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更應高度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培育學生正確的理想、信念、追求和精神。武術具有幾千年的歷史,博大精深,內涵豐富,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大瑰寶,在教學中,武術有它得天獨厚的自身優勢,如何通過武術教學來滲透德育教育,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體魄、健全的人格、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毅力,以及自強不息,為國爭光的愛國主義精神,從而提高學生武德修養,培育學生的人文精神,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一直是我們關注的話題。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在高中的選修教學中,由於一些學生受到電視、電影、小說、故事的影響,出於對武術人物的傳奇故事及精彩武打鏡頭的嚮往,選擇了武術。而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卻無法達到想象中的境界,或者說在枯燥的練習中體會不了武術運動的魅力,產生了一些情緒。尤其是一些調皮的學生,常常冒出一些奇怪的想法和行為,給正常的教學和同學關係造成了不必要的困難。在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一種思想來引導他們,迴歸武術的真諦。

  1、

  首先,在武術教學中,根據武術固有的武德內容,在傳授武術知識和技能技巧的同時,應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教育學生,培育其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道德情操,樹立崇高的理想追求和團隊意識,培養遵紀守法、講究公德的良好行為習慣,同時,還要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其勇敢、頑強、朝氣蓬勃、自尊自強的進取向上精神,以及吃苦耐勞、忍受挫折的良好心理品質。這一育人任務,必須貫穿在每一次武術教學活動中,在備課時,要有明確的體現,長期不間斷地進行德育薰陶,學生就會表現出容端體正的尚武本色和習武者特有的精、氣、神,大大提升學生德育素質。

 

  在武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2、

  其次,武術教學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能最鮮明地反映學生的真實思想和品質,能最生動地開展各項教育活動。武術教學是一個雙邊的教學過程,通過身體練習,身械練習,以及競賽的每一個過程,每一個動作都會自然流露出學生的真實個性特點、思想感情和心理品質。勇敢和懦弱,果斷和猶疑,協調和僵硬,遵守規則和投機取巧,頑強拼搏和怕苦怕累等等,學生的這些表現,有利於教師準確生動地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如:講一些歷史上的武林英豪,像李世民、林則徐、戚繼光、秋瑾等,他們為了民族尊嚴、國家興旺,甘灑熱血報效祖國的崇高愛國主義精神;再如將武術文化推向世人知曉的影視巨星,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等,他們的為國爭光精神和吃苦耐勞,以及對事業執著追求的優良品質,值得當代青少年學習和敬仰。只有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但這種教育絕不是生硬的說教,也不是訓斥,而是應該把教育因素寓於各項練習及活動之中,教師的每一個口令,每一句話,每一個示範,每一次評價,每一個動作手勢和每一種眼神表情,都可以作為教育的訊號和手段,使學生明確自己表現的對與錯,從而不斷校正自己的思想認識和行為準則,受到良好的德育薰陶。可見,武術教學的德育目標,是明確的,生動的,具體的,也是必須的,並構成評價武術教學的重要標準。

  3、

  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體育教育的重要部分,在體育課中滲透德育教育,既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行為,又有助於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體育課要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集體主義精神、堅強的意志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使學生具有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為國爭光的品質。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注意德育教育的滲透,把德育教育內容具體化,使之成為看得見、摸得著、具有可操作性的實際內容,建立合理的、客觀的、科學的德育教育評價體系,使學校體育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總之,武術教學和德育息息相關,不可分離,德育又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在武術教學中,合理運用和滲透固有的武術道德到德育教育中去,是當今素質教育的具體表現,廣大武術教師應充分運用好中華武術這一寶貴的德育育人素材,讓學生心靈得到啟迪,培養學生健康美好的精神品格,使教師真正不愧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美稱。

新聞相關論文電視新聞
非英語專業的翻譯教學現狀與應對策略論文
相關知識
在武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論文
漢字文化在小學識字教學中滲透的策略--漢語言論文
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論文
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在武術教學中加強素質教育的探索
語文學科滲透法制教育論文
在中醫課程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探索
動漫在武術發展中的應用性