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氣節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個人的氣節組成民族的氣節,所以它是一個民族傲立於世的精神支柱。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論氣節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我很久以來一直非常喜歡的一句詩,他的精神意義想必大家都和我一樣清楚——個人的氣節組成民族的氣節,所以它是一個民族傲立於世的精神支柱。

  氣節是人的一種可貴的精神力量。齊白石老先生是是我國現代的國畫大師。1937年日寇佔領北平時,他已70高齡,他憤然辭去北平藝專教授職務,閉門謝客,表示不與敵偽合流。冬天寒冷,全家寧願受凍,也不領敵偽的施捨,拒絕買畫給敵偽人員。為了擺脫他們的糾纏,他先後在門上貼上告示:“白石老人心病發作,停止見客”“切莫代人介紹,心病復作,斷難報答也。”“畫不賣與官僚”後來乾脆寫“白石已死”。

  白石老人的高風亮節一直被後人稱道。可見氣節是一個人品質的最完美展現。

  氣節,威武不移。1941年1月,新四軍軍長葉挺在“皖南事變”時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敵人軟硬兼施,企圖制服他。但是葉挺威武不移,堅持鬥爭,表現了一代革命者的崇高品質。他在獄中還寫下了大義凜然的《囚歌》:“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的知道——人的身軀哪能從狗洞裡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起燒掉!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記生!”

  可見,葉軍長的氣節是多麼堅定,他的所作所為不得不被後人所讚歎。

  朋友,在這個新時代,有了氣節才能行的端,才能坐得住。有了氣節才能面對困難,衝鋒陷陣,面對誘惑心如止水,面對名利泰然坦蕩,有了氣節,才能正視人際現實,才能非分明,明事理,才能讓陽光照耀心靈。

  :談氣節

  文天祥在《正氣歌》中說“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又說“時窮節乃見”在元酋的威脅利誘面前,高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慷慨就義。無疑,他在國家和民族危亡時刻的凜然正氣,感天地泣鬼神,永遠昭示後人。然而,固然在家國危難之時或者自身窮困潦倒時,可以表現出節操的有無,我想,在當今,能否保持氣節操守的不一定是“時窮”者,那些手握權柄的達官貴人,那個不是志得意滿,風光無限之時變節失操,伸出罪惡黑手的。試看,從胡長清、成克傑,王懷忠到文強,哪一個失節貪腐者不是春風得意手眼通天的權貴政要。

  氣節是一種人生準則,一種道德修養,體現在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和人生的各個方面。守節者,誠信無欺,見利思義,將節操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更不要說生命之外的金錢、財富與虛名了。“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是守節者的行為標準。有一種人,見利忘義,先己後人,凡事首先考慮的是個人的得失,考慮的是生命的保全。只要生命不受危害,只要個人能撈取好處,靈魂就可以出賣,至於氣節,他們往往看得很淡很輕,這種人我們稱之為失節者。普通的時候,平常的日子,也許不易區分出氣節的高下,然而在逆境中,在危難中,在權錢的誘惑面前,一個人的氣節就高低分明瞭。劉胡蘭寧可死在敵人的鍘刀下,也不背叛革命,也不出賣同志,受到世人永遠的景仰;汪精衛賣國求榮,甘心做日本人的走狗、漢奸,則受到世人永遠的唾棄,這是在民族大義面前的失節者。然而,孟子的“富貴不能淫”又恰恰指的是富貴通達的人,好像就是說給當今的達官顯貴聽的。

