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老街的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哪個地方沒有幾條老街呢?它的時代的記憶,熱鬧的象徵。那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篇,希望你們喜歡!

  篇1:走在老街

  如果說繁華的都市真有蒼涼的地方,那就是老街。

  我對古舊的東西比較深情一些。比如舊瓷,比如古橋,比如陳年的往事和物件,比如生命歷程中曾走過的那些長短不同,大小有別,各具人文的老街等等。

  已是暮春時節,楊柳岸古時車馬驅馳的風雅,已被歷史的塵煙所席捲。午後,經過一番水橋跋涉之後,怎麼也沒想到,在我重返舊居,即將踏進幼年讀書時代時常走過的老街時,出現在老街不遠處的卻是古樸、莊重與肅穆的仿古園林,望去竟是那麼的霸烈。一股遠古的風味迎面而來,古色古香的建築,更增一派繁盛的新潮感,予人一種望而生怯的錯覺。

  老街仍在,只是與園林相較起來,卻是那麼的卑微與格格不入。兒時的記憶中,老街是微風的吹拂下街角沙沙作響的風鈴,是綿綿細雨中母親拉扯著我回家走在街頭撐著的那把雨傘;少年時,老街在夕陽的餘暉下巍峨著泛黃的身軀,在月光的清幽中涵養著深邃的精神。

  而今,老街情結已被我的歷程釀成了一罈酒,令我痴迷的依戀,深情的醉著,伴我扶風瀝雨、暢飲四方。同片天空下,我不知曉有多少飄零客的幽魂會在故鄉的老街裡流動,抑或是寥寥無幾,甚至已忘懷曾朝夕相伴走過的老街。而我卻獨愛與老街來場沒有預約的相會,邂逅一次就品嚐一次、沉醉一次。

  老街裡有厚重的底蘊,也有清澈的回憶,每一次與老街相遇,感受著老街積澱下來的內涵,我總要去解析一番老街的往日繁華與時下的蒼涼。想起千年前詩王白居易修築的山塘街,在古今同樣的老街旁,三笑留情惹墨客尋香的又何止唐寅一人,甚羨他尚有追舟美傳留世人。

  走在老街,喜歡安靜的我,貪婪著這份寧靜與祥和。老街裡沒有霓虹閃爍,老街裡缺少車水馬龍,老街裡沒有官場的阿諛奉承,老街裡也沒有名利者的居心叵測與勾心鬥角。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或許,繁華的都市已開始嫌棄善美的老街,欲將她推翻修整;或許,曾在老街的身軀裡走出去的人,已忘懷了曾將她踐踏在腳下直至走向光明大道的恩惠與慈悲,開始厭惡她的頹敗與落後,而老街卻始終沉默著自己蒼涼的目光,直至走向滅亡,直至此次一別,相期邈雲漢。

  靜靜地走在老街,看藍天白雲風輕過,望老街褪去繁華的傷感落寞。幸甚,這都市還有未被濁世所點染的老街。生活的嘈雜和瑣碎,人性的虛偽與醜陋,在這裡都被一一阻隔。柳枝細搖的清新,草葉汲水的清涼,野苔蔥鬱的點綴,風扶老牆落盡斑駁的蒼涼,這份寂靜的懷想與感受,讓人怦然心動。

  老街情思是一種感懷傷逝的寄託,她讓戀舊的人,可以將思緒放逐;讓心存善念者在這份頹敗中品味世事滄桑,歲月遷流。老街既不向往燈紅酒綠、也沒能力去恩澤蒼茫,老街的質感重在古樸,韻在厚重,在這份大氣與蒼涼中,卻可以讓人洗禮身心,淡去凡塵雜念,遺忘俗事紛紜。

  走在老街,撫摸著舊牆,心也格外的涼。這種涼是來自老街自身的清韻,予人一種心靈上的慰藉,更能穿透靈魂,讓人感受她的滄桑與柔情。我見過老人在老街中扶牆流連,心中衰然;也見過孩童在老街裡嬉戲痴迷,調皮撒歡。

  流光輕逝,老街裡的歲月雖然隨風去遠,而老街裡的故事仍在令人懷戀和惋惜著。

  篇2:老街

  這是一條小鎮的老街,一條與之平行的新街替代了它,成為人們居住趕集的新所在。老街被新街上一排樓房所阻隔,就像被遺棄的老人蹲在某個角落整理瑣碎的記憶。

  橫向穿過新街一邊的兩座樓房間狹窄的甬道,泥濘的路面、堆積的垃圾和惡臭的汙水溝拒絕著來人的造訪。這條甬道,幾乎成為連線新街與老街的唯一一條通道。在寸土寸金的新街上,習慣於多搶多佔的人們建造房屋時,努力地將屋簷伸向街面,沒有人願意在房屋兩邊留出一條通往廢棄老街的通道,也沒有人記得這條老街。這條僅存的甬道是鄰近老街的一戶尚未搬遷的人家的過道。

