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幫助別人的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幫助別人就是給自己一條路。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一: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老公是村裡的會計,不僅管理這村裡的收支賬目,還管理著村民的戶口遷出遷入,另外還管理著其他一些事情。

  昨晚我還在店裡工作時,村裡有個叫劉萍的人來店裡找我老公開證明信。以前,我們全家都在店裡住,今年秋天家裡的房子蓋好了,老公就回家裡住了,很少到店裡來。找他辦事的村民以為他還在這裡住,就經常到我的店裡來找他開各種證明信。可現在老公又不在這裡,晚上也不是工作時間,更不會在村委會辦公了。找他辦事的人總是愛早上,中午或晚上來這裡找他,也許以為老公這個時間應該在家吧。每次我見到有人來找,他不在,而我又不知去向的情況下,我就把老公的電話號碼告訴來人,讓來找他的人給他打電話,遇到沒有帶手機的或者上點歲數的老人來找他,我就用我的電話和老公聯絡,約好時間地點,讓找他的人再去找他。

  呵呵,我成了老公的私人祕書了,其實,我這也是為了村民著想。我一向支援老公的工作,我是不想讓滿懷希望來找他辦事的人因找不到他失望而歸。雖然,那些事情和我無關,但是,我覺得都是鄉里鄉親的能幫就幫吧。我總是這樣熱心腸的想幫助別人,老公經常說我傻,因為每月我都得多交幾十元的電話費。

  昨晚來找我老公開證明信的那個叫劉萍的人,是已出嫁30多年的老人了,她人雖然已經出嫁了,但她的戶口還在本村,最近兩年她經常為一些自家的瑣事來找老公。我看她現在生活很艱難,都60多歲的人了,每天還起早貪黑的去市場做一些小生意,看著真是夠可憐的。劉萍的丈夫原來是下鄉知識青年,當初她結婚時已經30歲了,她那時找物件的條件特別高,人長的漂亮,家庭條件也很好,找物件時東挑西撿的,高不成,低不就,最後就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

  記得那時我還很小,後來不知誰給介紹了一個在鄰村下鄉的知識青年,那男人比她小4歲,家在市裡,家庭條件也不好。回城後這個男人很懶惰。也不正幹,在廠裡工作了一些年,廠子倒閉下崗了。後來聽說他生病了,在家休養,什麼活也不幹,他們現在有個兒子,也沒多大出息,已經30多歲了還沒有找到物件,也沒有個正事的工作。現在家裡很困難,生活過的相當清貧。因此,劉萍經常找當地政府的民政部門申請困難補助,向政府申請困難補助是很繁瑣的一件事,各種手續必須齊全。所以,劉萍經常來找我老公,開各種證明信件。

  我很同情劉萍現在的處境,不忍看她大老遠的跑來跑去的找我老公開信,雖然晚上不在老公的工作時間之內,但我也想盡力幫她。於是我說:你開什麼信告訴我吧,我晚上回家讓老公給你開好,你明天早上7點再到我店裡來拿,她說:“那可好了,太謝謝你了。”她把要開的幾種證明信的內容告訴了我後就回家了。晚上9點多後我下班回到家裡,見老公今天沒有出去玩牌,正在客廳裡和女兒一起看電視,我就讓老公先把幾封證明信開出來,然後放到我的包裡,想早上帶到店裡再轉交給劉萍。我聽說,她現在又回到我們村裡來住了,她住在離我家不太遠的地方,那是她父母留下的老房子裡。我想,早上我去店裡的時候早出來會兒,給她把開好的證明信送到家裡,免得她再大老遠的去我店裡找我拿信了。

