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篇一:

  在我讀過的那麼多書籍中,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主要回憶魯迅先生給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說明了魯迅先生是個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表達了作者崇敬和懷念的思想感情。

  “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這句話是魯迅先生對作者讀書不認真進行委婉地批評。讀到這裡,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捱打捱罵還難受,讓我不禁掩卷沉思:有一次,爸爸幫我買了一本名為《五萬年前的客人》的書,我一目十行、囫圇吞棗地讀了一遍,只注意緊張動人的情節;而文章的特點、所表達的情感,全弄不明白。一天,爸爸突然問我:“小可,爸爸給你買的書讀懂了嗎?”“讀懂了。”我回答說。爸爸面帶笑容地說:“我問你一個問題,看你能不能答對,《五萬年前的客人》中的《黑寶石》是什麼?”我吞吞吐吐地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爸爸聽了,說:“讀書要認真,不能馬虎了事。愛因斯坦小時候也不是個超人的天才,甚至有人說他是個‘笨蛋’,可促使‘笨蛋’成為天才的不正是勤讀書這三個字嗎?愛因斯坦深信天才出於勤奮,他用勤讀書去彌補自己的笨拙。勤讀書可以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還可以增長知識,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聽了爸爸發人深省的教誨,我醒悟了,並下定決心:從此要認真讀書,不再馬虎了事了。

  從《我的伯父魯迅學生》中關心青少年的一個情節中,我明白的道理是:做什麼事,都要認定目標,一心一意、認認真真去完成,才能成功。

  篇二:

  讀了《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後,我深受感觸。這篇課文改變了我許多的壞習慣,令我受益無窮……

  我讀書時總是囫圇吞棗,總是馬馬虎虎地過目一遍就算看完了,我在看《三國演義》時,把許多人物弄反,居然有一次我誤認為曹操三顧茅廬!!!還有許多片段我看不懂,就亂看一遍,看下一頁。可是,讀了這篇課文中魯迅教“我”讀書的片段後,我明白看書就要看好書,既然看都,就要把它看好,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囫圇吞棗。

  魯迅先生樂於助人,幫助黃包車車伕包紮傷口的片段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中,我清楚地記著,那天,我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突然看見路邊躺著一個人,他痛苦地呻吟著“救命”,只見他神情痛苦、臉色蒼白,雙手捂著頭躺在地上,地上還有一攤血,許多路人看見的紛紛走開,突然,我的腦子了飛快地呈現出了媽媽對我說的話與新聞上種種“碰瓷”事例,馬上加快了腳步,匆匆地走開了。但是,讀了這篇課文後,我覺得如果真的有人受傷的話不也會被誤認為“碰瓷”的人嗎?如果有好心人相助,如果那個好心人被騙後不會再也不會幫別人了嗎?我想,以後如果再遇到這樣的人,一定要到附近找保安作證或用手機拍下照片以防“碰瓷”。

  我們要想魯迅先生那樣,要做一個好公民,盡心盡力為人民服務!

  篇三: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我和伯父談《水滸傳》,第二件事是我和伯父談碰壁,第三件事是和爸爸、伯父一起救助一位車伕。這幾件事給我的印象很深,讓我體會到了魯迅先生的品質。

  第一件事主要講了作者周曄讀書不認真,只注意緊張動人的情節,伯父問作者,作者就張冠李戴亂說一氣,伯父說:“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這句表面上伯父是在誇自己的記性好,實際是在罵作者讀書不認真。我以前買書只看封面好不好看,再看插圖好不好就買下了,回到家一看,結果一點也不好看,讀了這個故事,我心裡感到愧疚。

  第二件事是主要講了“我”和伯父談起了鼻子,“我”對伯父說“伯父,您跟爸爸哪都像,就是有一點不像。”伯父問:“哪一點不像呢?”作者說“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呢,又扁又平。”伯父說小的時候碰了幾次壁,把鼻子碰扁了。這句話表面上是伯父碰壁把鼻子碰扁了,實際上是伯父與反動勢力做鬥爭時受到的殘酷迫害。

  第三個故事告訴了我們要助人為樂。魯迅救了一個車伕,還給了他一些錢,魯迅的品質太高尚了,我們要學習他這種品質。

  我要學習魯迅先生這種高尚的品質,做到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助人為樂。

小鞋子觀後感
勇敢的小裁縫讀後感
相關知識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讀後感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閱讀答案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案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六年級上冊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
五年級上冊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練習題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閱讀心得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分段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