  老街如今頹勢盡顯。一口口枯井,鏽跡斑斑的壓水杆,彎彎曲曲高低不平的路面,對開的低矮的屋舍已顯現出坍塌的痕跡,一張張上了鎖的門板牙開一條縫,拉直了門栓,屋簷下的蜘蛛悠閒地結網,不知從哪裡突然竄出一條狗,“汪汪”叫兩聲,一扭頭,鑽進了一條門縫裡不見了蹤影。

  佇立老街上,電視劇裡的某些情節湧現於腦海,似乎有來來往往的人群,有屋頂上煙囪裡嫋嫋升起的縷縷炊煙,有屋子裡菜蔬下鍋的剎那迸發出的“嗞嗞”聲,有廚房裡散發出的蔥油味兒,還有臨街的門扉邊,頭髮花白的老媽媽倚門相望……

  我對老街來說是一位新客,走親戚的緣故冒失地走進了老街。或許正是因為第一次走上老街的原由,老街和新街的反差才會如此完整而又強烈地展現出來。

  老街的一排屋舍後面是山,另一排屋舍與新街上一排沿街而建的樓房毗鄰。同行的一位與我年紀相仿的在小鎮上長大的親戚竟不知老街的存在,另一位已過天命之年的親戚邊走邊指著旁邊的房子介紹曾經的鎮政府和醫療所的位置。看到物是人非,不禁發出一陣感慨。韶華易逝,歲月無痕。讓我不解的是,僅一排房子之隔,老街何以被遺棄得如此乾脆,連一戶人家也不剩?

  返回新街,看著一幢幢相互攀比似的樓房,也是如此的雜亂無章。街兩旁的人行道上,有的人家將臺階伸了出來,有的在屋簷下搭棚圈地做生意,有的門前堆積起磚石瓦礫,經過的行人不得不繞上馬路,與車搶道。我想,難保若干年後,雜亂的新街會遇到老街一樣的命運,被追求新的高樓大廈的人們遺棄。

  親戚告訴我,鎮上人們每年過完正月十五,青壯年陸續外出打工,進了臘月,又紛紛踏上返鄉潮回家過年,一年幾乎有十個月以上都在外面闖蕩,全部積蓄都用來建造家裡的新房,樓越建越高,式樣越來越漂亮。在他們看來,建造的新房,就是在外闖蕩成功與否的標誌。許多成長起來的年輕人,紛紛步父母后塵。

  其實,這也是中國當代農民工生活的寫照,我想。農民工為之奮鬥,夢縈魂繞的家卻成了臨時住所。為了生活得更好,年輕人不得不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和孩子怎能支撐起鄉鎮和農村的繁榮?就像一位作家所說,中國的城市就像一棵大樹,拼命吸收著農村的養分。

  站在新街上,還是一直在回想老街。如何扭轉鄉鎮和農村衰敗的勢頭,我沉思著,也妄揣著,中國農村的發展,是否需要以大力發展鄉鎮企業,鼓勵年輕人回鄉創業為引擎?

  這同樣需要一種文化的力量。我去過江南的烏鎮。市河兩岸的住戶儘管仍住在祖輩遺留下來的並不寬敞的古樸的老房子裡,然而住戶們臉上那份恬靜與安詳無不在訴說著一種幸福,他們正是以這種心態迎接國內外如織的遊客,如今,烏鎮還保留著舊時的樓堂館所,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文化的根,因為他們保留並珍藏著文化的根,幾千年來,在烏鎮生活過的歷史文化名人層出不窮,這些人對鄉土的熱愛、歌頌與回饋,確保了烏鎮的長久不衰。

  烏鎮能夠給老街人,乃至中國的廣大鄉鎮和農村人何種啟示,值得探尋下去

  篇3:老街

  人有時候因為一件事烙在心裡,遲遲不能達成,聚而久之,便成為心結,時不時在夢境裡來回,出現太多似曾相識卻又陌生的模糊影像,不經意間又將陳封的歲月重新翻起。

  是自己曾經踏跡留足這個地方,留下太多的情感,太多的狂戀。閣樓裡,雕花窗格前,青石古巷中,那份影像相映疊出,模糊又清晰,彷彿穿越在曾經邂逅情開的世界,真實再現又虛幻夢境。

  記得有人說過,喜歡一座城,是因為這座城中有你喜歡的人或某個地方。可生活中的繁瑣由頭,似乎讓你很難抽出時間去整理那些雜亂的心緒。在夜深人靜時卻又情鬱其中,在換季流年裡,在冷月寒露中,漸漸淡化,慢慢老去,卻無法釋懷。

