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勵志的短篇哲理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互相尊重是第一種美德,而必要的距離又是任何一種尊重的前提。多看一些哲理的散文,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篇一:吃蛋皮

  小時候,每當大雪漫漫地來臨時,我便知道,春節就要來臨了。那時,大人們照例是要忙著拌肉醬、做蛋餃的。

  寬寬的一間客廳裡,同時地燃著五六個煤爐,我母親和其他幾個媳婦正彎腰坐在小小的板凳上,紛紛用鐵勺子向桶裡去舀了蛋汁,然後伸到火焰上來烘烤,做蛋皮。

  我和堂兄堂弟們本是在屋外玩雪的,可一聞到這蛋皮的香味,便紛紛地從天井裡跑了回來,捱到自己的母親身邊去。那稀稀的蛋汁經了爐火的炙烤,先是在底下結起了一層淡淡的白衣,然後又隨著鐵勺的慢慢搖轉而漸漸地鋪平,凝固,最後成為了一張圓圓的蛋皮。嗨,那蛋皮的顏色真是好看,黃得像月,嫩得如水,令人一見便立即胃口大開,口涎欲滴。本來嘛,那些子蛋皮是要用來包肉餡的,不能隨便亂吃;但我們小孩子才不管這些呢,只要是好吃的東西,一概是照食不誤的。抱著這樣頑劣的想法,我們便漸漸地開始給母親搗亂,故意地使她把蛋皮做壞,好讓自己一飽口福。

  我先是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尋找著合適的機會;當母親舉著鐵勺在爐火上搖轉、而蛋皮快要成形的時候,卻突然地把她的胳膊使勁一推,使裡面尚未凝固的蛋汁勐地向旁邊一傾,於是便立刻改變了圓圓的形狀,而成為多一條尾巴的“哈雷彗星”了,十分但看。哈,目的終於達成,這蛋皮是不能去做蛋餃的了!

  母親於是忿忿地向我皺一皺眉,把一根筷子把做壞的蛋皮狠狠地搗碎,再將之朝我嘴邊一伸,沒好氣地說:“去吃吧,小猢猻!”

  我便真地吃了,還得意洋洋地衝她狡然一笑,抱著無所謂的態度,繼續自己的“作惡生涯”。這次,母親吸取了剛才的慘痛教訓,換了離我較遠的左手來握鐵勺啦。左等右等,始終找不到合適的機會;我一時不能得手,便動起了別的歪腦筋:嘿嘿,既然來硬的不行,那就來點軟的。

  這樣想著,我便故意地學了乖,一邊默默地看著母親幹活,一邊甜甜地陪她聊天,時不時地撒上幾回嬌,再低聲下氣地央求她,讓自己也親手做一回蛋皮。

  我是這樣說的:“媽媽,讓我來做一會兒蛋皮嘛,反正你也累了,到旁邊去休息休息吧。再說,要是長大了,我總要學會自己做的嘛。”

  母親被我磨得有點不耐煩,便口一軟,無奈地說:“好吧好吧,就讓你做一回;不過,可別揹著我搗蛋啊,知道嗎?”

  我心中一陣竊喜,於是使勁地點一點頭,從她手裡接過沉甸甸的勺子,學著樣子做起了蛋皮。唉,那時我的力氣太小了,根本拿不動那鐵製的大勺子,所以,當我舀了滿滿的蛋汁在爐火上烘烤時,那黃黃的液體便順著邊沿噗噗地直淌下來,落到燒得發紅的煤球上,立即發出一陣滋滋的爆響聲。我心裡有些發慌,便回過頭去一眼母親,幸好她沒有發現。等蛋皮一成形,我就急忙地用筷子把它戳碎了,然後一塊塊地夾了往嘴裡送,一個勁地拼命嚥著,好像從沒吃過的一樣。那黃澄澄的蛋屑確實好吃,不但柔嫩、鮮潔,而且十分的清爽,令人吃了一個還想再吃第二個,食慾如暴風雨般驟然迭起。

  母親終於發現了我的詭計,便一把奪過我手中的鐵勺,大聲地嗬斥道:“小赤佬,粥飯不好好吃,倒在這裡偷吃蛋皮!快,快到別處玩去,再這樣,當心我打你的屁股!”

