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幹法有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幹法》是稻盛和夫以78歲高齡出任日航CEO之後推出的第一本書,也是稻盛和夫首次與讀者分享自己在工作上的做法和心得。那麼我們該如何寫《幹法》的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向各位推薦的,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篇一

  《幹法》這本書是我所讀的第二本日本作家的書。初拿到《幹法》這本書的時候我還在想制度不同環境不同的兩個國家,他所寫的書……帶著這個疑問我開始讀這本書。慢慢地我發現我所想的不一樣。對於稻盛和夫那種近乎完美的工作態度讓我感到震驚。《幹法》這部書中以當今時代年輕人,人生觀、勞動觀、工作觀的偏離和缺失為歷史背景,結合自己傳奇一生的實踐經驗,詳細闡述了人生價值、人生的意義,工作的目的、方法、境界,稻盛和夫從加強個人修養、追求高目標、創造性地工作、人生方程式等四個方面闡述了此書的主要內容。讀了稻盛和夫先生的《幹法》確實讓我們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態度與目的。樹立正確的工作觀和勞動觀。

  整本書通讀下來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稻盛和夫提出的工作能夠鍛鍊人性、磨礪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而給工作和人生帶來碩果的正是思維方式×熱情×能力。其中,思維方式最為重要。要度過幸福的一生,要把工作做到最好、事業做到最大就無論如何必須具備正確的、正面的“思維方式”。而給工作和人生帶來碩果的正確的“思維方式”是:“積極向上、具有建設性;善於與人共事,有協調性;性格開朗,對事物持肯定態度;充滿善意;能同情他人、寬厚待人;誠實、正直;謙虛謹慎;勤奮努力;不自私,無貪慾:有感恩心,懂得知足;能剋制自己的慾望等。正是這讓我想到了我的工作,我開始那我自己與稻盛和夫說提出的觀點相比較。我發現之所以我是平凡人而他卻成為大師是因為在他的身上有著大多數成功人士的共同點,他們沉著冷靜,能忍耐、有魄力、不僅有遠見、具有責任心、並且還有一個寬廣胸懷、一顆勇敢的心。他們擁有著強大內心……而這並不是他們與生俱來的,而是在他們經過磨難,經過不懈努力,經過臥薪嚐膽,經過無數的磨鍊所造就出來的。讓他們擁有強大的內心與厚重的人格。

  老人常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但也要看怎樣樣去理解。有人把它理解為胸無大志苟且過日。有人認為人在崗位上就應該作好應有的事情,哪怕你明知道後天就要還俗了,但是今天你還是和尚,作為和尚要去撞鐘。估計在稻盛和夫看來應該就不是這個樣子了吧。估計他會想既然是撞鐘怎麼樣才能撞得更好吧。想想我現在的工作,作為一個老師一個好老師所教給學生的不應該僅僅是書本的道理,而應是通過言傳身教給學生樹立起一個做人的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作為老師的我更應該積極地向學生傳送正能量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面對工作。關注細節、追求極致、追求完美。對自己苛刻再苛刻。而且要做一個自燃型的人,最先對事物開始採取行動,將其活力和能量分給周圍人的人。

  更何況同稻盛和夫相比較我比他幸運多了。當初的他想成為一名醫生,卻進入到了陶瓷廠。而我卻如願以償的站上了講臺。對於他來說幸運的是他是一個對完美近乎苛刻的人,它擁有的厚重人格幫他走上了成功之路。而我卻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失了方向。不過好在懸巖勒馬為時不晚。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們要給自己設定不同的目標,堅持不懈的去完成它。這樣才能促使我們走向成功。

  和自己的工作談場“戀愛”,只要喜歡了,愛上了就能不辭辛勞,不把困難當困難,埋頭工作。只要一心一意埋頭工作,自然而然就能獲得力量。有了力量,就一定能做出成果。有了成果,就能獲得大家的好評。獲得好評,就會更加喜歡工作。歡樂和幸福總會從辛苦的彼岸露出它優美的身姿。

  《幹法》這本書讓我明白,在工作的道路中,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善於去發現美,善於思考。要積極樂觀的去面對。要敢於堅持,享受嘲笑。要努力攀登,只有這樣夢想才會照進現實。

  篇二

  錦瑟年華誰與度?低頭思量:家人多隻伴朝夕,旅行難以點概面,工作才是搶佔每天黃金8小時的霸主。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工作是立足於世、成長於心的平臺。