  我和劉萍昨晚說好今天早上7點鐘她去我店裡拿信。今天早上我很早就醒了,我看時間還早剛剛5點,但也不想再睡了。就坐在床頭會兒書,然後洗漱完畢,6點40分我就走出家門,繞道去劉萍家給她送那幾封證明信。我每天都是步行上下班,這時天還未亮,當我快走到她家的時候,在路口我看到一個人影停在路上正在檢查自己的三輪車,好像是車子出現了異常了。我看那輛三輪車和那個人影很像劉萍,就走過去,一看果然是她,她這麼早出來是正要去我的店裡拿信的。我問她車子怎麼了,她說好像是電瓶出問題了。劉萍見我走的方向不對,她就問我去那邊幹啥。我說:我想繞道把信給你送到家去。她聽後感動的不得了,我把信從包裡拿出來親手交給了她,她激動的拍著我的肩膀,一再的說:你真是個大好人啊,謝謝,謝謝!我笑著說,不用謝的,我只是多繞點兒路的事,省的你大老遠的再去我那裡拿了,就當我是鍛鍊身體吧!

  我是個善良熱心的人,總是想盡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去幫助別人。我是個樂於奉獻的人,為了別人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我是個無私的人,總喜歡為別人著想,而為自己想的少。我是個真誠的人,對朋友的總是以誠相待,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從不愛和別人去計較個人得失,我覺得吃虧是福,寧願自己吃虧,也不會讓別人吃虧。寧願自己受點委屈也不會去為難別人。我覺得只要別人快樂也就是我的快樂!

  也許我是帶著一顆善良純真的心來到這個世界的,我從小就喜歡助人為樂,我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以他人的樂為樂,以他人的苦為苦。人生幾十年了,無論在日常的生活中,還是在網路裡,我幫助過無數的人。也用我的真誠和善良的行為感化了很多的人。雖然,當今社會上的人也會像老公經常說我傻,但我也不會去在乎的。我想,傻就傻吧,只要自己的付出能帶給別人快樂也就等於是我的快樂,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願我們的世界充滿陽光!願我們的社會更和諧,生活更美好!!

  二: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

  我每天早晨散步回來,都在7.20左右經過一個路口。這裡位於岳陽大道北側,花團錦簇,綠樹成蔭,是市民休閒、候車的好去處。兩年多了,我經常常在這裡見到一位熟人的兒子。據他說,他就在離路口100多米外的一個小區當保安。見得多了,我對他經常在這裡休息感到有點奇怪,有一天早晨我就問他:“這裡離你上班的小區那麼近,你為什麼經常在這裡休息?” 他說:“我們上班的時間是7.30,我經常來得早了,就在這裡坐幾分鐘,7.29分鐘再走,一分鐘走到小區,剛好7.30到崗。”我又問他:“你這樣摳準時間接班,如果遲到了怎麼辦?”“遲到了就遲到了,都是同事,他不會有意見的。”他說起來似乎有點滿不在乎。

  與他剛好相反,我現在居住的小區,有一位姓徐的保安,按規定也是每天早上7.30接班,但他卻是7.00不到就提前到崗。到崗後,他會立即拿起掃帚,把門衛室內外包括小區道路都打掃得乾乾淨淨,把小區保潔員的工作都搶先幹了。我曾問他,為什麼要提前到崗?小區有保潔員,你為什麼還要去掃地?老徐說:“值晚班的人最辛苦,我早點到崗,他就可以早點回去休息。至於掃地,雖然是保潔員的工作,但她們的工作量大,如果等她們掃完住宅區再來掃這裡,進進出出的人看到的都是不衛生的現狀。我早點動手掃乾淨了,既減輕了保潔員的工作量,又保持了小區的衛生整潔,還煅煉了我的身體。這是一舉幾得的好事,何樂而不為之呢!”

  兩個保安,兩種截然不同的工作態度。一個是斤斤計較,分秒必爭,連一分鐘都不願意早到,唯恐讓人沾了自己的便宜。另一個則是儘量提前早到,還把不是工作範圍內的掃地,也搭著做了。對於寧可遲到,決不早到的年輕人,我真的很無語。嚴格地說,他這樣做,並沒有違反公司的勞動紀律。即使公司領導知道了他的這種做法,也沒有任何理由批評他。我只能在心裡說,這個年輕人,缺少一種男人的大度與豪爽,缺少一種助人和奉獻的精神,還不懂得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的道理。而保安老徐,則是令我感動的人。從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種閃光的精神,那就是奉獻自己,成就他人的寶貴精神。他上班早到,讓同事早點回家休息,傳遞的是同事之間的體貼和溫馨;他工作不分份內份外,用掃把把小區打掃乾淨,讓小區業主們享受到了文明衛生的好環境。更為難得的是,他這樣做,除了幾個同事念一個好以外,小小的物業公司一不能提拔他,二不能給他加工資、發獎金。但他幾年如一日,照做不誤,從不懈怠。在他的帶動下,小區幾個保安人員都能互相關照,互相幫助,和諧相處,工作踏實,成為小區的忠實守衛者,深得業主們的好評。

