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校園衛生的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撿起的是一張紙片,純潔的是你的精神;擦掉的是一點汙漬,淨化的是你的靈魂,校園衛生是靠大家的努力,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校園衛生靠大家

  在茫茫人海中,我們大家本不認識,各有各的生活,可是我們的校園將我們聚到了一起,使我們都成為二中的一員,成為這個大家庭的組成部分。同學們一定都希望自己的家裡是乾淨整潔的,試問,有誰願意自己的家裡總是垃圾亂舞、汙垢滿地呢?學校的事情就像我們自己家裡的事情一樣,與我們大家密切相關,校園的衛生狀況不好,不能為我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受影響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們自己!而破壞校園衛生的,不是別人,同樣是我們自己!

  作為一個學生,我深知,每當我們學校面臨檢查或者到了衛生大掃除的時候,很多同學都會心存反感,總是抱怨需要打掃的衛生太多,需要清理的垃圾也太多。可是依然是那句話,我們大家可曾想過,這些垃圾是誰仍的,這些衛生又是誰破壞的?其實,一個人有沒有良好的習慣,有沒有優良的素質,都能被這些日常的小動作展現的淋漓盡致。而且,周圍的同學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可是,關於“校園衛生靠大家”、“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樣類似的倡議我們已經發過了太多太多次,這樣的稿件我們也講了太多太多遍,保護校園衛生似乎都已經變成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相關的話相信大家也已經爛熟於心,可是為什麼我們的校園裡依舊有不和諧的因素在,為什麼我們每次值日依舊有那麼多生活垃圾需要打掃呢?同學們把這些所謂的倡議當成了什麼?一紙空文嗎?還是隻是當故事在聽呢?答案相信只有大家自己心裡清楚吧。

  有的時候,你只是不經意間,隨手扔了一塊紙屑,可就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就已經破壞了我們學校的環境衛生。可是,相反的,同樣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如果你將垃圾扔到了垃圾箱裡,就為保護我們學校的環境衛生出了一份力,盡到了自己作為學校一分子的責任。

  或許我們個人的力量是微薄的,可是如果我們學校所有同學都儘自己的綿薄之力,為保護我們的校園衛生做點什麼,就可以保持我們學校衛生的整潔,將我們的學校建設成為一個真正美麗潔淨的校園。

  撿起的是一張紙片,純潔的是你的精神;擦掉的是一點汙漬,淨化的是你的靈魂!為了更好的美化我們共同的校園環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養成良好的習慣,做一個有文化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文明的人,一個幸福的人!

  :校園衛生

  校園如鮮花,散發著醉人的芬芳,散發著愛的氣息;校園如雨露,哺育了我們,培養了我們;校園如夢境,那樣的美好,那樣的溫馨。我愛這個花園似的校園。

  “美化校園,綠化校園”。我們的校園變綠了,變美了。一朵朵鮮花,一棵棵小樹,一塊塊草坪,一個個花圃,我們的校園增添了生機,煥然一新。

  “空氣清新,環境整潔,樓房林立,綠樹環抱“,誰不希望在這樣一個清潔、衛生、美麗的校園裡健康成長學習呢?但是種種原因,我們的校園環境正逐漸被一些同學的不良行為所破壞。如今在我們美麗的校園中,出現了一些不文明的現象,有些同學隨意亂扔的果皮紙屑、塑料瓶、瓜子殼等。每當淘氣的風把這些垃圾抓起,東奔西跑,像個撒歡兒的孩子,我們只能束手無策,看著它們在校園 “翩翩起舞”,甚至有的同學在雪白的牆壁上和課桌上亂塗亂刻亂畫、亂吐口痰等等.所有這一切,都跟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相稱.看到這些現象大家的感受會怎樣呢?在這裡學習生活能使大家開心嗎?

  為了讓我們擁有綠樹成蔭、環境整潔、草地如茵的美麗校園,請大家快快行動起來吧!用自己的雙手去保護校園環境的優美。通過廣播、黑板報、演講賽、知識競賽、開展主題班會等形式,大力宣傳保護校園環境的重要性、必要性,形成“實小是我家,美麗靠大家”的好氛圍;養成人人從自己做起, 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俗話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養成不亂丟垃圾,不亂吐口痰,不亂塗亂畫,不肆意踐踏草坪,動一動手

  二、校園,是我們學習工作的重要場所。校園環境衛生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同時,校園環境衛生也是一個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是學校對外形象好壞的直觀影響因素。可是,在我們的校園邊角的好些地方都留有一些大大小小很不雅觀的廢紙、吸管、食品包裝袋等。每當風一吹起,這些垃圾就在我們的校園裡“翩翩起舞”。由於粉刷的原因,走廊、地面、玻璃等地方遺留了白色斑點,所有的這些,都跟我們粉刷一新的校園極不相稱。

  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把校園當成自己的家來愛,愛校園實際上也是愛自己,你做到了嗎?暫且不說你要為學校爭什麼光。我們很多同學就連最基本的不亂丟垃圾都做不到。#

  究起原因,第一思想不端正,認為自己來學校是來讀書的,而不是來幹勞動的,也就是懶惰的表現。很多同學都認為校園不是自己的家,就隨地亂扔。

  愛護環境的意識淺。如,把垃圾丟在垃圾桶旁邊,雖然有把垃圾扔進垃圾桶裡的這種意識,但在做的過程中並沒有做好。有的明明看見了紙屑、雜物,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應該彎腰撿起來,有的同學認為這不是我們的包乾區,沒有必要撿。#

