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大學的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大學是知識的加油站,是文化的集散地,是精神的提煉場,大學是造就理想社會中理想人類的一面旗幟!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大學

  9月9日,我感覺也是一個美好的日子,雙9節,我要送女兒去上大學。前一兩天女兒忙著整理她的東西,我在仔細觀察女兒,感覺她也沒有上大學的那種喜悅和高興,我知道女兒這次考試沒有考好,並且走的學校也不是太理想,或許是現在的大學好上,工作難找,總之,沒有我們那時的興奮和高興。

  女兒沒坐過飛機,為了讓女兒高興,也是獎勵女兒,我們乘坐飛機去學校,飛機上女兒也不多說話,本來女兒的話就不多。我看著窗外,雲海翻滾不斷,我的思緒也飄忽不定,一會是小時候的艱辛,一會是大了的艱難,一會是學習道路的坎坷漫長。我國於1977年恢復高考,這的確是值得慶幸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對我們農村孩子來說,是走出農家的唯一通道。在我上初中之時,生產隊就說過,我們家沒有勞力,將來不需上高中,但到初二時已經恢復了高考制度,這又給我上學、走出農村帶來了希望。雖然家中父母沒有一個識字的,也許是我對什麼都認真,對什麼都要做好,不甘落後的性格,使我的學習無論在小學、初中、高中都沒有掉隊,成績一直在班裡都是不錯的。高考的恢復使我也順利的上了高中,也為我走出農村奠定了基礎,以後的路只有靠自己去走,當時我還想,生產隊長你管不了我了,等我有了工作了,再來管管你。

  上了高中,家中的生活依然如故,一貧如洗,也許是人大了,也許是活動量大了,經常是飢腸轆轆,飢餓難耐,童年、少年的辛苦、心酸歷歷在目,眼前的困境、窘迫也縈繞心頭,想學好,想上學只有靠自己,教高中的老師都是帶初中的園丁,想讓他們把我們這些一心想出去的農村孩子送出去,真是太難了。比我高一級的高中學生榮耀的上了中專學校,對我的影響很大,還有我親戚家的孩子考上學後,帶著孩子走親戚家的炫耀,也刺激了我自尊心,所以我發誓一定要走出去。高中二年,我付出了很多,尤其是在學習上,幾乎都是自學,老師的水平和我們差不多,能教我們什麼。耕耘總有收穫,總有回報,我終於走出了讓我心酸的農村。

  飛機的降落打斷了我的思緒,我和女兒提著行李打的到了學校,第二天辦完所以手續,下午我讓女兒去宿舍和同學熟悉,我呆在賓館,晚上我等女兒和我一起吃飯,可女兒說事情沒辦完,我已經感覺到很失落,不知道失落了什麼,感覺出女兒不想出來吃飯了。我就一個人出去吃了點,就在街上轉悠。不一會女兒打來電話說和我吃飯,感覺有說不出的高興,雖然我吃了,我還裝作沒吃,我們一塊吃了頓晚餐,吃飯時給女兒又安頓了不少,比如要學會大度,要學會勤快,也要學會簡樸,總之囑咐了不少,吃完飯,我送女兒到宿舍附近,我說你回去吧,明早我就回了,女兒掉頭就走,我看著她的背影,我感覺她要回頭再看看我,或招一下手,但沒有,此時我有種說不出的難受,彷彿再見不到女兒的那種感覺。

  現在女兒上學快一年了,早想把自己的感覺寫出,工作的原因,沒時間訴說衷腸。

  篇2:解讀大學

  古書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此語出於四書中的《大學》,雖古語大學與今不同,但我相信大學之道在止於至善。

  大學是什麼,究竟怎樣理解大學呢?

  所謂大學,首推博學。大學是培養全面素質的人才,給學生以充分發揮天份的空間,所以博學是大學生活的重要目標,否則只學專業知識,可以去讀專科學校,大學的意義就蕩然無存了。我很嚮往國外的紳士七藝。一個人的知識面越寬,新的發現就越多,解決問題的思路也就越多。我是很佩服大學裡的那些老教授的,他們個個都博學廣識,處處都閃著智慧的花芒。記得教文學史的許老有一次講自己坐在車上,通過察言觀色就道出站出在他身邊的人是一個安徽的木匠,真讓人拍手叫絕。

