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勵志文章精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每一篇關於年輕勵志的文章都是非常適合年輕朋友們找來看看的,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追逐夢想,熱愛生活

  瘋狂的年代怎可以沒有瘋狂的我們,人生在世,定當追逐,才能達到陽光四射之都,方可擁有無悔之人生。無論何事皆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即便是真理,一旦越過了應有的界限,離開了它應在的範圍,便成為了謬論。

  並非凡事都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般,這個年代,我們需要的是學會自己判斷,做自我的主人。如果非說這個世上有那麼一個人可以掌控自己的行為,左右自己的想法,主宰自己的人生,那麼這個人只可以是自己。

  夢想總是遙不可及,讓太多人望而生畏,現實老是如影隨形,使人慾罷不能。夢想因可以注入無限的幻想而變得更加美好,現實則因諸多意料之外的東西而變得殘酷無比。沒有誰去期望面對的會是慘不忍睹的局面,而太多人願意期盼未來是一片美好的景色。當煙霧中的迷茫已然過去,夢想出現在眼前,那麼就從這裡起航,去追逐自己想要的人生。

  成功如何定義?在乎過程還是注重結果,價值觀的不同會出現不同答案。沒有人可以告訴你並讓你相信上一步對與錯,這一步該與不該,下一步又該何去何從。自我感覺很多人就像似懂非懂地談戀愛般在似有非有目標地前行著,面對現實,我們的夢想又算得了什麼,是一文不值還是依舊不可估價。

  現實中存在著萬千誘惑,致使正走在夢想之路的我們不免遲疑,開始反問自己的選擇對與錯。猶豫不決,瞻前顧後,左顧右盼的人難以成功。有時候需要孤注一擲的魄力,背水一戰的決心,可是試問又有多少人相信自己,能夠拋開一切顧慮。

  沒有夢想的人是可悲的,有了夢想不去實現的人是更可悲的。只有那些有了夢想並願意為之付出一切,不懈奮鬥,堅持到底的人才是可歌可泣,可敬可嘆的。結果如何暫不評論,最起碼努力過,享受到了為夢想而發奮追逐過程中的幸福。

  大部分人僅是這世界之花中渺小的花朵,並非不可一世。尖端上的人總歸少數,這是不容忽視的一點。世間不可能有完美,而追逐完美的人卻並非沒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不僅僅是愚者的專利,智者也可以擁有。趁自己正值青春活力,去追逐自己的夢想吧,無論成與敗,確定了,堅信了,就可義無反顧。即便哭泣,淚水也會化為珍珠成為美麗的裝飾。

  我們不是聖人,做不到勝不驕敗不餒。我們是凡夫俗子,看不破紅塵,除非心灰意冷,對現實毫無祈求。我們的人生需要追逐,哪怕受到諸多阻礙,至少勇敢過,瘋狂過,便再無遺憾。你的人生你做主,想知道如何前行就請問自己。或許在追逐中你會發現,在不遙遠的未來就有一個不遙遠的舞臺在等著你這個遙遠者不遙遠的夢。

  時間隨著風兒飛去,四季在年復一年的更替,我們需要承受的也越來越多。深刻感受到觸手可得的東西無論如何也比不上那些來之不易的收穫,難以得到的成果才更為可貴,畢竟享受過那段付出艱辛的過程,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幸福是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出來的,想擁有美好的人生就必須學會付出。

  假如之前的我們缺的是激情,少的是熱情,忽略的是潛能,漠視的是優勢,憂慮的是無謂,放棄的是堅持,懷疑的是自己,浪費的是光陰,悔恨的是青春,失去的是滿足,那麼就從現在起,忘掉過去,重拾擁有,追逐夢想,熱愛生活,端起幸福。

  :邁出追夢的步伐

  文|李恩

  有位詩人寫道:“我們在夢裡走了許多路,醒來後發現自己還在床上。”誠然,“夢”是美好的,可現實並非如夢般美好。因此,要想真正獲得成功,只有腳踏實地,勇敢邁出追夢的步伐。

  在我們這個年齡,多學一些安身立命的本領比尋求那些短暫的甜蜜要有意義得多。即使在現實的大道上走兩步,也比在你夢中行萬里強得多。

  此刻睡覺,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這是哈佛大學圖書館內的標語。凌晨三四點鐘的哈佛大學圖書館總是燈火通明。學生們知道,此刻躺在床上固然是舒適與美好,可在夢裡走過的路畢竟不是路,在書本里獲得的知識才是一生的積澱。反觀國內的一些大學生,終日昏睡,甚至半夜泡在網咖,他們讓自己沉浸在了虛擬的美好裡,不知現實會戳破一切幻想的泡沫,當就業的壓力來臨,他們意識到自己兩手空空,只能長嘆“悔相道之不察兮”,可時光已逝,行迷已遠。