  前不久,我在某網站看到一則關於動物互相成就的文章。文章說,在非洲大陸上有一種甜瓜,它的滋味十分適合土豚的口味,是土豚的最愛。然而,土豚並不是吃了甜瓜之後拍拍屁股就走,它把自己吃了甜瓜後拉下的糞便用泥土埋起來,因為糞便中有未消化的甜瓜籽。土豚就這樣“種”下了很多甜瓜。那些種子有土也有肥,來年便結出更多的甜瓜,土豚於是就有了更多的食物。土豚和甜瓜互利互惠,彼此都得以繁衍生息下去。淡水龍蝦被捉住放在桶裡,千萬別以為它們不可能爬出去,要是不蓋上網罩,它們真的就逃走了。知道它們是怎樣爬過高高的光滑的桶壁的嗎——它們一個頂著一個組成了一架“蝦梯”,以齊心協力去試圖擺脫即將成為盤中餐的命運。螃蟹在陸地上也可以生存,但離開水的時間不能太久,所以它們就一路不停地吐泡沫來沾溼自己和同伴,一隻螃蟹吐出的泡沫是不可能把自己完全掩蓋起來的,幾隻螃蟹一起吐,那些泡沫連線起來就形成了一大片,螃蟹們也就營造了一個富含水分並且能夠容納它們每一個於其中的空間,彼此都爭取到了生存的機會。

  自然界中動物求生存的例子給了我們人類啟示:束縛我們人類的並不是外界的客觀因素,而是我們人類自己那顆不肯與人方便的心。象文中提到的那位年輕保安,就是典型的事例。同在一起共事,是一種緣份,你早到幾分鐘,讓同事早走幾分鐘又有何妨。但他偏要在途中休息到只差一分鐘,再正班正點的接班。這種人共事久了,最終會因為他的斤斤計較,薄情無義而導致缺少友誼,缺少朋友,一旦自己有事,肯定會孤立無援。有一位公交車上的售票員,每天只上半天班。有一天上午11時,上下午班的同事打來電話,說下午有重要事情,不能來,希望他能幫助頂一個下午班。這位售票員堅決不同意,那位同事只好作罷,按時來接了他的班。沒過多久,這位售票員自己要嫁女,連續兩個班不能上,就想讓那位同事代班。那位被他拒絕過的同事當即一口氣予以回絕,不行。並說:“上次我要你代一個班都不行,這次你要我幫你代二個班,你好意思開口嗎?”。最後,還是駕駛員出面做工作,才解決問題。

  我們的老祖先在造文字時,就把一個“人”字賦予了深刻的含意。人字由一撇一捺組成。這一撇代表自己,占主導地位;一捺代表他人,包括親人、朋友、同事及社會上的其他人,屬配角。這一撇一捺,結構簡單,卻是個合理的支撐。一撇再長,沒有一捺,無論如何也撐不起一個“人”字,這一捺雖短,作用不可低估。這個字告訴我們,一個人再有能耐,沒有他人的配合、幫助、支援,就會一事無成。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是一種互助的關係,你對人多一份理解、寬容、支援和幫助,那麼別人也會善待和幫助你。龍蝦不搭建“蝦梯”,就不能出逃;螃蟹不共用泡沫,就不能夠在陸地求得生存。和這些動物一樣,我們所從事的事業,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其實也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自身的努力,還需要與人協作,還需要有團隊精神。當我們在上坡路上拉車時,總希望能夠有人幫忙推一把。同理,在別人拉上坡車時,你就應該毫不含糊地上去推一把。