  春天伊始,歲月又是一個輪迴,往憶中又多了一層封印。眼前的陽春三月,把原本那些老去落葉的花草樹木,又打開了重生的大門,釋放出了自由激情能量,讓她們破繭而出,枯枝發芽,毫不保留地將心底積壓噴發而出。山川河流,枝頭田野,農家小院,只要能涉足到的地方,都能看到她們曼妙的身影,朝氣的活力,新生的豔彩濃妝,香氣迷人。無論你置身何處,都擺脫不了她的心誘。

  鬱結在心中久了,總想試著去解開它。眼前這春暖花開之季,正是踏跡尋蹤的好時候,推掉所有由頭,決定重新再踏進那魂牽夢繞的地方,東流老街。

  至於多少時間沒有去過,彈指揮間已有二十餘載了,記不清最後一次的分別是某年某月某日了,興許是心裡最不願意讓自己記住想起的日子。

  東流老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陌生得很。因為歲月長河千餘年來的洗滌,那些輝煌,那些往事,那些苦難,在滾滾長江浪濤中流去。但有一人對她的愛,對她的執著,千古不變,那就是田園詩派的創始人,陶淵明。

  當年陶公位襲彭澤縣令,日駐彭澤,夜宿東籬,東籬也就是如今的東流。東籬的黃菊是陶公的最愛,他喜歡在東籬江邊種菊,宿息南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心境而生,千古絕唱。可見當年東籬讓陶公心生夢境,詩意飄然。讓多少文人墨客,停船留足,遠波而來,就是為了親臨東籬鄉情美名,陶一份自己的詩情境遇。

  雖過去千年,老街依然有著她的端莊秀麗,成熟大氣,吸引著我的到來。年少輕狂的世界,四處遊蕩,揮霍著藏不住的激情 。

  都說相逢是緣,緣深緣淺是要看自己的造化。在一個晨霧初開的清晨,我與她的擦肩邂逅,開啟了我的夢境,他回眸一笑的展現,畫卷般已定格在我的意境中,讓我丟掉一切雜念,跟隨她,躲在閣樓裡傾述我們相遇初開的心箋。透過雕花格窗看樓下那些人來人往,小商叫賣,才子佳人。牽著她的手,踏著青石板在古巷一隅,追逐嬉鬧,笑聲甜甜地藏進心裡,歌聲悠悠地飄向江面。

  每每與她相約,感覺滿世界只有她的存在,再也沒有可比得了,可念得了,因為她給我的溫情融化了冰川,給我的真愛填滿了海洋,每次擁抱都讓我迷失了方向。

  影像的回放總是喜歡定格在那段刻骨銘心的橋段裡,反覆上映 。似乎刻意避開那雪影漫天,風寒刺骨的冬季。馬頭牆在寒風中孤立,閣樓花窗探出淚流滿面的少女,聽到低沉的哭聲。老街當中的青石板已經不見,只有厚厚的白雪,和一位僵立在雪中的飄逸少年,分手就這樣在無聲中揮手道別,淚水變成晶瑩。

  有時候深愛一個人可以愛到不要自己,愛到了放棄一切,再找不到任何理由時候,只當是今生所有無私的付出 是因為前世相欠的太多,否則在沒有誰能夠詮釋出這其間的因果。若說有緣,自當攜手共度歲月,可偏偏生就那麼多缺憾,讓許多付出終究無果。

  當我再次踏進這曾經激情燃燒的地方,心中卻不安起來,默默祈禱,祈禱一切的平安一切的美好。會遇到嗎,曾經與我在閣樓切切私語,躲在花窗背後的笑聲,和青石巷的追逐嬉鬧。彈指二十餘載的別離,是否是物是人非,花開花落,流年風雨,那些曾經的過往的,似乎已淡去無影,難以找回。

  都說在紅塵轉久了,你就會看淡一切,波瀾不驚,因為愛了,傷了,恨了,累了。當老街真正看在眼裡時,我還是淡定不下來,心中深深一震隱隱發痛。許多殘垣斷壁在荒草中裸露,淒涼哀鳴。閣樓花窗所剩無幾,也是人去樓空,落寂無聲,殘年風搖。青石古巷,苔青漆落,斑斑跡痕。

  我沒有轉身離去,而是用手輕輕撫摸那些青磚斷壁,感知她們在歲月中傾述,踏上閣樓尋找那份曾有過的夢境,在青石巷裡傾聽那曾經丟失的笑聲。

  

關於老年人的散文
關於老虎的散文
相關知識
關於老街的散文
關於老師的散文詩歌欣賞
關於老年的散文
關於老師的散文
關於老人的散文
關於老虎的散文
關於老公的散文
關於老師的散文精選
關於老師的散文三篇
關於老街的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