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公共設施倡議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政府是公共設施保護的第一責任人,進一步管理和維護好市政公共設施,政府可藉助社會力量建立統一、完善、科學的市政公共設施維護管理機制,制定責範圍,堅持常抓不懈。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1:

  尊敬的家長、學生朋友:

  文明城市,是我們共同的榮耀!作為威海市民,我們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創造者,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踐行文明一言一行,推進全國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的建設步伐。為此,北竹島小學向全體家長、學生髮出倡議:

  1、實施“愛護設施,保護環境”行動。自覺增強文明意識,自覺遵守公共道德。愛護公共設施,不損壞體育健身器材、不在公共場所亂刻亂畫;保持公共衛生整潔,不亂扔果皮、紙屑垃圾,不隨地吐口香糖;珍惜一草一木,不踐踏綠地草坪、不攀折花草樹木。

  2、實施“文明出行,文明交通”行動。自覺遵守交通法規,養成文明出行的良好習慣,不亂闖紅燈、不逆行、不橫穿馬路、不在機動車道騎行、不追逐打鬧;排隊候車、依次上車、主動讓座、先下後上。做到文明行走,文明乘車,文明騎車,文明遊園***上下學期間、休假期間不在崇義園、勝溪湖等公園騎自行車、折花、踩草、追逐打鬧***,形成互諒互讓、和諧相處、安全暢通的文明秩序。

  3、實施“文明用語”行動。自覺遵守文明禮儀,誠實守信,禮貌待人;舉止文明,言行得當,管住我們的嘴,不說髒話,告別汙言穢語。談吐斯文,禮貌大方,自覺使用禮貌用語:請、您、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係、再見等,讓我們的話語像春風般和善悅耳。

  4、實施“文明傳遞”行動。以微笑傳遞文明,語言傳遞文明,和別人接觸時,面帶微笑,以適宜的方式,主動和別人打招呼,讓微笑拉近人與人的距離,體現文明,彰顯樂觀自信、開放包容、親切溫馨的城市形象。宣傳、遵守交通規則和愛護公共設施、愛護公共環境的重要意義,影響、帶動周圍市民不斷自我提高,達到“一個文明學生帶動一個文明家庭、一個文明家庭推動文明社群”的目的。

  美好心靈是文明行為的前提,文明的行動是美好心靈的外化。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尊敬的家長先生、學生朋友,讓我們自覺行動起來吧!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攜手努力,共創文明威海,讓威海的天地更潔淨,讓威海的環境更美好,讓威海的氛圍更和諧!

  2:

  親愛的同學們:

  也許大家已經發現在師大的校園中、在街道邊、在地鐵站周圍停放著許多橙色、黃色、藍色的自行車,這些自行車可以被稱為公共自行車,也稱為共享單車。這些自行車的出現方便了人們的出行,節約了大家的時間、提高了辦事的效率,同時也倡導和幫助人們養成綠色出行的好習慣。然而私自佔用不歸還、惡意損壞等這些不文明行為讓共享單車“很受傷”。

  在我們身邊除了共享單車,還有很多共享資源,例如圖書館和閱覽區的書籍、體育場地及器材、迴圈使用的教材等。我們應該正確享用公共設施、愛護公私財物,才能使我們生活的校園更加美好,才能使我們生活的城市更加宜居。為此,少先隊大隊委員會向大家發出“文明共享,從我做起”的倡議,號召全體同學做到:

  一、嚴格遵守“未滿12週歲未成年人,嚴禁騎自行車上路”的交通安全法。

  二、當我們的家人、朋友在使用共享單車時,號召他們做到:

  1、做文明騎行的示範者。倡導綠色出行,自覺增強文明意識,從小做起,遵守社會公德。愛護單車,不亂貼亂畫、惡意損壞,不將共享單車佔為私有,不亂停放。

  2、做文明騎行的傳播者。要珍惜自己的文明騎行信用記錄,積極宣傳文明騎行、有序停放的重要意義,用自己的行為帶動身邊的人,把文明風尚傳播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3、做文明騎行的監督者。提醒人們愛護公共設施,見到亂停放的共享單車自覺扶起放好,及時勸阻破壞共享單車的不良行為。

  三、同學們在使用學校圖書館、教室和報告廳時,不要破壞課桌、座椅和多媒體裝置等共享設施,並阻止別人的破壞行為。

  四、圖書館和閱覽區的圖書是供大家閱讀的,也是共享資源。因此不要在圖書上亂寫亂畫,不做撕書等破壞書的行為。未經允許不得將圖書帶離學校,如需帶回家閱讀,必須辦理相應的借閱手續。

  五、學校的飲水機也是共享資源,我們應該愛護裝置、保持衛生,用水杯接完水後,請將水龍頭關緊,保護和節約水資源。另外,我們應該愛護學校的花草樹木,不踐踏草坪,愛護我們生活的環境。