  高風亮節者,永遠受到百姓的敬仰和懷念,千百年來,有許多歌頌節操的詩句,于謙的詩句說:“三生不改冰霜操,萬死常留社稷身”***《謁先師顧洞陽公祠》***;“名節重泰山,利慾輕鴻毛”***《無題》;“樹堅不怕風吹動,節操稜稜還自持”***《北風吹》***;“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詠石灰》***……瞿式耜的詩句說: “迎風桃李顏難駐,耐雪松篁味轉長”***《詠梅呈牧師》***;“莫笑老夫輕一死,汗青留取姓名香”***《庚寅十一月初五日》詩之三***,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烏江》詩說:“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首詩的主題是:活著的時候要做人中豪傑,死了之後也要做鬼中的英雄,項羽不肯忍辱偷生、自刎而死的壯舉,是項羽高尚情操的表現。再比如清代鄭燮***板橋***的《竹石》詩說: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歷史上,有許多感人肺腑的守節的故事。春秋時宋國有人獲得一塊美玉,奉獻給大夫子罕。子罕不受。獻玉的人說:“這塊玉拿給玉匠鑑定過,認為是寶貝,所以才進獻給您。”子罕說:“你把玉作為寶貝,我把不貪物作為寶貝,如果你把玉給了我,我接受了你的玉,我們兩人就各自都喪失了自已的寶貝。不如各人保有自已的寶貝吧。”獻玉的人說:“我懷藏美玉,一定會被盜賊殺害,不能回到家鄉,把美玉獻給你是為了我免於一死。”子罕聽後,便將他的美玉交給玉匠雕琢,賣了很多錢給了獻玉者,然後送他回家鄉。

  東晉詩人陶淵明在彭澤做縣令時,有一次,郡裡的督郵到彭澤檢查公務。郡裡派人送信給陶淵明,要求他做好迎接準備,也就是備好禮品,備好美食佳餚,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迎來送往。陶淵明氣得將信撕得粉碎。他大聲說:“我決不為小小縣令的五斗米薪俸,就低聲下氣地向那傢伙獻殷勤?”說完,脫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坐下來寫了辭職書,辭官回家。

  宋代抗金英雄岳飛有一方硯,背刻著這樣一句座右銘:“堅持守白,不磷不溜。”意思是要保持玉石一般堅硬、潔白的本質,決不讓黑色所玷汙,象徵了他忠貞不渝的愛國精神。後來,這一方硯又轉到另一位民族英雄文天祥手中,他在上面也刻了一 座右銘:“硯雖非鐵難磨穿,心雖非石如其堅,守之費失道自全。”

  1935年,名聲鼎盛的大畫家徐悲鴻從巴黎剛回來,蔣介石就特意差張道藩來請徐悲鴻給他畫一張半身像。張道藩儘管說了許多好話,可是都被徐悲鴻斷然拒絕了。徐悲鴻說:“我是畫家,對你們委員長絲毫沒有興趣。你還是另請高明吧!”張道藩非常吃驚地說:“對委員長你沒有興趣,你對什麼有興趣?”徐悲鴻冷冷地笑了笑說:“我對人民大眾感興趣。”張道藩說:“這麼說肯定不願給蔣委員長畫像了?”徐悲鴻說:“是的,是這樣。”張道藩急。“徐先生,你是才華橫益的藝術家,我奉勸你還是不要做這樣愚蠢的事,免得後悔。”徐悲鴻張道藩一眼說:“我永遠不後悔。”

  朱自清是現代著名散文作家、詩人。抗日戰爭時期,他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8年6月,為了抗議美國的扶日政策,北京的著名教授聯名拒絕領取美援麵粉。當時朱自清害了嚴重胃病。由於物價飛漲,薪水僅夠買3 袋麵粉,連全家12口人的吃飯都維持不了,根本無錢病治。負責聯絡簽名的吳晗看見朱自清太貧困了,不忍心讓朱自清簽名。朱自清一眼簽名單,使用顫抖的手在宣言上一絲不苟地簽上了自已的名字,並嚴正地說:“寧可貧病而死,也不接受這種侮辱性的施捨。吳晗走後,朱自清在日記中寫道:“此事須損失六百萬法幣,影響家中甚大,但餘決定簽名,因餘等既反美扶日,自應直接由已身做起。”這年8月12日,朱自清終因貧病交加在北京病逝。臨終前他還囑咐夫人,“有件事要記住:我是在拒絕美援麵粉的檔案上籤過名的,我們家以後不買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麵粉!”表現了朱自清高尚的民族氣節。

