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隨筆摘抄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看到好的文章,我們會高興,當然也會摘抄幾篇留日後讀讀。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1:江南女子的風韻

  時光易逝,少女的時光透過枝葉向她們湧來:豔陽與琵琶,青燈與黃卷,清晨玉露惹舞袖,黃昏疏雨、淚溼鞦韆。江南女子,抑或身處煙霧濛濛的四川,抑或身處煙柳畫橋的蘇杭,愛與美瀰漫了她們的日常。濃情氤氳,如青煙嫋嫋,風流百端。江南女子自有東方女子的溫婉,更不缺她們的情烈,她們活得光芒四射,日出江花紅勝火。她們能活出女性的風采。而女性的昂揚與江南的優雅是分不開的,正因為有了優雅,才有了群芳爭豔。 江南女子一笑語一舉步一轉身,尋常嗎?卻又如此傳神。她們臉上的一抹嬌羞居然染得山林皆醉,莫非閒適的心境也被染醉?江南女子明亮的笑容,如同淨空,不會掠過灰色的雲影。站在桃紅柳綠下,她們薄面比花紅。墨客說江南女子纖手玉指,猶如冬雪花枝。

  居易曾經說過: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有人說,江南,它的美,要追溯到越國的西施。浣紗戲水,蓮動漁舟,鳥鳴山澗,清風拂柳,再加上西施特有的美,一曲江南溪水的曲子,一幅江南女子的美,一個勞動人民的智慧,都給體現了出來。有人說,江南是中國五千年文化長河裡的最美麗的花,而蘇州就是這朵花上的蕊。這是這蕊芬芳的散發,人們才知道江南,認識江南,瞭解江南。可以說,蘇州,是中國文化的視窗。在這裡,你可以見到虎丘,這種禪宗與山林合為一體的園林,也可以見到拙政園等式的建築,瞭解他,你就會莞爾一笑,彷彿穿越了時空。

  每次去江南,大抵是在春暖花開的三四月間。去的次數多了,便萌生了探究江南真諦的念頭。江南是煙柳繁華之地、溫柔富貴之鄉。江南出芳草鮮花,出才子佳人,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但江南又是英雄輩出的地方。古往今來,這裡孕育過諸多驍勇的鬥士。那銳利的兵器——劍,也是源於江南的吳越。是什麼力量使得纏綿悱惻與凌厲強悍這兩種懸殊的氣質能夠天衣無縫地契合一地,且生生不息,歷千年而不朽呢?我一度大惑不解 江南的男人也溫婉,溫婉中也不乏“煙波釣徒”。江南的男人愛垂釣,魚兒在釣杆上的劇烈晃動宛如春心顫動,垂釣者陶醉於這個剎那。江南男人的血,如滔滔長江之水,從古流到今。 江南男人的內心獨白如江水,不捨晝夜。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濱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氣裡時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時也會下著微雨,而這微雨寒村裡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種說不出的悠閒境界。你試想想,秋收過後,河流邊三五家人家會聚在一道的一個小村子裡,門對長橋,窗臨遠阜,這中間又多是樹枝槎丫的雜木樹林;在這一幅冬日農村的圖上,再灑上一層細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層淡得幾不成墨的背景,你說還夠不夠悠閒。江南女子沉思上了俏臉,爽朗佈於眉梢,幹練與明快連線了她們的語音和舉止。

  夢裡,你撐著紅色的繡傘,踱步在充滿春意的花叢間。細風中,雨飄忽如霧,單薄的倩影,讓我生出“楚楚可憐”的愁緒。春草如洗,調皮的阻絆著你閒逸的腳步,打溼了粉紅的絲邊褲腳,也溼透了你寂寞的心情。遠眺著雨中的青山,臉上的憂鬱訴說著你的落寞。“和風細雨不思歸’,你就站在那裡,望穿了千山,望穿了秋水,望穿了前世輪迴。夢醒後才知道,這只是一個夢,一個只有在江南才有的夢境。我居然與李商隱做著同樣的夢,他在千百年前就說“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江南的美,是朦朧而古樸的,是樹下悠然落棋,是花間醉然品酒。是庭中淡然品茶。綠水縈繞著白牆,紅花灑落於青瓦,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陽中淺吟低唱。乘一葉扁舟撐一支蒿,穿行在青山綠水中,兩岸是歷經風浪的班駁和亙古柔情的飄零,一泓清水所承載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跡和滄桑。

  環境造就人,江南女子也是如此。江南所指何地,大致是長江中下游流域。這一帶地區屬於我國版圖的中間地帶,氣候溫潤,水土柔和;社會經濟開發較早,物產豐富,人民安居樂業;重視文化教育,人文薈萃,人才輩出;多數時代不是政治中心所在,社會觀念比較務實,開放;戰爭影響相對較小,人們習慣於過平靜安逸的生活,性情比較平和;凡此種種,都使得這一帶生長的女子往往具有別處女子所缺少的一些優點。江南的的幸福便在江南女子的昂揚與多姿了。江南女子的美有如碧玉溫潤,有如髻鬟始掠,她們的身材,她們的步態,天性中有她們的柔與剛。 江南女子柔柔的美目、軟軟的語音彷彿融入了幾許北國的情調。

