自己成長時對父母親的責怪。想想?也真是太荒唐太幼稚和太可笑了。

  我不能說是一個好兒子,一個好丈夫。因為,已經四十多歲的我終究是一事無成,兩袖清風。然而,我可以自豪的大聲的說:我絕對是一個百裡挑一,甚至是萬里挑一的好父親。

  還記得當兵回家的我,在介紹人的無意湊合下,也算是選中了自己心目中喜歡的老婆吧。於是,我們就有了自己喜歡的第一個女兒。正當大女兒兩歲還喜歡大喊大哭老讓我抱著搖著的時候,年輕的老婆居然肚子又大了。還是經過整整十個月的懷胎,老婆終於又生下了我們的第二個女兒。二胎也是女兒?在農村這下可不得了了:受世道封建思想的影響,老婆說自己一定要生一個傳宗接待能夠挑擔的男孩:免得將來我們老了沒人負擔。想法固然是可以理解,但問題就來了:如果要生男孩的話?那就面臨著我家老二或者後來出世的老三老四,都要被送給別人家抱養的悲劇。我能同意嗎?要知道,剛出世的小孩送別人家?是非常悽慘的:生下來的女孩連頭到腳用布包著,就偷偷的被送到遠處丟在別人家的大門口:那是要多悽慘就有多悽慘的。碰上好心的人還能夠收養或送孤兒院,不好的那就搞不好連命都丟掉。扯蛋?我才不管女兒不女兒,我才不管傳宗不傳宗?我只知道我自己親生的骨肉怎麼能送到別人家?我只知道我的女兒就是我的寶貝和心頭肉!父母親的開明加上我的堅持,妻子只好無奈的做了結紮手術。

  說來也真有意思,一對相隔兩歲的女兒就好像根本不是同一個娘生的。這不,大女兒自生下來後就特別的喜歡大叫和大哭。那驚天動地的哭聲,總能夠堅持好幾個小時。以至於她的洪亮的聲音一響,她的爺爺奶奶準要用手捂著耳朵的躲開,而我也只好抱著她不停的閒遊和到處逛蕩。再說,大女兒還有一個特大的毛病:那就是睡覺時一定要睡搖籃。睡搖籃後的她,非得還要人用手不停的搖。要搖我就搖罷,這還不好說?是吧!可最讓我哭笑不得的是手不停搖動的同時,居然還要我的嘴吧不停的唱兒歌。只有這樣,她才能安心的入眠。胡鬧,沒有三兩個小時的搖唱,她是絕對不罷休的。而我的二女兒呢?那是完全的相反:從不哭從不鬧,只要有吃就行了。說也奇怪,老二來到這個世界上,好像睡覺就是她最美的事情了。這不,常常是邊吃東西的同時人就邊睡著了。以至於睡著的時候,嘴裡還含著已經在吃的東西。

  在一雙女兒依依呀呀的言語中,儘管事情繁瑣,我和妻子感覺還是無比的快樂和欣慰。看著一對漂亮的女兒在我們的精心呵護下成長起來,我們又是由衷的高興和自豪。其實說實在的,對於女兒,妻子比我嚴厲多了。小時候女兒失手打壞了東西,或者是闖了什麼其他的小‘禍’,妻子總要大聲的呵斥,嚴重的時候甚至要打罵【女兒的學習成績從不要我們操心】。而我總是護著女兒地對妻子說:“打什麼打?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她們又不是故意的?”以至於明白事理的女兒,每次當著她媽媽的面總是眼淚巴巴的唱她改編的‘世上只有爸爸好’這首歌。

  也確實,對我來說,女兒倆從小到現在已經長大上大學了:我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讓她們難聽的話,那就更不用說是打和罵了。還記得那個時候由於農村的家境貧寒,家裡根本沒有多餘的錢買玩具。於是,我的後背就永遠是女兒們最好最理想的運動玩具:一到晚上吃完飯,她們兩人準時就大聲嚷嚷的喊著‘爸爸做馬了’。要不?就是我拿著笛子,吹我教給她們兩個人都搶著唱的兒歌了。也還記得上高中和上初中的女兒,在學校放暑假的時候整天鬧著,要我告訴她們怎樣寫好鋼筆字的竅門,我們同寫同看同評定的那個瘋狂的鏡頭。以至於讓她們的媽媽罵我們父女仨是大‘瘋子’帶著小‘瘋子’在窮鬧。以至於她們寫出來的字讓很多的男生氣得都望洋興嘆。

  隨著兩個女兒的長大,她們的性格也是完全不同的暴露出來。大女兒人漂亮懂事,學習成績一直好,嘴巴也特別的會說,是個談生意的好料子。但就是個性太強,什麼事情非要依自己的。否則,躲在廁所裡大半天的老不出來吃飯。氣得我乾著急的說盡了好話,直到哄得她開心才罷休。還有,現在大四、英語已過六級的大女兒,明明說好今年要靠研究生的,居然放棄不考了?說什麼早點上班要減輕家裡的負擔?說什麼女孩文憑太高將來嫁不出去?鬼話,我知道這是女兒在敷衍我:她一直不喜歡我要她學的會計專業。為這事,氣得引以她為驕傲的我好幾天都沒有吃一餐飽飯,身上的肉都掉了好幾斤。女兒不考研就不考罷,七十二行不是行行出狀元嗎?於是,為父的我划算只能為她找一個好一點的工作單位。誰知:我已經託人為她找的好工作單位她竟然說不去,居然還當著我的面說什麼‘一萬塊錢一月’她也不愛?非得要幹自己喜歡的專業:進什麼外貿局和外商打交道。以至於讓那位受委託從北京來長沙考察她的人都無功而返了。真是氣人不?好了,既然女兒大了,有自己的想事能力了:那我就只能再託朋友找這方面的關係:事情還總算是又有了眉毛。

  二女兒是學唱歌專業的。人漂亮嗓子靚麗,那是自然沒得說。只是,學習成績自高中後始終只是中等水平。但也還是一帆風順的進了大學。二女兒從小的依賴性比較重,什麼事情都以老大說的為標準,就是如今到了大學,也還是一口一句“我聽姐姐的”。

  現如今,一雙上大學的女兒給我們的壓力是比較大的,一年的費用也在四萬五以上。但是,女兒的出息就是父母親的出息,女兒的成長就是父母親的責任,父母親一生的辛苦為的就是換來兒女的幸福。所以,我們做父母的還得要咬牙頂住,還得要壓縮不必要的開支。

  是啊!為人父母永遠的只有付出,永遠的不圖回報,這就是人世間的永恆不變的真理和真愛。我們做兒女也好,我們做父母親也罷,希望我們都能永遠的記住:‘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經典名言。

  

孝順父母的短文章
父親節懷念父親的短文章
相關知識
父母美文
多陪陪父母美文
感恩父母美文散文線上欣賞
關於讚美父母的文章
關於讚美父母的文章
讚美父母好文章
有關讚美父母作文
兒女孝敬父母的文章_關於孝敬父母的文章
小學生寫父母作文開頭結尾
勵志感恩父母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