  所以要想使我們的校園潔美,只有提高同學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對於不文明的行為我們應該及時制止。每個同學都應該成為校園的保潔員。所以,我們要向全校的同學們們發出如下倡議:

  一、不亂扔殘渣廢物;

  二、以愛護校園環境為己任,自覺維護校園的清潔衛生,做好值日生工作;

  三、不亂扔垃圾,並提醒亂扔垃圾的同學;

  四、看到地面上有紙屑等,主動揀起來,教室垃圾桶滿了主動倒掉;

  五、同學之間互相監督。

  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自覺增強保護校園環境的意識,做校園環境衛生的小衛士,做文明的小學生!#

  四、好了,這一期的廣播到此結束,下週同一時間我們再會,我是主持人郭煒珍,祝同學們有一個美好的午休時間。

  :淺談大學校園衛生

  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大學恰如雨後春筍,在全國各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蔓延開來。大學擴招也不甘落後,奮起直追,大學生越來越多,在大街上隨便一抓都是一大把,大有“氾濫成災”的趨勢。中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急劇攀升,雄踞世界第一。中國人此時開始得意起來了,中國人素質越來越高了,不怕別人瞧不起我們了,神州遍地沉浸在一片喜悅的氣氛中,真是可歌可泣啊!真的可以彪炳史冊,名垂千古了。可大學生的增多就會直接導致中國人素質的提高嗎?我看未必。

  一下子丟出這麼“大逆不道”的話來,那些得意之徒聽了之後不幹了,非得揪著你說出個所以然來。我也不在此說大道理了,大道理說的多了反而讓人覺得你這人不踏實,不可信。老是之乎者也會讓人覺得你是在忽悠大家,更會招來一片罵聲。那我就談談大家都可以很容易看得到的東西——大學校園公共衛生。

  行走在現代大學校園裡,一排排整齊的樹木,一棟棟光鮮亮麗、氣勢巨集偉的建築,一塊塊平齊光滑的草地會讓人情不自禁感覺如同到了世外桃源,如同步入了夢幻仙境。這時大家或許就會拍手稱好了,或許會抽動著臉部的肌肉哈哈大笑了,或許會陶醉於大學生高素質的妄論中了。且慢,請再仔細看看,透過外在看到內裡,千萬不要被表象所迷惑。撥開花叢,我們見到的是雜七雜八的垃圾混亂地躺在地上;走進教室,我們看到的是大部分課桌裡都殘留著垃圾;靠近垃圾箱,我們目視的一片狼藉,橫屍遍野,周圍髒得一塌糊塗……垃圾就像一顆顆毒瘤,緊緊粘附在大學漂亮的外衣上。然而穿著衣服的人不但不將其擦掉,反而越抹越多,還美其名曰“豪放”、“不拘細節”,真的令人膽寒啊!

  這些垃圾都是我們這些所謂的高素質的大學生生產的,我們讀了這麼多書,不但沒有學會如何做一個高素質的人,反而變得越來越會生產垃圾了。不但會生產了,而且還會亂丟了,簡直連小學生都不如。君不見小學生的校園以及教室裡都整整齊齊、乾乾淨淨,而我們的又是怎麼樣了?敢和他們比嗎?比了難道不覺得羞愧嗎?

  有些人或許要開始辯解了,學校的衛生是清潔員的工作,關我們什麼事。如果我們自己注意好了衛生,不亂扔垃圾了,那他們就要失業了,豈不是弄巧成拙?對此,我只能說:“一種為了增加就業崗位而放棄道德建設的方法勢必不會是一種長久的良性的社會存在。相反,處理不當還會得不償失,賠了夫人又折兵。增加就業可以通過別的渠道來彌補,而道德一旦丟失,則難以彌補了,社會也會就此而墮落了。”

  我們大學生,作為社會的高素質群體,隨地扔垃圾,不維護公共衛生是一件值得蒙羞的事情。其實有很多人剛開始還是能將垃圾扔入垃圾桶,能積極保持校園的整潔。但由於受到一些“懶鬼”的影響,久而久之,也懶於繼續維持以前的良好習慣了,也慢慢地墮落為“垃圾生產商”,為學校衛生狀況的持續下降繼續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這在社會學上稱為“從眾心理”,也叫做“羊群效應”。對此我們要反思,反思自己的錯誤行徑,改正自己的錯誤,這樣才會有救。我們可是高素質人,怎麼都在做一些畜牲經常做的事啊?這難道不讓人覺得奇怪嗎?

  中國人的不愛衛生一直為外人所詬病,說得不好聽就是沒素質,在國外為此受過的白眼數不勝數。以前當別人就此事質問我們時,我們還敢扯著嗓子跟他們爭辯,理由不外乎如下:不愛衛生只是部分人的行為,是那些文化程度低、沒受過什麼教育的人的所作所為;如今中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越來越多了,他們的素質非常高,懂得愛護公共衛生,是我們民族的希望。但看完我上述所寫的,恐怕大家都要失望了,恐怕以後我們也不敢這樣說了。大學生連自己校園的衛生還不愛護,還能期待他們去愛護其他公共場所的衛生嗎?還能期待他們肩負起提升中華民族素質的重任嗎?

  

關於校園文化的文章
關於校園景色的文章
相關知識
關於校園衛生的文章
關於校園衛生的國旗下講話稿
關於校園衛生的手抄報圖片
關於校園愛情的文章精選
關於校園愛情的文章隨筆
關於校園低碳的文章
關於校園誠信的文章
關於校園環境的文章
關於校園印象的文章
關於校園景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