  三四月的江南,春雨不緊不慢,疏密相間,是否輕柔似母親之手,纏綿似微風飄逸,輕撫浸潤著山山水水?天色微明,雨露如輕歌曼舞的姑娘在花草葉面跳舞,陽光出來一照,露珠變為蒸汽,若仙女一般輕煙繚繞升向天空。山也清秀,水也豐盈,人更顯得精神。你瞧:天空總是帶著一份朦朧的妖嬈,煙霧繚繞,似夢似幻,似真似假,似月似花,空氣中時而夾雜幾股幽香,悠然沁鼻,讓人心曠神怡,隨風輕落幾抹翩紅,嫋嫋娜娜,美的飄然,好一幅江南女子的優美畫卷。

  篇2:故鄉的小溪

  有多少東西能讓人記得住鄉愁,一棵樹、一朵花、還是一條清澈的河流,要不就是一棟老屋斑駁的牆壁,或許還有院落中的古藤,每看到這些心裡就有莫名的激動,心裡早就到了魂牽夢繞的地方—故鄉。

  門前清澈的小溪長滿了水草,那可是童年孩子們的樂園。很多時候孩子們三五成群在水中捉起了魚蝦,中午飯桌上就多了一份牙祭,收穫與滿足瞬間衝澈了孩子們的心田。更多的時候孩子們依然垂釣在溪畔,“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的景象真讓我神往,如今哪裡還能找得到一條清澈的小溪啊。

  春天來了,小溪兩岸的桃紅柳綠夾雜著小溪中間的蘆芽,構成了春日怎樣的一幅畫卷啊。現在想來真是美得叫人心動。草兒綠了,花兒開了,該是放牛的時節了,家中那頭老牛被夥伴們牽在了岸邊,老牛悠然自得的啃著甜美的的嫩草,而夥伴們卻早已不見,蘆葦的深處傳來了陣陣蘆笛聲,那是音樂嗎?現在想來,在我聽過的所有音樂中,沒有哪一支能比得上這天籟的蘆笛聲,雖然沒有曲調,音符不全,但它來自肺腑、來自童真、來自鄉愁。

  鄉村的夏季是屬於孩子們的,處處的溪水中充滿了孩子們的歡笑,那是孩子們在偷偷避著大人下河游泳呢。溪中孩子們象魚、象鴨,在水中時快時慢的遊著,濺起潔白的浪花朵朵,連岸邊的行人也駐足觀看,真是“時人不識餘心樂,將為偷閒學少年。”那時物質對每個孩子們的童年都是匱乏的,而貧瘠的鄉村卻為孩子們提供了充滿同樣蓬勃生長的生命環境與空間。他們並不孤單,他們與樹、草、野兔、家畜、昆蟲進行著有聲無聲的對話。

  到了夜晚,大人們帶著孩子來到小溪邊、道路旁乘涼,那一把把蒲扇搖醉了多少孩子童年的夢想。星星閃爍的夜空,哪一顆是牛郎,哪一顆是織女星呢?美麗的童話索繞在孩子們甜美的夢裡。夜深了,孩子們回家酣然入夢。在岸邊的大人們也停止了喧囂,有的閉眼沉思,有的悠然品茶,有的抽起旱菸,只見旱菸鍋子裡隨著抽菸的節奏一亮一滅的,像天上眨眼的星星。

  流淌了一天的小溪或許也疲倦了吧,月光下,整個小溪被蒙上了一層銀沙,輕輕地、柔柔的像母親的手。“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心中莫名的感動。

  秋天的溪水是寧靜的,似天上的雲彩靜謐深遠。孩子們呢?來了,來了,他們在忙著摘取野果呢。又酸又甜的酸紐、又苦又澀的野山楂,還有一些不知名的紅果,就連水中的稜角也是孩子們打撈的物件。歡聲笑語早已掩蓋了秋的蕭條與寂寞。

  如今,冬天的雪依然會雪白雪白地飄著,但哪裡能比得上兒時故鄉的雪啊,想到兒時故鄉的雪花,心裡頓時變得柔軟起來。那時到了冬季,對孩子們來說最令人興奮的就是飄雪的時節吧,整個村莊都被披上一層潔白聖潔的白沙,門前的小溪再也見不到它的蹤影,朦朦朧朧依稀露出它曲曲折折的輪廓,天地純淨的依如孩子們的心靈,小溪旁的小道上那一行行伸向遠方深深淺淺腳印似心靈的記憶密密匝匝,眼前又浮現出夥伴們的雪地奔跑、跳躍、雪球亂飛、的畫面。固執的我始終認為有雪的冬季應該屬於孩子,只有孩子的稚真才能與雪的聖潔融合在一起,形成那無以言語的靜謐畫面。

  夥伴們,現在的你們是否依如從前一樣對著白雪喊叫著、許願著……不知不覺內心深處透出一種惆悵與失落,我在找尋什麼呢?

