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比什麼高三作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我們從小到大,不知比過多少次,和別人比,和自己比,比成績,比膽子,比腕力,比酒量,比工資,比父母的官階,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比什麼

  他是一位學士,有“當今文章第一”的美稱;他是一位學者,四方學子稱他為“太史公”,他創造了明初文學的先河,用“學”字可以概括他的一生。

  以前的我並不瞭解他,可笑地將他與《水滸傳》搭上了一筆,可在讀到了他的那篇贈序後,“宋濂”兩字就深深刻進了我的腦海,即使時間有了百年的流逝,在他的文、他的像面前,我發覺自己顯得那麼微不足道,在那一生致學的不懈中,我不敢直視,無法挺直脊樑。他的童年,他的求學之路,如刺如刀,將我驚醒,我猛然惶恐起來,驕傲的假象突然破裂。

  他的童年很辛苦,我的童年很幸福。

  家中的貧窮讓他無法買書來讀,他只好向藏書之家借書抄錄。我彷彿可以看到,那大雪紛飛的冬日,小小的身軀在積厚的深雪中深一腳淺一腳,孤獨的腳印存在半刻卻又被風雪吹散,低垂的頭,風迷了眼,呼號讓臉上生疼。他卻緊緊護住懷中的書,那便是他的一切。

  我無法忍受那樣的事發生在我的身上,其實我也不相信我會那樣。但在這一刻,我前所未有的感覺到了幸福,我是那樣幸福,沒有學不到、學不了的煩惱,只要一顆心,一切都會迎刃而解。我無法否定自己,也許當我與宋濂處於同一時代,忍受同樣痛苦,我會毫不猶豫地放棄吧。

  這是差距,兩顆截然不同的心,兩段截然不同的時期,兩組不可預知的未來。

  他在學的世界中可以忘記一切,我卻滿帶雜念地走過。

  在同舍生燁然若神人的裝扮前,他縕袍敝衣,卻從無羨意,他可以不在乎一切,只要心中的學能讓他快樂。可以想到他那燦然生輝的目光讓天地失色,可以想到他鑄就的一篇篇豪言千古名垂。

  我是比不上他的,那忘我的境界是我所仰慕的。雜念讓我的心無法沉溺,世俗讓我不能在學中擁有經典,我仍要擔憂其他,煩惱其他。我的學是為了將來,他卻只是單純的愛學而學。聞人天下,各有千秋。我無法評論出誰的原因更加高尚,但我知道,他的勤奮與艱苦確實是我無法比較的。我比他擁有了許多,但同時,我也失去了許多彌足珍貴的東西。

  我與他終究差了許多。

  但我也不會以此來否定自己。

  如果我沒有他為學而學的境界,那我就創造出自己的境界來,走自己的路。我以他為榜樣,卻做不到隨意效仿,自己的路自己才能明白。

  為志而學,為明天而奮鬥。

  比什麼

  我們從小到大,不知比過多少次,和別人比,和自己比,比成績,比膽子,比腕力,比酒量,比工資,比父母的官階,比情人老婆的容貌,比住房的面積,比兒女的聰慧等等,還有等等。比贏的喜笑顏開,比輸的垂頭喪氣。不比就不知道自己的不足,就不會想到努力上進,迎頭趕上;不比就不知道自己的優越,就不能增強自信知足常樂。有時候啊,比還是一種氣概,不是說“敢為天下先”嘛,不是說“狹路相逢勇者勝”嘛,云云。而我,今年三十歲,是人們講的“年富力強”的時候,彷彿真是應該好好拼一拼,比一比,比出“真我的風采”來。

  可我還真沒那出息。

  首先,我拿什麼跟別人比?我中學時成績不錯,但只在本地算不錯;現在所教的班級也很少考年級第一。我膽子小,一般不敢獨在晚上看恐怖片。我力不能縛雞,不信?那就改成力不能殺雞,我的確沒殺過雞,也不吃雞。我白酒三兩就醉,啤酒則三瓶。我的工資在與我同樣工齡的同事中是最低的。我媽沒工作,我爹到已退休。我沒情人,老婆臉上有痣有斑,身材不苗條。我們單位目前至少有十戶人家的住房比我家的寬,裝修得比我家的豪華的更不用說。我女兒愛玩好吃穿,不喜歡讀書寫字。你要問我其他的,比如我樓下的馮老師字寫得好,另一棟樓的柴老師學問深,還有幾個老師搞第二職業,特能賺錢,這些都是不光我連很多人都無法比的。