  當20歲的青年高唱生活還有詩歌和遠方,50歲退休的大媽在廣場舞上裙裾飄揚,78歲高齡的稻盛和夫剛出任日航CEO,著書《幹法》,分享七十餘載的 “工作哲學”,為身在職場的讀者點燃了指路明燈,為好逸惡勞的青年注入一劑強心針,為社會變革時期的勞動價值觀刮來一陣清風。

  二戰後,日本從廢墟中躍居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和當時一代人的“工作狂”精神密不可分。物質富裕之後,日本青年卻慵懶了,逃避工作的傾向逐漸嚴重,渴望不勞而獲、靠投機賺大錢的風潮卻在逐年增強。工作熱情的消退,伴隨日本勞動人口的減少,直接導致日本國際競爭力的下降,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蓋勒普調查發現77%的美國人痛恨他們的工作,由此導致的生產率降低使美國企業每年損失3 500億美元。

  以鄰為鑑,對改革開放後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而言,也具有參考意義。父輩的艱苦奮鬥,為我們積累了30年改革開放成果,讓中國的GDP舉世矚目。但是隨之而來的社會問題,也成為壓在青年人心頭的大石。“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許多人都渴望裸辭工作,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然而只想旅行不思工作會不會有種遊手好閒的空虛感呢?

  2014年我大學畢業,大學畢業生第一次突破了700萬,號稱“史上更難就業年”。離開了大學的宿舍,就必須在陌生的城市裡尋找一處容身之所。雖然渴望“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然而“餵馬劈柴”的生存壓倒“周遊世界”的夢想。

  從書香盈懷、吟風弄月的中文系,到施工單位一線專案做行政宣傳,陌生環境和心理落差,讓我焦慮糾結。就在那時我看到稻盛和夫的故事,大學畢業後加入了一家日益破敗的“松風工業”。年輕的同伴都相繼辭職了,否則“在這裡幹久了,連老婆都討不到”。稻盛和夫當時對“辭”與“留”的問題也很苦惱,但是,他總是找不到一個必須辭職的充足的理由,所以決定“先埋頭工作”。稻盛和夫在大學時學的是有機化學,畢業前為了就職,才倉促學了一點無機化學。從強迫自己從事無機化學研究,到喜歡研究,最後以研究為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連續獲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成就感油然而生,人生之路也在自己的努力中拓寬夷平。我也在細節中學習業務技能和為人處世。

  稻盛和夫曾經抱著水管睡覺,整個通宵將水管慢慢轉動,防止水管變形。如果你愛上了你的工作,愛上了你自己製造的產品,用心傾聽,你就一定能聽到產品發出的“切切私語”,你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怕苦怕累的我,無法理解那種“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的神奇。

  直到我問一位在工地三十多年的老總工:“您怎麼能忍受工地這麼久?”他說:“修路是積德行善的大事,每當我走過自己修的路,看到自己架的橋,我覺得自己這一輩子都過得值,是在成就一項偉大的事業。”我望著他慈眉善目的樣子,並無我這般愁苦之色,開始相信——相由心生。

  有一次跟著總工去工地拍照,面對一排青灰色平整的箱梁,我熟視無睹,並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總工卻讚歎有加,他伸出手細細地撫摩箱梁表面,對旁邊的人得意地笑:“看這個表面澆築得多麼細膩平滑,沒有一個氣泡!”彷彿他面前的不是冰冷堅硬的鋼筋混凝土,而是一位膚如凝脂、溫潤如玉的美人。就像小王子的玫瑰,也許那一朵玫瑰和花園裡的5000朵看起來一模一樣,但是這一排凝結了他們的心血,澆築成他們的青春,打上了人生的烙印。那種敬業和自豪,讓我忽然明白他們堅守的意義。世界上本沒有路,修的人多了,路也就建成了。而路橋人總是在荒山野嶺開闢大道,坦途貫通後又遷徙他鄉。如果缺乏這種敬業精神,他大可不必為了微薄的工資如此賣力。

  而理解了工作的意義,在職場磨練本心,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做,生活態度都會大相徑庭。在工作中敬業好學、穩紮穩打,為自己鋪就前進的道路;在生活中嚴格要求,逆風千里,為自己貫通跨越挫折的橋樑。有時,看似山窮水盡,堅持到底,又會柳暗花明。

  稻盛和夫創辦京瓷之初,只有來自松下的訂單,然而,松下在產品的價格、質量、交期等各個方面的要求越來越苛刻。在松下的零部件供應商會議上,各零部件廠家憤憤不平,一齊向松下開火。