  夥伴們,你們就是我鄉愁中最美的畫卷,而畫卷的背景就是四季變換的小溪。

  篇3:塞上江南--張掖

  張掖,歷史文化悠久。以“張中國之臂掖,以通西域,斷絕匈奴右臂也”而得名,位於河西走廊中段。據考古發現,距今5000多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張掖先民已在這裡繁衍生息。張掖的物產十分豐富,素有 “桑麻之地”、“漁米之鄉”之美稱。張掖的葡萄、紅棗、蘋果,梨子都十分美味。張掖南枕祁連山,北依合黎山、龍首山,黑河貫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綠洲景象。這裡既有“千里冰封、終年積雪”的北國風光,又有“田畦交錯、河渠縱橫”的江南景緻;即是“農耕植茂、瓜果遍地”的魚米之鄉,又是“舉步踩塘、抬頭見葦”的天然溼地。

  正如著名學者羅家倫先生詩中描繪的:“綠蔭叢外麥毿毿,竟見蘆花水一灣。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張掖的丹霞地貌,如用文字來表達,僅有兩個字“震撼”:氣勢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歎為觀止。她不僅具有一般丹霞的奇、險,而且更美的在於色。在方圓10多平方公里的範圍內,隨處可見有紅、黃、橙、綠、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種色彩,把無數溝壑、山丘裝點得絢麗多姿,宛如童話世界。

  我們一行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臨澤境內,果然讓人驚歎:這般奇景,夢中見過麼?只見赤壁千仞,峰迴路轉,怪石如林,變化萬千,似物似景,堡狀、錐狀、塔狀,似人、似物、似鳥、似獸—大自然,果然是最好的藝術家。如果,你在張掖碰上裕固族的姑娘,那真是不虛此行了。張掖有漢族、回族、藏族、裕固族等38個民族,其中裕固族是中國唯一集中居住在張掖的一個少數民族。在某些特殊的節日,姑娘們會穿上民族服裝,能歌善舞的她們,在燦爛的陽光下翩翩起舞,遊人們,那也是醉了。

  走進張掖國家溼地公園內,一望無際的蘆葦輕輕搖擺,漫長的棧道在蘆蕩間逶迤,時不時有魚蟲躍動、鳥雀驚起。公園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李綱說,“4年前,這裡還是城市北郊的鹽鹼地、垃圾場。這些年投資9000多萬元,重現碧水藍天,已成為離城市最近的溼地公園,發揮著重要的涵養水源、調節氣候、防風固沙等生態功能。”這片面積為2。6萬畝的溼地,恢復了張掖“半城蘆葦,半城塔影”的歷史風貌,成為市民和遊客夏天最為喜歡的休閒之所。

  張掖市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貫穿全境,下轄甘州、臨澤、高臺、肅南、山丹等五縣一區。張掖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景觀,是全國曆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張掖”之美譽。

  厚重的歷史散發出濃郁的書香。唐時期,張掖“開置屯田,稻豐收稔”,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場所。經濟的繁榮,促進了文化昌盛。玄奘去印度取經,途經張掖,王維、高適、岑參等駐足甘州時,均留下著名詩篇。數千年後,我們在這裡,尚可遙望一番、憑弔一番,總有古意在心口流淌。 珍視、呵護這片綠色,是今天甘肅張掖人的堅守和選擇。日前,張掖山丹縣軍馬場草原入選“中國美麗田園”之美麗草原景觀。山丹軍馬場是“絲綢之路”上的綠寶石,是目前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亞洲規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馬場。

  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上,策馬馳騁,側耳聽風,眼見金黃的油菜花洶湧,美了美了。張掖丹霞地處祁連山北麓,臨澤、肅南縣境內,分佈面積約510平方公里,省級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東距張掖市區30公里,北距臨澤縣城20公里。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2005年11月在中國地理雜誌社與全國34家大型媒體聯合舉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中,被評選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

  汽車在連霍高速上飛馳,路邊戈壁曠野的土黃色中,時有一抹綠色跳躍。在西北行走,看慣了戈壁、大漠後,這一抹綠色格外亮眼。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夕陽在和我們揮手道別,我們走了。這次張掖之行,感觸頗深,增長見識啊。

  朋友,有一種美,說不出道不明,只恨才疏學淺,只能身臨其境,慢慢領略。邀請你來張掖看看,真是不錯,真美啊。


巴金散文隨筆最著名
培根隨筆摘抄
相關知識
美文隨筆摘抄
關於英語美文段落摘抄句子彙總分享
表達愛情美文語錄摘抄
以母親為題的美文隨筆
高考英語美文段落摘抄
經典英語美文背誦摘抄
高中生英語美文段落摘抄
經典英文美文閱讀摘抄
遇見美文隨筆
高中生隨筆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