  其次,大學在於研究社會。大學作為學生進入社會的最後一個學習階段,與社會的銜接是十分緊密的。有些南方的大學,走在校園裡,如同走在街上無異。所以大學裡另外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煅練工作能力和與人交往的能力,也就是融入社會的能力。通常學生的生活方式總是慣於理論,而大學就是要煅練將理論投入到實踐的能力並且為今後的工作積累經驗,因此親自動手操作和加入學生組織是十分必要的。我們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平時的交往能力有限,所以直接進入社會必定很難與社會交流,但大學提供了廣泛的與人交流的機會,來提高大學生的交際能力。另外,大學有廣泛的選修課,選修一些提高交際能力的課程是很必要的。

  第三,大學另一部分生活是愛情。在大學擁有一份純潔的愛情絕對是人生的幸福。在失去父母的呵護後,能有另一個人在生活上相互交流,精神上相互支援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在投入工作以後,很難會有這樣一個閒適的環境擁有一份浪漫純真的愛。不管怎樣也是一段難得的人生經歷,錯過了就不會再擁有。但愛情的純潔是非常重要的,愛情不是互相利用的工具,愛上一個人不要因為他或她的外表和財富,更不要假裝去愛,真正的愛是兩個人內心的共鳴。當然為了愛可以犧牲一切,但是那是在有些時候,不是任何時候,而且最好不要以學習成績作為愛情的代價。

  以上三種都是在學習成績穩定的前提下所擁有的大學生活。但還有一點是最重要的,就算學習成績一塌糊塗,也是必然要達到的,那就是止於至善,即精神境界的修為,用大學的氛圍摒除人性的自麼虛偽,打造一個誠信、寬容、豁達的自己,使自己止於至善,這才是大學的真正意義。

  我們的社會需要的是高素質的人才,而有才無用是為庸才,有才無德是為歪才,德才兼備是為人才。在大學,道德的修善顯得尤為突出。我很欣賞大學中的那些“老”字輩,能稱得上“老”的,那“老”的不僅是年齡、資歷和學識,更重要的是那種個人修為,思想單純卻不簡單,熱情而真誠,豁達而且富有責任感,眼神中透出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這是年輕人絕對無法做到的。

  來到大學,真的是給我一個全新的世界,讓我驚奇的不僅是豐富的活動與生活,不僅是無盡的自由與開放,而且是個人的絢麗文化修為和極佳的精神境界。

  大學是知識的加油站,是文化的集散地,是精神的提煉場,大學是造就理想社會中理想人類的一面旗幟!

  篇3:關於大學

  什麼是大學,突然在思考這個問題。。

  高中的時候,老師說過,現在要好好學習呢,等到了大學,就有時間玩了。大學是一個很精彩的地方。各種社團,豐富多彩的活動,各種比賽,有好多可以支配的時間,總之不會太累。大學就是完善人生觀,價值觀,鍛鍊自己能力的地方。曾經,中學時代的我們,都是這樣憧憬的。

  然後高考了,為了心中的那個大學夢 ,每個人儘可能地在試卷上寫下最信任的答案。那種對大學的期待,一直是自己堅持下去的動力。

  當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有一種意氣風發的感覺。那種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感覺自然是極好的。突然就想把這個訊息告訴所有人,在電視劇裡面看到大學生都是意氣風發的樣子,心中的那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可是就在即將去大學的時候,有一種莫名的憂桑在心裡發酵。

  暑假過的很快,真的。突然就要走了,走的措手不及。連一點準備都沒有,突然想到高考前給自己定下的暑假計劃,到現在都沒有全部實現。心中自然有一種空落落的感覺。或許這會定格為永遠的遺憾,暑假來得太過匆忙,我沒有準備去如何面對,唯一的做的,就是等待。

  就要走了,充滿著激動與矛盾,迷茫與未知。面對社會,不能再用一種幼稚與理想的眼光去看待,而應該在一次次的歷練中,充實自己。。

  興奮之餘,也有種不想去大學的感覺,害怕大學的老師,陌生的同學,還有不習慣的上課方式。憧憬,害怕,迷茫,困惑,感覺胸有成竹,可以有一番作為,可是又擔心自己的實力。當然我知道習慣之後這些感覺就會統統消失。

  我不知道,自己選擇的這條路,未來會是怎樣,可是既然我已經選擇,我就會不遺餘力的堅持下去,為了那個夢,朝著自己夢想的生活奮鬥。放棄不是我的風格,努力才是王道。

  

誠信精選的唯美文章
寫大學環境的文章
相關知識
寫大學的文章
描寫廈門大學的文章
小學生寫大海的文章
小學生描寫大海的文章
大師寫大師的文章
感恩大學的文章
歌頌大學的文章
寫大海的文章有哪些
寫大海的文章
感謝大學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