  其次,我說過了,我是個懶鬼,要比就要多做事。要超過馮老師、柴老師就要比他們多花時間寫字和看書。說到掙錢,我雖也可以開個帶坑蒙性質的作文輔導班,或者普通話培訓班,或者書法興趣班,但那我還有多少時間來玩魔獸爭霸,來喝酒,來上網看美女?如果這樣,我是要被憋死的。這話一點也沒說嚴重。

  再次,我為什麼要跟別人比?誰規定的?我是寶貴的,因為我是我,獨一無二的我。比,就要“見賢思齊”,“齊”了就沒有我了。我思想素質又不好,比贏了怕人嫉妒,比輸了怕陷入自卑的泥潭。況且有句話叫“人比人,氣死人”,我氣死了,誰償命?所以我覺得應該再加點內容:氣死活該,氣死為天下笑,哀哉!

  所以就不要去比了。

  比什麼

  何謂比?

  以人為鏡,比在前進中。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則內自省也。”吾生有涯,不患無位,患所以立。儒家強調“毋我”,意在於使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不斷前行,不斷超越,而前進的動力正來自於與他人的比較。十五志學,韋編三絕,孔子的一生是一條指向無限而圓滿的上升弧線。“三人行,則必有我師。”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與他們看齊,又敢於擺脫思想與時代的侷限,朝著信仰的物件做無限的提升,故在學習中不斷超越他的老師 們。聖人所立的表率,實質就是對知識保持一顆敬畏的心,儘可能地去開發與實現人的潛能。與他人比較,兼收幷蓄,把別人的優點變成自己的優點,從而不斷地提高自己。如此,夢想又“何遠之有”呢?

  以己為鏡,比在完善中。露蝕眉鬢,呵手燈前,運籌帷幄的神機妙算來自的也是二十餘載的草堂風雪呵。試想,若孔明經得起世事熬煮,掩上柴扉,關門高睡,滿足於林泉山月的清靜,止步於隴畝的春耕秋收,誰能料到是誰六出祁山,是誰三分天下?夜郎自大,看到的只是腳下的一方土;夸父逐日,追逐的卻是心中的太陽。人的完美正在於人有缺陷,與自己比較,韜光養晦中不斷充實自身,那麼你贏得的將不僅是自己。因為生命是走出來的美麗,絕非等出來的輝煌。

  以世為鏡,比在從容中。濮水之邊,莊子曳袖而去,留下楚使瞠目結舌。何必在乎權勢之爭,誰言非要承受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莊子比的是心境的高度,追逐的是人生的平淡致遠。弘一法師詩曰:“問餘何適,廊而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心存寧靜,縱然寄蜉蝣於天地,亦能藏天下於天下。華裔溜冰高手關穎珊在冬奧會上再度獲得第二名後參加一個訪談節目,主持人說:“你又得到第二名。”她卻回答:“我沒有失去冠軍,而是選擇了亞軍。”的確,一個人失心太重,將永遠不會快樂。身在比中,心在比外,方是比的最高境界。

  可如今,越來越少的人明白比的底蘊。大學生開著豪車招搖過市,比家底;某些人當街裸體標榜所謂的行為藝術,比“另類”;網路上日益流行怪異的火星文、俚語,比“個性”••••••如此種種,怎能不令人因比之真正意義的喪失而扼腕嘆恨?比,需要有一個適於自己的尺度,因為比是為了塑造一個更真實、更完善的自己,否則將會成為東施效顰,邯鄲學步。

  比是一種氣度,一種底蘊,一種境界。善比者,才是最後的贏家!
 


關於生活處處皆美麗高三作文
關於可憐天下父母心高三作文
相關知識
關於比什麼高三作文
關於遇見的高三作文滿分模板
關於信念的高三作文
關於感激的高三作文
關於徘徊的高三作文
關於萬花筒高三作文
關於夢想的高三作文
關於冬天的高三作文
關於奶奶的高三作文
關於成功的高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