  自古以來,無數事實昭示我們:只知做夢必會留人笑柄,勤於圓夢才能光照千秋。人們恥笑“黃粱美夢”“南柯一夢”,把鑿壁偷光、懸樑刺股奉為典範,就是要告訴我們,人活著的意義就在於努力奮鬥,腳踏實地,大膽追夢而不是做夢。

  邁出追夢的步伐要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詩人北島在《回答》一詩中喊出“我不相信”,汪國真在《山高路遠》中高呼“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你若不想做,總會找到藉口;你若想做,總會找到方法。只有勇敢而自信的行動才能打消一切疑慮,讓自己在追夢的路上奔跑。

  邁出追夢的步伐要讓自己有壓力,有了壓力才會有動力。金庸老先生晚年為了更高效地寫作,提前與出版社簽訂一個時間緊張的合約,他給了自己一個小小的壓力,正是這壓力促使他即使年老也能寫出傳世佳作。追夢路上,壓力是必不可少的推進劑。

  邁出追夢的步伐要利用別人休息的時間來充實自己,使自己在今後的競爭中佔據優勢地位。哈佛的學子就是很好的例子,這樣的學生進入社會,怎能不成為各行各業的精英?

  世界上唯一可以不勞而獲的就是貧窮,唯一可以無中生有的就是夢想,沒有哪件事不動手就可以實現。世界雖殘酷,但只要你願意走,總會有路,遲疑不決時,不妨先邁出小小一步,前進不必遺憾,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糟糕,叫做經歷。

  :我們都在帶著傷口奔跑

  文|李筱懿

  我最難忘的採訪經歷,來自一位女企業家。

  她完全不像大家想象中的女強人——氣勢咄咄逼人,說話篤定潑辣,穿著霸氣十足,神情自信驕傲。恰恰相反,她的辦公室充滿溫和的女性氣息:色調是清雅的淺綠,優雅的玫瑰花茶在透明的茶具裡散發著幽幽的香氣,採訪的過程老友聊天一般親切隨意,她擺上精緻的茶食招待我,有問必答,謙虛從容。

  愉快地結束工作,我邊收拾東西邊靈光乍現,請她為當代職業女性平衡家庭與事業之間的關係提點建議,她神情略變,躑躅了一下,依舊微笑著說:“這一點,我可能沒法給大家提建議,我自己的家庭也不完整,一年多前我和孩子的爸爸離婚了,為了讓孩子有個接受的過程暫時沒有公佈。”

  說完,很抱歉地微笑。

  我有點不知所措,為自己的冒失難堪——感性的採訪者雖然在情緒調動與交流方面沒有問題,卻常常失分於分寸把握,把自己弄得太入戲,問出讓採訪物件作難的問題。

  她看我囧在那兒,連忙接著說:“我是覺得,自己在這個話題上並不是榜樣,也不想說空洞的套話,所以實話實說。上天沒有給我做賢妻良母的機會,但是給了我其他方式的精彩,只是很抱歉不能回答你這個問題啦。”

  她像為我解圍似的解釋,我又很輕易地被感動了。

  大多采訪物件,不過是工作關係,一問一答,一個寫新聞一個做宣傳,都是工作,誠懇投緣的人並不多,所以,至今我沒有把這件事告訴身邊任何一個朋友,即便訊息公開之後,我也守口如瓶,因為當時,她完全可以敷衍一個初次見面的記者幾句客套話,對於老江湖,這並不難,所以,我珍惜這種難得的信任和緣分。

  回去,我仔細整理採訪資料,才發現她的很多成就都是在失去家庭的一年半里獲得,甚至,她可能為了挽救不再穩固的婚姻,在身體與工作強度並不適合的情況下,生了第二個孩子,雖然這並沒有周全她的家庭。

  從時間上看,她孩子出生的時候,應該正是企業資金狀況糟糕的節點,而懷孕的難受對誰都很公平,我只能想象一個孕婦和新媽媽怎樣一邊忍耐著身體不適,一邊應對著公司經營,她無意中提到自己心臟不好,這個孩子讓她承受了極大危險和風險,而婚姻的危機,當時也應該顯現了吧,身體、家庭、工作三重壓力硬扛下來,依舊保持溫和、溫暖和信心,我除了敬佩,還有心疼——很多所謂的強人,不過是更能忍而已。