  然而,稻盛和夫卻對松下抱有深切的感謝之心:“這是在鍛鍊我們!”因此,凡是松下要求的價格,京瓷二話不說照單全收。“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讓稻盛和夫的生命發生了不可思議的變化。人生的齒輪,過去一直在苦難和挫折的方向上運轉,現在開始朝著幸運的方向轉動了。

  當時一味向松下發洩不滿而沒有做出相應努力的零部件廠家,不少都倒閉了,消失在競爭的風浪之中。唯有京瓷倖存並且茁壯發展起來。在稻盛和夫創業的第7年,京瓷開始為資訊產業的巔峰產品IBM 360電腦提供陶瓷晶片;第12年京瓷公司上市;第16年京瓷公司超過索尼,成為日本市值最高的企業。

  總結成功的經驗,稻盛和夫說,只有你抱著強烈的願望,並全力以赴,“神”才肯現身,才會向你伸出援手。“自助者,天助之”。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青年羨慕別人是富二代、官二代,感嘆自己出生時沒有含著銀湯匙,不過是因為急功近利,不願意自己成就自己。上行之路雖不寬闊,總會有些許縫隙,留給像稻盛和夫那樣起點低的青年。徒然羨慕風花雪月的生活,不如感謝風刀霜劍的磨礪,一步步積累努力,成就稻盛和夫那樣的晚年。

  篇三

  文字,是人類發展至今取得驕人成績的首席功臣,正因為有文字,人類祖先們遺留下來的各個領域的寶貴經驗才得以傳承。書本,則是把浩瀚知識海洋中的精要以一種分類的方式記載。難能可貴,稻盛先生作為一位成功的先行者,他以他自己的人生書寫著傳奇般的經歷與信念,指導我們做人做事的真諦。

  人們為什麼要工作?這個問題在當代的年輕人口中大概只能得出幾種荒唐的答案。賺錢生存、打發他多餘的青春、努力過上吃穿不愁的日子。恰恰相反稻盛先生則認為工作是人生最尊敬、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工作可以給我們帶來幸福和快樂。如果一味的對自己的工作失去信心、總想著山的另一面有更好的差事,就這樣在痛苦中徘徊,到最後青春燃盡,終將一事無成。

  《幹法》一書教導我們,首先要喜歡並愛上自己的工作、改變自己原有的心態、不管工作差異、職位高低。都必須喜歡上,就如你喜歡女孩子一樣喜歡,愛上了,她在你心中就是最美的,旁人無可取代。當工作遇到困難時,一定不能放棄,放棄了就等於前面所做的一切都白做了;當工作進展順利時,就要直率地表達出工作中所獲得的歡樂;激勵自己繼續努力來獲得更多的快樂;當工作做到有人褒獎時,就要誠心的表示感謝。把這種快樂和感動當做前進路上的精神糧食,然後繼續全心聲地投入到艱苦的工作中去。從現在起為自己設立一個高的目標,當目標實現後,繼續更新增進目標,以此類推孜孜不倦。要勇於創新,敢走別人走不通的路,要相信任何事物都還可以有創新的階梯,充滿熱情對待身邊的每一件大事小事,只要信念還在,夢想就在。

  只可惜,大多數年輕人已經被現有的複雜生活圈感染玷汙了聖潔的心靈。無法擺脫金錢、名利、愛慕虛榮所下的圈套。依賴、攀比這些都是阻擋人進步的最大惡魔。也許會有那麼些時候觸動靈魂認真想到過要改變一下自己。可現實還是現實,那美好的想法就這麼被它摧毀。導讀中的一段話寫得很透徹“稻盛先生開出的藥方雖好,但這個藥方好像只對一小部分人管用。”對於這一小部分人來說《幹法》只是增強了他們的信心和動力,因為他們本來就這麼想。而對於至今尚未明白認真工作對自己到底意味著什麼的人,如果他們看懂並能運用好《幹法》,則能改變他們的命運。

  之前的我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並不瞭解日本文化,只知道日本有一流的電子產品、和強勢的經濟產業。讀完幹法以後,不得不對日本人的經濟頭腦、哲學典故所震撼。相比之下,自己現在的工作狀態,簡直就是一團糟,真為自己汗顏。
 

讀感悟母愛有感
關於父親的美文讀後感
相關知識
讀幹法有感
幹法讀後感_讀幹法有感
幹法讀後感_讀幹法有感
讀國學六法有感
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讀後感_讀黨委會的工作方法有感
讀黨委會的工作方法有感_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讀後感
讀幸福的方法有感
有效的閱讀方法有哪些高效的
讀邊城有感優質例文五篇
讀楚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