  同學們,讓我們文明的行為像“綠色的風”一樣吹遍校園的每個角落。

  3:

  尊敬的朋友:

  當你們在鍛鍊身體,嬉戲玩耍,悠閒漫步時,那些公共健身器、衛生設施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益處。健身器材、衛生設施是我們大家的,有了它們,我們的生活才有那麼多歡笑,那麼幹淨整潔,才有那麼多健康。然而,現在有許多器材被破壞。在此我們提出以下倡議:

  1、回到家教育孩子一定要保護公共設施,並讓他們知道為什麼。

  2、假如有看見別人破壞設施要上前勸阻,如有人偷盜應及時報警。

  3、向鄰居宣傳保護、愛護設施。

  我們相信,只要大家都能一起努力,總有一天,那些破壞行為會停止的。

  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我從講述故事開始,震撼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了解、調查公用設施的迫切需要。新課程提出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此次活動,學生收穫了很多。

  首先,鍛鍊了學生的交往能力。在此次調查活動中,學生的熱情是出乎意料的,他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在活動中發揮作用,奉獻力量。他們想出很多方法,從自己身邊做起,減少破壞,在家人和朋友中大量宣傳愛護公共設施人人有責,自覺愛護公用設施。雖然當他們走出校門,面向社會時,遇到了種種的困難,比如有些成年人對他們活動的不屑於顧。在調查活動中為了調查研究,他們進行了採訪,採訪過程中,遇到了不同態度的人,都能動腦筋靈活對待。這樣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學得更加生動活潑,還能鍛鍊學生的交際能力。平時比較內向的同學積極參與、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而平時好動的學生在活動中充分的發揮了他們的組織能力、合作能力、動手能力。通過組長的協調,教師的指導,學生的互相幫助,團結合作精神得到了體現。學生學會聽別人發言、尊重別人意見、學會與人交流、學會了顧全大局、學會了正確評價自己和同學,形成了人際溝通的初步能力。

  其次,形成了新的評價方式。在學生經過了調查活動後,將收集的材料形成書面材料和口頭報告材料,在大家面前進行展示時,達到了資源共享的目的。教師評價的也不只是學生這次完成的調查成果的質量高低,而是學生對實踐活動過程的經歷、體驗、感悟和探究,這樣就引導學生加強了學生與現實生活的聯絡,擴大了學生的生活範圍和發展空間,使學生獲得了對生活的真切感受和親歷體驗,並能健康而愉快地生活,個性也得到了健全發展。

  再次,通過本次活動的組織,基本構建了新型的師生關係,教師正在逐步適應做一名合格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在活動中我充分的認識到要努力鑽研教學業務,還要積極拓寬知識面,以勝任學生對指導老師的要求。

  最後,學生用倡議書的形式喚醒了許多居民愛護公共設施的意識,社群的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我認為,只要大家持之以恆地去努力,總有一天能讓所有的人都加入到我們的行動中來,都為建立美好的家園出一份力。經過了這次活動,在學生的心中深深地種下了,"社群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的種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做為一個社會人的責任感。而這些素質:都是對他們的終身發展有益的,對我們民族的未來有益的。

  4:

  尊敬的居民朋友、孩子家長、學生朋友們:

  近年來,隨著團場建設步伐的加快,五團黨委傾力打造現代軍墾城鎮,將淨化,綠化,美化,亮化,硬化與文化融合起來,實現了300米一片綠地, 500米一個公園,800米一個遊園,1000米一個水面,居民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團區面貌煥然一新。生活在文明城鎮,是我們共同的榮耀!作為五團的一員,我們既是城鎮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城鎮文明的創造者,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踐行文明一言一行,來推進團場城鎮化的建設步伐。

  然而,我們卻經常看到一些不文明行為:路燈、健身器材等被人為破壞;綠地裡的噴灌頭不翼而飛;草地被踩踏出一條條“小徑”;樹枝、花草被無情地攀折;十字路口紅綠燈形同虛設„„這些不文明的行為不僅給居民帶來生活的不便,也有損城鎮文明和諧形象。為此,五團中學不斷加大對未成年人遵守社會公德、愛護公共設施的教育,以養成學生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從而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群,文明整個社會”的目的。但僅依靠學校的力量是薄弱的,現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面向全社會、全體家長髮出以下倡議:

  一、開展“公德比賽,現在開始”活動。全體居民及孩子家長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從言行舉止的細微之處做起,愛護公用設施,保護身邊環境。從現在做起,自覺增強文明意識,自覺遵守公共道德,帶頭維護整潔的城鎮形象,以自己的行為帶動身邊人,以自己良好的公德風尚影響身邊人。