  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當你心中想著別人的時候,別人自然也把方便留給了你。如果我們大家都能像保安老徐那樣勇於奉獻自己,樂於成就他人,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就會成為一種社會氣象,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就會成為一種行為準則,我們的小區,我們的城市就會變得更加文明、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三: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別人,往往別人得到的並非是自己失去的,在一些人的思維模式當中,認為要幫助別人而自己就會犧牲這種無奈的想法,別人得到了自己卻失去了,其實啊,很多時侯,我們去幫助別人,並不就是意味著自己會失去,而正是由於你幫助了其他人,因此會得到友誼和朋友。

  我想,幫助別人就是給自己一條路,也就是說給別人一條路,就等於給自己一個機會,也就是給別人一個機會。我下面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有這樣兩個人,一個是買包子,一個是買被子,一個寒冷的冬天,買包子和買被子兩個人同到一座破廟中躲避風雪,天以晚,買包子的很冷,買被子的很餓,但他們相信對方有求於自己,所以誰要不開口。過了一會,買包子的說,吃一個包子吧,買被子的說,蓋上被子吧,又過了一會,買包子的說再吃一個吧,買被子的說,再蓋上被子,就這樣,買包子的一個個吃包子,買被子的一條條蓋被子,誰也不願意向對方求助。可最後買包子的凍死了,買被子的餓死了。我曾記得有這樣一首歌叫人人都獻 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但其中,再關鍵的是,是誰先獻 出一點愛,然而,第一個獻出的愛,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寶貴的。對我而言,應該少一點自私,多一些關心給別人,那麼我們的世界會充滿陽光,充滿精彩。我想給大家講一個”盲人提燈籠”的故事.或許大家心裡會覺得好笑,盲人提燈籠?不是多此一舉嗎?我以前和大家的想法一樣,不過,最近發生的一件事卻改變了我這一想法.

  那是一個漆黑的夜晚,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我因為有急事要去一個住在郊區的同事家,為趕時間,便抄近路走入了一條偏僻的小巷..哇,真黑,簡直是伸手不見五指.望著黑洞洞的小巷,我心裡害怕得咚咚直響,真後悔不該走這條路,可是事已至此,只得硬著頭皮往前走.走著走著,突然,我發現前面有一處光亮,似乎是一個燈籠在走, 我疾步趕了上去,爭先大聲招呼,卻發現他是一個盲人,一手拿著一根竹竿小心翼翼地探路, 一手提著一隻燈籠.我納悶了,忍不住問他:”您自己看不見,為什麼還要提個燈籠走路?”

  盲人緩緩地說道:“這個問題不止一個人問我了,其實道理很簡單,我提燈籠並不是為自己照路,而是讓別人容易看到我,不會誤撞到我,這樣就可保護自己的安全。而且,這麼多年來,由於我的燈籠為別人帶來光亮,為別人引路,人們也常常熱情的攙扶我,引領我走過一個又一個溝坎,是我免受許多危險。你看,我這不是既幫助了別人,也幫助了自己嗎?所以。每到晚上出門,我總提著一盞燈籠。”

  盲人說完,繼續叭噠叭噠往前走,我跟在他身邊,再也沒有說一句話,只是每有路障,我都小心翼翼地扶他一把。該拐彎了,我想對盲人說句感謝的話,卻不知該怎樣表達才好,未了,我只說了一句:“您走好!”這時,我發現天空似乎亮了好多…… 以後,每當一個人走夜路時,我就會想起那盞燈籠……

名家經典哲理散文***2***
不倒翁散文三篇
相關知識
關於幫助別人的散文
關於幫助別人的作文精選4篇
關於幫助別人的作文
小學三年級關於幫助別人的作文範文
關於幫助別人的作文示例5篇
關於幫助別人的作文範文
關於幫助別人的作文範文
關於幫助別人的作文範文模板
關於幫助別人的優秀作文
關於幫助別人的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