  通常印象中,職業女性因為工作忙碌忽視家庭造成婚姻解體,而在我見過的事例中,這並不是主要原因——通常職場表現優越的女性,會把優秀形成習慣,在家庭裡同樣要求自己成為高分主婦,她們甚至比普通女性更加願意付出,更容易溝通,更低姿態,她們婚姻維護難度更大的原因在於,對方的理解和配合。

  大多婚姻的差距是由男人領跑造成,而領跑者一旦換位成女性,這種差距會由於男人心理上更加難以調適危機感更強而更擴大,女人為了維護家庭完整,能夠做出的選擇就變成了:第一,停止前進,與對方一起慢慢走;第二,繼續前進,與對方割裂;第三,進退兩難,與對方在尷尬中相持,一對怨偶走不快也斷不了。

  絕大多數中國家庭,由於各種原因,選擇了第三種。

  絕大多數奔跑中的人,鼓起斷尾求生的勇氣,選擇了第二種。

  所以,優秀的女人獲得幸福的婚姻,實際上比優秀的男人保全體面的家庭難度更大。

  稿子寫完後,我很仔細地同她確認,生怕自己遣詞不周到,或者情緒上偏愛,反而給她帶來麻煩。

  後來,我們成為朋友。

  這麼多年,我看著她深居簡出,把包括自己外公在內的一大家人接到一處生活,很少有應酬,更少有是非,隻字不評論對方,企業卻越做越大。

  從她身上,我突然明白,我們看到的那些勇敢並且完美的人,不過是帶著傷口依舊願意向前奔跑的人。

  我曾經羨慕奧黛麗·赫本幾十年不變的纖瘦優美,後來讀到她的兒子肖恩寫的傳記《天使在人間》,才知道所謂的苗條居然來源於童年的營養不良。

  這個英國銀行家和荷蘭女男爵的女兒,六歲便就讀於英國肯特郡埃爾海姆鄉的寄宿學校,十歲進入安恆音樂學院學習芭蕾舞,她的優雅幾乎是世襲的。

  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荷蘭被納粹佔領,謠傳她母親的家族帶有猶太血統,她粉色的夢立即被現實擊碎,整個家族被視為第三帝國的敵人,財產被佔領軍沒收,舅舅被處決,她和母親過著貧困的生活——因為缺少食物,她經常把鬱金香球根當主食,靠大量喝水填飽肚子。

  她瘦削的身材正是來源於長期營養不良。

  雖然如此,她依然沒有中斷練習最愛的芭蕾舞,即使窮到要穿上最難捱的木製舞鞋也沒有關係,她的夢想是成為芭蕾舞團的首席女演員,可是戰時長時間的飢餓影響了肌肉的發育,再加上她幾乎比當時所有男芭蕾舞演員都要高太多,所以,這個夢想最終還是破滅了。

  像補償一般,她優雅的氣質在時光中被複刻下來,《羅馬假日》試鏡的時候,輕而易舉脫穎而出。

  生活為你關上一扇門就會開啟一扇窗,只是,很多人都沒有等到視窗開啟便主動放棄。

  的確,在某一個時間段,我們都會感到無力解答命運給出的難題,看不見未來也沒覺出希望,只感應得到傷口的疼痛,可是,只有帶著這些或者隱隱作痛或者痛徹心扉的傷口,奔跑到更高更遠的位置,回望來時路,才可能發現解決問題的辦法,甚至,走到下一個路口,從前所有的問題便自然而然迎刃而解,當然,新的問題也會撲面而來。

  貝多芬是個聾子,荷馬是個瞎子,梵高那樣熱愛家庭的人卻一輩子結不成婚,誰都有這麼一段傷痕,猶如命運在生活的道路上設定的路障。

  它們有時是陰影重重的童年,有時是寡淡稀薄的親情,有時是無能為力的健康,有時是突如其來的變故,有時是勉強為繼的婚姻,有時是難以預料的背叛,有時是不太懂事的孩子。

  最好的人生,不是一馬平川沒有障礙,而是跨過或者繞過路障繼續向前;最好的際遇不是不受傷,而是帶著傷口依然願意奔跑;最好的天氣不是永遠都是豔陽天,而是儘管現在滂沱大雨,太陽明天依舊會跳出地平線。

  所謂的傷口,讓我們每一個人變得更加勇敢,更加惜福。


女人勵志文章
勸學勵志文章
相關知識
年輕勵志文章精選
青年人勵志文章精選
年輕人勵志文章精選
青年奮鬥勵志文章精選
公司勵志文章精選兩篇
經典有道理的勵志文章精選
經典正能量的勵志文章精選
勵志文章精選文字兩篇
有關細節的勵志文章精選3篇
經典內涵的勵志文章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