  二、實施“愛護設施、文明使用”行動。愛護公共設施,不在樓道牆壁、宣傳牌等公共建築物上塗抹刻畫;不破壞路燈、廣告牌、垃圾箱、體育健身器材等公共設施;不踩踏、坐、搖晃渠沿的鐵鏈、石柱、燈柱,不攀爬各種雕像;愛護公園桌椅、燈具等公共設施等。

  三、實施“保護環境、綠色先行”行動。保持公共區域的衛生整潔,不踩踏綠地田埂,不攀折樹木、花草,不採摘路邊的果實,不在草坪內玩耍、騎車,做到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等廢棄物,不往景觀渠、花圃內亂扔雜物等,養成垃圾進箱的習慣。

  四、實施“遵守交規、文明出行”行動。自覺遵守交通法規,養成文明出行的良好習慣,不闖紅燈、不逆行、不橫穿馬路、不在機動車道騎行、不追逐打鬧。做到文明行走,文明乘車,文明騎車,文明遊玩,形成互諒互讓、和諧相處、安全暢通的文明秩序。

  五、實施“文明用語,禮貌先行”行動。自覺遵守文明禮儀,誠實守信,禮貌待人;舉止文明,言行得當,管住我們的嘴,不說髒話,告別汙言穢語。談吐斯文,禮貌大方,自覺使用禮貌用語:請、您、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係、再見等,讓禮貌的話語像春風般和善悅耳。

  六、 實施“傳遞微笑、傳遞文明”行動。以微笑傳遞文明,語言傳遞文明,和別人接觸時,面帶微笑,以適宜的方式,主動和別人打招呼,讓微笑拉近人與人的距離,體現文明,彰顯樂觀自信、親切溫馨的形象。 親愛的居民們、孩子家長、學生朋友們,我們要像愛護自己私人財產一樣愛護公共設施;要像珍惜自己的身體一樣,珍惜身邊的環境。美好心靈是文明行為的前提,文明的行動是美好心靈的外化。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讓我們攜起手來,杜絕損壞公物和破壞環境的行為。愛護公共設施,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攜手努力,共創文明五團,讓五團的天地更潔淨,讓五團的環境更美好,讓五團的氛圍更和諧!

  倡議人:xx

  xx年x月x日

  5:

  尊敬的業主、小朋友們:

  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我們的小區變得美麗多姿、舒適宜人,新興的休閒娛樂場所綠樹成蔭,花草茂盛,公共設施齊備,讓人賞心悅目,盡享城市品味生活。小區的一草一木、一地一景,凝聚著無數建設者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結晶,我們理應倍加珍惜、愛護、保護。隨意破壞公共設施、損毀花草樹木、浪費水電為現代文明社會所不容。愛護公共設施、花草樹木、節約資源是對小區業主的基本要求。希望業主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用文明行動帶動全社會,珍愛美好的生活環境,立志成為優美環境的保護者,公共設施的維護者。為此,向寶業夢蝶綠苑業主發出“保護環境、愛護公共設施、節約資源、共享生態小區”的倡議:

  一、愛護花草樹木、不任意踐踏草坪綠地、不攀爬樹木、不折損樹枝、不採摘花朵。

  二、愛護生活環境,不隨意在公共場所扔紙屑、果皮等垃圾,勸導他人不亂扔、亂丟,並主動拾起地上的紙屑、果皮等垃圾。

  三、愛護公共場所、道路旁的柵欄、護欄,不在柵欄、護欄上亂寫、亂劃、亂刻,不隨意貼上物品,不敲打強推損毀。

  四、愛護公共場所的座椅、雕塑、涼亭等設施,不踩、不拖、不敲打、不挪動。

  五、愛護路燈,不以路燈作靶標用彈弓彈射,不攀爬電杆。

  六、愛護公共健身器材,不亂拆、亂刻、亂砸。

  七、愛護公共衛生資源,節約用水、用電,水龍頭不亂擰亂拽,電源開關不亂拆卸,垃圾桶不亂踢亂推。

  八、愛護建築物牆體,不亂塗亂抹、不踢踩牆面、不在牆上拍球而留下任何汙跡。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讓我們莊重承諾,以熱愛家鄉、熱愛小區、熱愛生活環境為榮,以損毀公共設施、破壞家園建設為恥。大家要像愛護自己的家一樣愛護公共設施,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公共財物。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生活讓社會更文明。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文明行為成為一種生活習慣,讓文明行動成為一道亮麗風景,促使我們的小區更加和諧美麗。

  倡議人:xx

  xx年x月x日

保護公物倡議書
有關保護動物倡議書範文
相關知識
保護公共設施倡議書
愛護公共設施倡議書範文
愛護公共設施倡議書的樣本
愛護公共設施倡議書的範文
愛護公共設施倡議書
愛護公共設施倡議書精選範文
建立文明城市愛護公共設施倡議書
建立文明城市愛護公共設施倡議書
保護公共設施的倡議書範文
保護公共設施的倡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