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童年逝去的散文精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童年是一首憂鬱的詩,赤誠卻不明媚,美麗而不美好,有時甚至是羞於見人的,卻讓每個人流連忘返。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我們的文章你能喜歡。

  篇一:我丟失了我的童年

  那一刻,我終於明白歸有光的幸運——他還有一座實實在在的項脊軒供他去憑弔,而我除卻記憶什麼也沒有了。

  我不認得這充滿現代氣息的林立著的高樓群,也不認得這寬闊平坦不斷有車呼嘯而過的柏油馬路,更無法弄清這縱錯複雜的街道群。這個地方與我記憶中的詳和安靜的的小城差距甚遠。我的童年時代在此度過,小城靜靜地被安放在我最為柔軟的內心深處,像包裹著一個夢。可我卻再也認不出它了。童年的印跡與小城特有的古樸閒靜氣息一同被現代化的潮流裹挾著消失在我無法企迪的高度。

  十年不短也不長,卻足以徹底摧毀我童年時代的夢。我失魂落魄地走在街道上,沒有哪一處路標帶給我親切感。我不認識這個陌生的城市,它也不認識我。

  還依稀記得道路兩旁曾種著一排排在我看來高不可及的合歡樹,粗壯的枝幹和盤虯著的老根讓兒時的我油然升起一種敬畏之情。合歡花如同細雨般成扇狀,在記憶中總是紛紛揚揚地落著。每日母親騎自行車載我回家,地上早已散落著大片的合歡花,像是鋪著一層粉色的地毯。殘陽如血,落花如雨,這恐怕也是我最初的詩意了。

  最愛合歡花,每每總是要撿一大把回家。

  道路兩旁的合歡早已被廣玉蘭取代,看著那排同樣挺拔雋秀的植株,卻不是記憶中的合歡,讓我突然荒誕地認為兒時的記憶都是錯的,再不然,就是來錯了地方。有千言萬語湧上心頭,張張嘴,卻什麼也說不出來。

  我約莫是丟失了自己的童年。被歲月沖刷過的小城,乾乾淨淨,什麼也沒留下。

  恍惚憶起兒時的朋友們,那時正處於天真爛漫的年齡。最愛一起在畫紙上畫滿複雜繁縟的雲彩和花朵,總是一筆一筆耐下性子描繪,將所有的想象力融合在繁複華麗的花紋裡,曲折細密的線條飽含兒時的熱情和幻想。也曾一起比賽單手騎自行車,雖然在自己離開前也無法完美地用單手保持自己的平衡,這也成了童年無法填補的遺憾。

  曾一起徜徉在合歡樹下,看金色的陽光透過層層疊疊遮擋的葉子,輕盈地飛舞在微涼的指尖,在地上灑滿跳躍著的濃金色光斑,像一片金色的湧動著的波浪,真像一片海。或許那就是海,承載童年的歡樂與夢想,悲傷與榮耀。不斷拍出細碎的浪花,溫柔的包裹著我和童年的玩伴,守護著那方小小的淨土,卻終抵不過時光的消磨、物慾的侵襲,漸漸湮沒在內心深處。

  在乎的,不在乎的,終是挽留不住。

  或是聚在附近的公園裡,在當時就已斑駁的紅漆木亭中躲藏,被找到的話就會咯咯的灑下一串歡笑,再一起去找其他的躲藏者。一起攀爬那裡最高的、有些鏽蝕的滑梯,從最高處滑下來時一陣尖叫。

  有時則擠在公園做成象形的石凳旁閒聊。

  這時就會有人說:“你們近距離地觀察過大象麼?”

  我們會紛紛搖頭表示沒見過。那人便會挺起胸,頗為自豪地說:“我就見過,它的身體有那——麼大。”張開雙臂象徵性地比劃兩下後,繼續道:“有兩根這麼長的牙齒漏在外面。”

  這就讓我錯愕了,我只知道大象很大,有很長的鼻子,卻不知道還有露在外面的獠牙。

  “牙齒長在外面,怎麼吃東西呢?”

  對呀,這該怎麼吃飯呢。低頭思索了一會,便會有聰明的人接道:“它的嘴裡肯定也有牙啦。”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贊同。我卻追問道:“那麼,長在外面的牙是幹什麼用的呢?”

  大家沉默一會,便把這個問題略過了。

  現在的我已經明白那對長而堅硬的獠牙是象力量與野性的象徵,卻同時也是它們痛苦的根源。但彼時的我們還不懂人類的殘忍也貪婪,乾乾淨淨,未觸黑暗。聯絡著我們的是最為純潔,卻也最為堅固有力的友誼,伴我走過那段天真美好的時光。

  直到有一天連繫斷了,拼命地掙扎著伸出手想要拽住,卻終從手心中滑落。

  終是再也回不去,找不到,卻也忘不了,漸漸隱退在哀莫大於心死的傷感中。

  即便是現在我也還是想再去找到他們,告訴他們我願意和他們再次畫滿精細繁複的圖案,和他們再比一比單手騎車,和他們一起撿合歡樹的花朵,一起在公園裡玩到夕陽落山,但這也只是“我想”而已。不少人搬離了這個小城,與我徹底斷了聯絡。