  我於是調皮地衝她做了個鬼臉,又吐了吐舌頭,一熘煙似地跑了出去。外面還下著簌簌的大雪,落在天井裡,落在花盆中,落在屋簷上,積起了一層層薄薄的冰霜。我本是覺著有些冷的,可一回味嘴裡的蛋香,卻又感到不那麼刺骨了。

  作者:關憐月

  篇二:自控力強者為人傑

  自控力,就是自覺抵制排除干擾影響志向的有害事物,克服各種放任、散漫、無恆心、無決心的言行,使其不能侵蝕靈魂而發生作用,從而掌控住自己的良好行為去達到某種目的。

  中華成語中有一條管寧割席的成語,說的是漢朝末年管寧和華歆年輕時在一起求學的故事。兩人原本是同窗好友,並且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有一天,兩人正在學堂聚精會神的讀書,私塾門外傳來鳴鑼開道的吆喝聲和人們看熱鬧的吵嚷聲,隨著馬蹄聲門口走過一輛掛著帷幕達官顯貴乘坐的豪華轎車。自控力極強的管寧,紋絲不動地像原來一樣讀書,而華歆卻經不住外面的誘惑,丟下書本奔出學堂看熱鬧去了。管寧立即用刀子把兩人同坐的席子一割為二,對看熱鬧回來的華歆說:“咱倆的志向和情趣不同,從今以後你再也不是我的朋友了”。後人把這條成語喻為朋友之間,因志向不同意見不合而絕交。

  鞭策力與自控力是一對孿生兄弟,鞭策力雖然有外因的督促,但是鞭策自己的鞭子永遠要握在自己心裡才起作用,握在別人手中的鞭子,怎樣去“抽打”也不會起作用,正像俚語所說:“沒心眼的人肚裡不長牙。”在古代典故中有一個鞭刑皇帝的故事,講的是春秋時期楚國國君楚文王,由於先王給他留下了堅實的基業,所以他就沉迷於狩獵和享樂女色荒淫無度的生活,一年不上朝聽政。大臣們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就推舉他的師傅太葆申去勸諫文王,太葆申按照先王的訓誡應該對他的行為施以鞭刑,大臣們都說是皇帝犯錯就免了鞭刑吧,在太葆申的一再堅持下,楚文王只能爬在席子上讓太葆申施以鞭刑。太葆申跪著把荊條做的鞭子放在文王背上,然後再拿起鞭子反覆做了兩次對文王說:“你可以起來了。”文王說:“我已經有了受鞭刑的名聲,索性你就真抽我一頓吧。”太葆申說:“我聽說對於君子犯錯,要使他的心中感到羞愧;對於小人犯錯,要讓他的皮肉感到疼痛。如果讓君子感到羞愧仍不能改正錯誤,那麼讓他疼痛又有什麼作用呢?”從此以後,文王勵精圖治精心治理國家,並親自指揮軍隊衝鋒陷陣,數年時間兼併了三十九個國家,擴大了楚國的疆土,楚國日益強盛稱霸於春秋時期。

  “做官即不須發財”的典故 ,是吉鴻昌前輩的父親在病危時留給他的父訓,旨在鞭策約束他的私心雜念,提高他的自控力,所以他能夠做到“做官不為發財,要為天下窮人辦好事。”

  “封壇責子”的典故,是陶侃母親湛氏,封住兒子送來的魚罈子,寫信責備兒子不應該拿公家的魚來孝敬自己,鞭策敦促兒子為官要自我約束,這樣才能做個廉潔奉公的清官。

  控制力就像是一匹難以駕馭的烈馬,又像是一個潛伏著巨大能量的引擎。掌控這種力量,需要極大的勇氣、恆心與毅力,因為駕馭它需要時刻嚴格鞭策自己的一言一行。燕雀之志之人,正如俚語所說:“沒心眼的人肚子裡不長牙。” 他們都懼謂勇氣、恆心與毅力,所以他們都放棄了對控制力的掌握。控制力是生命裡一種自強不息的強大精神,飽滿的人生都要經過刻苦求學、積極工作、鑽研學術,追求夢想,去落實這些美好的事情,都需要控制力發揮出它的力量,只有充分發揮出控制力之人,才能將夢想變成現實。

  沒有控制力的人生不值得的一過,因為這樣的人生一事無成。

  篇三:避暑山莊

  仲夏季節,有幸借開會的機會來承德避暑山莊觀光遊覽。

  我們晚間到站,住在普寧寺上客堂,這裡是成進次的院落,不象城市的高樓賓館,拿到鑰匙牌的時候我們還沒有理解,我拿到的是503,我以為是5層的3號房間,沒想到全是一層的房間,這也許是不想破壞附近古建築的高大形象吧。按著服務員的指點找到了自己的房間,是五福堂。就是整個一個院落叫五福堂。第二天我才看清:五福堂、六必居、八仙閣等等的院落,名字很美。每個院落之間高低錯落,有臺階和長廊連線,迂迴曲折古色古香。雖然房間內都有空調,雖然時值仲夏,但不必開的,晚間睡覺的時候,不蓋棉被會凍醒的。這就是避暑山莊的特點吧。