  以上只是掛一漏萬的列舉了一些守節持操者的事蹟,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裡,能夠清廉自持的好官,誠信不欺的商人,潔身自愛的百姓,可以說是大多數。然而,我們也應看到,新聞中不斷曝出的貪腐的官,黑心的奸商,***騙人的不法之徒,******、搶劫盜竊、拐賣婦女兒童、黃毒黑惡等等社會毒瘤,嚴重危害著人民的利益和國家的發展。這些人,從失節開始,一步步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最後,免不了被人民唾棄,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

  古人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意思是說,一切罪惡都是從失節開始的。有關國家民族的大義自不必說,就是吃吃喝喝,賭博貪色的生活小節,也要持守。殊不知那些貪官的下水失足,好些就是從包二奶,玩老虎機開始的,千萬不要小這些生活小節,弄不好,你會一失足成千古恨。

  和平年代,我們成不了文天祥,可我們要潔身自好,不做違法的事。當官的不做貪官,經商的不做奸商,為民的不做刁民,兢兢業業做事,本本分分做人。誠如是,這個社會該有多好,還會亂哄哄烏七八糟的嗎?

  :談氣節

  說來慚愧,《白門柳》這部書,自己竟然斷斷續續讀了一載有餘。儘管期間俗務纏身,且讀了若干其它作品,但仍覺罪不可恕。今日讀完此書,如若再不留點紀念,只恐罪上加罪,坐失亡羊補牢之機。

  此書講的是明末清初之際,以錢謙益為代表的士大夫、以黃宗羲、陳貞慧、冒襄等為代表的復社名流和以柳如是、董小宛、李十娘等為代表的秦淮名妓,與時代、命運、內心奮起抗爭的故事。

  大明王朝傳至崇禎帝時,朝政腐敗,矛盾重重,再加內有李自成、張獻忠等造反起義,外有建州女真雄兵數萬虎視眈眈,早已成強弩之末。縱有黃宗羲、陳貞慧、冒襄等一干復社公子希求鼎故革新,意圖中興,但一則朝廷腐朽至極積重難返,大臣忙於黨爭不思進取;二則國家內憂外患,疲於應付尚且不暇,根本無力推行改革;三則諸公子歷來以清議見長,於實際事務並不內行。如此這般,再美好的願望都將化為泡影,仁人志士只能被時代無情嘲弄。

  正所謂“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當弘光小朝廷即將覆滅,清朝大兵壓境之際,多少滿口仁義道德、世受國恩的朝廷大員賣主求榮,失身變節?比如:錢謙益。而錢謙益的侍妾、被世人罵作“***”的柳如是,竟能視名節如生命,做出了投湖自盡的崇高舉動。反差不可謂不大,教訓不可謂不深。難怪乎時人筆記中,有清兵感慨“我輩徵高麗,擄婦女數萬人,無一失節者,何堂堂中國,無恥至此!”婦女如此,七尺男兒又如何呢?如果大多數男子尚存血性,滿人何以長驅直入我泱泱中華?難道說“崖山之後,再無中國”幾成咒語?

  慶幸的是,我中華終究還有一批像史可法、黃宗羲這樣的忠貞之士,忠肝義膽,矢志報國,不為局勢所迫,不為利害所動,一心挽狂瀾於既倒,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此種人,是中華之瑰寶,是文脈之所繫,是浩然正氣長存於中華之最有力保證,是萬千華夏子孫都應頂禮膜拜之物件。

  人生一世,不過短短數十年,究竟如何過活,都由自己抉擇。或許,我們一生都難逢大的變故。但如若真的遭逢國難,我輩將以何面目示人?是錢謙益?是柳如是?還是史可法、黃宗羲?我輩當慎思之。
 

做人難的文章
正能量勵志的好文章
相關知識
做人氣節文章
做人難的文章
關於做人難的文章
關於做人難的文章
校園愚人節文章
古人談骨氣的文章
關於七夕情人節文章
七夕情人節文章3篇
抬起頭來做人記敘文閱讀原文附答案
誠信做人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