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人生哲理的散文摘抄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改變並不一定意味著成功,但成功一定伴隨著生活的改變。多寫一些哲理散文,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篇一:請對親人說謝謝

  當年奧巴馬當選為美國總統後,當著全世界人民的面,在講演中將他的夫人、兩個女兒、兄弟姐妹、還有剛剛去逝的姥姥一一表示感謝,一個都沒落下,甚至還提到了他們家的那隻小狗。我們作為普通人,沒有奧巴馬那樣大的場面,當著全世界人民的面感謝家人,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很多對親人表達感謝的機會,卻沒有說出口。

  已經告別人世的姥姥再也聽不到我的感謝,儘管我從小到大一年四季的衣服和鞋子,全是她老人家一針一線縫製而成。每天太陽升起之際,就是她老人家的工作開始之時。她端起她的針線活簸籮兒,一步三晃地走到門口的太陽地兒裡,開始做針線活兒。姥姥是裹腳時代的受害者,我不知道是她自願還是家長逼迫,總之她的腳裹成了錐形,只有大拇指在上面,其餘的腳趾頭全在腳底板下踩著,以至於走起路來,像是用腳跟一下一下地搗地。不善女工的鄰居王奶奶很是懊悔自己的腳大,不能拾姥姥的舊鞋穿。姥姥的活簸籮兒是個百寶箱,不僅有五彩繽紛做衣服的縫紉線,也有花花綠綠亮麗奪目的繡花絲線,說不定那一片片的碎布頭兒裡還藏有令我們垂涎三尺的“稀罕物兒”。通過姥姥的巧手,活簸籮兒不僅能給我們變出嶄新的衣服,令人嘖嘖稱讚的繡花帽子和鞋子,有時候還會變出一個小蘋果,或者一塊點心、一顆甜瓜……姥姥親手平均地分給我們吃。看到我們那一副副“慘不忍睹”的吃相,姥姥會笑著安慰我們:“少吃多甜,少吃多甜。”姥姥一生的意義就是用她樸實的愛讓我們物質上富足,精神上富有,自信坦蕩地站在人們面前。

  父母沒有聽到過我的感謝,在他們的關心和呵護下,我無憂無慮地從出生走到大學畢業。去縣城上高中時,父親冒著酷暑給我送糧票和錢,母親頂風冒雪為我送棉衣,我是那樣理所當然地接受,從來就沒有覺得感激。我生孩子時是那年冬天最冷的一天,躺在病床上,我能聽到外面寒風“嗚嗚”的鳴叫聲和冰雹打在窗玻璃上清脆的“叮噹”聲。正當我倍感孤獨的時候,母親突然從天而降,一下子出現在我的病床前。我不明白,一個從未出過遠門不識字的農村婦女,是怎樣在那樣惡劣的天氣裡,步行、坐汽車、趕火車,一路顛簸千里迢迢地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又是怎樣在這個城市找到這家醫院並找到了她的女兒。而那時的我,除了驚奇之外,似乎並未覺得感激,包括母親不辭辛勞地為我伺候月子帶孩子。

  妹妹也沒有聽到過我的感謝,那時候我們家鄉還沒有遭到環境汙染,雨水較多,妹妹用自行車馱著我去學校,雨後的泥土路面溼溼軟軟,自行車車胎總是碾出一道長長的、深深的車轍,每次妹妹都累得面色潮紅、額頭汗珠密佈。食堂裡飯菜不好吃,妹妹便常去學校給我送“好吃的”。在一次去學校的路上,由於雨後路滑,妹妹連人帶自行車一起翻到路邊的深溝裡,摔傷了腿不能動彈,一位過路的好心人聽到妹妹的呼救聲把她送回了家……

  早些年讀研究生時,我第一次對親人表示感謝的話以文字形式出現在畢業論文的《後記》上,在感謝許多老師和同學後,最後加上一句——“並感謝家人對我的大力支援”。後來看到學校網站上的《關於研究生論文的說明和要求》,上面不支援寫與論文無關的家庭成員,我立即毫不猶豫地將最後一句話刪去,唯一一次對親人的感謝也胎死腹中,留下永久的遺憾。想到老公一人帶孩子的辛苦,想到孩子大雪天進不了家門的孤獨,他們不都在為我的學習而付出嗎?當時如果我能理性地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就決不會刪去那句話。

  在外面,我們一天到晚不知要對別人說多少聲“謝謝”,而回到家,我們卻心安理得地享受著家人的恩惠,稍有不滿甚至還對家人發脾氣,這種“內外有別”的做法也該改革,別再讓它為我們短暫的人生留下更多的遺憾。

  篇二:寬容不是軟弱

  寬容,對人對自己都可成為一種毋需投資便能獲得的“精神補品”。學會寬容不僅有益於身心健康,而且對贏得友誼,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滿,乃至事業的成功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對子女、對配偶、對老人、對學生、對領導、對同事、對顧客、對病人……都要有一顆寬容的愛心。寬容,它往往折射出待人處世的經驗,待人的藝術,良好的涵養。學會寬容,需要自己吸取多方面的"營養",需要自己時常把視線集中在完善自身的精神結構和心理素質上。