  會後我們有機會進行了遊覽,隨著旅遊車輛我們來到了古色古香的避暑山莊的正門,也叫麗正門,是清代皇帝進出的門。中間門洞的上方有一塊石匾,上面是乾隆皇帝用滿、藏、漢、維、蒙五種文字題寫的“麗正門”,它象徵著我們祖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門的兩邊有兩尊石獅,以顯示皇帝的威嚴。門前有御道廣場,青石鋪路,廣場東西各立一塊石碑,上面用滿、蒙、藏、漢四種文字刻著“官員人等至此下馬”,所以又叫它下馬碑。

  未進門隨著導遊的指點向右看去,遠處的山巒上,有一巨大石柱,擎天而立,直插雲端。它上粗下細,很像過去洗衣用的棒槌,承德人叫它棒槌山,康熙皇帝賜名“磬錘峰”。修建避暑山莊時,巧藉此景,使山莊內外渾然一體,擴大了空間感,創造了新的意境美,這是山莊設計者運用“借景”這一造園藝術的成功典範。據導遊講來承德的人,都要到山上去摸一下棒槌山,因為承德民間流傳這樣一句話:“摸到棒槌山,能活一百叄。”由於時間的問題,我們沒有這個機會了。

  進入山莊內,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避暑山莊全圖,是清代山莊鼎盛時期的全貌圖。避暑山莊,又叫“熱河行宮”、“承德離宮”。它從康熙、乾隆皇帝歷時***建造的消夏避暑,處理政務的宮殿。皇帝通常是每年農曆四、五月份來,九、十月份返回北京。避暑山莊實際上已成為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它的面積大約是北京頤和園的兩倍,北海公園的8倍。山莊有宮牆圍繞長約10公里,因為它形似長城,承德人親切地稱它為“小長城”。宮牆外是仿全國各族著名廟宇而修建的皇家寺廟群,這些寺廟呈半圓形環繞在山莊外圍,形成眾星拱月之勢,稱之為“外八廟”,象徵著當時全國各民族緊緊圍繞在清王朝統治中心的周圍。隨著歲月的流逝,朝代的變更,避暑山莊也歷盡了滄桑。新中國成立後,山莊才得到了新生,現在是全國儲存得最好、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是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外馳名的旅遊勝地。

  在進入第二道門的時候,導遊著重講解了門前兩側的兩個銅獅,說相傳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侵佔了承德並大肆搶劫。有一天一群日本兵發現這兩個銅獅子很漂亮,是無價之寶,就想搶走,可是銅獅子太重,他們搬也搬不動,於是就分頭去找工具。這一切讓護院的老人看在眼裡,痛在心上。他想銅獅子是國家的財寶,決不能讓日本兵搶走。他靈機一動,立即從村裡找來豬血,塗在獅子的眼睛上,等日本兵找到工具回來後發現獅子的眼睛紅紅的,都哭出了血,個個嚇得目瞪口呆,害怕搬動獅子會給他們帶來厄運,便慌里慌張地逃走了,這對國寶才得以保留至今。現在這對銅獅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吉祥物。

  由於我們的團人多,我們自己走自己的了,到了後面才聽見導遊的講解,也就是這裡是宮殿區的後半部分,叫“後寢”,是帝后和嬪妃們居住的地方。北殿為煙波致爽殿。康熙皇帝說這裡“四圍秀嶺,十里平湖,致有爽氣”,所以才題了這個殿名。房間陳設考究,富麗堂皇;西暖閣是皇帝的寢宮。所謂暖閣,就是在地面以下設有火道,冬季將紅羅炭點燃,熱氣上達,滿屋皆暖。同時屋裡還放有火爐和薰籠,皇帝腳下設腳爐。康熙、乾隆、嘉慶、咸豐等皇帝都曾在這裡居住過。導遊領我們參觀了一個酷似民居的小院,在清代卻發生過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1860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咸豐皇帝害怕洋人,攜太后和慈安、慈禧兩個皇后逃到熱河來避難。也就是在這裡,咸豐皇帝籤準了清政府分別與英、法、俄叄國簽訂的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並承認《中俄璦琿條約》有效,使我國失去了大片領土和主權。在房間的外牆上,還有記載警示後人的牌匾。咸豐死後,慈禧在這裡策劃了辛酉政變,開始垂簾聽政,統治清朝長達48年之久,把中國進一步推向苦難的深淵。
 

感悟人生哲理的散文欣賞
傷感散文短句
相關知識
經典勵志的短篇哲理散文
勵志的短篇哲理小故事
修身勵志的短篇哲理故事
感悟幸福的短篇哲理散文
經典勵志的短文精選3篇
經典勵志的短文精選3篇
關於經典勵志的短語
古文經典勵志的短語
古文經典勵志的短語
經典勵志的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