  有人指著這座陌生的城市,對我說:“看,這就是你兒時生活的地方。”這讓我所有的記憶都像是成為滿紙的謊言。不,這已經不是那座養育我的小城了。

  這只是一座普通的,與萬千地區都雷同的城市,它早已不屬於我,我也早已不屬於它。

  我丟失了自己的童年。

  更悲哀是是,連像“今已亭亭如蓋矣”的枇杷樹一樣的證物都沒有,物非人亦非。

  篇二:憶指甲花開時的童年時光

  我今天在綠地保潔的時候,又一次看到樓前的草地邊上的的一小片指甲花又長高了些,有的還開了一兩垛粉紅的花,這是小區的住戶自己種的,每一次保潔到這片草地,看到這些長者狹長得橢圓形綠葉,亭亭玉立的小苗,我就感到特別親切,總是多看兩眼,彷彿看到了我童年時光裡的故鄉,故鄉的指甲花。

  在我家鄉的小村裡,幾乎每家都種指甲花,到了夏天的時候,指甲花開了,村裡的婦女和女孩都用指甲花染指甲。把開了花的一株指甲花,拔下來放在水缸後面,等到天黑了,把指甲花洗乾淨,折斷放在碗里加上白礬,用木棒砸碎,用塑料布或是毛桃葉,放一小塊砸爛的指甲花包在手指頭上,用線綁好,指甲花要正好蓋在指甲蓋上。在我們那是不染大拇指蓋的,說是染了會死大舅的。八個手指頭包好以後就不能亂動的,睡覺的時候也不能放屁,放屁就不紅了,當然我覺得這是哄小孩玩得,那時的我們都信以為真。包好的手指頭在白礬和指甲花的汁葉的浸蝕中有燒燒得感覺,但為美只有忍耐了。到了第二天早晨就可以拆了,拆了包裹,八個紅紅的指甲蓋就漏出來了,有時候會染到旁邊的手指頭,但過一些時日,面板上的紅跡就消退了,只有紅紅的指甲蓋,可以紅一個夏天,直到的新的指甲蓋長長。

  記得有一年,我家沒有種指甲花,可我想想染指甲,媽媽就把我帶到村裡的四媽家,四媽把我帶進她家的後院,我已進後院的小門,一大片紅紅火火的指甲花十分旺盛,真好看。我拔了一株就夠了,四媽還讓我多拔些呢。晚上,媽媽幫我包指甲,十分細心,我讓媽媽也染,媽媽說她不染,媽媽好像不是愛美的女人,她整天忙碌著,她的心全在農活和子女的吃穿用上了,她自己永遠樸素的像一幅素描畫。

  在我們村裡,我覺得我家隔壁的叫紅麗的女孩的指甲蓋染的最好最漂亮。她和我的大姐是同學,她的一隻腿有些殘疾,走路一拐一拐的,可她很堅強,一直堅持上學,和姐姐唸到了初三,她的手很白淨,因為白淨所以顯得她的小小的指甲蓋紅紅的,亮亮的。隨著日子的流逝,她的新指甲也慢慢長處來,隨著她的指甲蓋的剪斷,她的紅指甲也慢慢成了半月形,還是白皙的手指一點點紅,很漂亮。到了現在我都忘了她長的模樣,但還記得她走路的樣子和她紅紅的指甲蓋。

  離開了家鄉,我是八歲離開家鄉的,自此以後我也常見到指甲花,但沒再染過,有時也想過染但時過境遷也沒有兒時的那份心情了,只有用這淺淡的文字來記下兒時那遙遠而美好真實的童年足跡了。

  篇三:寫給逝去的童年

  伴隨著六年前的兒童節的結束,我走上了人生中的另一個階段,但我失去的,將是一段永不可挽回的時光……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小路邊的鞦韆上,不時有蝴蝶停在上面……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盼望長大的童年”。是啊,這首歌裡有唱到“盼望長大的童年”,如今我們是長大了,不過等到長大後才知道當年所謂的“盼望長大”是多麼天真幼稚。

  我依稀記得那座小磚瓦房,那裡是我童年的起點。也是我父親的童年的承載。那時候我,無憂無慮,天真稚氣,渾身充滿了朝氣。每天追著蝴蝶衝入麥田裡,或是跳入池塘中捉青蛙,亦或者爬上樹去摘果子吃,總之種種事物所蘊含的樂趣無法用言語形容。有時往草地或麥田裡一躺,閉上眼睛感受微風拂過面頰,不知不覺就睡著了,醒來時已是夕陽西下,這時連忙跑回家去吃晚飯。最難忘的還是和小夥伴們一起玩鬥蟋蟀、鬥螳螂,那時候僅僅是這樣一些小小的“比賽”,足以讓我們熱血沸騰。這一場下來,我們每個人都喊得渾身是汗,而戰敗的孩子就得把蟋蟀交給戰勝一方了。那些時光裡,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且童言無忌,歲月就隨著小河那樣匆匆流過。

  現在,在河邊玩耍時撿的小樹枝變成了筆,蟋蟀、青蛙、蝴蝶等小動物變成了各個科目,翠綠的草地變成了學校走廊,金色的稻田地變成了一望無際的書海,所有一切都不復存在,都成為了歷史。再也無法體會那份無拘無束,再也不能找回原來的那份樂趣,如此多個“再也不能”,你也許會問為什麼。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我們長大了。

  再見了,逝去的童年。你是否會像徐志摩所寫的那樣,輕輕地走如同輕輕地來,揮一揮衣袖而不帶走一片雲彩?是的,你把“雲彩”都留給我了,即使俗樂無法再回來,我也會將你永遠種植在我的心田。
 

描寫友誼的抒情散文精選
寫童年夥伴的散文隨筆
相關知識
有關童年逝去的散文精選
有關童年記憶的散文
有關童年生活的散文詩
有關童年生活的散文欣賞
有關童年回憶的散文詩歌
有關童年回憶的散文詩歌
有關童年生活的散文詩精選
有關描寫天空的散文精選
有關借花抒情的散文精選
有關描寫寬容的散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