  當然,寬容絕不是無原則的寬大無邊,而是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於社會基礎上的適度寬大,必須遵循法制和道德規範。對於絕大多數可以教育好的人,宜採取寬恕和約束相結合的方法;而對那些蠻橫無理的屢教不改的人,則不應手軟。從這一意義上說"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乃是應取的態度。

  處處寬容別人,絕不是軟弱,絕不是面對現實的無可奈何。在短暫的生命里程中,學會寬容,意味著你的人生更加快樂。

  寬容,首先包括對自己的寬容。只有對自己寬容的人,才有可能對別人也寬容。人的煩惱主要來源於自己,即所謂畫地為牢、作繭自縛。電視劇《成長的煩惱》講的都是煩惱之事,但是他們對兒女、鄰居的寬容,最終都把煩惱化為了捧腹的笑聲。

  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爭強好勝容易失去做人的樂趣。只有承認自己某些方面不行,才能揚長避短,才能不因嫉妒之火吞滅心中的靈光。

  寬容地對待自己,就是心平氣和地工作、生活。這種心境是充實自己的良好狀態。充實自己很重要,只有有準備的人,才能在機遇到來之時不留下失之交臂的遺憾。淡泊人生是耐住寂寞的良方。轟轟烈烈固然是進取的寫照,但成大器者,絕非熱衷於功名利祿之輩。

  如果一語齟齬,便遭打擊;一事唐突,便種下禍根;一個壞印象,便一輩子倒黴,這就說不上寬容,就會被百姓稱為"母雞胸懷"。真正的寬容,應該是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長。寬容的過程也是"互補"的過程。別人有此過失,若能予以正視,並以適當的方法給予批評和幫助,便可避免大錯。自己有了過失,亦不必灰心喪氣,一蹶不振,同樣也應該吸取教訓,引以為戒,重新揚起工作和生活的風帆。只要你具備了真正的寬容,必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使自己受益匪淺。

  篇三:珍惜時間

  珍惜時間,讓我們生命的長河更加絢麗;讓人生的道路更加精彩。

  我們的時間每天一秒一秒地流逝,世上沒有一件事不用時間啊!從我們出世以來就天天與時間賽跑,讓有限的時間發揮無限的價值,這樣才算賽跑贏了時間嗎?可又贏得了什麼“戰利品”?這“戰利品”是時間!是用千金都買不了的!哪怕是贏得了一秒都那麼貴重。可有的人還不停的浪費啊,生命有限是因為時間有限,因此浪費時間就是浪費自己的生命。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話想必早已家喻戶曉了,可這又有多少人做到珍惜時間呢?我自己也不一定做到,我的時間也不知到我浪費了我多少生命,以前總以為過了今天還有明天,可我從來沒想過有多少個明天,如此這樣下去要到了白頭才後悔,可那時早以為時以晚,既然自己明白了就要開始努力珍惜,我要是早一秒我也會感到慶幸,因為我也少了那一些對時間愧疚,我從現在要讓我人生每一秒都留下輝煌的足跡。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給予了每個人相同的時間,而懶惰者一天想著怎麼打發時間,勤奮者一天想著怎麼利用時間。

  時間像一個精靈,你聽不到它,看不到它,摸不到他,而它還能從你的身邊溜走,逃過,時間像流水一樣無情,開弓沒有回頭箭那樣無任何餘地,所以我們要分秒必爭,讓它不成為回憶,不成為遺撼。時間是個什麼樣的東西?誰也不知道,也沒有人知道。

  在人生的道路上,讓人生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為什麼,日子一去不復返呢?”……這是現代作家朱自清寫的《匆匆》的開頭一段,這“匆匆”是什麼“匆匆”呢,它不是人來得匆匆,不是人走得匆匆,而是時間流逝得匆匆。時間走得匆匆,所以,我們更得珍惜時間。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令人後悔的是什麼呢?對,就是時間。珍惜時間是我的原則。如果說,空間不那麼公正,那麼,時間卻是相當公正的。上天賜給我們每個人的最豐盛的禮物就是時間。因為無論多麼富裕的人都無法用金錢買到更多的時間。然而,就有一句話就體現了用金錢是買不到時間的,那就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而再怎麼貧窮的人一天也有24小時的時間供他使用。

  珍惜時間吧,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就拿“滑鐵盧”戰役來說吧,拿破倫在原本勝券在握的“滑鐵盧”戰役中大敗。原因是什麼?就是太輕敵了,沒有把握好時間,來到英國的時候休息了一天,到第二天再攻打山岡。結果,讓英軍有機會在山上築好工事,有充分的時間作好準備。正應了《明日歌》中的一句:“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對啊,如果把事情都拖到明天去做,那還有什麼是可以做得好?

  時間就是一塊有水的海綿,只要用力擠,就能擠出相當多的水。所以說,你只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把時間化零為整,把時間從你的海綿裡擠出來,你就會收穫更多的喜悅!

  從現在開始,你有什麼理由不珍惜時間呢?
 

優美的人生哲理散文精選
短篇的人生哲理散文推薦
相關知識
有關人生哲理的散文摘抄
有關人生哲理的散文欣賞
有關人生哲理的散文推薦
有關人生哲理的散文隨筆
有關人生哲理的散文精選
有關人生道理的散文佳作
有關人生道理的散文***2***
有關人生哲理的故事
有關人生哲理的勵志格言
有關人生哲理的經典禪語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